基本介紹
- 中文名:359旅紀念館
- 類別:景點
- 位置:新疆阿拉爾市
- 周邊:塔里木河
基本信息,價值體現,紀念館沙盤,展現意義,
基本信息
新疆阿拉爾市三五九旅屯墾紀念館是一個社會科學類革命史專題紀念館。該館緊緊圍繞紀念歷史、傳承歷史、展示成就、教育民眾四個中心主題,反映紅六軍團和八路軍一二O師三五九旅革命史、新疆建設兵團屯墾建設發展史兩條主線,以三五九旅革命前輩就地轉業,鑄劍為犁,在我國的西北邊陲戈壁荒灘上,發揚南泥灣精神,開荒大生產,履行屯墾戍邊偉大使命;同步展現兵團現代化建設巨大成就。
該館組織機構已經建立,首任館長孟凡偉,另有5名工作人員,隸屬於新疆兵團農一師阿拉爾市黨委宣傳部文廣局和阿拉爾市文物局的全額撥款事業單位。該館由法國著名的夏邦傑城市規劃事務所設計,建築面積11000平方米,有效展陳面積7000平方米。主體建設總計投入資金7650萬元人民幣。自2006年3月開始籌建並破土動工,歷時四年於2009年9月26日正式開館揖客,年均接待遊客約30萬人次。
該館設計新穎,頗具特色,是典型的中西文化結合型建築。獨特的外觀效果,令人耳目一新。四個對稱但不對等的三角異形建築體,在上下通透的玻璃幕牆映襯下顯得格外壯觀和美麗。館體外形體現四種內涵:一如起伏、巍峨的天山聳立,象徵三五九旅精神和天山永存,兵團各項事業根深蒂固;二如種子破土而出之勢,象徵三五九旅革命種子在亘古荒原上以頑強生命力破土而出,生根發芽,喻示兵團發展具有勃勃生機;三如揚起的巨帆,象徵兵團各項事業千帆競發,一帆風順,蓬勃發展;四如巨大的犁鏵倒置在地下,象徵三五九旅官兵就地轉業時鑄劍為犁,屯墾戍邊。
紀念館內分上下兩層八個大型展廳及一個多功能廳,另加一個貴賓廳、會議室和設備、廁所等八個功能區,是一個集觀光、紅色旅遊、愛國主義教育、會展、演出於一身的好去處。館內展陳以歷史基本遞進線索為脈絡,以重要人物、重大歷史事件為重點,通過文物展陳、圖片記錄、場景還原、文字敘述、藝術造型和聲光電等技術手段,多軸線同步表現。八個展陳主題內容為:1、西域屯墾,源源流長。位置在紀念館主入口長56米的主甬道處。甬道中心地面鋪設120塊寬一米的銅板雕刻,記述了西漢以來西域屯墾大事記。甬道兩側牆壁上有二十四幅石刻壁畫和一百二十首與西域屯墾有關的著名詩詞。通過這些內容,彰顯新疆自古以來就是祖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新疆屯墾文化具有深厚的底蘊。2、英雄部隊,功勳卓著。一是通過一面寬15米、高6米的“將帥牆”,以電子圖的形式展示三五九旅歷史上賀龍、王震、王恩茂等125位將帥生平;二是通過三五九旅三次長征路線圖展示英雄部隊的不畏困難,勇往直前,特別能戰鬥的革命精神;三是通過一個700餘平方米的展廳,展示三五九旅從井岡山到南下北返,再到南泥灣和解放新疆等方面的革命史。3、艱苦創業,屯墾荒原。主要通過立體沙盤展示墾區基本地貌特徵、農田耕地、林網、路網等狀況;通過兵團各時期生產工具、生活用品等,展示文革以前的兵團創業史。4、五湖四海,投身兵團。主要突出兵團各時期典型人物、各地知(支)青和廣大軍墾、農墾戰士、民族團結、勞模代表(英模譜)等先進事跡,展示兵團人物風采。5、建設大軍,鑄就輝煌。通過兵團農業現代化和水利、畜牧、林果業、工業,以及“人進沙退”生態治理等內容,展示兵團在沙漠戈壁中開荒造田建綠洲的艱辛與輝煌。6、中流砥柱,銅牆鐵壁。主要通過建黨建政、政法隊伍建設情況等,凸顯兵團發揮屯墾戍邊特殊作用的內在意義。7、建設城市,勾畫家園。重點突出兵團在沙漠腹地建城市,實現從無到有,從原始到現代的城市建設方面的標誌性城市景象和建築等。8、構建和諧,奔向小康。重點展陳兵團科教文衛及社會事業發展方面內容。
恢宏龐大的規模,獨特别致的設計,以及三五九旅屯墾這支英雄部隊的厚重歷史,加之阿拉爾地處國道217線旅遊線路必經之路,當之無愧使其成為兵團乃至新疆的重要紅色旅遊基地,紀念館的建成和開放,引起社會各界的強烈反響。
多功能廳主要用於日常演出、報告、會議等。文學藝術館和書畫院重在中國屯墾文化、藝術的創作、研究,與紀念館展陳藝術緊密結合,推進屯墾文化事業的縱深、全面發展。
該館目前珍藏各類文物達710件,其中,共和國十大元帥之一賀龍的元帥服一套,一級自由勳章、“八一”勳章、解放勳章3枚;賀龍元帥使用過的雙管獵槍1把;王震將軍訪日受贈的電晶體收音機1個;王恩茂將軍使用過的筆筒1個;1948年中共晉魯豫中央局編印的《毛澤東選集》首印本;1939年印製的日偽紙質軍用地圖87套;上世紀六十年代進口朝鮮“千里馬”拖拉機1輛;胡耀邦總書記視察農一師時為上海知青題詞1幅;上世紀五十年代湖南女兵軍用油紙傘1把;維吾爾族職工使用上世紀三十年代自製紡車1台;“祖國河山一片紅”長4.5米,寬2.5米大型羊毛掛毯1幅等文物十分珍貴。
該館還重視兵團屯墾文化學術研究工作。目前擁有文博館員5名,取得的科研成果有:1、《中國西域屯墾大事記(120例)》、《古西域詩詞摘抄(120首)》、《古西域重要歷史圖片展(24幅)》等。2、《三五九旅革命史系列圖片展》、《三五九旅部隊使用武器、生產工具研究》、《兵出南泥灣》、《三五九旅將帥生平錄》等;3、《屯墾在天山》、《屯墾記憶---三五九旅屯墾紀念館文物故事選編》等。
館內設有接待中心、塔里木屯墾文化產品售賣部,常年提供旅遊紀念品、塔里木文化藝術品和宣傳冊等。該館開放時間為每周三、周四、周六、周日上午11:00-13:00,下午16:00—18:00;周二、周五為集中培訓、完善布展。到達該館市內乘坐計程車5元車費即可到達。
該館組織機構已經建立,首任館長孟凡偉,另有5名工作人員,隸屬於新疆兵團農一師阿拉爾市黨委宣傳部文廣局和阿拉爾市文物局的全額撥款事業單位。該館由法國著名的夏邦傑城市規劃事務所設計,建築面積11000平方米,有效展陳面積7000平方米。主體建設總計投入資金7650萬元人民幣。自2006年3月開始籌建並破土動工,歷時四年於2009年9月26日正式開館揖客,年均接待遊客約30萬人次。
該館設計新穎,頗具特色,是典型的中西文化結合型建築。獨特的外觀效果,令人耳目一新。四個對稱但不對等的三角異形建築體,在上下通透的玻璃幕牆映襯下顯得格外壯觀和美麗。館體外形體現四種內涵:一如起伏、巍峨的天山聳立,象徵三五九旅精神和天山永存,兵團各項事業根深蒂固;二如種子破土而出之勢,象徵三五九旅革命種子在亘古荒原上以頑強生命力破土而出,生根發芽,喻示兵團發展具有勃勃生機;三如揚起的巨帆,象徵兵團各項事業千帆競發,一帆風順,蓬勃發展;四如巨大的犁鏵倒置在地下,象徵三五九旅官兵就地轉業時鑄劍為犁,屯墾戍邊。
紀念館內分上下兩層八個大型展廳及一個多功能廳,另加一個貴賓廳、會議室和設備、廁所等八個功能區,是一個集觀光、紅色旅遊、愛國主義教育、會展、演出於一身的好去處。館內展陳以歷史基本遞進線索為脈絡,以重要人物、重大歷史事件為重點,通過文物展陳、圖片記錄、場景還原、文字敘述、藝術造型和聲光電等技術手段,多軸線同步表現。八個展陳主題內容為:1、西域屯墾,源源流長。位置在紀念館主入口長56米的主甬道處。甬道中心地面鋪設120塊寬一米的銅板雕刻,記述了西漢以來西域屯墾大事記。甬道兩側牆壁上有二十四幅石刻壁畫和一百二十首與西域屯墾有關的著名詩詞。通過這些內容,彰顯新疆自古以來就是祖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新疆屯墾文化具有深厚的底蘊。2、英雄部隊,功勳卓著。一是通過一面寬15米、高6米的“將帥牆”,以電子圖的形式展示三五九旅歷史上賀龍、王震、王恩茂等125位將帥生平;二是通過三五九旅三次長征路線圖展示英雄部隊的不畏困難,勇往直前,特別能戰鬥的革命精神;三是通過一個700餘平方米的展廳,展示三五九旅從井岡山到南下北返,再到南泥灣和解放新疆等方面的革命史。3、艱苦創業,屯墾荒原。主要通過立體沙盤展示墾區基本地貌特徵、農田耕地、林網、路網等狀況;通過兵團各時期生產工具、生活用品等,展示文革以前的兵團創業史。4、五湖四海,投身兵團。主要突出兵團各時期典型人物、各地知(支)青和廣大軍墾、農墾戰士、民族團結、勞模代表(英模譜)等先進事跡,展示兵團人物風采。5、建設大軍,鑄就輝煌。通過兵團農業現代化和水利、畜牧、林果業、工業,以及“人進沙退”生態治理等內容,展示兵團在沙漠戈壁中開荒造田建綠洲的艱辛與輝煌。6、中流砥柱,銅牆鐵壁。主要通過建黨建政、政法隊伍建設情況等,凸顯兵團發揮屯墾戍邊特殊作用的內在意義。7、建設城市,勾畫家園。重點突出兵團在沙漠腹地建城市,實現從無到有,從原始到現代的城市建設方面的標誌性城市景象和建築等。8、構建和諧,奔向小康。重點展陳兵團科教文衛及社會事業發展方面內容。
恢宏龐大的規模,獨特别致的設計,以及三五九旅屯墾這支英雄部隊的厚重歷史,加之阿拉爾地處國道217線旅遊線路必經之路,當之無愧使其成為兵團乃至新疆的重要紅色旅遊基地,紀念館的建成和開放,引起社會各界的強烈反響。
多功能廳主要用於日常演出、報告、會議等。文學藝術館和書畫院重在中國屯墾文化、藝術的創作、研究,與紀念館展陳藝術緊密結合,推進屯墾文化事業的縱深、全面發展。
該館目前珍藏各類文物達710件,其中,共和國十大元帥之一賀龍的元帥服一套,一級自由勳章、“八一”勳章、解放勳章3枚;賀龍元帥使用過的雙管獵槍1把;王震將軍訪日受贈的電晶體收音機1個;王恩茂將軍使用過的筆筒1個;1948年中共晉魯豫中央局編印的《毛澤東選集》首印本;1939年印製的日偽紙質軍用地圖87套;上世紀六十年代進口朝鮮“千里馬”拖拉機1輛;胡耀邦總書記視察農一師時為上海知青題詞1幅;上世紀五十年代湖南女兵軍用油紙傘1把;維吾爾族職工使用上世紀三十年代自製紡車1台;“祖國河山一片紅”長4.5米,寬2.5米大型羊毛掛毯1幅等文物十分珍貴。
該館還重視兵團屯墾文化學術研究工作。目前擁有文博館員5名,取得的科研成果有:1、《中國西域屯墾大事記(120例)》、《古西域詩詞摘抄(120首)》、《古西域重要歷史圖片展(24幅)》等。2、《三五九旅革命史系列圖片展》、《三五九旅部隊使用武器、生產工具研究》、《兵出南泥灣》、《三五九旅將帥生平錄》等;3、《屯墾在天山》、《屯墾記憶---三五九旅屯墾紀念館文物故事選編》等。
館內設有接待中心、塔里木屯墾文化產品售賣部,常年提供旅遊紀念品、塔里木文化藝術品和宣傳冊等。該館開放時間為每周三、周四、周六、周日上午11:00-13:00,下午16:00—18:00;周二、周五為集中培訓、完善布展。到達該館市內乘坐計程車5元車費即可到達。
價值體現
為把“三五九”屯墾紀念館打造成紅色教育基地,全面展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兵團二軍步兵第五師(前身是八路軍120師359旅)這支英雄的部隊進軍新疆,開發塔里木的艱難歷程和屯墾戍邊的偉大壯舉,激勵一代代屯墾人的愛國之情和報國之志。紀念館計畫收藏生產工具、文獻資料、藝術品等十大類文物3萬件。
紀念館沙盤
阿拉爾359紀念館沙盤透過沙盤與影像相輔相成實現“回顧光榮歷史,總結今日成就,展望美好未來”,宣傳樹立阿拉爾市獨特的人文精神品牌,凝聚增強市民城市自豪感榮譽感認同感,以期將該紀念館打造成為紅色之旅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展現意義
359紀念館沙盤運用影視製作的新型手法展現傳統城市的大遷移、大融合、大穩定、大發展的恢宏歷史,同時對城市的整體空間進行規劃與展望。旨在弘揚359旅的紅色革命精神讓參觀者置身於那個真實奮進的年代,真切感受到城市的演進和時代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