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沿革
歷史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自行火炮發展迅速,僅蘇聯就發展了5種口徑、9個型號的自行反坦克炮,三年生產了31000輛,在戰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二戰後強調機動性、火力、防護力的有機協調,自行火炮的發展倍受重視。
20世紀70年代初,蘇聯為了消除在自行火炮領域與西方強國的差距,研製出“花卉”系列自行火炮,其中1971年裝備了2S3“金合歡”152毫米自行榴彈炮。該炮以D-20型152毫米牽引加榴炮上的身管火炮為基礎研製(自行式為D-22),主要目的是保證2S3能使用為ML-20和D-20及D-1牽引式火炮生產的各種152毫米彈藥、新型OF-25殺傷爆破彈甚至當量2千噸級的核炮彈。儘管彈藥威力強大,但其射程並不突出,只有使用3BV3特種炮彈時射程才達到17.4千米,發射火箭增程彈的射程為24千米。為反炮兵作戰而進行了最佳化的同口徑“風信子”,火炮在炮兵對決中實現蘇聯自行火炮的優勢。該炮的自行式型號2S5“風信子”S於1975年列裝,射程達到28.4千米,而使用增程火箭彈時射程達到33.5千米。因此,該型火炮(裝備1200多輛)成為射程最遠的該級別(包括2A36“風信子”B牽引式火炮)的蘇聯火炮。
研製歷程
20世紀70年代中期,蘇聯與北約國家同時認識到必須統一陸軍師和集團軍一級火炮的口徑。蘇聯軍界決定將122、130、152、180和203毫米火炮,統一更換為使用分裝式彈藥的152毫米牽引式和自行式火炮。
在伏爾加格勒“街壘”設計局(今“泰坦”中央設計局)總設計師謝爾蓋耶夫領導下,2S19自行榴彈炮(代號:Msta-S,譯名:姆斯塔S)的研製工作於1976年啟動,以位於俄羅斯特維爾州和諾夫哥羅德州的姆斯塔河命名。
2S19“姆斯塔”榴彈炮用於消滅敵戰術核彈藥運載工具、炮兵連、迫擊炮連和火箭連、指揮所、野戰築城工事、坦克和有生力量。其射程應能阻止敵防禦縱深的預備隊機動;應能從隱蔽陣地對能觀察到和觀察不到的目標,包括在山區環境中的目標,進行間接瞄準射擊和直接瞄準射擊。還要求它能使用D-20牽引式榴彈炮、2S3和2S5自行火炮的有黃銅藥筒和鋼藥筒變裝藥的老式制式炮彈。2S19型自行式榴彈炮,研製採用“金合歡”和“風信子”火炮的試驗樣車,檢驗了大威力火炮在大旋轉角射擊時的適應性。該試驗樣車除減輕重量外,在火炮裝置、彈藥架和裝彈機方面都有許多獨創的方案。
20世紀80年代初,蘇聯火箭炮兵總局正式下達了新型自行榴彈炮的戰技任務書,正式確定該型榴彈炮代號為2S19“姆斯塔”S。烏拉爾運輸機械製造廠設計局獲得了底盤和自行火炮主導研製單位的資格,戰鬥艙由圖拉儀表製造設計局研製,而位於斯維爾德洛夫斯克的第9火炮廠設計局負責火炮俯仰部分的研製。運輸機械製造廠設計局尤里k托馬舍夫被任命為總設計師。
1983年12月底,第一輛自行火炮試驗樣車研製成功。1984年在列寧格勒郊區勒熱夫斯克的靶場進行了靶場試驗,暴露出一些問題。經過不斷改進、排除故障後,該炮於1987年投產,1989年開始裝備蘇軍部隊,每個炮兵連裝備6門。該火炮國際市場售價為160萬美元(1993年價格)。2S19型炮車體前部還配有輕型自動挖壕系統,可在15~20分內挖好防護壕。該火炮具備自動裝彈機,在雙方射程相當的情況下,自行火炮對牽引火炮有巨大的優勢。2S19型自行榴彈炮,是
蘇聯解體之前完成研製的履帶式
自行火炮,用來取代2C3式152毫米自行榴彈炮。該型自行火炮採用了
T-80坦克的底盤和2A65牽引榴彈炮改進而來的火炮。2S19型炮的炮塔左上側有潛望鏡,右前有小型炮長指揮塔,裝有1挺機槍、1個白光/紅外探照燈和一個晝間紅外觀察裝置。
列裝入役
1988年12月,第一輛新型2S19自行榴彈炮完成組裝。部隊試驗通過後,“姆斯塔”S於1989年列裝炮兵師和集團軍炮兵旅的榴彈炮營,摩托化步兵師(旅)和坦克師(旅)的炮兵團(營)。
2S19自行榴彈炮除裝備俄軍外,
白俄羅斯有13輛(蘇聯時期裝備的),
烏克蘭有40輛。其它國家最早訂購“姆斯塔”榴彈炮的是
衣索比亞,該國在1999年與厄里特立亞爆發武裝衝突期間購買了10輛。“姆斯塔”的作戰使用特別有效。據悉,埃方對厄里特立亞運輸車隊的一次精確打擊導致後者全面潰敗,並誤以為是空襲,因為在遠距離上聽不到火炮射擊的聲音。衣索比亞裝備的“姆斯塔”還在服役。
技術特點
總體布局
2S19自行榴彈炮全新設計的鋼焊接結構炮塔體積龐大,在近距離內可防輕機槍和大口徑榴彈破片的攻擊。在炮塔頂的左前部裝有可旋轉的潛望式觀察裝置,在炮塔的右前部有一座小型炮長指揮塔。指揮塔上裝有1挺用於自衛的HCBT-12式12.7毫米高平兩用機槍,機槍與1個專用防空潛望鏡相接,由炮長遙控射擊,從而可避免乘員因離開裝甲防護所導致的傷害。為彌補夜戰能力的不足,特意加裝了1個白光/紅外探照燈和1個晝用紅外觀察裝置。
在炮塔正面,火炮安裝孔遮板左側有1個瞄準鏡的瞄準窗。火炮兩側各裝有3具煙幕彈發射器。另外,炮塔的兩側各有1個艙門,供乘員出入。在炮塔後面的左側有一裝藥補給窗,右側有一彈丸補給窗。
2S19自行火炮的戰鬥室密封性相當好,室內裝有標準的“三防”裝置,可保證乘員在核生化條件下作戰。火炮上裝有密封嚴密的護罩,使乘員免受火炮後坐部分和發射藥燃燒氣體的影響。炮長位於指揮塔下方,該處有射擊與瞄準控制裝置。瞄準手位於戰鬥室內的左前方,裝填手位於右後方,緊挨著炮彈裝填臂。
火炮系統
2S19的火炮由陸軍常規的2A65式152毫米牽引榴彈炮改良而成,身管由原來的6米增至9米,配有三室炮口制退器,身管中部增加了一個細長的抽菸裝置。駐退機筒和復進機筒並排安裝在炮身尾部頂上兩側。行軍時,身管由一個很大的叉形固定器固定。該固定器由駕駛員在駕駛室內遙控操作,必要時也可人工操作。
2S19自行榴彈炮的裝填自動化程度相當高,彈丸由自動彈丸裝填機裝填。其彈丸貯存架的設計相當獨特,可將不同種類的彈丸放在貯存架內。而裝填控制系統可以自動從貯存架內搜尋所需彈種,也可根據要求調整炮彈數量,並控制整個裝填過程。一個活動的裝彈盤可使火炮在任何方向和高低射角處以最高射速射擊,而無需使火炮返回到裝填位置。發射裝藥由半自動裝填機裝填,空藥筒自動退出,從而可減少有害氣體的含量,使裝填手安全方便地進行操作。由此可見,前蘇聯第三代主戰坦克自動裝彈技術在2S19自行火炮上得到了很好的運用。在炮塔外的後面,右側有一個彈丸傳送裝置,左側有一個發射裝藥傳送裝置,這就大大縮短了彈丸和發射裝藥的裝填時間,並可直接從發射車外補給彈藥而不用消耗車載彈藥。在火炮處於非戰鬥狀態時,彈丸傳送裝置可以摺疊,並固定在炮塔上。而發射裝藥傳送裝置則摺疊在炮塔內。該炮可進行間瞄和直瞄射擊(包括在山地條件下和核污染環境中)。直瞄射擊時,最大方向射界左右各為50度。
動力系統
2S19自行榴彈炮的底盤採用
T-80坦克的底盤改進而成,與主戰坦克一樣,其駕駛室在前,戰鬥室居中,動力室在後。
該炮車的主發動機為B-84A式直接噴射、混合增壓的4衝程多燃料V型12缸水冷柴油機,根據所用的燃料不同,最大功率為574~617千瓦,單位功率為13.7~14.7千瓦/噸。此外,還配有1台獨立的燃氣輪輔助發動機,為火炮在射擊過程中提供動力。該輔機額定功率為16千瓦,可在攝氏-50~+50度範圍內工作。當主發動機發生故障時,輔機可在報警蜂鳴聲後的30~60秒鐘內起動工作,以提供動力。採用輔機的優點是節約了燃料,並減小了火炮的紅外信號特徵。
2S19的行動部分包括6對負重輪(誘導輪在前,主動輪在後)和5對被裙板遮蓋著的托帶輪。為便於在射擊時更有效地吸收振動,減小了後3對負重輪之間的間距。扭桿式懸掛裝置帶有一個自動閉鎖機構的可調式減振器,它可以在最短時間內實現減振,因而無需射擊穩定駐鋤,也無需預先準備射擊陣地即可進行射擊,從而縮短了射擊前的準備時間和撤出戰鬥陣地的時間。
如同俄羅斯的其它一些自行火炮和主戰坦克一樣,該炮車體前部也裝有輕型自動挖壕裝置。若土質鬆軟,大約需要巧20分鐘即可挖好火炮防護壕。該挖壕裝置可防穿甲彈,甚至還能防地雷。
火控系統
2S19火炮配有先進的火控系統。射擊參數顯示器自動顯示由射擊指揮車提供的射擊參數;瞄準控制系統能與射擊指揮車協調工作。它們之間通過電纜或無線電聯繫,可使火炮進行方向和高低自動瞄準,並可在連續射擊時自動修正射角,因而射擊過程中無需復瞄,炮手只需將周視瞄準鏡對準瞄準點即可。
由於該炮採用自動裝填機構和與射擊指揮車接口的射擊參數顯示器,並配有用於裝定射擊諸元和射擊修正的計算機,因此射速和射擊精度都是前蘇聯自行火炮中最佳的。發射車載彈藥時,火炮最大射速達8發/分,發射車外供彈時為6發/分。地面密集度縱向為60米,橫向為12米。當動力裝置發生故障時,瞄準和裝填也可由人工操作。
彈藥配備
2S19自行榴彈炮除了可發射制式152毫米炮彈外,還可發射“紅土地”雷射半主動末
制導炮彈和全新研製的帶有船尾部的流線型彈。“紅土地”制導炮彈的彈體可分為兩部分,使其能夠存放在自行火炮的標準炮架上,可根據預期的發射任務來確定“紅土地”與普通彈藥的攜帶比例,以使彈藥的搭配更加合理。另外,“紅土地”有專門的保護容器,其導引頭上設有頭罩;在戰場環境下可以長期存放;運輸和使用時與普通彈藥相同,沒有特殊的要求。
2S19自行榴彈炮還可以配備發射如下彈種:
OQ-45式底凹榴彈,彈丸重43.56千克,內裝7.8千克炸藥。初速810米/秒,最大射程24.7千米。
OQ-61式底部排氣榴彈,彈丸重42.86千克,內裝7.8千克炸藥,最大射程28.9千米。
30-23式
反坦克子母彈,彈丸重42.8千克,最大射程26千米。彈體內裝有42枚反坦克子彈藥,子彈藥直徑44毫米,重0.35千克,破甲厚度為100毫米以上。
3HC-30式通信干擾彈,彈丸重43.56千克,最大射程22.3千米。干擾發射機重8.2千克,可持續發射長達1小時的1.5120兆赫電磁波。
上述4種彈藥中,OQ-45式底凹榴彈為基準彈。除OQ-61式底部排氣榴彈外,其它3種彈均可使用遠程裝藥、全裝藥和減裝藥。
性能數據
2S19型自行榴彈炮參考數據:
乘員
| 5人
|
車長
| 11.92米(火炮向前)
|
車體長
| 6.04米
|
車寬
| 3.58米
|
車高
| 2.98米
|
戰鬥全重
| 42噸
|
最大射速
| 8發/分
|
射界
| 高低-3~+68度;方向360度
|
火炮
| 2A65型152毫米牽引榴彈炮改進而來的火炮,身管從6米加長到9米(59.2倍口徑),彈丸初速870米/秒
|
射程
| 普通榴彈24.7千米;增程彈30千米
|
彈藥
| 普通榴彈、反坦克子母彈、底排榴彈、通信干擾彈、“紅土地”雷射制導炮彈。攜彈量50發
|
火控系統
| 射擊諸元顯示器和瞄準控制系統,可與射擊指揮車通過電纜或無線電聯繫。並配有修正計算機
|
輔助武器
| 1挺HCBT-127式12.7毫米高平兩用機槍
|
發動機
| B-84A型四衝程多燃料12缸水冷柴油機
|
最大功率
| 574-617千瓦,
|
單位功率
| 13.4-14.7千瓦/噸;
|
輔助動力
| 配一台輔助燃氣發動機,為射擊中的火炮提供動力
|
懸掛系統
| 扭桿式
|
最大速度
| 60千米/小時
|
最大行程
| 500千米
|
爬坡度
| 47%
|
過垂直牆高
| 0.5米
|
越壕寬
| 2.8米
|
衍生型號
2S19M
2S19M自行榴彈炮,是專門為俄國陸軍發展的,它採用一根152毫米47倍口徑的身管,在發射30F61高爆底排彈時射程為29千米。2S19M的重大改進是,採用了自動火控系統和攜帶型彈道計算機,在火炮的資料庫中可以儲存10個目標的數據,同時還採用了攜帶型
衛星導航系統和自動火炮瞄準裝置,使該炮的反應時間更短,並且具備更高的射擊精度。從行軍轉為射擊狀態只需不到3分鐘,並在得到射擊參數後30秒內開火。
2S19M1
2S19M1型自行榴彈炮,是155毫米口逕自行火炮。它採用符合北約標準的、52倍口徑的155毫米火炮,可攜帶46枚炮彈,最大射程達41千米。按照俄羅斯的計畫,155毫米牽引式和自行式火炮將採用
鉻合金身管以提高其壽命,並使用先進的冷卻系統以提高火炮的射速。
2S19M1“姆斯塔”S彈藥基數中包括“紅土地”制導炮彈,在使用西方生產的炮彈(底部排氣彈)時最大射程為41千米。改進型“姆斯塔”S曾在2000~2006年的下塔吉爾裝備展上向公眾和潛在買家展示。
2S19M2
2S19M2自行榴彈炮,是2S19“姆斯塔”S的現代化改進型,主要改進包括:換裝了新型數字式電子地圖,增強型GLONASS衛星導航系統和新型數位化火控系統,使火炮在陌生和複雜地形條件下能夠更快、更準確地進行定位,火力反應時間大幅縮短至3分鐘,射擊精度有了明顯提高,射速也從2S19M1(題圖)的8發/分提高到10發/分,從而能更快更有效地遂行火力打擊任務;採用了一套新的偽裝系統,可有效降低車輛熱信號,對抗雷達、熱成像和光學探測的能力提高了1.5倍,從而大幅降低了敵方精確制導武器的有效性,提高了生存能力。
2S19M2能夠發射所有種類的152毫米彈藥(包括“紅土地”和“紅土地”M雷射制導炮彈)。發射普通高爆榴彈時,射程為24.7千克;發射低阻全膛底排高爆榴彈時,射程為29千米;發射火箭增程彈時,射程可達36千米。戰鬥全重43.24噸。
服役動態
外貿參展
2S19“姆斯塔”自行榴彈炮是為數不多的迅速向國際市場推出的蘇聯軍事技術裝備之一。1990年11月在馬尼拉裝備展上首次展出了模型和資料手冊,獲得專家好評。但恰在這時蘇聯國防工業開始崩潰,1991年烏拉爾運輸機械製造廠戰鬥和工程車輛的生產量僅是1990年的50%。
1993年2月,在阿布達比舉行的IDEX-93裝備展上,2S19“姆斯塔”S首次亮相。射擊演示中,“姆斯塔”S對距離15千米的目標發射了40枚“紅土地”制導炮彈,摧毀了38個目標。在1995年的展覽會上,“姆斯塔”S在設定了各種障礙的環形道路上向潛在的買家和競爭對手展示了同級別自行榴彈炮中最出色的機動性性能。
由於俄羅斯獨特的152毫米口徑與世界主流155毫米不兼容,只有馬上改進才能擺脫困境。為吸引北約國家,俄羅斯新研製的155毫米口徑的2S19M1亮相各武器展會,標誌著2000~2001年的2S19自行榴彈炮的第一階段改進工作宣告完成。
2004年7月,2S19M1型在下塔吉爾裝備展期間首次公開亮相,第一輛試驗樣炮進行了綜合試驗。有52倍口徑身管的新炮由莫托維利欣斯克工廠研製生產。該炮在參展之前已經發射了100多發炮彈,在此基礎上得出結論:該炮射擊精度、炮管耐磨損性和生存性符合預定性能。對外宣稱使用標準炮彈時最大射程為30千米,使用增程火箭彈時為40千米。彈藥基數減少至46發。印度、阿根廷、智利等國都有興趣購買按北約標準口徑改進的“姆斯塔”S。
外銷出口
俄羅斯世界軍火貿易分析中心網站2013年9月報導,俄羅斯自行榴彈炮在世界火炮市場的銷量占第三位,排在韓國、法國之後。俄羅斯2009~2012年向
亞塞拜然、
委內瑞拉和
摩洛哥交付了27輛2S19“姆斯塔”S型(價值9000萬美元),其中2011~2012年向委內瑞拉交付了20輛2S19“姆斯塔”S(價值6000萬美元)。2013~2016年間將向國外提交57輛“姆斯塔”S(價值18000萬美元)。
總體評價
總體分析,2S19自行榴彈炮是一種性能先進的大口逕自行火炮。該炮射程遠、射速高、攜彈量大。從總體性能上來講,該炮略遜於德國的
PzH2000自行榴彈炮,但其改進型則有後來居上之勢,特別是其遠低於PzH2000的價格,更是讓廣大第三世界國家怦然心動!
與美國M109A6帕拉丁(Paladin)自行榴彈炮相比,2S19自行榴彈炮雖然射速高、機動性好、攜彈量大;但是缺乏自動火控系統和自動定位定向系統,獨立作戰能力差,液壓系統和彈藥末實現隔艙化,戰場生存力較低;無故障自診裝置,可維修性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