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66(小說名稱)

2666(小說名稱)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2666》是羅貝托·波拉尼奧創作的一部長篇小說。全書由五部分構成,被稱為21世紀最偉大的作品之一。共獲得美國全國書評人協會最佳小說獎,《紐約時報》年度十佳圖書之首,《時代》周刊年度最佳小說,《洛杉磯時報》年度最佳小說,25年來百部最佳西語小說等獎項。

基本介紹

內容梗概,作品目錄,點評鑑賞,相關版本,作者簡介,

內容梗概

《2666》全書共分五章:
講述了五個獨立又彼此呼應的故事。
第一部分《文學評論家》講述四個來自歐洲不同地區(英法西意)的文學評論家,因為共同喜歡及研究一位德國作家阿琴波爾迪而成為朋友進而成為情人的故事。幾人得知阿琴波爾迪曾在墨西哥現身時,便共同前往。這個部分的基調很平靜,甚至有輕喜劇般的輕鬆可人。但進入尾聲時,氣氛開始詭異起來,有很強的夢幻色彩。
第二部分《阿瑪爾菲塔諾》是舉家遷居到墨西哥的智利教授的故事。在第一部分里他曾是幾位評論家的嚮導,因為他宣稱曾與阿琴波爾迪有一面之緣。這一部分里,幾位評論家已不見蹤影,只留下這位日漸迷幻的教授,他不只能聽到死人對自己說話,更是在某天效法杜尚,把一本偶然發現的幾何學著作掛在自家的晾衣繩上,看風吹動書頁。這部分也交待了教授的妻子迷戀上一位瘋詩人拋家棄女的情節。這部分的情緒相對來說超現實,很迷幻。氣氛壓抑詭譎。甚至配有一些另人費解的圖示。
2666
第三部分《法特》,一位紐約《黑色黎明》雜誌的黑人記者,因同刊的拳擊口記者遇害身亡,接替那人來到墨西哥報導一場拳擊賽。在這裡,他結識了一批各地媒體同僚,還遇到阿瑪爾菲塔諾的女兒。他逐漸地了解到在這個墨西哥北方城市聖特萊莎發生了多起殺害婦女的案件,手段殘忍,拋屍荒野,他想進行報導,但困難重重。這部分寫法上非常寫實,敘述簡潔有力。特別之處在於(也貫穿於2666全書),線性敘事之間,穿插有非常多的“離題”之言,比如法特乘飛機時聽乘客講的一段海上求生故事,尋訪某人時在教堂聽到的大段個人獨白,某個美國導演的八卦等等。再如前文那曬書的杜尚,也特書了一段。這部分的結尾交待法特在某人幫助下到監獄找一個這些連環殺人案的嫌犯採訪,可在見到那人時,卻不知道該問些什麼了。
第四部分《罪行》可說是全書的高潮部分。這部分看似警方檔案,因為按時間順序記錄了自1993年1月到1997年12月,每月甚至每周發生的一起或多起殺害婦女案件,簡明扼要,某時某地某人被誰誰發現,死狀如何,衣物怎樣,周遭環境,死者有否確認身份,法醫學檢測死因是何,有否嫌犯,警方又是怎樣處理的。當然其間穿插了警方故事,販毒集團背景,政治人物干預,來自FBI的偵探,褻瀆教堂的“懺悔者”,能預言未來的女巫師,監獄中呼風喚雨的嫌犯(此嫌犯與第三部分結尾那位巨人嫌犯聯繫起來),等等。這部分“警方報告”的羅列,讓人震驚憤怒,繼而失望無奈,直到只能接受這現實的殘酷。對讀者而言,閱讀這部分將會是一次極為震撼的心理過程。
第五部分《阿琴波爾迪》回歸開篇引入的懸念人物,他出場了。這個部分甚至可作為獨立的歷史小說閱讀,講述了阿琴波爾迪的一生,他的出生,成長,貴族家的用人生活,參軍,二戰,與家人失散,目睹酷刑,成為戰俘,耳聞屠猶親歷,開始寫作,一家漢堡出版社社長的高度認可關注甚至是資助,傳聞其極有可能得到諾貝爾文學獎,隱姓埋名混跡於歐洲各地,再到遇見家人,直到決定去聖特萊莎那個充滿死亡的墨西哥北方小城。這部分的情緒悠然迴蕩著一首哀傷的歌曲,儘管一些細節的震撼力並不比第四部分弱,然而這更是一種盡在不言中讓人既恐懼又哀傷無奈的調子。
2666平裝2666平裝
作者運用巧妙的構思將幾個故事聯繫在一起,看似不經意實則暗藏玄機地不斷提醒著讀者他所要揭示的主題。在第一章里,幾位文學批評家為尋訪作家毅然來到偏遠的聖特蕾莎,而當地大學的文哲系主任為他們指派的接待人便是第二章的主人公阿馬菲塔諾。起初批評家們對這位哲學教授並沒有多少好感,但當得知他曾經翻譯過阿琴波爾迪的作品《無邊的玫瑰》後,他們開始對他刮目相看。但作者並沒有立即破解阿馬菲塔諾的秘密,敘述他究竟經歷過何種滄桑為何從繁華的歐洲來到這個邊陲小鎮,而是任由讀者的好奇心急劇增長,直到第二章才給出答案,讓讀者得以走進阿馬菲塔諾的世界。接著,第二章中的人物阿馬菲塔諾的女兒羅莎又進入到第三章主人公菲特的世界中。菲特愛上了羅莎,並最終帶她離開了這座恐怖的城市。從第一章至第三章,輕鬆的氣氛逐級減退,而壓抑恐怖的氣氛逐漸濃郁。從批評家們偶然聽說聖特蕾莎接連不斷的謀殺事件,到阿馬菲塔諾產生幻覺,時刻擔心女兒的安危,再到菲特企圖調查這一系列的命案卻處處碰壁,就在讀者被神秘而恐怖的氣氛壓得喘不過氣時,作者終於將情節推至高潮,讓恐怖的事實一覽無餘地暴露在讀者眼前,用第四章中一樁接一樁、鋪天蓋地的命案證明一切並非空穴來風,數以百計的少女已經或正在血淋淋地死於非命。菲特曾經採訪過的嫌疑犯克勞斯·哈斯是第五章的主人公,也是全書最重要的人物阿琴波爾迪的外甥。哈斯的被捕似乎給所有的命案劃上了句號,但隨著閱讀的深入我們發現事實似乎遠非如此。這一切注定懸而未決,真相仍然是謎,就像小說的題目“2666”一樣,永遠有待讀者去破解。
正如胡安·魯爾弗的《佩德羅·巴拉莫》,《2666》開篇的主題便是尋找,而且小說的展開也始終圍繞著這一主題,直到末尾:尋找文學的真諦(幾位批評家),尋找愛情(批評家、阿馬菲塔諾的妻子、菲特等),尋找自我(阿馬菲塔諾),尋找逃避(菲特),尋找救贖(阿琴波爾迪和哈斯)。讀者的閱讀過程也是尋找的過程。尋找什麼?尋找真相。但就像卡夫卡的《審判》,審判是漫長的,既不知罪名是什麼,也不知努力有沒有結果,每每以為業已接近真相,又眼睜睜地看著其消失,而最終的厄運可能早已注定。
關於“2666”的意義,作者並未給出明確的解釋,但書中的聖特蕾莎確有所指,其原型應是墨西哥的華雷斯。華雷斯是墨西哥北部邊境的重要城市,與美國德克薩斯州的艾爾帕索市隔河相望。1662年建城開埠,1888年為紀念墨西哥前總統貝尼托·華雷斯而改為華雷斯。然而,這座工業發達的城市卻聲名狼藉,素有“死亡之都”、“鬼城”、“少女死亡城”之稱,因為那裡是墨西哥乃至世界暴力犯罪活動最為猖獗的地區之一。事實上,暴力犯罪問題一直是困擾拉丁美洲最為嚴重的問題之一,拉美被認為是世界上暴力最嚴重的地區,兇殺率高居全球榜首,而墨西哥則名列前茅,華雷斯更是其中的重中之重。據最新統計,2008年墨西哥共有五千多人死於有組織的暴力事件,創歷史新高,而僅在華雷斯市就有一千六百餘人遇害,以致於2009年墨西哥政府不得不向飽受犯罪分子肆虐的華雷斯增派近四千名軍警,旨在恢復當地的治安秩序。自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在墨西哥已有數百名年輕女性被殺害,數千婦女失蹤,被害者多數遭到強姦、折磨、毒打,最後被槍殺或被利器刺死或扼死,而且最為可怕的是這些案件至今未破。小說第四章所赤裸裸地展現的無辜少女被強姦、折磨、勒死、燒死的景象顯然是對華雷斯種種兇案的真實寫照。
《2666》共有1125頁,約合中文80萬字,直接涉及的國家有德國、法國、英國、西班牙、義大利、美國、墨西哥、智利,主要人物多達近百人,其中有文學評論家、作家、教授、出版家、拳擊手、殺人犯、軍官、士兵、販毒分子、警察、乞丐、貧民、妓女……是地地道道的洋味的文學《清明上河圖》。

作品目錄

本書作者遺產繼承人說明
2666(小說名稱)
第一部分 文學評論家
第二部分 阿瑪爾菲塔諾
第三部分 法特
第四部分 罪行
第五部分 阿琴波爾迪
初版附言
譯後記
附錄 《2666》初探(趙德明)

點評鑑賞

1、自從在學校圖書館裡看過了你的荒野偵探,你的身影如同透過被緩緩拉開的大門的光芒,一點點一點點的向我展開,原來你是這樣的,擁有消瘦的身形,捲曲的頭髮,又有點鬍子拉碴。嘩啦一下,當語言的大門完全被推開的時候,你被深深烙刻在我的腦海。更為巧合的是,我上高中接觸的第一首詩就是聶魯達的二十首情詩和一隻絕望的歌
《2666》作者《2666》作者
“俯視著黃昏,我把悲傷的網
撒向你海洋般的眼睛。”
每當讀到它,都會令我不由自主想到你悲愴而又完美的一生。
我無比期待再次與你相遇。
2、小眼睛,捲髮,大眼鏡,黑夾克,手上永遠夾著一根煙。波拉尼奧拍照從來都是這么酷。之前看過他的《荒野偵探》,也是一本大部頭,非常喜歡。早就聽聞他最著名的作品是《2666》,苦於之前只有外文版。
3、《2666》中譯本太漂亮了,愛不釋手。俺非常討厭腰封,每次買書回來,第一件事就是將腰封扯下,扔掉,但《2666》沒有。一直喜歡上海版圖書的版式,包括開本、頁面留白和字號,《2666》在這幾方面都舒服。這樣,更加凸顯文字的簡潔和乾淨,否則,這樣的大部頭,讀起來會很累。《2666》不同,一開始讀就有快感。
讀了24頁,然後讀書中夾的導讀冊頁,全書五個部分的簡介。五卷本,整體結構,有一種氣象學式的恢弘,錯綜複雜、瞬息萬變。又有一種波拉尼奧的從容。想起早年在西藏看雲,烈日藍天,大塊雲朵突然移過,臉剛感受到陰影,雨點便落在身上,瞬間後,又是藍天和晴日。 陰暗的初冬,讀《2666》,感到溫暖和平靜。
4、這本書在歐美出版的時候,是引發一股巨大風潮的。當時是2008年金融危機,很多人都以為《2666》的出版是注定要失敗的,沒想到發售那天卻排起了長長的隊伍。這個效果自然離不開出版公司的行銷,但後期的持續熱是作品本身的魅力所致。波拉尼奧40歲之前沒有做過任何與寫作有關的事,但在生命的10年完成了十部小說,真是神人一個,膜拜之。
5、《2666》屬於這樣一類小說:它會讓一部分讀者興奮不已,奔走相告,也會讓另一批人皺起眉頭、不以為然。可以藉助波拉尼奧自己的文字來形容這部書:這是一部偉大但並不完美、如激流般氣勢磅礴、把讀者引向未知之處的小說。讀者看到的並非一位拳擊手在練拳時擺出的完美造型,而是一位富有才華的作家真正的肉搏戰。雖然這位作家的生命最後被死亡奪去,但他的文字也許可以戰勝時間。
6、西班牙著名女作家阿娜·瑪利亞·莫伊斯在西班牙國家報上說“《2666》毫無疑問是一座豐碑,是波拉尼奧全部創作最佳之作”。評論家羅德里戈·富雷桑說:“《2666》是全景小說,它不僅是封頂之作,而且是給長篇小說重新定性的作品,同時它把長篇小說提高到一個令人感到眩暈的全新高度。”伊格納西奧·埃切維里亞說:“《2666》是波拉尼奧的代表作。它是一部滔滔大河般的巨著,作為全景小說,它的能力是既連結和統一起以前的全部作品又大大超越前輩”。

相關版本

書名:2666(精裝)
作者:羅伯托·波拉尼奧(Roberto Bolaňo)
譯者:趙德明
2666中文精裝版書影2666中文精裝版書影
出版社:世紀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月:2012年1月
定價:98.00元
裝幀:中文精裝版
ISBN:9787208102019
書名:2666(平裝)
作者::羅伯托·波拉尼奧(Roberto Bolaňo)
譯者:趙德明
出版社:世紀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月:2012年1月
頁數:872
定價:69.00元
裝幀:平裝
ISBN:9787208100718

作者簡介

羅貝托·波拉尼奧,智利人,1953年出生在首都聖地亞哥,1968年全家遷居墨西哥。他1973年曾經參加支持阿連德政府的活動和反對皮諾切特軍事政變的鬥爭,1977年前往歐洲,開始文學創作。在二十多年的時間裡,他寫了十部長篇小說、四部短篇小說和三部詩集,代表作是《荒野偵探》和《2666》。2003年波拉尼奧在巴塞隆納去世,年僅五十歲。他過世後,作品陸續被發掘出版,獲得高度讚揚:榮獲拉丁美洲最高文學獎——羅慕洛·加列戈斯國際小說獎、2009年美國書評人協會小說獎等,世界西班牙語大會評選25年來100部最佳小說,在前四名中,他的《荒野偵探》和《2666》占了兩名。
羅伯托·波拉尼奧羅伯托·波拉尼奧
波拉尼奧四十歲才開始寫小說,作品數量卻十分驚人,身後留下十部小說、四部短篇小說集以及三部詩集。1998年出版的《荒野偵探》在拉美文壇引起的轟動,不亞於三十年前《百年孤獨》出版時的盛況。而其身後出版的《2666》更是引發歐美輿論壓倒性好評,均致以傑作、偉大、里程碑、天才等等讚譽。蘇珊·桑塔格、約翰·班維爾、科爾姆·托賓、史蒂芬·金等眾多作家對波拉尼奧讚賞有加,更有評論認為此書的出版自此將作者帶至塞萬提斯,斯特恩,梅爾維爾,普魯斯特,穆齊爾與品欽的同一佇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