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量經濟學》圍繞總量經濟學的四個基本問題展開闡述經濟成長的源泉是什麼,經濟波動的原因是什麼,失業和通貨膨脹率是什麼關係,商品市場、貨幣市場與國際市場均衡的條件是什麼。本書作者嚴格基於原始文獻寫作,盡全力親自收集權威數據繪製圖表。書中表述方式契合大學生的認知心理。每一章均按照先講“假設”,再講“定義”,然後講“分析框架”,此後提出“命題”,緊接著進行“經驗研究”,最後提出“結論”的“科學推演體系”進行講解,讀來由淺入深,能把初學者帶入堂奧的總量經濟學世界。《總量經濟學》可作為高等院校“總量經濟學”課程教材,尤其適合大學本科生閱讀;對於研究生以及商業領域從事巨觀經濟研究、政府部門進行巨觀經濟分析的工作人員,也是良好的參考書。
基本介紹
- 書名:21世紀經濟管理類精品教材:總量經濟學
- 作者:張蘇
- 出版日期:2014年8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302369232
- 外文名:Macroeconomics
-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 頁數:444頁
- 開本:16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1.1國民收入核算2
1.2名義GDP、實際GDP與物價水平7
1.3經濟成長問題17
1.4總供給問題18
1.5失業與通貨膨脹的關係20
1.6商品市場、貨幣市場與國際市場均衡23
1.7結論27
第2章經濟成長理論與政策28
2.1假設33
2.1.1關於生產函式的假設33
2.1.2關於社會儲蓄與投資的假設36
2.1.3關於勞動力增長率的假設37
2.2定義38
2.3分析框架45
2.4命題53
2.4.1儲蓄率調整對於穩態的影響53
2.4.2勞動力增長率對於穩態的影響55
2.4.3技術進步對於穩態的影響57
2.5經驗研究65
2.5.1儲蓄率更高的國家人均收入更高65
2.5.2人口增長率更高的國家人均收入更低66
2.5.3各國人均收入會趨同嗎66
2.6結合經驗的新理論:內生增長理論69
2.6.1AK模型:儲蓄可以帶來持續增長69
2.6.2人口增長內生模型:窮國、富國70
2.6.3技術內生模型:儲蓄推動技術進步和人均收入增長70
2.6.4兩部門模型:研究型大學對經濟成長的貢獻73
2.7結論76
第3章總供給理論78
3.1假設81
3.1.1W/P中:W,P都能即時調整81
3.1.2W/P中:W具有靈活性,P表現為價格剛性85
3.1.3W/P中:W具有粘性,P具有靈活性90
3.2定義90
3.2.1垂直的供給線90
3.2.2水平的供給線91
3.2.3向上傾斜的供給線92
3.2.4總需求線(一個基於貨幣數量論的定義)95
3.3分析框架104
3.4命題107
3.5經驗研究110
3.5.1總供給線垂直的經濟體:數值模擬110
3.5.2總需求政策對總供給線垂直的經濟體的影響:數值模擬111
3.5.3總供給政策對總供給線垂直的經濟體的影響:數值模擬112
3.5.4總供給線水平的經濟體:數值模擬113
3.5.5總需求政策對總供給線水平的經濟體的影響:數值模擬114
3.5.6總供給線向上傾斜的經濟體:數值模擬115
3.5.7總需求政策對總供給線向上傾斜的經濟體的影響:數值模擬116
3.5.8總需求政策的產出效應和通脹效應:盧卡斯模型的經驗研究117
3.6結論119
第4章失業與通貨膨脹理論120
4.1假設121
4.2定義124
4.2.1失業124
4.2.2通貨膨脹131
4.2.3預期139
4.3分析框架146
4.4命題155
4.4.1附加預期的菲利普斯曲線155
4.4.2長期菲利普斯曲線:巨觀均衡下的失業與貨幣工資變動關係158
4.5經驗研究160
4.5.1短期菲利普斯曲線的政策含義160
4.5.2含有預期的菲利普斯曲線的政策含義163
4.5.3最優政策的時間不一致性164
4.6結論169
第5章國民收入決定:基礎模型174
5.1假設176
5.1.1利率不變:i=i176
5.1.2貨幣供給不變:M=M177
5.1.3名義匯率不變:e=e178
5.2定義181
5.2.1總需求181
5.2.2消費函式183
5.3分析框架185
5.3.1商品市場均衡:45線185
5.3.2凱恩斯交叉圖186
5.3.3乘數模型187
5.3.4乘數—加速模型190
5.4命題203
5.4.1政府支出乘數203
5.4.2投資乘數203
5.4.3轉移支付乘數204
5.4.4稅收乘數204
5.4.5乘數效應對預算平衡的影響204
5.4.6平衡預算乘數205
5.5經驗研究207
5.5.1費雪消費行為模型207
5.5.2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假說213
5.5.3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假說217
5.6結論221
第6章商品市場均衡222
6.1假設223
6.2定義228
6.2.1總需求228
6.2.2消費函式228
6.3分析框架229
6.3.1商品市場均衡229
6.3.2定量稅情形下的商品市場均衡229
6.3.3比例稅情形下的商品市場均衡229
6.4命題233
6.4.1稅收為定額稅情形下的IS曲線233
6.4.2稅收為比例稅情形下的IS曲線235
6.4.3財政政策與IS曲線的移動236
6.5經驗研究239
6.5.1邊際消費傾向對商品市場均衡的影響239
6.5.2稅率對商品市場均衡的影響243
6.5.3投資對利率的敏感程度對商品市場均衡的影響245
6.6結論248
第7章貨幣市場均衡249
7.1假設251
7.2定義252
7.2.1貨幣需求252
7.2.2貨幣供給263
7.3分析框架267
7.3.1貨幣市場均衡:流動偏好理論267
7.3.2流動性陷阱268
7.4命題270
7.4.1LM曲線270
7.4.2LM曲線方程273
7.4.3貨幣政策與LM曲線的移動276
7.5經驗研究279
7.5.1貨幣市場投機程度強弱對貨幣市場均衡的影響279
7.5.2投機程度非常弱時的LM曲線281
7.5.3投機程度極度高時的LM曲線281
7.5.4貨幣供給預期與物價水平關係282
7.5.5鮑莫爾—托賓貨幣需求模型285
7.6結論288
第8章商品市場與貨幣市場同時均衡289
8.1假設292
8.2定義292
8.2.1商品市場均衡292
8.2.2貨幣市場均衡293
8.3分析框架294
8.3.1國內均衡294
8.3.2國內不均衡的四種情況295
8.4命題296
8.4.1總需求線297
8.4.2財政政策對國內均衡的影響299
8.4.3貨幣政策對國內均衡的影響309
8.5經驗研究316
8.5.1財政政策運用316
8.5.2貨幣政策運用330
8.5.3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組合343
8.6結論351
第9章商品市場、貨幣市場與國際市場均衡353
9.1假設354
9.2定義354
9.2.1匯率354
9.2.2淨出口(貿易餘額)372
9.2.3資本淨流出384
9.2.4國際收支平衡386
9.3分析框架391
9.3.1商品市場、貨幣市場與國際市場同時均衡391
9.3.2蒙代爾—弗萊明模型395
9.4命題396
9.4.1固定匯率制度下的財政政策396
9.4.2固定匯率制度下的貨幣政策397
9.4.3浮動匯率制度下的財政政策398
9.4.4浮動匯率制度下的貨幣政策398
9.5經驗研究400
9.5.1資本非充分流動時的政策效果400
9.5.2經濟目標與政策選擇402
9.5.3兩種匯率體制下經濟調整的動態分析404
9.5.4預期的“自我實現”410
9.5.5經常項目餘額與貶值政策414
9.5.6匯率超調417
9.6結論418
練習題答案432
參考文獻444
附錄實驗課程指南:電腦程式
2—1數值模擬一個經濟體增長的Eviews程式1
3—1數值模擬經濟體的總供給線的Eviews程式7
4—1“失業與通貨膨脹理論”的Eviews程式13
5—1“國民收入決定:基礎模型”的Eviews程式19
6—1“商品市場均衡”的Eviews程式27
7—1“貨幣市場均衡”的Eviews程式29
8—1“商品市場與貨幣市場同時均衡”的Eviews程式32
9—1“商品市場、貨幣市場與國際市場均衡”的Eviews程式41
序言
為了確保原理表述的準確性,作者堅持“回溯到原始文獻”的原則。現在呈給大家的已經是第十稿了,修改這么多版次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作者想讓奠定總量經濟學基礎的基本文獻沒有邏輯斷層地進入教科書,但又不能艱深、晦澀,不利於大學生興趣的培養和認知潛能的開發。稿件經歷了一個數學公式由少變多,又由多變少的過程。呈獻給大家的這一稿似乎比大多數中級總量經濟學教材公式都要多,但請讀者不要望而生畏———如果要讓每一個原理是通透的,每一個結論不是空穴來風,這些推理已經是必不可少的了。耐心的讀者一定會發現,這些數學符號由淺入深,是帶領大家進入美妙的總量經濟學世界的鋪路石。
作者費盡心力讓理論的表述契合大學生學習過程的認知心理。從基礎教育階段轉向高等教育階段時,受教育者由習得基礎性的知識、觀點、社會準則和經驗為主,逐步轉向繼承和創造知識並重,理解理論和套用、批判、發展理論並重。這既是對大學生認知心理的挑戰,也是大學生提高心智的重要機遇。在這個意義上,如何組織大學階段的課程教學,特別是科學課程教學,顯得尤為重要。作者認為,按照科學推演的程式來講授科學課程,能夠契合大學生認知心理,有助於引導大學生培養起科學思維習慣乃至科學精神。這一思想的源泉來自偉大的先哲牛頓。
牛頓1687年出版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被認為是“古往今來最偉大的科學著作”(牛頓.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690)。寫這本著作時,牛頓遵循古希臘的公理化模式,從定義、定律(公理)出發導出命題,然後將理論導出的結果與觀察結果進行比較。不僅因為其思想的深刻性,還因為這種獨特的表述方式,《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成為第一次科學革命的集大成之作,也成為人類文明的重要載體。作者參考這本“人類教科書”的寫作模式,結合學術研究的基本步驟,總結出如下的“科學推演程式”:提出“假設”———確定研究對象(“定義”)———提出方法(即“分析框架”)———由此推演“命題”———__________對命題進行“經驗研究”———如果經驗研究檢驗命題不具有穩健性,則“修改假設”,重新論證,直至得出“結論”。
這樣的科學推演程式不僅僅使得得出結論的過程具有“內在一致性”(consistency),結論具有“穩健性”(robustness),還使得深奧理論的表述是循序漸進的、通透的,並由此契合大學生學習認知心理。作者將總量經濟學的各個理論分拆成細微的“元器件”,然後又按照這一科學推演體系組織起來,製作成了各個章節的課件。2007年便開始使用這一課件,當年對作者的講授進行教學評估的學生有253名之多,學生們給予了極大的鼓勵。在動筆寫本教材之前,作者已經使用這一課件講授了10次。對於總量經濟學,對於大學生的認知心理,箇中感悟,不可謂不多,作者盡力將其融合在寫作中了。
總量經濟學理論畢竟是西方語境下的理論,其微觀基礎是西方主張的個人效用最大化。
中國傳統主張“民胞物與為懷”。願和教師同仁一道理性批判和借鑑,為培養出深解國情、深愛傳統、學貫中西的學生做出貢獻。
感謝聽過我的“總量經濟學”課程的1037名本科生。給中央財經大學的本科生們上課,有著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的快樂。同學們的鼓勵和建議給了我很大的動力,令我受益良多。感謝我教過的學生王婕同學(中央財經大學本科畢業,現在中央財經大學攻讀碩士學位)、楊筠同學(中央財經大學本科畢業,現在清華大學攻讀博士學位)、趙含笑同學(中央財經大學本科畢業,現在上海交通大學攻讀碩士學位)、洪玲宙同學(中央財經大學本科畢業,現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留學)、洪玲青同學(中央財經大學本科畢業,現在波士頓大學留學)、唐婧同學(中央財經大學本科畢業,現在中國人民大學攻讀碩士學位)、楊雪同學(中央財經大學本科畢業,現在北京大學攻讀碩士學位)、高妍同學(中央財經大學本科畢業,現在康奈爾大學留學)、殷潔瓊同學(中央財經大學本科畢業,現在芝加哥大學留學)、溫澤傑同學(中央財經大學本科畢業,現在密西根大學安娜堡分校留學)、盧少紅同學(中央財經大學本科畢業,現在復旦大學攻讀碩士學位),她們為稿件的公式編號校對以及文字校對付出了努力。當然,一切疏忽仍由作者承擔全部責任。感謝中央財經大學,這裡濃郁的學術氛圍和一流的學風讓我受益良多。
感謝清華大學出版社吳穎華女士,她的細緻、認真、高度專業的工作讓我充滿敬意。我凝心聚神,一個字一個字寫下這本教材,但一定還有諸多不足,懇望讀者批評、指正。
張蘇
初稿,2013年6月19日,於北京;
定稿,2014年3月12日,於倫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