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6月第二個星期六是文化和自然遺產日。2024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是6月8日,各地文物行政部門及文博單位圍繞主題“保護文物 傳承文明”開展宣傳活動;文化和旅遊行政部門緊扣主題“保護傳承非遺 賡續歷史文脈 譜寫時代華章”開展非遺宣傳展示活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24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
- 活動時間:2024年6月8日
主題口號
文物和文博
文化和旅遊
活動歷程
活動內容
文博活動
非遺展示
主場城市
- 2024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主場城市活動
每年6月第二個星期六是文化和自然遺產日。2024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是6月8日,各地文物行政部門及文博單位圍繞主題“保護文物 傳承文明”開展宣傳活動;文化和旅遊行政部門緊扣主題“保護傳承非遺 賡續歷史文脈 譜寫時代華章”開展非遺宣傳展示活動。
每年6月第二個星期六是文化和自然遺產日。2024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是6月8日,各地文物行政部門及文博單位圍繞主題“保護文物 傳承文明”開展宣傳活動;文化和旅遊行政部門緊扣主題“保護傳承非遺 賡續歷史文脈 譜寫時代華章”開...
2023年6月8日,由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日照市人民政府主辦的2023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山東主場城市活動在日照市舉行。2023年6月9日,2023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杭州(拱墅)主場系列活動在杭州運河亞運體育公園開啟。現場有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以及國家、省、市、區各級的66個非遺項目進行展示及互動,包括中國傳統制茶...
2024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是6月8日,文物和文博系統的主題為“保護文物 傳承文明”,文化和旅遊系統的主題為“保護傳承非遺 賡續歷史文脈 譜寫時代華章 ”。2023年自然保護系統的主題為 “多彩的地球多樣的”。背景 政府倡議 早在20世紀90年代,一直關注文化遺產保護的馮驥才就提出:希望中國也像歐洲一些國家那樣,...
2023年6月10日是2023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國家文物局下發《關於開展2023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活動的通知》。通知內容 今年活動的主題“文物保護利用與文化自信自強”。活動將圍繞黨的二十大提出的加大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力度、加強城鄉建設中歷史文化保護傳承、建好用好國家文化公園、提煉展示中華文明的精神標識和文化精髓等...
精緻蘭州(主場城市口號)展示活動 2022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是6月11日。為進一步提高人民民眾非物質文化遺產(以下簡稱“非遺”)保護意識,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營造非遺保護良好社會氛圍,在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文化和旅遊部將於2022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前後集中開展非遺宣傳展示活動。
2024年5月1日起,泰山景區全網全員實名制預約、實名制檢票。 長城 長城(The Great Wall),又稱萬里長城,是中國古代的軍事防禦工事,是一道高大、堅固而且連綿不斷的長垣,用以限隔敵騎的行動。長城不是一道單純孤立的城牆,而是以城牆為主體,同大量的城、障、亭、標相結合的防禦體系。依據長城形成了長城文化。長城...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China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是指中國各族人民世代相傳,並視為其文化遺產組成部分的各種傳統文化表現形式,以及與傳統文化表現形式相關的實物和場所。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文明綿延傳承的生動見證,是連結民族情感、維繫國家統一的重要基礎。截至2023年12月...
粵劇(Cantonese Opera),又稱廣府戲、廣東大戲,流行於珠江三角洲等廣府民系聚居地,是廣東及廣西粵方言區最大的劇種。發源於佛山,以粵方言演唱,漢族傳統戲曲之一、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粵劇形成於廣東,後傳入廣西、香港、澳門、台灣,在東南亞和美洲各國有華僑居住的地方均有粵劇演出。隨著粵語華人的移民及其...
2016年9月17日,國務院批覆住房城鄉建設部,同意自2017年起,將每年6月第二個星期六的“文化遺產日”,調整設立為“文化和自然遺產日”。2005年,國務院發布《關於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通知》,要求進一步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其中一項重要舉措即決定從2006年起,每年六月的第二個星期六為我國的“文化遺產日”。
有形文化遺產即傳統意義上的“文化遺產”,根據《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簡稱《世界遺產公約》),包括歷史文物、歷史建築、人類文化遺址。 物質文化遺產包括古遺址、古墓葬、古建築、石窟寺、石刻、壁畫、近代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等不可移動文物,歷史上各時代的重要實物、藝術品、文獻、手稿、圖書資料等可移...
國務院關於同意設立 “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的批覆是國務院發布的檔案。國務院關於同意設立 “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的批覆 國函〔2016〕162號 住房城鄉建設部:你部《關於設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的請示》(建城〔2016〕144號)收悉。同意自2017年起,將每年6月第二個星期六的“文化遺產日”,調整設立為“文化和自然遺產日...
2021年:複雜的過去 多彩的未來 2022年:遺產與氣候 2023年:變革中的文 化遺產 2024年:《威尼斯憲章》60周年與時代挑戰 主題回顧 2005年主題 城鎮風貌和自然景觀變化下的文化遺產保護這也是2015十月即將在西安召開的國際古蹟遺址理事會第十五屆大會暨科學研討會的主題。1964年通過的《威尼斯章程》首次提到古蹟遺址的...
2012年12月,在全國第十四次社會科學普及工作經驗交流會中,灰塑產品作為中國區域文化形象禮品帶往新加坡,巴基斯坦以及美國等世界各地。2018年11月3日,在廣州文藝空間舉辦的花都周末文藝花會中,國家級非遺項目灰塑得到展出。2019年6月5日,番禺區2019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活動在餘蔭山舉行,灰塑在其中得到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