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奮力奪取疫情防控重大戰略成果。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市委聞令而動,迅速啟動一級回響,組建高效協同指揮體系,在全省率先推出“洛康碼”智慧型防控等硬核舉措;全市上下同心協力,外控源頭防輸入、內斷傳播防蔓延,構築了聯防聯控、群防群控的堅固防線,不到一個月實現了無新增本土病例。我們認真落實“四早”“四集中”要求,全力救治患者,5.3萬醫護人員奮戰一線,不到一個半月實現了本土病例全部清零。在抗疫形勢最為嚴峻的時期,我們千方百計抓好防疫物資、生活必需品、水電油氣暖網等要素供應,有效保障了城市正常運轉和基本民生。進入常態化疫情防控階段,我們堅持“人物同防”,加強冷鏈物流和口岸管理,強化疾控能力建設,實現市縣兩級P2實驗室全覆蓋,自2020年2月14日以來無新增本土確診病例。我們盡己所能、守望相助,先後派出5批123人醫療隊赴武漢、2批13人赴新疆支援抗疫,嵩縣、洛寧的蔬菜水果送到了抗疫第一線,全市黨員捐款4200餘萬元,為全國抗疫鬥爭貢獻了洛陽力量。
各位代表!在這場驚心動魄的大戰中,各級黨員幹部衝鋒在前,醫務人員逆行出征,基層同志日夜堅守,新聞工作者深入一線,駐洛部隊主動請纓,各行各業共克時艱,720萬河洛兒女眾志成城,交出了一份優異的“洛陽抗疫答卷”,生動詮釋了盪氣迴腸的偉大抗疫精神!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為全市抗疫鬥爭作出貢獻的同志們、朋友們,致以崇高的敬意,表示衷心的感謝!
(二)堅持戴著口罩抓發展,經濟運行回穩向好。堅持“以防控為前提、以平穩為基石、以發展求長遠”,以超常規舉措和力度打好“組合拳”,經濟運行快速重啟、穩定恢復。紓難解困服務企業。把保市場主體作為“六穩”“六保”的重中之重,開展“聯企入企惠企助企”活動,及時出台“支持實體經濟20條”等一攬子政策,為企業減負68.3億元,市場主體數量逆勢增長12%。穩定運行提質增效。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稅收收入增速均高於全省平均水平。金融運行保持穩定,截至12月末,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餘額增長13.1%。全年規上工業利潤增長11.6%、高於全省20個百分點。狠抓項目擴大投資。圍繞九大體系和“兩新一重”領域,強力推進“97183”合理有效投資行動計畫,515個省市重點項目完成投資1835億元,提前超額完成年度目標,帶動全市投資增長5.9%、高於全省1.6個百分點。創新舉措提力消費。拓展文旅消費,培育網路消費,謀劃推出“古都夜八點”“古都新生活”等特色消費品牌,建成開放一批文旅商貿消費集聚地,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2105.6億元,增速居全省前列。
(三)加快副中心城市建設,都市圈建設全面啟動。省委省政府召開高規格推進會,省支持意見、31個配套政策加速落地,240餘項省級許可權加快下放,省政府在洛設立100億元的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基金,政策紅利疊加釋放。市領導小組全面統籌,11個工作專班紮實推進,“1+7”工作方案落實落細,謀劃實施1526個重點項目,推動副中心城市建設提速提質。重大工程捷報頻傳。動車組存車場整體完工,綜合交通樞紐建設全面提速。機場二期改擴建加快實施,萬安通用機場具備試飛條件。濟洛西、堯欒西高速堯欒段建成通車,洛吉、洛新等快速通道全線貫通。前坪水庫下閘蓄水,洛寧抽水蓄能電站全面轉入主體工程施工,嵩縣抽水蓄能電站納入省電力規劃。城市功能更加完善。捷運1號線試運行,2號線一期單側隧洞全線貫通,王城大道、瀍澗大道等全線貫通,翠雲峰等30餘座城市立交建成投用,老舊小區改造惠及4.2萬戶民眾,中心城區集中供熱率達到90.1%。在全省率先實現5G網路縣城建成區全覆蓋。區域聯動初見成效。洛陽都市圈發展規劃印發實施,洛濟深度融合取得階段性成效,洛平、洛三聯動發展加快落地,謀劃了1481個重大項目、總投資2.87萬億元。鄭洛西高質量發展合作帶納入國家《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
(四)加快製造業轉型升級,產業支撐更加有力。傳統產業加快升級。規上工業企業實現“三大改造”全覆蓋,新增省級智慧型工廠(車間)16家、省級以上綠色工廠7家,上雲企業超5000家。凱盛“新洛玻”、忠旺高端鋁精深加工等項目加快推進,國家農機裝備創新中心推出國內首台5G+氫燃料電動拖拉機。新興產業增勢強勁。航空航天智創產業園等204個項目開工建設,新能源、生物醫藥、節能環保產業保持兩位數增長。“1+6”工業網際網路平台上線運營,中鋼洛耐院等4家平台入選省級工業網際網路平台。“引金入洛”簽約渤海銀行,即將實現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全覆蓋。園區建設提速發力。銀隆新能源客車、專用車批量生產。格力在洛建成國內智慧型化程度最高的專業空調生產基地。大數據產業園匯聚企業超千家,入選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軌道交通產業園加快建設,瀍河科技創新谷落地開工。六大產業園實現營業收入210億元,集聚態勢日益顯現。企業培育再獲突破。深入開展地企合作,推進企業培育“一行動三工程”,超千億企業實現零突破,新增百億級企業1家、“專精特新”企業8家、“小巨人”“隱形冠軍”等優質中小企業57家。洛鉬集團榮獲中國工業大獎表彰獎。新強聯成功上市。
(五)深入推進“三力聯動”,發展動能加速轉換。創新活力持續釋放。自創區“一區多園”加快建設。“雙倍增”成果豐碩,新建創新平台(載體)374個,新增高新技術企業122家。全市研發投入強度連續兩年居全省第一。中國船舶第七二五研究所入選國家技術創新示範企業,中信重工獲國家機械工業科技進步一等獎。“創客中國”全國總決賽成功舉辦。開放引領作用增強。自貿區累計入駐企業超3萬家,7項案例入選全省最佳。新安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成功獲批。國家級外貿轉型升級基地數量居全省第一。中歐國際貨運班列正式開行,東方紅國際陸港中心一期建成投用。全年進出口總額達到193.1億元、增長24.9%。成功簽約307個億元以上招商項目,開工率達到88%。重點改革精準落地。高新區“三區融合”、伊濱區“三區套合”順利完成,產業集聚區“管委會+公司”改革經驗全省推廣。在全國率先推行“多證集成、一照通行”,自貿區企業開辦1小時辦結,營商環境評價全省第二。國宏集團等4家國企完成子公司層面7個混改項目。
(六)決戰決勝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戰略深入推進。全力克服疫情影響,年度9個貧困村、2.5萬貧困人口順利脫貧,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勝利。糧食總產50.4億斤、創歷史新高。53個市級溝域生態經濟示範帶產值超42億元,宜陽、伊川入選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新增市級以上龍頭企業19家,培育“洛陽源耕”特色農產品公用品牌,“三品一標”總數居全省第一。“百村示範、千村整治”成效顯著,所有縣(市)均通過垃圾治理省級驗收,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達92%,孟津縣入選全國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嵩縣三合村被評為中國美麗休閒鄉村。95%的行政村集體經濟收入超過5萬元。新安縣入選全省首批踐行縣域治理“三起來”示範縣。
(七)堅持不懈防治污染,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黃河流域生態保護持續加強。新時代大保護大治理大提升治水興水行動全面鋪開,“四河五渠”綜合治理成效顯著,中心城區黑臭水體動態清零,國省控斷面水質全部優良。全省四水同治現場會在我市召開。大氣污染實現標本兼治。退城搬遷高排放企業31家,PM10、PM2.5濃度大幅下降,優良天數增加67天,空氣品質綜合指數改善率居全省和汾渭平原第一,新增PM2.5二級達標縣3個,三年攻堅目標全面完成。生態修復和國土綠化力度加大。完成造林43.9萬畝,森林覆蓋率、城市區綠化覆蓋率分別達到45.5%、44.3%。整治水土流失312平方公里,省級以上綠色礦山創建數量連續兩年居全省第一,欒川縣入選全國首批綠色礦業發展示範區。土壤污染治理修復經驗在全省推廣。伊河濕地公園晉升國家級。
(八)傾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社會大局和諧穩定。我們在財政收支矛盾增大的情況下,堅持過“緊日子”,將更多財力用於民生,民生支出占比達到76.5%,95件民生實事全部完成,實現了大疫大災之年惠民力度不減、成色更足。我們多措並舉穩就業,發放穩崗補貼6.92億元,新增城鎮就業11.66萬人。持續提升教育質量,新增公辦幼稚園50所,新建改擴建農村義務教育寄宿制學校98所。新建城市書房39座,新建改擴建“樂養居”61個、農村老年幸福院209個。洛陽文化旅遊職業學院獲批建設。國家呼吸區域醫療中心成功簽約,6所醫院同時在建,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持續完善。全國人防科技創新交流和“四新”成果運用展示活動成功舉辦。洛陽連續四屆蟬聯全國文明城市,榮膺全國雙擁模範城“八連冠”。掃黑除惡、社會治安、安全生產等工作紮實推進,社會大局保持穩定。
一年砥礪奮進,一年春華秋實。一年來的不凡成就,為“十三五”規劃圓滿收官奠定了堅實基礎。回顧五年奮鬥歷程,我們高舉偉大旗幟,牢記殷殷囑託,搶抓重大機遇,緊盯“四高一強一率先”奮鬥目標,全面推進“9+2”工作布局,譜寫了濃墨重彩的發展篇章。這五年,是綜合實力大幅躍升的五年。全市生產總值先後邁上4000億元、5000億元兩大台階,經濟總量在全國城市排名由“十二五”末的第49位攀升至2019年的第45位。糧食生產穩定在45億斤以上。特別是促進中部地區崛起、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重大國家戰略交匯疊加,國家自貿區、自創區、跨境電商綜試區、綜保區等重大平台相繼落地,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建設全面提速,洛陽都市圈建設全面啟動,洛陽在全國全省發展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顯。這五年,是轉型發展成效顯著的五年。“565”現代產業體系立起了洛陽高質量發展的“四梁八柱”,產業結構由“二三一”轉向“三二一”,連續兩年榮獲工業穩增長和轉型升級國務院督查激勵。創新主體、創新平台較“十二五”末實現“雙倍增”,一系列大國重器閃耀洛陽創新力量;近1200項重點改革事項落地見效,多項改革走在全國全省前列;五年吸收外資超140億美元、省外境內資金近4000億元,分別是“十二五”的1.3倍和1.6倍。這五年,是攻堅戰役成果輝煌的五年。6個貧困縣全部摘帽,49.9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絕對貧困在河洛大地成為歷史。大氣污染防治力度空前,國土綠化提速提質,“四河五渠”實現“水清、岸綠、路暢、惠民”,治水興水向全域拓展,“開窗見綠、出門進園、四季常綠、三季有花”讓市民盡享綠色福利。各類風險得到依法妥善化解,守住了不發生區域性系統性風險的底線。這五年,是基礎支撐更加堅實的五年。“四級聯動”城鎮總體布局基本確立,城鎮化率由52.7%提高至60%以上。全市人民期盼已久的呼南高鐵豫西通道開工在即,“十字型”高鐵樞紐呼之欲出,捷運時代即將到來,“三縱三橫三環”高速公路網路越織越密,“一中心六組團”快速路網基本建成,“十字+環線”骨幹路網架構初具,省級以上“四好農村路”示範縣數量居全省第一,洛陽正從交通節點城市向全國重要綜合交通樞紐城市邁進。水利、信息等基礎網路日趨完善,城鄉綜合承載力顯著提升。這五年,是文化優勢更加彰顯的五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人心,公共文化服務水平不斷提升。文物保護“洛陽模式”走在全國前列,“東方博物館之都”初具規模。隋唐洛陽城國家歷史文化公園、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成為文旅打卡地。國家級河洛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獲批建設。欒川縣、嵩縣成功創建國家級、省級全域旅遊示範區。央視秋晚驚艷世界、溫暖華夏,全國石窟寺保護與考古工作座談會成功舉辦,“兩節一會一論壇”影響力持續提升。洛陽入選世界旅遊聯盟、國家文化和旅遊消費示範城市、中國夜遊名城,“古今輝映、詩和遠方”的城市名片更加靚麗。這五年,是民生福祉全面增進的五年。民生支出占比穩定在76%以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較2010年實現翻番,增速持續高於GDP。“全面改薄”提前完成,農村義務教育寄宿制學校、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實現全覆蓋。“健康洛陽”建設全面推進,204座城市書房、278處小遊園、800公里洛陽“樂道”惠民利民、溫暖民心,中心城區集中供熱率成倍提升,15分鐘“閱讀圈”“健身圈”“就醫圈”“養老圈”基本建成,民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
五年來,在市委堅強領導下,市政府不斷加強自身建設,持續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深入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推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常態化制度化,紮實開展“強使命、找差距、明舉措、勇擔當”集中學習研討活動,克服“三種心態”,強化“三種精神”,落實力執行力穿透力進一步提升。洛陽市連續三年被省政府表彰為依法行政先進單位。自覺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會的依法監督和市政協的民主監督,人大代表建議、政協提案辦理滿意率達99.8%。國防教育、國防動員取得新進步,民族宗教、外事僑務、對台、統計、審計、人防、氣象、地震、史志、殘疾人工作、婦女兒童事業等都取得了新的成績。
各位代表!回顧五年成就,最根本的在於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在於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掌舵領航,為新時代洛陽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注入了強大動力;得益於省委省政府的關心厚愛和省直部門的大力支持,持續提升洛陽發展定位,鼓舞了全市人民幹事創業的信心和幹勁;得益於市委的堅強領導、科學決策、統籌布局、謀勢蓄勢,凝聚了全市人民熱愛洛陽、建設洛陽的磅礴力量;得益於市人大、市政協、各民主黨派、工商聯、人民團體的有效監督和大力支持,得益於各級各部門各單位擔當作為、團結奮進,得益於廣大基層幹部民眾兢兢業業、無私奉獻。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向各民主黨派、工商聯、人民團體,向離退休老領導、老同志,向駐洛部隊、武警官兵和公安幹警,向所有關心支持洛陽發展的社會各界人士和海內外朋友們,表示衷心感謝!
各位代表!回顧過去五年來的工作,我們深感成績來之不易,經驗彌足珍貴。必須在突出政治引領中對標定向。旗幟鮮明講政治是我們做好各項工作的根本保證。五年來,市委帶領全市上下緊緊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始終緊跟習近平總書記步伐,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結合洛陽實際,探索形成了全面推進“9+2”工作布局的思路舉措,取得了一系列具有標誌性意義的重大突破。面向未來,只要我們時時處處向總書記看齊緊跟,牢牢把握正確的政治方向,各項工作方向就明、路子就正、效果就好、前景就廣闊。必須在堅持人民至上中凝心聚力。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五年來,我們始終聚焦民眾所急所需所盼,用心用情用力改善民生,把捷運、高速、立交的大事抓緊,把遊園、書房、樂道的細節做實,交出了沉甸甸的民生成績單。面向未來,只要我們始終和民眾想在一起、乾在一起、累在一起、樂在一起,就一定能夠有效匯聚各方智慧和力量,共同繪就更加壯麗的新時代畫卷。必須在把握大局大勢中謀篇布局。五年來,市委把洛陽發展放在“兩個大局”中去考量,放在國家大戰略大布局中去審視,推動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建設、洛陽都市圈建設進入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贏得了更高的發展定位,帶來了更大的發展機遇,打造了更多的場域載體,各類資源要素正加快向洛陽集聚。面向未來,只要我們在市委堅強領導下,更好地謀勢蓄勢乘勢、識變應變求變,就一定能夠抓住機遇、把握主動,增添更強動能,積蓄更大優勢。必須在聚焦轉型發展中提質增效。轉型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五年來,我們圍繞理念落地構建體系、圍繞體系推進謀劃專項、圍繞專項實施抓好項目,調結構轉方式、提質量增效益,發展的“含新量”“含金量”“含綠量”不斷提升。面向未來,只要我們緊緊扭住轉型發展這個路徑,加快轉變發展方式、最佳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就一定能夠不斷開創高質量發展新局面。必須在強化擔當作為中實幹爭先。沒有等出來的成功,只有乾出來的精彩。五年來,我們在市委堅強領導下,對認準的路子堅定不移,對看準的事情一抓到底,持續樹牢“清新簡約、務本責實、實幹興洛”的作風導向,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創造了一系列“洛陽速度”“洛陽質量”“洛陽品位”。面向未來,我們要繼續克服“三種心態”、強化“三種精神”,不斷提升落實力執行力穿透力,持續營造幹事創業、奮勇爭先的濃厚氛圍!
與此同時,我們清醒地認識到,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仍面臨不少問題和挑戰,疫情帶來的影響還在逐步顯現,消費復甦還不夠有力,外貿形勢依然嚴峻,經濟持續回升的基礎尚不穩固;產業結構不夠最佳化,新興產業培育仍需加力;民生領域還有不少短板和薄弱環節;安全生產、社會穩定等領域的風險隱患不容忽視。同時,政府工作還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三種心態”仍不同程度存在,政府效能和執行力還需進一步提高。對此,我們一定高度重視,採取有力措施,認真加以解決。
二、2035年遠景目標及“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任務
進入新發展階段,統籌“兩個大局”、結合洛陽實際來審視,洛陽發展呈現戰略機遇疊加期、轉型跨越裂變期、特色優勢彰顯期、風險挑戰交織期“四期碰頭”的鮮明特徵,機遇和挑戰都前所未有,但總體上機遇大於挑戰。必須準確把握新發展階段的“時”與“勢”,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勇於開頂風船,致力辦好自己的事,在搶抓機遇、化危為機中,確保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市開好局起好步。根據《中共洛陽市委關於制定洛陽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市政府編制了《洛陽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草案)》,提交大會審議。
《綱要草案》提出了2035年遠景目標: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競爭力大幅躍升,打造具有全國重要影響力的現代化都市圈,基本建成“三個強市、兩個高地、一個家園”的現代化洛陽。“十四五”時期是錨定2035年遠景目標、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市新征程的第一個五年,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思想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河南工作的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開放創新為根本動力,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統籌發展和安全,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全面落實構建新發展格局、促進中部地區崛起、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戰略,深化提升“9+2”工作布局,高質量建設現代化洛陽都市圈,著力推動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確保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市開好局、起好步,奮力譜寫新時代中原更加出彩的洛陽絢麗篇章。 未來五年,我們將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落實新發展定位,奮力實現“四強兩優三爭先”的發展目標。“四強”就是:經濟實力更強,經濟結構更加最佳化,增長潛力充分釋放,發展優勢充分彰顯,經濟總量實現大幅躍升,發展質量效益明顯提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8000億元、占全省比重明顯提高,年均增速高於全省1個百分點以上,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11萬元左右,建成高質量的區域經濟中心。創新驅動力更強,創新能力顯著增強,科技創新體制機制更加健全,關鍵核心技術實現重大突破,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明顯加快,全市研發投入強度顯著提高,科技創新對經濟成長貢獻率走在中西部前列,建成優勢突出、特色鮮明的國家創新型城市。開放引領力更強,開放領域全面拓展、開放平台更加多元、開放效應持續放大,內需潛力充分釋放,物流通道樞紐優勢更加彰顯,外貿依存度、實際吸收外資均較“十三五”末實現翻番,融入共建“一帶一路”水平大幅提升。人民幸福感更強,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成長基本同步,高質量就業更加充分,全民受教育程度不斷提升,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更加健全,衛生健康體系更加完善,15分鐘“閱讀圈”“健身圈”“就醫圈”“養老圈”等全面提質,社會治理效能顯著提升,人民民眾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兩優”就是:生態環境更優,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更加最佳化,生產生活方式綠色轉型成效顯著,黃河成為岸綠景美惠民的生態河、幸福河,全市森林覆蓋率、建成區綠化覆蓋率、中心城區綠地率高於全國全省平均水平,建成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場域載體更優,現代化洛陽都市圈吸引力、輻射力、帶動力大幅提升,基礎設施、產業園區等場域載體更加完善,營商環境、政策體系、人文環境等場域載體更加最佳化,資金、人才、技術等高端要素競相集聚、加速裂變,一大批引領性帶動性優質項目加速落地,形成中西部地區最具吸引力的“強磁場”。“三爭先”就是:在製造業高質量發展上奮勇爭先,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水平明顯提高,產業布局更加最佳化、集群集聚更加明顯、市場主體日益壯大,再形成一批千億級產業集群,製造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超過1/3,建成規模超萬億的全國先進制造業基地。在推動文化繁榮興盛上奮勇爭先,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人心,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踐行,河洛文化影響力顯著增強,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蓬勃發展,文化旅遊高質量融合發展,文化產業增加值達500億元左右,接待國內外遊客人數和收入占全省比重超過20%,建成國際文化旅遊名城和國際人文交往中心。在區域輻射帶動作用提升上奮勇爭先,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帶動作用更加凸顯,現代化洛陽都市圈建設“四梁八柱”全面構建,形成輻射豫西北、聯動晉東南、支撐中原城市群高質量發展的新增長極,洛陽在促進中部地區崛起、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國家戰略中的地位和作用明顯提升。
為實現上述奮鬥目標,著眼於推動“十四五”乃至更長時期的洛陽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市建設,《綱要草案》提出了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圍繞高質量建設現代化洛陽都市圈、深化提升“9+2”工作布局,部署了12個方面的重點任務,集中體現了市委“十四五”時期的戰略意圖,是政府履行職責的重要依據和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工作重心。實現這些目標任務,必須全面落實市委十一屆十四次全會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扭住重點、聚力而為,牢牢把握好五個方面:要牢牢把握高質量建設現代化洛陽都市圈這個主戰場主抓手主平台。聚焦“三區一樞紐一中心”的發展定位,圍繞構建“一核一帶三軸三圈”空間格局,突出生態特色,創優勢、補短板、促聯動,全面提升自身發展能級,加快推動都市圈內部協同發展,積極融入鄭洛西高質量發展合作帶建設,形成引領帶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增長極,實現強自身與強輻射、強帶動的有機融合,以現代化都市圈建設提速提質帶動現代化強市建設開局起步。要牢牢把握深化提升“9+2”工作布局這個基本路徑。實踐證明,“9+2”工作布局是洛陽發展的正確思路舉措。市委立足新發展階段,賦予新意新解,進行深化提升,充分體現了戰略自信和定力,充分體現了貫徹新發展理念的堅定和自覺。必須學深悟透、準確把握、聚焦聚力,堅定不移沿著正確的路子走下去,確保市委新部署新要求落地落實落細。要牢牢把握擴大內需這個融入新發展格局的戰略基點。扭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線,提高供給質量,打造在全國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現代製造供應鏈;激發有效需求,持續擴大合理有效投資,促進消費擴容提質,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暢通供需循環,加快建設現代市場流通體系,著力打造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節點和支點、樞紐和平台。要牢牢把握構建“755”現代產業體系這個根本支撐。堅持以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為主攻方向,深化“四雙聯動”,以“6+3+X”新型產業專業園區為主要載體,培育壯大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術、現代金融、電子商務、現代物流、節能環保、生物醫藥等七大新興產業,做大做強先進裝備製造、特色新材料、高端石化、電子信息、旅遊等五大主導產業,提質發展文化、科技服務、牡丹產業、健康養生、現代農業等五大特色產業,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爭創國家製造業高質量發展試驗區,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先進制造業基地和服務業基地。要牢牢把握項目建設這個“牛鼻子”和場域載體這個“強磁場”。把抓項目、抓場域與實現既定目標對接起來,與創優勢、補短板結合起來,既要積極圍繞中心工作、大事要事接續謀劃實施重點項目,又要善於圍繞要素集聚、資源調配構建場域載體,實現以要素集聚帶動項目落地、以項目實施吸引要素集聚,形成良性循環,提升質量效益,不斷增強城市綜合承載力、競爭力。
各位代表!“十四五”規劃是今後五年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宏偉藍圖和全市人民共同奮鬥的行動綱領,凝聚了各方智慧,承載著人民期盼。要把宏偉藍圖變成美好現實,關鍵在於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凝聚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合力,為實現“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提供堅強保證。政府各級各部門要在市委堅強領導下,按照規劃要求,乘勢而上、砥礪前行,開拓創新、苦幹實幹,奮力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市新征程!
三、2021年重點工作
2021年是建黨100周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也是洛陽現代化建設進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做好政府工作意義重大。今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河南工作的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認真落實省委十屆十二次全會暨省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市委十一屆十四次全會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堅持系統觀念,鞏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成果,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大力實施“五提”行動,深化提升“9+2”工作布局,高質量推進現代化洛陽都市圈建設,努力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持續推進轉型發展高質量發展,確保“十四五”開好局,奮力譜寫新時代中原更加出彩的洛陽絢麗篇章,以優異成績慶祝建黨100周年。
今年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生產總值增長8%以上,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增長8%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以上,進出口總值增長12%以上,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7%左右,居民收入增長9%以上,城鎮新增就業11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制在3%左右,常住人口城鎮化率提高近2個百分點,污染防治、節能降耗完成國家和省定目標,主要經濟指標增速保持在全省第一方陣。
重點做好以下十個方面的工作:
(一)全面提速建設現代化洛陽都市圈,加快形成中原城市群高質量發展新增長極。堅持規劃先行長短結合。瞄準定位,加強對接,高質量編制都市圈各項規劃,年內形成以都市圈發展規劃為統領、國土空間規劃為基礎、專項規劃為支撐的一體化規劃體系。爭取省級層面開展鄭洛西高質量發展合作帶規劃編制,推動洛濟深度融合事項大頭落地,洛平30條、洛三32條及早實施,洛焦聯動發展儘快破題。推動交通設施互聯互通。紮實做好洛陽至鞏義、洛陽至濟源、洛陽至義馬市域快軌前期工作,開工建設新安至邵原、伊川至偃師至沁陽等高速,加快澠池至洛寧、新安至伊川、欒川至盧氏等高速建設,建成投用鄭西高速欒川至雙龍段等項目,積極謀劃洛濟、洛汝、偃孟、洛澠等快速通道,構建1小時通勤圈。加快產業創新協同發展。以洛平國家產業轉型升級示範區為載體,以洛濟石化產業帶為突破口,加快實施61個重大產業合作項目,推進昊華特種氣體等項目建設,促進洛濟焦、洛汝、洛澠、洛鞏高質量產業帶快速形成規模。推動洛陽自創區、濟源虎嶺高新區聯動發展,“科技創新券”跨區互用互認。彰顯文旅融合聯動優勢。發展全域旅遊,成立都市圈旅遊聯盟,探索發行都市圈旅遊年票,聯動建設世界級大遺址公園走廊,開展伏牛山和太行-王屋山“兩山”地區全域旅遊示範創建,加快建設小浪底庫區港航工程,打造鄭汴洛黃河文化國際旅遊目的地。推進污染治理聯防聯控。突出生態都市圈特色,協同黃河乾支流、上下游、左右岸,推進區域環境污染共保共治,夯實黃河、伏牛山、太行-王屋山綠色基底,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示範帶,打造一體聯動的生態都市圈。
(二)持續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構築全國先進制造業基地。圍繞構建“755”現代產業體系,持續深化“四雙聯動”,推動製造業強筋壯骨、挺起“脊樑”。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實施新興產業跨越發展工程,引進培育一批優強企業,落地實施華為“一園兩中心”等示範引領項目,開工建設築友綠色建築科技園等項目,確保普萊柯生物製品改擴建等項目竣工投產,加快建設國家生產服務型物流樞紐。持續實施“引金入洛”工程,積極引進區域性股份制銀行,壯大洛陽銀行等地方金融機構,全年新增信貸700億元以上。鞏固提升優勢主導產業。聚焦農機裝備、石油化工等產業鏈條,以鏈長制為抓手深入開展延鏈補鏈強鏈行動。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工程,抓好新強聯精密軸承智造等項目,提升關鍵基礎件供應能力。加快中矽高科電子信息材料、中鋼洛耐伊川新材料產業園等項目,建設凱盛科技“一總部三基地”,開工建設洛玻總部、汝陽特種玻璃、偃師電子玻璃項目,建成投產伊濱ITO顯示玻璃項目,打造2千億級特色新材料產業集群。推動煉化一體化發展,加快實施洛陽石化百萬噸乙烯項目,確保宏興新能60萬噸工業三苯項目全面達產,高端石化產業園實現營業收入800億元。加快製造業數位化服務化轉型。實施新一輪“三大改造”,全年完成項目300個、投資超200億元,以5G套用為重點推進智慧型化改造,新增“上雲”企業900家,培育省級綠色製造示範企業6家。豐富拓展“1+N”工業網際網路平台,加強工業領域5G套用和標識解析節點推廣套用。支持智慧型農業裝備研究院等建立工業設計中心,推動一拖集團、中色科技等向“核心製造+綜合服務”轉變,鼓勵有條件的企業、院所建立工業設計產業聯盟,高水平舉辦中歐(洛陽)工業設計創新大賽,加快建設“工業設計之都”。打造高能級產業載體。發揮國家級高新區、經濟技術開發區和省級經濟開發區、產業集聚區載體作用,加快建設“6+3+X”新型產業專業園區,大力推進航空航天智創產業園建設,加快實施格力冰櫃洗衣機等項目,確保銀隆新能源客車專用車穩定生產,六大產業園營業收入達到300億元以上。推動節能環保產業園一期主體建成,綠色建材、高端醫療裝備產業園形成規模,接續謀劃打造一批縣域特色園區。
(三)大力推進創新驅動發展,建設中西部科技創新高地。深化提升現代創新體系,大力推動科教強市、人才強市,積極爭創國家區域科技創新中心。突出創新龍頭引領。以“三區融合”為龍頭,規劃建設周山科創谷、“谷水-周山-豐李”科創走廊、“洛陽高新-孟津-吉利-孟州-濟源”科創走廊,推動實施四大創新中心,形成“一谷兩廊四中心”科技創新空間布局。規劃建設高新生物醫藥產業園,加強與鄭州、西安都市圈創新資源共建共享。匯聚優質創新資源。實施新一輪“雙倍增”行動,推進創新主體、創新平台規模效益“雙提升”。培育高新技術企業100家、科技型中小企業1500家。加快國家農機裝備創新中心建設,支持中信重工、黎明院等申建國家技術創新中心,洛陽LYC創建軸承國家產業創新中心,加快推進大連理工洛陽研究院建設,深化與西安交通大學、中科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等合作,力爭普萊柯P3實驗室進入國家“十四五”規劃,支持高校、企業、科研院所組建創新聯合體,年內新建創新平台300個。壯大創新人才隊伍。持續實施“河洛英才”計畫,新建中原學者工作站或院士工作站1—2家,聯建國際科技合作基地2—3個,做大領軍人才、高端人才蓄水池。依託“河洛工匠”計畫,構建特色培養體系,壯大高技能人才隊伍。辦好創業之星大賽、清華校友三創大賽等,爭取承辦第十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行業賽,吸引更多創新創業人才匯聚洛陽。構建良好創新生態。實施重大科技專項20個以上,加強關鍵核心技術創新,推動工業CT、高鐵軸承、大馬力無人駕駛拖拉機等成果套用和產業化。落實“揭榜掛帥”等機制,爭取全省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改革試點,加速科技成果轉化,加快建設高新區國家雙創示範基地。與中科院共建智慧財產權學院,積極建設國家智慧財產權運營服務體系重點城市。積極推進省科技金融結合試點城市建設,高效運營科技(金融)大市場、科技中介超市,技術契約成交額超過55億元。
(四)著力穩定經濟成長,鞏固回穩向好發展態勢。堅持供需兩側協同發力,深化提升現代市場流通體系,確保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擴大合理有效投資。大力實施“97193”合理有效投資行動計畫,圍繞9大體系近70個重大專項,推進實施1000多個、總投資超9000億元的重大項目,年度完成投資3000億元以上。突出抓好519個省市重點項目,確保中國物流洛陽物貿港等273個項目開工建設,中信新能源儲變電系統等130個項目建成投用。完善項目儲備庫,爭取更多中央預算內投資、地方政府專項債支持。促進消費擴容提質。以創建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為目標,深入實施消費提力行動,放大“古都夜八點”“古都新生活”品牌帶動效應,推動文旅消費提檔升級,增強汽車、家電等大宗消費帶動作用,壯大網路消費、體驗式消費等新業態,加快發展農村電商,爭創供應鏈創新與套用省級試點城市,力爭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2300億元。落實支持保障性租賃住房和長租房政策,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打造伊水金街、龍門古街、關林步行街、隋唐西市等一批特色商業街區,提升廣州市場步行街、西工小街等特色街區,打造獨具魅力的消費“打卡地”。支持實體經濟健康發展。持續深化“四企”活動,建好用好企業服務雲,常態化落實企業訴求直通車制度,加強要素協調保障,全年為企業減負50億元以上,讓好政策變成企業的真實惠。拓展地企合作成果,全年簽約項目300個以上。繼續推進“一行動三工程”,培育“小巨人”“隱形冠軍”“瞪羚”中小企業20家、百億級企業1家,推動中鋼洛耐、澗光股份2家企業上市。構建親清政商關係,倡導企業家精神,實施企業家素質提升工程,開展民營經濟“兩個健康”提升行動、“一聯三幫”保企穩業專項行動,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有力有效防範化解風險。統籌發展和安全,構建預測、預警、處置、治本閉環機制,穩妥防範和化解企業風險,依法處置非法集資,規範金融機構運營管理,維護良好信用環境。嚴密防範、有效應對疫情影響下各種衍生風險,堅決守住不發生區域性系統性風險的底線。
(五)以更大力度深化改革開放,增強高質量發展動力活力。深化提升現代開放體系,以全方位開放引領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建設國際化城市。全面提升對外開放水平。堅持“市外即域外、市外即開放”理念,打造“一帶一路”雙向開放新高地。放大自貿區制度創新溢出效應,推動綜保區按計畫封關運營,申建洛陽B型保稅物流中心,提速建設跨境電商綜試區,全年跨境電商交易額突破60億元。加密開行寧波、青島、連雲港鐵海聯運班列,建成東方紅國際陸港二期、華晟國際物流港一期,規劃建設洛陽紅山多式聯運中心,全年貨櫃吞吐量力爭實現2.5萬標箱。開通洛陽至廈門、銀川、高棉等國內國際航線,旅客吞吐量突破150萬人次。規劃建設臨空經濟區。加快外貿基地轉型升級,實施外貿企業集群培育工程和“洛企出海”行動,支持中信重工、洛鉬集團等優勢企業開展海外併購和直接投資。積極創建國家服務外包示範城市。借勢河南與北京、江浙滬戰略合作,緊盯“三強”企業和重點區域,強化精準定向招商,力爭簽約80個10億元以上重大項目。統籌推進重點改革。做好省級許可權承接,3月底前省級下放許可權全部承接到位,年底前省直部門321個支持事項全部落地。支持中鋼洛耐等駐洛央(省)企改革,推動市屬企業重組整合和子公司層面混改,做好“三供一業”分離移交後續工作。穩妥推進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大力發展農村集體經濟,實現全市村(社區)集體經濟收入5萬元以上全覆蓋、10萬元以上達到80%。統籌抓好財政事權、醫藥衛生等領域改革任務。持續打造一流營商環境。對標國內一流、中西部最優,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高標準做好營商環境評價,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下大力氣打通洛陽高質量發展的“命門之穴”。持續提升政務環境,強化“店小二”意識,聚焦企業的痛點難點,疏通服務的堵點卡點,讓企業更有獲得感。著力打造誠信政府,帶動誠信洛陽建設,創建國家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範城市。構建優良金融生態,打造智慧金融服務平台,創新金融產品服務。
(六)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堅持“四個不摘”,建立健全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重點監測收入支出、“兩不愁三保障”及飲水安全狀況,強化產業幫扶和易地搬遷後續扶持,確保民眾真脫貧、不返貧。認真落實5年過渡期要求,完善配套政策措施,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以溝域生態經濟擴面提質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做好“產業、特色、生態、融合”四篇文章,提升53條、新打造10條市級溝域生態經濟示範帶,年產值達到50億元以上。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非糧化”,糧食總產穩定在45億斤以上。實施“五個百萬畝”行動計畫,壯大特色產業和富硒農業,創建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2個,發展市級以上新型農業經營主體80家。建設黃河流域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叫響“洛陽源耕”特色農產品公用品牌。加快實施鄉村建設行動。開工建設故縣水庫、前坪水庫灌區,確保小浪底南岸灌區大頭落地。新建改建農村公路400公里,爭創全域“四好農村路”示範市。建設“三農”大數據平台,開展農村電商“百村萬店”行動。啟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深化“百村示範、千村整治”,統籌推進垃圾處理、廁所革命和村容村貌提升,打造100個示範村,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率提高到50%,完成農戶改廁10萬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