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武漢市深化“四辦”改革最佳化政務服務實施方案

各區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門:

《2020年武漢市深化“四辦”改革最佳化政務服務實施方案》已經市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20年武漢市深化“四辦”改革最佳化政務服務實施方案
  • 頒布時間:2020年6月8日
  • 實施時間:2020年6月8日
  • 發布單位:武漢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全文,政策解讀,

全文

為進一步改善營商環境,不斷深化“四辦”改革,全面最佳化政務服務,助推經濟社會發展,結合我市實際,特制訂本方案。
一、工作目標
以深化“放管服”改革為動力,搶抓政府管理數字巴戲戒化轉型機遇,突出流程最佳化和“一網通辦”,全面深化“四辦”改革,推進政務服務標準化、協同化、智慧型化、便利化,鞏固提升“四辦”改革成果,著力打造全國政務服務最優城市,不斷增強辦事民眾獲得感和滿意度。
(一)進一步最佳化政務服務,政務服務環境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全市政務服務事歸說漿道項“馬上辦”比例達到70%以上,簡易事項即來即辦;“網上辦”比例達到95%以上,可全程網辦比例達到70%以上;“就近辦”比例達到75%以上;“一次辦”比例達到95%以上;辦事民眾好評度達到99%以上。
(二)進一步深化營商環境重點領域改革,審批服務效能步入全國同類城市前列。企業開辦實現“一表申報、一個環節、最快半天辦結”;工程建設項目實現從立項到竣工驗收全流程審批時限不超過45個工作日;推進不動產登記全流程網上辦理,簡易事項即來即辦,抵押登記、轉移登記1個工作日辦結;中小微企業水電氣接入探索推行“三零”(零上門、零審批、零投資)服務。
二、工作任務
(一)聚力流程最佳化,推進政務服務協同高效
1.深入推進政務服務事項對標最佳化。按照“能簡化就簡化,能線上辦理就線上辦理,能不見面審批就不見面審批”的要求,對照北京、上海、杭州、深圳等國內先進城市最優標準,開展減事項、減環節、減材料、減時限、減跑動次數的“五減”行動,切實解決事項不夠精細規範、審批環節不夠精簡、線上線下融合不夠、服務效能不優等突出問題,全方位推進政務服務流程重塑。繼續精簡行政審批事項,聚焦市場主體和人民民眾反映強烈的痛點難點堵點,再取消下放調整一批行政權力事項。按照“應領盡領”“應進必進”要求,紮實做好省政務服務事項管理系統中各級政務服務事項的認領工作,支持自然資源和規劃等重點領域審批服務“大集中”改革,推進各類政務服務事項入駐政務服務大廳集中辦理。持續最佳化辦事流程,進一步規範全市各級政務服務事項辦理條件、辦理方式、申請材料、辦理時限、審核程式、發證方式。推進政務服務事項標準化,固化對標最佳化成果,實現審批服務“無差別受理、同標準辦理”。(牽頭單位:市政務服務和大數據管理局;責任單位:市直各相關部門,各區人民政府〈含騙采嬸開發區、風景區管委會,下同〉;完成時限:2020年12月底之前)
2.推進“一事聯辦”集約服務。按照“一號申請、一套材料、一窗取件”和成熟一件推出一件的要求,編制“一件事”清單,逐項制定辦事指南,明確涉及事項、責任部門、辦理條件、申報方式、申請材料、受理模式、審核程式、發證方式,為辦事企業民眾提供“一窗通辦、一事聯辦”審批服務。(牽頭單位:市政務服務和大數據管理局;責任單位:市直各相關部朵獄墊微門,各區人民政府;完成時限:2020年12月底之前)
(二)聚力重點領域改革,全力最佳化政務服務環境
1.深化商事登記制度改革。實現企業開辦一表申請,最快半天辦結,最長不煮多超過1個工作日,免費提供企業印章。最佳化完善企業開辦“一網通辦”平台功能,推進開辦企業涉及的申請營業執照、刻制印章、申領發票、稅控設備、社保登記、住房公積金開戶登記、銀行開戶7個事項同步網上辦理,一次性領煉雄府取營業執照、印章、發票和稅控設備。加快電子營業執照、電子印章推廣套用。精簡涉企經營許可事項,實行分類管理,持續推進“證照分離”,實現“照後減證”和“準入”“準營”同步提速。推進企業登記“容缺受理”和企業名稱登記告知承諾制。最佳化市場主體註銷辦理流程,降低註銷成本。(牽頭單位:市市場監管局;責任戶付棗單位:市公安局、市稅務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政務服務和大數據管理局、武漢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人行武漢分行營管部,各區人民政府;完成時限:2020年11月底之前)
2.深化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突出精簡環節、減少時間、降低成本,推進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全流程、全覆蓋改革,加快落實聯合測繪、聯合驗收。工程建設項目從立項到開工審批環節精簡至19個以內,申請材料精簡至30項以內。學習借鑑“標準地”“標準廠房”做法,結合區域統一性評價成果實行告知承諾制、先建後驗,推進產業項目、簡易低風險項目拿地即可開工、拎包即可入駐。探索取消施工圖審查或者縮小審查範圍,實行設計人員終身負責制。完善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功能,推進與省投資項目線上監管平台、施工圖審查系統等互聯互通。深化重點項目幫代辦,主動靠前提供政策輔導、專家諮詢、預排工期、進度跟蹤、協調督辦等服務。(牽頭單位:市城鄉建設局;責任單位:市直各相關部門,市城投公司、武漢供電公司,各區人民政府;完成時限:2020年11月底之前)
3.深化不動產登記改革。推進不動產登記全流程網上辦理、數據自動獲取、信息自動核對,實現抵押註銷、查封、更正、異議、換證等不動產登記業務即來即辦;抵押登記、變更登記、轉移登記1個工作日辦結(批量登記和繼承、受遺贈登記除外)。推進“不動產登記全城通辦”“水電氣過戶一體化”。推動法院、機構編制、公安、住房保障房管、司法、民政、市場監管、稅務、地方金融工作等部門和單位信息與不動產登記信息聯通共享,實現不動產登記電子證照協同互認,推進辦事企業民眾“零材料”辦理。推進不動產權籍一體化調查,實現房屋預(實)測繪成果信息與不動產權籍調查信息共享。(牽頭單位: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責任單位:市公安局、市住房保障房管局、市司法局、市民政局、市市場監管局、市稅務局、市政務服務和大數據管理局、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各區人民政府;完成時限:2020年11月底之前)
4.最佳化“水電氣”獲得服務。簡化最佳化水電氣等市政公用設施建設項目審批流程,實行並聯辦理、聯合審批,實現接入外線工程審批總時間壓縮至5個工作日以內。最佳化電網建設項目審批流程,助推建設世界一流城市電網。對中小微企業以及穿越城市道路不超過15米、線路長度不超過200米的水電氣接入工程實行告知承諾備案制。中小微企業獲得用水辦理環節為2個、辦理時長為3個工作日、申請材料1項,對DN40mm以下的簡易低風險項目,推行“零跑腿、零環節、零費用、零時長”服務。推進“一證辦電”,實行企業報裝一窗受理和“掌上電力”可查。探索實行1250千伏安及以下小微企業“零費用”接入。獲得用氣辦理環節最多3個,申報材料減少至1項;用氣量在10m/h以下的供氣接入工程實行“三零”(零上門、零審批、零投資)服務。推進水電氣報裝系統與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省政務服務一體化平台深度對接、數據共享。推動與工程建設項目配套的水電氣市政公用設施提前建設,實現企業申請報裝即可掛表接入,提高接入效率和可靠性。(牽頭單位: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市城管執法委、市水務局;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園林和林業局、市城鄉建設局、市公安局,市城投公司,武漢供電公司,各區人民政府;完成時限:2020年11月底之前)
5.規範行政審批中介服務。對照省行政審批中介服務通用清單,清理規範並制定發布市、區兩級行政審批中介服務清單。放寬行政審批中介服務市場準入,破除中介服務壟斷。加強“湖北省行政審批中介服務網”的推廣套用。強化中介服務監管。(牽頭單位:市發展改革委;責任單位:市直各相關部門,各區人民政府;完成時限:2020年10月底之前)
(三)聚力網上服務能力,加快推進“一網通辦”
1.推進一體化平台深度融合。按照“應遷盡遷”“應並盡並”要求,推動撤銷市級部門專網,統一併入或者聯通接入政務外網,分類推進各部門信息系統整合重構。推動國家、省級平台業務系統與市一體化平台深度融合,新增接入政務服務事項200項以上。充分套用身份認證、數據共享、電子證照、電子簽章、統一支付、統一物流等支撐平台,提升全程網辦水平。深化數據場景套用,加強大數據可視化分析。完善線上政務服務平台安全、數據、雲資源等基礎架構,強化“一網通辦”支撐。(牽頭單位:市政務服務和大數據管理局;責任單位:市直各相關部門,各區人民政府;完成時限:2020年12月底之前)
2.深化電子證照歸集套用和數據共享。實現已歸集電子證照100%覆蓋市級自建業務系統辦理的政務服務事項,電子證照類目100%關聯辦事材料清單,市、區兩級政務服務大廳辦事視窗100%接入電子證照庫。探索“電子證照卡包”創新套用,實現“一碼亮證”;在稅務、社保、住房公積金等涉企服務高頻領域深度套用電子營業執照;利用區塊鏈技術,探索推行證照、數據調用全程上鏈,提升證照使用安全性。加快推進出台政務信息共享管理辦法、公共數據公開管理辦法。(牽頭單位:市政務服務和大數據管理局;責任單位:市直各相關部門,各區人民政府;完成時限:2020年12月底之前)
3.推進“全市通辦”“一張身份證辦成事”。圍繞戶籍戶政、出境入境、交通交管、社保醫保、稅費辦理、衛生健康、就學養老、住房公積金等領域,分別擬定事項清單,最佳化再造辦事流程,深化數據互認共享,依託一體化政務服務平台,探索跨層級、跨區域辦理和一張身份證辦成事。“全市通辦”和“一張身份辦成事”事項分別達到100項、150項。(責任單位:市公安局、市交通運輸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醫療保障局、市稅務局、市衛生健康委、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住房保障房管局、武漢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各區人民政府;完成時限:2020年12月底之前)
4.更大範圍推進便民服務自助辦、掌上辦。健全完善市、區、街道三級24小時自助政務服務體系,新增100項服務事項;利用銀行等商業機構網點密集優勢,探索“政務服務+銀行”模式,推動自助服務終端進樓宇、進社區、進園區。推動鄂匯辦可辦便民服務事項達400項。(牽頭單位:市政務服務和大數據管理局;責任單位:市直各相關部門,各區人民政府;完成時限:2020年10月底之前)
(四)聚力提升視窗服務能級,推進線上線下集成融合
1.最佳化服務暖企便民。運用網上辦、掌上辦、預約辦、郵遞辦、自助辦等渠道,暢通綠色通道,推行容缺審批、告知承諾等制度,提供高效便捷服務,推進惠企利民政策落地見效,滿足企業民眾辦事需求,減少人員跑動聚集。發揮政務服務熱線作用,暢通民眾諮詢、投訴、反饋渠道。(責任單位:市直各相關部門,各區人民政府;完成時限:2020年7月底之前)
2.加強政務服務大廳建設管理。加強對全市各級各類政務服務中心的統籌管理。有序推進市、區政務服務大廳智慧化建設,加強街道(鄉鎮)、社區(村)綜合服務站點建設。深化綜合視窗改革,完善“前台綜合受理、後台分類審批、綜合視窗出件”工作模式。完善政務服務中心服務規範體系,推進線下服務規範化。配齊配強政務服務大廳入駐人員力量,加強業務培訓,強化服務意識,提高政務服務工作人員業務水平和綜合素質。做好健康碼推廣套用,加強政務服務大廳疫情防控工作。(牽頭單位:市政務服務和大數據管理局;責任單位:市直各相關部門,各區人民政府;完成時限:2020年12月底之前)
3.推進“好差評”制度落地見效。加快全市政務服務機構、各類政務服務平台與“好差評”系統對接,推動實現政務大廳視窗平板電腦、自助終端統一評價服務全覆蓋,形成評價、反饋、整改、監督全流程銜接,企業和民眾積極參與、政府部門及時改進的良性互動局面。做好政務服務“好差評”與“雙評議”銜接工作。(牽頭單位:市政務服務和大數據管理局;責任單位:市直各相關部門,各區人民政府;完成時限:2020年12月底之前)
三、保障措施
(一)強化統籌調度。各區、各相關部門和單位要高度重視,切實加強組織領導,把深化“四辦”改革擺在突出位置。市政務服務和大數據管理局要加強統籌規劃、協調推進、督促檢查、業務培訓。各責任單位要切實履行職責,針對所涉及的任務制訂專項工作方案,細化改革時間表、路線圖和責任鏈,層層壓實責任,確保改革措施落地生效。
(二)鼓勵先試先行。各區、各相關部門和單位要緊盯“四辦”改革目標,主動對標先進,從實際出發,藉助區塊鏈、大數據、人工智慧、5G等前沿技術,在業務流程最佳化再造、數據資源整合共享、人工智慧套用、便企利民套用等方面大膽探索、先行先試。
(三)強化考核評估。市政務服務和大數據管理局要制定深化“四辦”改革的考核辦法,建立“標準量化、綜合排名、定期通報、末位約談”的“四辦”改革考核制度。引入第三方評估機構,對各區、各相關部門和單位“四辦”改革和政務服務效能進行月度考評,考評結果納入績效考核。
(四)強化支撐保障。各區、各相關部門和單位要在人、財、物方面對“四辦”改革給予全力支持,對於重點領域重點任務,成立工作專班,加大推進力度。要加強工作宣傳,總結推介典型經驗,營造良好的“四辦”改革氛圍。

政策解讀

一、制定背景
為貫徹落實《中共湖北省委省人民政府關於更大力度最佳化營商環境激發市場活力的若干措施》(鄂發〔2020〕6號)和《市委市政府關於進一步最佳化營商環境的意見》(武發〔2020〕7號)檔案要求,進一步最佳化營商環境,不斷深化“四辦”改革,全面最佳化政務服務,推進政務服務標準化、協同化、智慧型化、便利化,特制定《2020年武漢市深化“四辦”改革最佳化政務服務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
二、主要特點
聚力為民服務。堅持問題導向和結果導向,在貫徹落實國家、省、市最新要求的基礎上,結合武漢市實際,以民眾滿意為第一標準,不 斷深化“四辦”改革成效。
聚力排堵解難。最佳化流程,簡化環節,壓縮時限,提高效率,強化責任,切實解決企業民眾辦事“痛點、難點、堵點”問題。
聚力融合創新。強化網際網路思維,推動網際網路、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信息技術融合套用,推進審批服務便捷化、智慧型化,讓數據多跑路、民眾少跑腿。
三、工作目標
《實施方案》突出流程最佳化和“一網通辦”,分別從“四辦”比例和營商環境重點領域兩個方面提出了2020年擬達到的目標。
一是在政務服務“四辦”方面:政務服務環境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全市政務服務事項“馬上辦”比例達70%以上,簡易事項即來即辦;“網上辦”比例達95%以上,可全程網辦比例達70%以上;“就近辦”比例達75%以上;“一次辦”比例達95%以上;辦事民眾好評度達99%以上。
二是在營商環境重點領域改革方面:企業開辦實現“一表申報、一個環節、最快半天辦結”;工程建設項目實現從立項到竣工驗收全流程審批時限不超過45個工作日;推進不動產登記全流程網上辦理,簡易事項即來即辦,抵押登記、轉移登記1個工作日辦結;中小微企業水電氣接入探索推行“三零”(零上門、零審批、零投資)服務。
四、工作任務
《實施方案》從流程最佳化、重點領域改革、網上服務能力和視窗服務能級四個方面,提出14條具體舉措:
一是聚力流程最佳化,推進政務服務協同高效。主要包括:深入推進政務服務事項對標最佳化和推進“一事聯辦”集約服務。
二是聚力重點領域改革,全力最佳化政務服務環境。主要包括:深化商事登記制度改革、深化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深化不動產登記改革、最佳化“水電氣”獲得服務和規範行政審批中介服務。
三是聚力網上服務能力,加快推進一網通辦。主要包括:推進一體化平台深度融合、深化電子證照歸集套用和數據共享、推進“全市通辦”“一張身份證辦成事”和更大範圍推進便民服務自助辦、掌上辦。
四是聚力提升視窗服務能級,推進線上線下集成融合。主要包括:最佳化服務暖企便民、加強政務服務大廳建設管理和推進“好差評”制度落地見效。
(二)聚力重點領域改革,全力最佳化政務服務環境
1.深化商事登記制度改革。實現企業開辦一表申請,最快半天辦結,最長不超過1個工作日,免費提供企業印章。最佳化完善企業開辦“一網通辦”平台功能,推進開辦企業涉及的申請營業執照、刻制印章、申領發票、稅控設備、社保登記、住房公積金開戶登記、銀行開戶7個事項同步網上辦理,一次性領取營業執照、印章、發票和稅控設備。加快電子營業執照、電子印章推廣套用。精簡涉企經營許可事項,實行分類管理,持續推進“證照分離”,實現“照後減證”和“準入”“準營”同步提速。推進企業登記“容缺受理”和企業名稱登記告知承諾制。最佳化市場主體註銷辦理流程,降低註銷成本。(牽頭單位:市市場監管局;責任單位:市公安局、市稅務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政務服務和大數據管理局、武漢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人行武漢分行營管部,各區人民政府;完成時限:2020年11月底之前)
2.深化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突出精簡環節、減少時間、降低成本,推進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全流程、全覆蓋改革,加快落實聯合測繪、聯合驗收。工程建設項目從立項到開工審批環節精簡至19個以內,申請材料精簡至30項以內。學習借鑑“標準地”“標準廠房”做法,結合區域統一性評價成果實行告知承諾制、先建後驗,推進產業項目、簡易低風險項目拿地即可開工、拎包即可入駐。探索取消施工圖審查或者縮小審查範圍,實行設計人員終身負責制。完善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功能,推進與省投資項目線上監管平台、施工圖審查系統等互聯互通。深化重點項目幫代辦,主動靠前提供政策輔導、專家諮詢、預排工期、進度跟蹤、協調督辦等服務。(牽頭單位:市城鄉建設局;責任單位:市直各相關部門,市城投公司、武漢供電公司,各區人民政府;完成時限:2020年11月底之前)
3.深化不動產登記改革。推進不動產登記全流程網上辦理、數據自動獲取、信息自動核對,實現抵押註銷、查封、更正、異議、換證等不動產登記業務即來即辦;抵押登記、變更登記、轉移登記1個工作日辦結(批量登記和繼承、受遺贈登記除外)。推進“不動產登記全城通辦”“水電氣過戶一體化”。推動法院、機構編制、公安、住房保障房管、司法、民政、市場監管、稅務、地方金融工作等部門和單位信息與不動產登記信息聯通共享,實現不動產登記電子證照協同互認,推進辦事企業民眾“零材料”辦理。推進不動產權籍一體化調查,實現房屋預(實)測繪成果信息與不動產權籍調查信息共享。(牽頭單位: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責任單位:市公安局、市住房保障房管局、市司法局、市民政局、市市場監管局、市稅務局、市政務服務和大數據管理局、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各區人民政府;完成時限:2020年11月底之前)
4.最佳化“水電氣”獲得服務。簡化最佳化水電氣等市政公用設施建設項目審批流程,實行並聯辦理、聯合審批,實現接入外線工程審批總時間壓縮至5個工作日以內。最佳化電網建設項目審批流程,助推建設世界一流城市電網。對中小微企業以及穿越城市道路不超過15米、線路長度不超過200米的水電氣接入工程實行告知承諾備案制。中小微企業獲得用水辦理環節為2個、辦理時長為3個工作日、申請材料1項,對DN40mm以下的簡易低風險項目,推行“零跑腿、零環節、零費用、零時長”服務。推進“一證辦電”,實行企業報裝一窗受理和“掌上電力”可查。探索實行1250千伏安及以下小微企業“零費用”接入。獲得用氣辦理環節最多3個,申報材料減少至1項;用氣量在10m/h以下的供氣接入工程實行“三零”(零上門、零審批、零投資)服務。推進水電氣報裝系統與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省政務服務一體化平台深度對接、數據共享。推動與工程建設項目配套的水電氣市政公用設施提前建設,實現企業申請報裝即可掛表接入,提高接入效率和可靠性。(牽頭單位: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市城管執法委、市水務局;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園林和林業局、市城鄉建設局、市公安局,市城投公司,武漢供電公司,各區人民政府;完成時限:2020年11月底之前)
5.規範行政審批中介服務。對照省行政審批中介服務通用清單,清理規範並制定發布市、區兩級行政審批中介服務清單。放寬行政審批中介服務市場準入,破除中介服務壟斷。加強“湖北省行政審批中介服務網”的推廣套用。強化中介服務監管。(牽頭單位:市發展改革委;責任單位:市直各相關部門,各區人民政府;完成時限:2020年10月底之前)
(三)聚力網上服務能力,加快推進“一網通辦”
1.推進一體化平台深度融合。按照“應遷盡遷”“應並盡並”要求,推動撤銷市級部門專網,統一併入或者聯通接入政務外網,分類推進各部門信息系統整合重構。推動國家、省級平台業務系統與市一體化平台深度融合,新增接入政務服務事項200項以上。充分套用身份認證、數據共享、電子證照、電子簽章、統一支付、統一物流等支撐平台,提升全程網辦水平。深化數據場景套用,加強大數據可視化分析。完善線上政務服務平台安全、數據、雲資源等基礎架構,強化“一網通辦”支撐。(牽頭單位:市政務服務和大數據管理局;責任單位:市直各相關部門,各區人民政府;完成時限:2020年12月底之前)
2.深化電子證照歸集套用和數據共享。實現已歸集電子證照100%覆蓋市級自建業務系統辦理的政務服務事項,電子證照類目100%關聯辦事材料清單,市、區兩級政務服務大廳辦事視窗100%接入電子證照庫。探索“電子證照卡包”創新套用,實現“一碼亮證”;在稅務、社保、住房公積金等涉企服務高頻領域深度套用電子營業執照;利用區塊鏈技術,探索推行證照、數據調用全程上鏈,提升證照使用安全性。加快推進出台政務信息共享管理辦法、公共數據公開管理辦法。(牽頭單位:市政務服務和大數據管理局;責任單位:市直各相關部門,各區人民政府;完成時限:2020年12月底之前)
3.推進“全市通辦”“一張身份證辦成事”。圍繞戶籍戶政、出境入境、交通交管、社保醫保、稅費辦理、衛生健康、就學養老、住房公積金等領域,分別擬定事項清單,最佳化再造辦事流程,深化數據互認共享,依託一體化政務服務平台,探索跨層級、跨區域辦理和一張身份證辦成事。“全市通辦”和“一張身份辦成事”事項分別達到100項、150項。(責任單位:市公安局、市交通運輸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醫療保障局、市稅務局、市衛生健康委、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住房保障房管局、武漢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各區人民政府;完成時限:2020年12月底之前)
4.更大範圍推進便民服務自助辦、掌上辦。健全完善市、區、街道三級24小時自助政務服務體系,新增100項服務事項;利用銀行等商業機構網點密集優勢,探索“政務服務+銀行”模式,推動自助服務終端進樓宇、進社區、進園區。推動鄂匯辦可辦便民服務事項達400項。(牽頭單位:市政務服務和大數據管理局;責任單位:市直各相關部門,各區人民政府;完成時限:2020年10月底之前)
(四)聚力提升視窗服務能級,推進線上線下集成融合
1.最佳化服務暖企便民。運用網上辦、掌上辦、預約辦、郵遞辦、自助辦等渠道,暢通綠色通道,推行容缺審批、告知承諾等制度,提供高效便捷服務,推進惠企利民政策落地見效,滿足企業民眾辦事需求,減少人員跑動聚集。發揮政務服務熱線作用,暢通民眾諮詢、投訴、反饋渠道。(責任單位:市直各相關部門,各區人民政府;完成時限:2020年7月底之前)
2.加強政務服務大廳建設管理。加強對全市各級各類政務服務中心的統籌管理。有序推進市、區政務服務大廳智慧化建設,加強街道(鄉鎮)、社區(村)綜合服務站點建設。深化綜合視窗改革,完善“前台綜合受理、後台分類審批、綜合視窗出件”工作模式。完善政務服務中心服務規範體系,推進線下服務規範化。配齊配強政務服務大廳入駐人員力量,加強業務培訓,強化服務意識,提高政務服務工作人員業務水平和綜合素質。做好健康碼推廣套用,加強政務服務大廳疫情防控工作。(牽頭單位:市政務服務和大數據管理局;責任單位:市直各相關部門,各區人民政府;完成時限:2020年12月底之前)
3.推進“好差評”制度落地見效。加快全市政務服務機構、各類政務服務平台與“好差評”系統對接,推動實現政務大廳視窗平板電腦、自助終端統一評價服務全覆蓋,形成評價、反饋、整改、監督全流程銜接,企業和民眾積極參與、政府部門及時改進的良性互動局面。做好政務服務“好差評”與“雙評議”銜接工作。(牽頭單位:市政務服務和大數據管理局;責任單位:市直各相關部門,各區人民政府;完成時限:2020年12月底之前)
三、保障措施
(一)強化統籌調度。各區、各相關部門和單位要高度重視,切實加強組織領導,把深化“四辦”改革擺在突出位置。市政務服務和大數據管理局要加強統籌規劃、協調推進、督促檢查、業務培訓。各責任單位要切實履行職責,針對所涉及的任務制訂專項工作方案,細化改革時間表、路線圖和責任鏈,層層壓實責任,確保改革措施落地生效。
(二)鼓勵先試先行。各區、各相關部門和單位要緊盯“四辦”改革目標,主動對標先進,從實際出發,藉助區塊鏈、大數據、人工智慧、5G等前沿技術,在業務流程最佳化再造、數據資源整合共享、人工智慧套用、便企利民套用等方面大膽探索、先行先試。
(三)強化考核評估。市政務服務和大數據管理局要制定深化“四辦”改革的考核辦法,建立“標準量化、綜合排名、定期通報、末位約談”的“四辦”改革考核制度。引入第三方評估機構,對各區、各相關部門和單位“四辦”改革和政務服務效能進行月度考評,考評結果納入績效考核。
(四)強化支撐保障。各區、各相關部門和單位要在人、財、物方面對“四辦”改革給予全力支持,對於重點領域重點任務,成立工作專班,加大推進力度。要加強工作宣傳,總結推介典型經驗,營造良好的“四辦”改革氛圍。

政策解讀

一、制定背景
為貫徹落實《中共湖北省委省人民政府關於更大力度最佳化營商環境激發市場活力的若干措施》(鄂發〔2020〕6號)和《市委市政府關於進一步最佳化營商環境的意見》(武發〔2020〕7號)檔案要求,進一步最佳化營商環境,不斷深化“四辦”改革,全面最佳化政務服務,推進政務服務標準化、協同化、智慧型化、便利化,特制定《2020年武漢市深化“四辦”改革最佳化政務服務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
二、主要特點
聚力為民服務。堅持問題導向和結果導向,在貫徹落實國家、省、市最新要求的基礎上,結合武漢市實際,以民眾滿意為第一標準,不 斷深化“四辦”改革成效。
聚力排堵解難。最佳化流程,簡化環節,壓縮時限,提高效率,強化責任,切實解決企業民眾辦事“痛點、難點、堵點”問題。
聚力融合創新。強化網際網路思維,推動網際網路、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信息技術融合套用,推進審批服務便捷化、智慧型化,讓數據多跑路、民眾少跑腿。
三、工作目標
《實施方案》突出流程最佳化和“一網通辦”,分別從“四辦”比例和營商環境重點領域兩個方面提出了2020年擬達到的目標。
一是在政務服務“四辦”方面:政務服務環境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全市政務服務事項“馬上辦”比例達70%以上,簡易事項即來即辦;“網上辦”比例達95%以上,可全程網辦比例達70%以上;“就近辦”比例達75%以上;“一次辦”比例達95%以上;辦事民眾好評度達99%以上。
二是在營商環境重點領域改革方面:企業開辦實現“一表申報、一個環節、最快半天辦結”;工程建設項目實現從立項到竣工驗收全流程審批時限不超過45個工作日;推進不動產登記全流程網上辦理,簡易事項即來即辦,抵押登記、轉移登記1個工作日辦結;中小微企業水電氣接入探索推行“三零”(零上門、零審批、零投資)服務。
四、工作任務
《實施方案》從流程最佳化、重點領域改革、網上服務能力和視窗服務能級四個方面,提出14條具體舉措:
一是聚力流程最佳化,推進政務服務協同高效。主要包括:深入推進政務服務事項對標最佳化和推進“一事聯辦”集約服務。
二是聚力重點領域改革,全力最佳化政務服務環境。主要包括:深化商事登記制度改革、深化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深化不動產登記改革、最佳化“水電氣”獲得服務和規範行政審批中介服務。
三是聚力網上服務能力,加快推進一網通辦。主要包括:推進一體化平台深度融合、深化電子證照歸集套用和數據共享、推進“全市通辦”“一張身份證辦成事”和更大範圍推進便民服務自助辦、掌上辦。
四是聚力提升視窗服務能級,推進線上線下集成融合。主要包括:最佳化服務暖企便民、加強政務服務大廳建設管理和推進“好差評”制度落地見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