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首屆“一帶一路與全球發展”論壇

2018首屆“一帶一路與全球發展”論壇是2018年11月11日召開的論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18首屆“一帶一路與全球發展”論壇
  • 召開日期:2018年11月11日
2018年11月11日,華東師範大學舉辦首屆“一帶一路與全球發展”論壇,來自中國科學院、中國人民大學中國浦東幹部學院、香港大學和華東師範大學相關學部、學院的20餘名著名學者齊聚麗娃河畔,探討改善全球經濟治理體系、促進全球共同發展繁榮、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中國方案。國內20多所高校、科研院所的近200名師生出席本次論壇。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氣象局原局長秦大河,上海市政協提案委副主任朱鋼,華東師範大學副校長戴立益教授等出席本次論壇開幕式。開幕式由華東師大人文與社會科學研究院院長、一帶一路與全球發展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吳瑞君教授主持。
秦大河在致辭中表示,2018年是我國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改革開放40周年,國家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希望與會師生能夠擁有“世界眼光、家國情懷”,以開放的視野、家國的歸屬促進“一帶一路”研究。
據悉,本次論壇包含三場大會報告,分別由華東師大城市與區域科學學院院長、“一帶一路”與全球發展研究院執行副院長杜德斌教授,經濟與管理學部黨委副書記高向東教授,城市與區域科學學院黨委書記孫斌棟教授主持。三場報告從政治學、地理學、歷史學、經濟學、語言學、社會學、哲學、管理學等不同角度共同探討了全球開放背景下,我國“一帶一路”建設與發展相關問題。
秦大河在報告中指出,“一帶一路”建設不僅與社會經濟戰略息息相關,更與全球氣候變化相輔相成,人類活動已成為影響地球氣候變化的主要驅動,未來地球與人類命運共通,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需要加強對地球環境變化的研究。
香港城市大學教授王緝憲從全球供應鏈的角度,探討了央企在“一帶一路”中扮演的角色問題,指出基礎建設是“一帶一路”的主要市場、政府與企業關係是“一帶一路”的基石,企業要找到自身優勢。
中國科學院地理與資源科學研究所研究員、一帶一路研究中心主任劉衛東從世界格局的大變革中看“一帶一路”的全球包容性,概括了我國全球化經歷的三個階段,指出“一帶一路”是全球共識,是世界格局變化的結果。
中國人民大學歐盟“讓·莫內”講習教授、國際事務研究所所長王義桅闡釋了傳統全球化與新型全球化的聯繫與區別,表示開創人類發展新時代,未來研究視角將聚焦於基礎設施建設、產業集群發展、經濟走廊、全球產業鏈布局等方面。
中國浦東幹部學院教授、“一帶一路”與長江經濟帶研究中心主任毛新雅探討了國外智庫關於“一帶一路”的國際輿情,表示國外智庫對“一帶一路”倡議積極態度與消極態度並存。面對複雜的國際輿情,我國可以從企業風險分析、加強信貸安全等方面進行深入研究。
華東師大教授、上海決策諮詢基地/余南平工作室首席專家余南平分析了逆全球化背景下的“一帶一路”建設路徑,指出現階段我國“一帶一路”的基礎設施建設只停留在搭建供應鏈的層面,不能夠全面帶動產業鏈和服務鏈,我國想要全面促進經濟建設可從製造有競爭力的自成品入手。
香港大學地理系教授、社會科學院副院長、英國社會科學院院士林初昇主持了評論及討論環節。他就在全球化進程中如何權衡資源開發、市場拓展與生態保護的關係,如何扮演好央企的雙重角色,如何緩解保守主義、單邊主義與經濟全球化的矛盾,推動“一帶一路”經濟全球化進程等問題和與會師生進行了深入探討。
同時,華師大十餘位專家學者從國內外關係、人才教育、國際市場、貿易網路、投資方向與經驗啟示等維度探討了“一帶一路”倡議背景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中國方案。
專家學者表示,在首屆“一帶一路與全球發展”論壇中的思想交流和智慧碰撞所激發出的創新火花,定能為國家“一帶一路”建設投射出更多更廣的積極影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