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下,各地各部門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緊緊圍繞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快建設海洋強國的戰略部署,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海洋經濟呈現總體平穩的發展態勢。
一、海洋經濟總體運行情況
初步核算,2018年全國海洋生產總值83415億元,比上年增長6.7%,海洋生產總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9.3%。其中,海洋第一產業增加值3640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30858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48916億元,海洋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增加值占海洋生產總值的比重分別為4.4%、37.0%和58.6%。據測算,2018年全國涉海就業人員3684萬人。
總體來看,2018年海洋經濟繼續保持平穩增長,總量再上新台階,產業結構不斷最佳化,新興產業和新業態快速成長,海洋經濟的“引擎”作用持續發揮,推動國民經濟高質量發展。
二、主要海洋產業發展情況
2018年,我國主要海洋產業保持穩步增長,全年實現增加值33609億元,比上年增長4.0%。濱海旅遊業、海洋交通運輸業和海洋漁業作為海洋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其增加值占主要海洋產業增加值的比重分別為47.8%、19.4%和14.3%。海洋生物醫藥業、海洋電力業等新興產業增速領先,分別為9.6%、12.8%。
主要海洋產業發展情況如下:
——海洋漁業 海洋捕撈產量持續減少,近海漁業資源得到恢復。全年實現增加值4801億元,比上年下降0.2%。
——海洋油氣業 受國內天然氣需求增加影響,海洋天然氣產量再創新高,達到154億立方米,比上年增長10.2%;海洋原油產量4807萬噸,比上年下降1.6%。海洋油氣業全年實現增加值1477億元,比上年增長3.3%。
——海洋礦業 海洋礦業發展保持穩定,全年實現增加值71億元,比上年增長0.5%。
——海洋鹽業 海洋鹽業產量持續下降,鹽業市場延續疲態,全年實現增加值39億元,比上年下降16.6%。
——海洋化工業 海洋化工業發展平穩,生產效益顯著改善。重點監測的規模以上海洋化工企業利潤總額比上年增長38.0%,全年實現增加值1119億元,比上年增長3.1%。
——海洋生物醫藥業海洋生物醫藥研發不斷取得新突破,引領產業快速發展。全年實現增加值413億元,比上年增長9.6%。
——海洋電力業海上風電裝機規模不斷擴大,海洋電力業發展勢頭強勁。全年實現增加值172億元,比上年增長12.8%。
——海水利用業 海水利用業較快發展,產業標準化、國際化步伐逐步加快。全年實現增加值17億元,比上年增長7.9%。
——海洋船舶工業受國際航運市場需求減弱和航運能力過剩的影響,造船完工量顯著減少,海洋船舶工業面臨較為嚴峻的形勢。全年實現增加值997億元,比上年下降9.8%。
——海洋工程建築業 海洋工程建築業下行壓力加大,全年實現增加值1905億元,比上年下降3.8%。
——海洋交通運輸業 海洋交通運輸業平穩發展,海洋運輸服務能力不斷提高。沿海規模以上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比上年增長4.2%,海洋交通運輸業全年實現增加值6522億元,比上年增長5.5%。
——濱海旅遊業 濱海旅遊業繼續保持較快發展,全年實現增加值16078億元,比上年增長8.3%。
三、區域海洋經濟發展情況
2018年,北部海洋經濟圈海洋生產總值26219億元,比上年名義增長7.0%,占全國海洋生產總值的比重為31.4%;東部海洋經濟圈海洋生產總值24261億元,比上年名義增長8.0%,占全國海洋生產總值的比重為29.1%;南部海洋經濟圈海洋生產總值32934億元,比上年名義增長10.6%,占全國海洋生產總值的比重為39.5%。
注釋:
[1] 本公報中數據均為初步統計數。各項統計數據來自沿海地區自然資源(海洋)行政主管部門、統計機構和國務院有關部門。其中,沿海地區包括遼寧省、河北省、天津市、山東省、江蘇省、上海市、浙江省、福建省、廣東省、廣西壯族自治區和海南省,未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和台灣省。部分數據因四捨五入的原因,存在著總計與分項合計不等的情況。
[2] 海洋生產總值、三次產業增加值、各比重數據按現價計算,海洋生產總值增長速度按可比價格計算。
[3] 各海洋產業增加值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格計算。
[4] 各海洋經濟圈海洋生產總值、增長速度及占全國海洋生產總值的比重按現價計算。
附錄1
2018年海洋生產總值
|
| 總量(億元)
| 增速(%)
|
海洋生產總值
| 83415
| | 6.7
| |
海洋產業
| 52965
| | 6.2
| |
主要海洋產業
| 33609
| | 4.0
| |
海洋漁業
| 4801
| | -0.2
| |
海洋油氣業
| 1477
| | 3.3
| |
海洋礦業
| 71
| | 0.5
| |
海洋鹽業
| 39
| | -16.6
| |
海洋化工業
| 1119
| | 3.1
| |
海洋生物醫藥業
| 413
| | 9.6
| |
海洋電力業
| 172
| | 12.8
| |
海水利用業
| 17
| | 7.9
| |
海洋船舶工業
| 997
| | -9.8
| |
海洋工程建築業
| 1905
| | -3.8
| |
海洋交通運輸業
| 6522
| | 5.5
| |
濱海旅遊業
| 16078
| | 8.3
| |
海洋科研教育管理服務業
| 19356
| | 10.2
| |
海洋相關產業
| 30449
| | ——
| |
注釋:部分數據因四捨五入的原因,存在著總計與分項合計不等的情況。
附錄2
主要名詞解釋
海洋經濟 開發、利用和保護海洋的各類產業活動,以及與之相關聯活動的總和。
海洋生產總值 海洋經濟生產總值的簡稱,指按市場價格計算的沿海地區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海洋經濟活動的最終成果,是海洋產業和海洋相關產業增加值之和。
增加值按市場價格計算的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與服務活動的最終成果。
海洋產業開發、利用和保護海洋所進行的生產和服務活動,包括海洋漁業、海洋油氣業、海洋礦業、海洋鹽業、海洋化工業、海洋生物醫藥業、海洋電力業、海水利用業、海洋船舶工業、海洋工程建築業、海洋交通運輸業、濱海旅遊等主要海洋產業,以及海洋科研教育管理服務業。
海洋科研教育管理服務業 開發、利用和保護海洋過程中所進行的科研、教育、管理及服務等活動,包括海洋信息服務業、海洋環境監測預報服務、海洋保險與社會保障業、海洋科學研究、海洋技術服務業、海洋地質勘查業、海洋環境保護業、海洋教育、海洋管理、海洋社會團體與國際組織等。
海洋相關產業 以各種投入產出為聯繫紐帶,與主要海洋產業構成技術經濟聯繫的上下游產業,涉及海洋農林業、海洋設備製造業、涉海產品及材料製造業、涉海建築與安裝業、海洋批發與零售業、涉海服務業等。
海洋漁業包括海水養殖、海洋捕撈、遠洋捕撈、海洋漁業服務業和海洋水產品加工等活動。
海洋油氣業在海洋中勘探、開採、輸送、加工原油和天然氣的生產活動。
海洋礦業包括海濱砂礦、海濱土砂石、海濱地熱、煤礦開採和深海採礦等採選活動。
海洋鹽業 利用海水生產以氯化鈉為主要成分的鹽產品的活動,包括採鹽和鹽加工。
海洋化工業包括海鹽化工、海水化工、海藻化工及海洋石油化工等化工產品生產活動。
海洋生物醫藥業以海洋生物為原料或提取有效成分,進行海洋藥品與海洋保健品的生產加工及製造活動。
海洋電力業在沿海地區利用海洋能、海洋風能進行的電力生產活動。不包括沿海地區的火力發電和核力發電。
海水利用業對海水的直接利用和海水淡化活動,包括利用海水進行淡水生產和將海水套用於工業冷卻用水和城市生活用水、消防用水等活動,不包括海水化學資源綜合利用活動。
海洋船舶工業以金屬或非金屬為主要材料,製造海洋船舶、海上固定及浮動裝置的活動,以及對海洋船舶的修理及拆卸活動。
海洋工程建築業在海上、海底和海岸所進行的用於海洋生產、交通、娛樂、防護等用途的建築工程施工及其準備活動,包括海港建築、濱海電站建築、海岸堤壩建築、海洋隧道橋樑建築、海上油氣田陸地終端及處理設施建造、海底線路管道和設備安裝,不包括各部門、各地區的房屋建築及房屋裝修工程。
海洋交通運輸業以船舶為主要工具從事海洋運輸以及為海洋運輸提供服務的活動,包括遠洋旅客運輸、沿海旅客運輸、遠洋貨物運輸、沿海貨物運輸、水上運輸輔助活動、管道運輸業、裝卸搬運及其他運輸服務活動。
濱海旅遊業包括以海岸帶、海島及海洋各種自然景觀、人文景觀為依託的旅遊經營、服務活動。主要包括:海洋觀光遊覽、休閒娛樂、度假住宿、體育運動等活動。
沿海地區有海岸線(大陸岸線和島嶼岸線)的省(自治區、直轄市)。
北部海洋經濟圈由遼東半島、渤海灣和山東半島沿岸地區所組成的經濟區域,主要包括遼寧省、河北省、天津市和山東省的海域與陸域。
東部海洋經濟圈由長江三角洲的沿岸地區所組成的經濟區域,主要包括江蘇省、上海市和浙江省的海域與陸域。
南部海洋經濟圈由福建、珠江口及其兩翼、北部灣、海南島沿岸地區所組成的經濟區域,主要包括福建省、廣東省、廣西壯族自治區和海南省的海域與陸域。
上述名詞解釋主要摘自《海洋及相關產業分類》(GB/T 20794-2006)、《沿海行政區域分類與代碼》(HY/T 094-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