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中歐“一帶一路”新經濟發展主題論壇

2017年10月25日上午,作為第十二屆中國—歐盟投資貿易科技合作洽談會(以下簡稱“第十二屆歐洽會”)的主論壇在成都高新區舉行。

“一帶一路”建設正為中歐合作帶來新機遇,推動形成新型國際關係,有力助推沿線國家的經濟發展。
2017年10月25日上午,作為第十二屆中國—歐盟投資貿易科技合作洽談會(以下簡稱“第十二屆歐洽會”)的主論壇,中歐“一帶一路”新經濟發展主題論壇在成都世紀城國際會議中心舉行,中國國際商會、成都市委市政府領導、歐盟委員會官員、歐盟經濟研究專家、“一帶一路”國家商協會代表、歐盟企業及機構代表、中方重要企業代表、國內外新聞媒體代表等500人出席該活動。
第十二屆歐洽會中歐“一帶一路”新經濟發展主題論壇群星閃耀,迎來了中歐政界、學界和新經濟產業領域的重磅專家。
蓉歐各界嘉賓觀點碰撞 共話新經濟發展新動能
“一帶一路”建設4年來,吸引了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的積極支持和參與,聯合國大會、聯合國安理會的重要決議也納入“一帶一路”建設內容。“一帶一路”建設逐漸從理念轉化為行動,從願景轉變為現實,建設成果豐碩。中國同4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簽署了合作協定,同30多個國家開展機制化產能合作。
地處“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的重要交匯點,成都正大力發展開放型經濟,打造西部對外交往中心,加快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國家中心城市。根據NEI指數(中國新經濟指數),成都在經濟總量、資本吸引的指標上,全國相對靠前,具有優勢。
日前,賽迪顧問發布的《2016—2017年中國城市新經濟競爭力年度報告》評價結果也顯示,北京、上海、深圳位列2016年中國城市新經濟競爭力前三名,中西部城市中,成都新經濟競爭力排名第一。
作為成都對外交往的重要視窗,連續12年承辦歐洽會的成都高新區已成中國西部全面開展對歐合作的重要橋樑,中國西部地區與歐盟成員國之間重要的外交平台、科技經貿合作平台和投資促進平台。當天在成都高新區舉辦的“一帶一路”新經濟論主題論壇上,中國歐洲學會秘書長陳新在論壇上分享了他眼中中歐投資、貿易好科技領域全面合作的契合點和新機遇。
“中歐關係近年來走上了全方位發展的快車道,‘一帶一路’建設更是為中歐合作的進一步發展帶來了東風。”陳新說,成都很早就敏銳地抓住了這一巨大的歷史機遇,依託中歐班列蓉歐快線積極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倡議,打開蓉歐經貿合作的新通道,成為連線西南、西北,溝通中亞、南亞、東南亞進而輻射歐洲的重要交通走廊。受益於這一歷史機遇,成都積極融入全球價值鏈分工,更廣泛深入的參與國際經貿合作,全面提升內陸開放型經濟發展,將在更大空間範圍內創造發展機遇。
成都新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周濤認為,“一帶一路”體現新全球化中的經濟連結:產業鏈、供應鏈、服務鏈、資金鍊和價值鏈等,這些虛擬鏈條較之過去的組織形式具有更大的黏性和融合度。“一帶一路”建設也為新業態、新經濟主體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這些新經濟主體具有強大生命力,將成為跨國界發展的主力軍。
義大利西西里大區工業部部長亞歷山大·費拉拉發表了《可持續發展絲綢之路》的主題演講,闡釋了他眼中的“新經濟”,提出當下新經濟對全球最有價值的地方在於它能提供和支持循環經濟,喚醒大眾對發展可再生能源的重視。他表示,西西里區在這方面具有獨特優勢,當地十分重視循環經濟的發展。他相信,“循環”增量將成為衡量人類新發展的標準,同時也將為世界各國的福祉和就業增長提供機會,他呼籲在座嘉賓一起參與到循環經濟發展的思考和發展中。
把握“一帶一路”新機遇 東西攜手展望廣闊合作空間
作為西部首個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四川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和自貿試驗區核心區,成都高新區如何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在成都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國家中心城市大格局中匯聚全球創新資源、發展新經濟,進而在全球產業格局搶得一席之地?當天的主題論壇上中歐各界嘉賓進行了熱烈探討。
來自瑞典林雪平大學的教授安東尼·特納,同時是瑞典皇家工程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和世界生物感測器大會主席。他在論壇上發表了名為《歐中技術創新合作:生物感測器實現萬億歐元機遇》的主題演講,為現場嘉賓勾勒了未來生活中生物感測器面臨的廣闊機遇和前景。
在傳統觀念中,高福利的瑞典可能不是最適合誕生創新企業家的地方,但安東尼·特納教授提供了一組讓人耳目一新的數據,調查顯示,18歲到64歲年齡組的瑞典人中,有65%的人有創業意願,而同年齡組中的美國人中僅有47%持相同想法。
“在瑞典,甚至誕生了世界上第一家允許旅行者使用晶片種植體作為門票的旅行公司SJ”,安東尼·特納教授介紹,生物感測器利用生物系統強大的分子識別特性,將其設計成電子設備,以便提供易於使用的感測設備,可廣泛套用於醫學、生物醫學研究、藥物發現、環境監測、食品質量安全以及安全防衛等方面。
安東尼·特納教授在演講中向現場嘉賓拋出“橄欖枝”,表示最近北歐剛成立了一個新的生物感測器中心,有興趣的企業或高校科研機構可以和他共同探討多方合作的空間。
安東尼·特納教授提到的生物感測器中心可否在成都設立分支機構呢?如果類似的機構想要落戶成都,有無高效快捷便利的方式?在名為《“一帶一路”倡議下 “中國-歐洲中心”開啟的新機遇》主題演講中,歐盟項目創新中心主任代伊伶給出了答案,她向參會嘉賓大力推薦位於成都高新區的“中國—歐洲中心”,這是中國首個對歐合作綜合服務平台,也是中國西部對外交往、對歐全面合作的全新平台。
代伊伶介紹,今年5月,“中國—歐洲中心”在成都高新區啟動,採用6+N功能布局,內設歐洲商品貿易展示交易中心、中歐技術交易中心、歐洲中小企業(雙創)孵化中心、歐洲企業總部基地中心、歐洲國家經濟發展促進機構辦事中心和一站式綜合服務平台6大功能區,以及劇院、國際藝術展覽、國際酒店等綜合配套服務區,將為入駐企業提供一站式服務。
記者了解到,目前已有歐盟卓越創新中心中國西部分中心、歐洲企業網路中國西部中心等10餘家歐洲機構明確入駐意向。未來,這裡將設立省市共建的“一帶一路”經濟聯絡基地,並作為中國歐盟投資貿易科技合作洽談會(簡稱“歐洽會”)的永久會址。
代伊伶表示,“中國—歐洲中心”將快速銜接成都天府國際機場、蓉歐快線等交通樞紐,有效實現全球互聯互通,推動中國與歐洲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開展全方位合作,帶動區域對外開放水平全面提升。
加快打造開放創新示範區 共建蓉歐合作共贏新局面
作為中國西部地區經濟外向度最高、國際化參與能力最強的區域之一,成都高新區已連續10多年承辦歐洽會,助推歐洽會發展成為歐盟成員國參與最多、歐方企業參與最廣泛、中歐交流規模最大的投資、貿易和技術創新合作盛會之一。連續舉辦12屆的歐洽會也見證了成都高新區日益邁向國際化的區域發展之路。
今年4月1日,中國(四川)自由貿易試驗區正式揭牌,“蓉歐+”戰略與自貿試驗區的雙重效應疊加,以其獨特優勢實現國際國內互聯互通,形成成都國際物流通道上的強勁合力,有效串聯起四川自貿試驗區與歐洲、中亞,讓資源全球化配置有了更價廉、更高效的選擇。
成都高新自貿試驗區作為其重要組成部分,自4月掛牌以來運營勢頭良好,截至9月底,共新登記各類型企業10679戶,新增註冊資本(金)1017.21億元,主要涉及科技、信息技術、商務等行業。
整合國際創新資源,成都高新區頻頻“亮劍”,特別是在四川擴大對外開放以及自貿試驗區建設的歷史機遇中,不斷推出各類“走出去”“引進來”的創新之舉。
記者了解到,成都高新自貿試驗區正在加快建立連結全球頂級科技園區和創新區域的國際化網路平台——全球頂級科技園區合伙人計畫(TSPPP),從技術層面、資本層面、產業鏈層面發力,各個國際頂級科技園區將在TSPPP框架下,圍繞人工智慧、生物科學及信息技術開展合作。
成都高新自貿試驗區還圍繞產業鏈構建創新鏈,籌設全球化產業聯結基金,以資本為紐帶,大力培育數字經濟、人工智慧、納米技術、生物晶片等基於網際網路的新興業態。
“新經濟產業是成都高新區三大主導產業之一,對搶抓成都高新區未來發展機遇有重大意義。”成都高新區相關負責人說,當前,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孕育興起,成都高新區產業基礎雄厚、創新體系完善,具有良好的新經濟產業基礎,迎來了新經濟發展的重要機遇期和視窗期。
作為四川、成都創新創業的主陣地,成都高新區將通過積極整合國際創新資源,建設成為高新技術服務機構匯聚、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高效、技術交易市場活躍的科技中心,助推成都發揮“一帶一路”重要節點城市作用和向西向南“貿易走廊”的地緣優勢,立足內陸服務全國,承東啟西輻射亞歐,探索與“一帶一路”沿線歐洲國家經濟合作新模式,促進內陸地區與沿海沿邊沿江協同開放,培育內陸地區參與國際競爭合作新優勢,構建全方位開放新格局和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打造萬億級國際創新創業中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