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24日,首屆中國“一帶一路”博士論壇在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求是樓綜合報告廳隆重召開,該論壇由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主辦,由中國“一帶一路”戰略研究院、北京對外文化傳播基地、中美聯合培養博士項目承辦。本次論壇重點從人文外交、語言戰略、投資與安全領域探討一帶一路實施路徑,商討如何更好地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倡議,深化中國“一帶一路”戰略規劃研究並展現中外博士“一帶一路”研究成果。來自國家發改委、奧克蘭大學、澳門科技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武漢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家行政學院等國內外近80所國家機關、高校、科研機構的200餘名中外博士參加了本次論壇。
邱鳴副校長主持論壇的開幕式以及嘉賓主旨發言。曹衛東校長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致辭,向蒞臨本次會議的各位嘉賓和博士生表示歡迎。曹校長向參會人員介紹了我校在貫徹“一帶一路”中以政黨外交、旅遊和語言為三大龍頭的具體實踐,指出在“一帶一路”中我們走出去的是自信,扛起來的是責任。
十八屆中央候補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四川大學校長謝和平教授介紹了四川大學在人才供給、“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未來領袖人才培養以及打造高水平智庫平台等方面的具體做法,並指出“一帶一路”是影響世界、影響人類的偉大創舉,呼籲廣大博士生要有責任感和使命感,瞄準該領域的重點研究選題,在“一帶一路”中發揮積極作用。
中共中央聯絡部原副部長於洪君先生從“一帶一路”產生的背景、目前的推進情況以及當下所面臨的風險和挑戰三個方面做了精彩的發言。他認為“一帶一路”在國際形勢複雜多變、全球經濟低迷的情況下提出具有深遠的意義,是一項前無古人的偉大計畫。經過三年的推進,現已在政治、思想和外交層面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但同時隨著國際政治經濟形勢的變化存在著一些風險和挑戰。他呼籲博士生在做“一帶一路”的相關研究時,不僅要進行理論的靜態研究,而且也要做“走出去、深入實際”的動態研究,要做到“動靜結合,以動為主”。
中共中央聯絡部研究室欒建章主任指出“一帶一路”需要轉型升級以實現可持續發展,即需要解決政黨外交、人才戰略問題以及文化心理等問題。他建議 “一帶一路”研究要進入一個新的階段,要打造中國學派、加強問題研究。指出“一帶一路”是新時期的“南南合作”,需要處理“一帶一路”與全球治理之間以及“一帶一路”與區域治理之間的關係。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院長霍建國研究員介紹了“一帶一路”倡議在經濟領域所取得的進展,也指出目前存在如何調動沿線國家積極性、如何處理企業投入與效益的關係以及如何分擔金融風險等挑戰,他認為廣大博士生在這些方面應該大有作為。
中共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院趙磊教授從戰略意義、兩類聯動、標誌案例梳理、四大主體以及五大聯通等五個方面闡述了“一帶一路”倡議,指出要做好戰略、規劃、項目、智慧、輿論以及行動等六大對接,做到“語言鋪路,文化通路”。
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副院長張成崗教授認為“一帶一路”關係國家命運,是國家利益與國際責任的統一,他談到了構建 “一帶一路”的關鍵要素。指出在國內要謹防“一帶一路”泛化,要充分利用中國企業的優勢,在“一帶一路”建設中要對不同的國家和地區實施差別化對待。
我校“國家數字一帶一路北京市重點實驗室”主任梁昊光教授做了中國“一帶一路”產能合作道路選擇的主旨報告。他分析了當前我國以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工業化水平,指出目前與我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產能合作主要集中在初級產品方面,表現為互補合作多、帶動性合作較少。針對以上問題,他提出了以構建完整的產業發展體系、構建新型全球化經貿合作體系以及創新商業運作模式為主的發展對策。
隨後,我校校長助理、研究生處處長、中國“一帶一路”戰略研究院執行副院長鄒統釺教授主持博士主旨發言。來自國家發改委國防動員研究中心的孫麗燕博士、國家行政院的孫瑞琛博士、外交學院的劉暢博士以及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的隋辰南博士分別從軍品貿易、海外投資利益維護、中國周邊安全以及人文外交四個方面做了主旨報告。
下午同時進行兩個分論壇,“語言戰略與人文外交”分論壇由我校研究生處處長助理李國慶副教授主持,與會代表就“一帶一路”與沿線國家的對接、傳播途徑、旅遊品牌行銷策略、南北絲路經濟走廊構建、漢語如何走向世界等話題展開了研討。“投資與安全”分論壇由我校國家數字一帶一路北京市重點實驗室主任梁昊光教授主持,與會代表討論了投資風險、法律保障、產業布局、文化貿易、金融創新等議題。
本次會議經過精心籌備,於當日六時圓滿落幕。與會者普遍表示通過本次論壇收穫很大,並期待明年(2017年)再次相聚二外參加第二屆中國“一帶一路”博士論壇。本次論壇的成功舉辦,深化了大家對“一帶一路”倡議在新階段的理解,孵化了一批在“一帶一路”倡議領域的研究成果,為博士研究生搭建了一個對話和交流的平台,發出了服務於國家戰略大計的二外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