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6日在朔州市第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八次會議上
市長 李海淵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並請市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基本信息,2014年工作回顧,
基本信息
——2015年5月6日在朔州市第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八次會議上
市長 李海淵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並請市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2014年工作回顧
過去一年,全市發展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戰,經濟形勢複雜嚴峻,下行壓力持續加大,各種困難相互交織。在市委的堅強領導下,我們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政策措施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保持推進“兩大任務”工作定力,迎難而上,奮力作為,統籌抓好經濟成長和結構最佳化,著力推進改革開放和創新驅動,大力推動發展質量和人民生活水平提升,全力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在克服困難中取得新成效,邁出新步伐。
(一)經濟運行總體平穩。堅持把穩增長放在首要位置,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千方百計穩定煤電運行。貫徹落實省政府“煤炭20條”和“煤炭17條”,出台《關於化解煤礦及涉煤企業經營困難實施辦法》《確保火電企業穩定運行六條措施》,清理規範涉煤收費,煤炭生產保持穩定,發電量用電量保持增長。全年生產原煤2.03億噸;發電310億度,增長10.6%;全社會用電105.3億度,增長2.8%。狠抓重點工程建設。紮實開展“項目見效年”活動,重點工程“六位一體”六項指標全部超額完成省定任務,省市重點工程完成投資714.5億元。精準幫扶企業。出台《關於幫扶非煤電工業企業發展六條措施》,設立循環經濟發展專項資金、現代農業專項扶持資金、工業項目專項扶持資金,支持非煤電困難企業技術改造,獎勵和補助節能降耗,減輕了企業負擔。
全年地區生產總值完成1003.4億元,增長4.5%(按可比價計算);工業增加值完成443億元,增長4.5%(按可比價計算);固定資產投資完成815.3億元,增長5.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258.3億元,增長12.4%;公共財政收入完成86.6億元,下降9.1%;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5725元,增長7.7%;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0137元,增長10.8%。
(二)產業結構調整取得積極進展。大力推進煤電基地建設。建成標準化礦井40座,標準化礦井建設進度、一級礦井數量位於全省前列。大力發展低熱值煤發電、風力發電、光伏發電、生物質能發電項目,電力裝機容量達到786.6萬千瓦。在建發電項目26個,裝機容量258萬千瓦。積極發展循環經濟。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產業化取得新突破,固廢工業園區進一步壯大,平朔粉煤灰綜合利用項目首批白炭黑產品調試成功,工業固廢年消化量達到3000萬噸,綜合利用率達到61%。成功舉辦亞洲粉煤灰綜合利用技術國際交流大會。積極推進晉北現代煤化工基地前期工作。我市被國家發改委確定為資源綜合利用“雙百工程”示範基地,被工信部確定為工業綠色轉型試點城市。加快發展新興產業。堅持市直部門與縣區結對子引進建設投資5億元以上轉型項目。新興產業完成投資130億元,同比增長25%,占全市工業投資的31%。旅遊業總收入達到109.3億元,增長29.9%。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設立企業技術研發創新項目專項資金,申報成功煤電污染控制及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山西省重點實驗室。加大日用陶瓷等行業研發投入,新增企業技術中心23家,各類技術中心達到70家;新增高新技術企業7家,高新技術企業達到11家。
(三)“三農”工作成效顯著。加大強農惠農政策力度。大力推進農民戶均增收萬元工程,各級財政投入“三農”資金達19.96億元,農民收入突破萬元大關。著力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治理水土流失面積32萬畝,新增節水面積6萬畝,農田實灌面積達到204.7萬畝。全年糧食產量達到25.6億斤,比上年增長8.9%,增幅居全省第一。大力發展特色現代農業。制定實施《雁門關生態畜牧經濟區領頭雁工程和核心區建設規劃》,應縣恆天然奶牛牧場群兩個大牧場投入使用,規模健康養殖邁上新台階,奶牛存欄量達到18.1萬頭,鮮奶產量達到51.9萬噸,肉羊年出欄量達到350萬隻,人均畜產品年占有量達到147公斤,當年農民人均畜牧業純收入達到1400元,畜牧業五項指標繼續保持全省第一。加快推進農業產業化。積極扶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全市農產品加工企業完成銷售收入160億元,增長22%。大力推進農機社會化服務,農作物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68.2%。著力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紮實推進完善提質、農民安居、環境整治、宜居示範四大工程,全市完成投資2.5億元。繼續辦好農村“五件實事”,改造農村困難家庭危房7100戶,改造農村幼稚園14所,易地搬遷農村貧困人口3692人,深入推進鄉村清潔工程,培訓新型職業農民1萬人。為全市農戶免費發放冬季取暖用煤43.85萬噸。實施扶貧攻堅,減少貧困人口20046人。
(四)城鎮化水平穩步提高。深入推進“五城聯創”,成功創建國家園林城市。加強中心城市建設。推進七里河市區段綜合治理和城市棚戶區、城中村改造,完成城中村拆遷47.5萬平方米。繼續推進朔州老城改造。大力推進熱電聯產集中供熱,關停27台區域燃煤鍋爐,熱電聯供供熱面積新增500萬平方米,達到1800萬平方米,占供熱總面積的81%。積極建設特色城鎮。全市開工建設各類保障性住房12866套,完成投資43.6億元。金沙灘、鳳凰城、神頭等八個鎮被評為全國重點鎮。全市城鎮化率達到52.1%,比上年提高1個百分點。持續推進生態建設。積極開展植樹造林,營造林33.1萬畝,超省考核任務16個百分點。強化節能減排,狠抓大氣污染防治,全年萬元地區生產總值綜合能耗同比下降3.65%,主要污染物減排任務全部完成。加強生態治理修復,投入5000多萬元,推進採煤沉陷區治理試點工作。
(五)民生改善取得新成果。全市財政在民生領域投入111.9億元,占到公共財政預算支出的78.9%。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持續推進國家級創業型城市建設,新增城鎮就業人數2.41萬人。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擴大社會保險覆蓋面,提高城鎮居民、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待遇,我市被國家人社部列為全民參保登記計畫試點城市、社會保障卡綜合套用試點城市和持卡人基礎資料庫建設試點城市。積極發展教育事業。進一步改善學前教育條件。繼續推進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標準化建設。加快發展高等教育,中北大學朔州校區招生規模進一步擴大,在校學生達到3000人。著力提高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保障水平。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穩步推進縣級公立醫院改革。人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由每人30元提高到35元。在全市新農合定點醫療機構實行“先住院後付費”,有效減輕了患者就醫負擔。發展文化體育事業。紮實推進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創建工作,公共文化服務能力得到加強。積極開展體育運動,舉辦了朔州市第二屆全民運動會。競技體育實現新突破,第十四屆省運會上成績顯著,位次前移。
為民興辦的十件實事全部落實。新改擴建公辦標準化幼稚園12所;實施學生飲用奶全覆蓋工程,10.6萬寄宿學生喝上飲用奶;採取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等方式,為高校畢業生提供了1012個就業崗位、組織了3100名畢業生參加就業實習;實施新農保和城居保兩項制度並軌,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月標準由65元提高到95元;提高農村五保戶供養標準,平均每人每年由原先的分散供養2119元和集中供養2802元,分別提高到2708元和3791元;實現太原、大同兩個我市轉外就醫最集中地區異地就醫即時結算報銷;提供玉米、奶牛、森林等農業政策性保險;實施飲水解困工程,解決了24個村、8300人的飲水困難;建成100個副食品生產基地惠民直銷店;送戲下鄉1231場。十件實事給廣大民眾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受到民眾稱讚。
(六)改革開放邁出新步伐。認真落實轉型綜改試驗2014年行動計畫,著力創新體制機制。轉型綜改工作考核位居全省第一。深化行政體制改革。穩步推進市縣政府機構改革。積極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取消或部分取消行政審批事項13項,下放行政審批事項24項,市本級保留行政審批事項222項,數量在全省最少。穩步推進農村改革。深化農村改革試驗區建設,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試點工作有序推進。創新地方金融發展機制。啟動農村信用社改革,山陰縣農信社改制方案獲國家銀監會批准。加快發展資本市場,兩家企業在上海股權託管中心掛牌。加強融資服務平台建設,每季度組織一次銀企對接會。加強招商引資,到位外來資金714.56億元。
(七)安全穩定工作得到加強。狠抓安全生產。認真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制度和兩個主體責任,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全年共發生各類生產經營性事故198起,同比減少57起,下降22.35%,未發生較大及以上事故;死亡35人,同比減少4人,下降10.26%,安全生產工作考核位居全省第一,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好轉。著力解決涉及民眾切身利益的問題,公交、出租、企業改制等一些難點問題得到妥善處理。全面推進法治朔州建設,深入開展法治宣傳教育,我市被評為全國“六五”普法中期先進市。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完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刑事案件、治安案件、“兩搶一盜”案件大幅下降,有力地維護了社會和諧穩定。與此同時,加強國防後備力量建設,積極發展婦女兒童、老齡和殘疾人事業,宗教、人防、地震、應急、氣象、檔案、地方志等各項工作都取得新成績。
推進法治政府、廉潔政府建設。認真執行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決議決定,積極支持人民政協履行職能,全年共辦理人大代表建議、政協委員提案204件。支持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參政議政,支持工會、共青團、婦聯等人民團體發揮作用。認真開展黨的民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和學習討論落實活動,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嚴格執行國務院“約法三章”,加強紀律作風整頓,加大“四風”治理力度,深入推進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大幅減少了“三公”經費,嚴肅查處了一些領導乾部違紀違法問題。深化“看作為、比建樹、爭一流”活動,幹部作風和部門行風進一步改進。
二、2015年工作安排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開局之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規劃的收官之年。
當前,巨觀經濟形勢依然複雜嚴峻,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我市今年(2015年)面臨的困難比去年(2014年)還要大。同時,我們也要看到有利條件和重要機遇。我國發展仍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經濟發展保持中高速增長,煤炭作為我國主體能源的地位不會改變。中央密集出台穩增長調結構政策措施,我省綜改試驗區建設不斷深入,“六大發展”加快推進,新的發展活力不斷釋放。我市作為全省唯一的成長型資源型城市,被國家有關部門確定為全國工業綠色轉型發展試點城市、資源綜合利用“雙百工程”示範基地、工業固廢綜合利用基地建設試點、國家草牧業發展試驗試點。省委省政府作出在我市布局綜合能源基地、晉北煤化工基地、雁門關生態畜牧經濟區等重大戰略決策。只要我們準確把握新常態,趨利避害、攻堅克難,順勢而為、乘勢而上,就一定能夠取得推進“兩大任務”的新突破新成效,讓朔州經濟走上良性發展軌道。
今年(2015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按照省委“五句話”總要求,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緊扣最佳化經濟結構和提升發展質量“兩大任務”主題,著力改革攻堅,突出創新驅動,更加注重民生,深入實施“六權治本”,加快推進“六大發展”,促進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
今年(2015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6%左右,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公共財政預算收入降幅控制在15.27%以內,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7%,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8%。約束性指標完成省下達任務。
確定這樣的預期目標,堅持了積極作為和實事求是的原則,考慮了完成“十二五”規劃任務和全省發展對朔州的要求,考慮了預期目標和預算穩健相兼顧,考慮了穩定經濟總量和最佳化經濟結構相協調。實現這些目標,必須付出艱苦努力。
主要工作任務是:
(一)扭住穩定增長這個當務之急,全力促進經濟企穩回升
解決朔州發展中積累的矛盾和問題,必須把穩增長作為首要任務,必須保持一定的增長速度,必須保住並做大經濟總量,這是發展之基、當務之急、根本所在。
努力穩定煤炭生產。穩增長,核心在穩煤炭。一要穩產量。實現經濟總量穩定增長,必須有一定的煤炭產量支撐。今年(2015年)的煤炭產量原則上要維持去年(2014年)的生產水平。中煤平朔要從大局出發,發揮好龍頭作用。對經過技術改造生產能力有明顯提升、確實具備安全保障能力的地方煤礦,支持取得合法生產手續,穩定煤炭生產能力。二要提品質。用好煤層配采審批權下放政策,最佳化煤層開採順序,促進科學配煤,提高產品質量和市場競爭力。三要保市場。落實電煤長期穩定供應合作協定,探索建立煤炭產銷區域聯動機制,全力保量保價,努力擴大市場份額。
加大幫扶企業力度。企業是穩增長的根基。認真落實國家和省減輕企業負擔促進工業穩定運行的各項政策措施,幫助企業渡過難關。統籌用好各類政府性基金和專項扶持資金,探索開展“助保貸”工作,壯大政府性融資擔保公司,促進銀企對接,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落實好減免行政事業性收費、緩繳社會保險費用等措施,堅決清理不合理收費,降低企業生產成本。實施中小微企業成長工程,加強幫扶、指導和服務,創優企業發展環境。
狠抓投資增長和項目建設。必須把投資作為穩增長的關鍵,穩定投資規模,最佳化投資結構,培育更多新的經濟成長點。紮實開展“項目提質增效年”活動,按照省政府開工一批、爭取一批、簽約一批、招商一批的要求,加大固定資產投資和重點工程建設力度。今年(2015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計畫安排946億元,實施省市重點工程226項,總投資2507億元,年度計畫完成投資686億元。圍繞電力統籌發展、循環經濟發展、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城鄉人居環境改善等領域開展重大工程攻堅,著力抓好晉北煤化工基地、山陰昱光二期2×35萬千瓦低熱值煤發電項目、固廢工業園區、應縣恆天然奶牛牧場群、平魯至右玉高速公路、七里河生態環境綜合治理等總投資952億元的二十個標誌性工程,今年(2015年)完成投資168億元。
突出抓好產業投資,進一步完善新興產業投資促進機制,繼續落實市直部門與縣區結對子引進建設投資5億元以上產業轉型項目的要求,把投資的主要力量集中到非煤產業領域。做實“朔州企業家投資在朔州”活動,鼓勵有實力的企業家把更多的資金投到轉型項目上,激發民間投資活力。積極對接國家“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主動融入環渤海經濟圈,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創新招商方式,實施精準招商,突出產業鏈招商、園區招商,承接更多產業轉移。著力抓好基礎設施和公共事業投資,發揮政府投資的引導作用。拓寬投融資渠道,推動金融機構增加信貸投放,推廣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建設模式,破解建設資金緊缺難題。積極對接國家和省重點工程建設計畫,繼續推動朔州機場、大西高鐵朔州段等重大項目建設。
更加注重促進消費增長和出口增長。積極落實各項惠民政策,增加城鄉居民收入,增強居民消費能力。以全國第二批中小商貿流通企業服務體系建設試點工作為抓手,完善商業網點規劃布局,改善城鄉消費環境,促進服務業發展。加快發展電子商務。積極組織參加“山西品牌中華行”“山西品牌絲路行”等專題促銷活動,擴大我市名優特產品市場影響。加強外貿工作,努力擴大出口。支持懷仁縣、應縣加強日用陶瓷外貿轉型升級示範基地建設,推動陶瓷出口增長。
(二)把牢最佳化經濟結構這個核心任務,加快提質增效升級
堅持穩增長和調結構相結合,以建設全國工業綠色轉型試點城市、工業固廢綜合利用基地和資源綜合利用“雙百工程”示範基地為主要抓手,加快資源型經濟轉型步伐。
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著力推進煤炭產業向市場主導型、清潔低碳型、集約高效型、延伸循環型、生態環保型、安全保障型轉變,努力走出具有朔州特色的“革命興煤”路子。一要在煤炭產業鏈延伸上取得新突破。聚焦國家新型綜合能源基地建設,進一步延伸煤電、煤化工產業鏈。加快建設現代化礦井,年內新增標準化礦井5座。加快推進總裝機規模258萬千瓦的26個在建電廠的建設進度,年內電力裝機容量突破1000萬千瓦。大力推進蒙西至天津南1000千伏、晉北至江蘇800千伏兩條特高壓電力外送通道建設。加快發展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發電項目,提高清潔能源比重。積極推進晉北現代煤化工基地建設,爭取陽煤集團80億立方煤制氣、60萬噸煤制烯烴等項目早日開工。二要在煤炭資源循環利用上取得新突破。加快形成煤矸石綜合利用發電、煤矸石綜合利用新材料、粉煤灰資源化開發利用、脫硫石膏綜合利用四大產業體系,構建循環經濟發展促進機制、資源產業與環保產業協同發展機制,進一步提高煤矸石發電裝機比重、工業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率,創出全國煤電基地結構調整和工業固廢高效利用新模式。
加快促進新興產業發展壯大。以文化旅遊、裝備製造、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日用陶瓷、食品醫藥、現代服務業八大非煤產業為重點,培育一批主導產業。突出抓好文化旅遊業,落實財稅、土地、價格等支持政策,建設文化產業示範園區,開發廣武邊塞文化旅遊區,提升殺虎口等旅遊景區品質,打造朔州旅遊品牌。大力發展以煤機裝備為重點的裝備製造業,從設備維修、配件加工向成套設備發展,使裝備製造業成為我市工業經濟的主力軍。推動陶瓷業兼併整合,壯大骨幹企業,提高新產品新技術研發能力,打造知名品牌,增強市場競爭力。食品醫藥產業要壯大乳品、酒類、小雜糧、肉食加工等特色產業,發展生物製劑、新型藥物製劑。我市節能環保市場巨大,要高度重視發展節能環保產業,努力把節能環保產業打造成新興支柱產業。
提升開發區和工業園區發展水平。開發區和工業園區要創新體制機制,明確發展定位,完善基礎設施,最佳化服務環境,引進更多企業,壯大經濟實力。開發區要努力向中高端邁進,打造全市高新技術產業集聚區。固廢工業園區要加快完善基礎設施,繼續支持北大研發中心建設,新引進兩到三家有標誌性意義的骨幹企業,建設成為全國粉煤灰綜合利用示範基地。朔城區富甲工業園區,要強化裝備製造、新材料產業的主導地位,加強與中煤等大企業合作,新引進幾家煤機裝備等製造業企業,建設製造業集聚區。東露天循環經濟園區、平魯北坪工業園區、山陰北周莊工業園區,要以高端化、全循環、鏈條式發展為主攻方向,建成一批煤電一體、煤化一體新項目,打造全省煤基循環產業示範園區。懷仁金沙灘陶瓷工業園區要引導企業聯合整合,推動產品提檔升級。懷仁醫藥工業園區要加大招商力度,積極承接產業轉移項目,爭取再引進幾家醫藥企業,形成集聚效應,努力發展成為全省重要的醫藥生產基地。應縣新型產業科技園區要積極引進高新技術,發展新能源、高端陶瓷等產業。右玉梁威工業園區要突出生態綠色,下工夫新建一批特色農產品深加工項目,形成全市特色農產品加工示範區。
(三)大力實施雁門關生態畜牧經濟區領頭雁工程,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
以雁門關生態畜牧經濟區核心區建設和領頭雁工程為統領,堅持以農載牧、以牧富民,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調整最佳化農業結構,構建具有朔州特色的現代農業體系,使農業更強、農民更富、農村更美。
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突出發展現代畜牧業。以國家草牧業發展試驗試點市工作為抓手,大力推進耕地種草,改造提升天然草場,建設大草場大牧場,為現代畜牧業發展提供有力支撐。三年之內,建設100萬畝人工草場和100萬畝優質天然牧場。繼續實施規模健康養殖工程,年內改造20個奶牛園區、30個肉羊園區。支持應縣恆天然奶牛牧場群建設。穩定發展糧食生產。加強農田水利建設,完成桑乾河灌區三乾渠、四乾渠節水改造,新建膜下滴灌節水面積1.1萬畝。實施百萬畝水地玉米地膜覆蓋、玉米豐產方建設、小雜糧提質增效、馬鈴薯增收致富等高產創建工程,建設220萬畝優質玉米基地、50萬畝蕎麥燕麥等有機雜糧基地、50萬畝優質馬鈴薯基地。促進農業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加快發展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培育壯大一批引領經濟發展的領軍企業。加強品牌創建,努力打造一批在全省全國叫得響的特色農產品品牌。積極開拓市場,舉辦好雁門關生態畜牧經濟區特色農產品展銷暨技術交流招商引資洽談會。全年農產品加工企業銷售收入要突破180億元。加快完善農產品流通體系,著力打造雁門關農產品物流園區,加強農產品批發、倉儲和冷鏈等設施建設。加快發展農村旅遊,積極開發觀光農業、休閒農業、森林旅遊、林下經濟等產業,培育農民增收新的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