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中國高等職業教育質量年度報告

2015中國高等職業教育質量年度報告

從2013年開始,《中國高等職業教育質量年度報告》推出了高職培養質量“計分卡”,選取高職學生畢業半年後的就業率、月收入、自主創業比例、理工農醫專業相關度、母校總體滿意度等5項關鍵指標來反映高職培養效果。

2015年的報告顯示,計分卡指標總體穩中有升。2011屆至2014屆,高職畢業生就業率持續提升,2014屆高職畢業生畢業半年後就業率為91.5%,比2013屆高0.6個百分點,比2012屆高1.1個百分點,比2011屆高1.9個百分點。高職畢業生畢業半年後月收入、自主創業比例、母校總體滿意度均呈上升狀態,高職畢業生的理工農醫類專業相關度連續四屆保持穩定。在2014年巨觀經濟成長趨於下行、高職畢業生數量增加的背景下,計分卡指標穩中有升,說明了高職教育人才培養質量相對穩定、勢頭良好。

報告背景,學生髮展,教學改革,政策保障,服務貢獻,

報告背景

受全國高職高專校長聯席會議委託,由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和麥可思研究院共同編制的《2015中國高等職業教育質量年度報告》日前發布。報告以第三方視角,從學生髮展、教學改革、政策保障、服務貢獻四個維度,對高職教育的投入質量(辦學資源條件)、過程質量(政府引導和校企合作)和結果質量(學生髮展和服務貢獻)進行客觀分析,成為社會了解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的一個重要視窗。

學生髮展

第一代大學生比例上升
學生資助需求增加
從2013年開始,《中國高等職業教育質量年度報告》推出了高職培養質量“計分卡”,選取高職學生畢業半年後的就業率、月收入、自主創業比例、理工農醫專業相關度、母校總體滿意度等5項關鍵指標來反映高職培養效果。
2015年的報告顯示,計分卡指標總體穩中有升。2011屆至2014屆,高職畢業生就業率持續提升,2014屆高職畢業生畢業半年後就業率為91.5%,比2013屆高0.6個百分點,比2012屆高1.1個百分點,比2011屆高1.9個百分點。高職畢業生畢業半年後月收入、自主創業比例、母校總體滿意度均呈上升狀態,高職畢業生的理工農醫類專業相關度連續四屆保持穩定。在2014年巨觀經濟成長趨於下行、高職畢業生數量增加的背景下,計分卡指標穩中有升,說明了高職教育人才培養質量相對穩定、勢頭良好。
報告還關注了學生的職業發展,數據顯示,高職畢業生三年後月收入增長明顯。2011屆高職生畢業三年後月收入為4812元,比畢業半年時月收入增長了2330元,增幅為94%。近4年來,高職生畢業半年後月收入與本科畢業生的差距在縮小,2011屆—2014屆高職畢業生與本科畢業生的差幅分別為19%、19%、17%和15%。60%的2011屆高職畢業生畢業三年內職位有晉升。
適應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要求,高職畢業生自主創業群體不斷增加。報告顯示,2014屆畢業生畢業半年後自主創業的比例達到3.8%,比2011屆增長了1.6個百分點,增幅達72.7%。高職畢業生創業多具有勞動密集型的特點,創造了更多的就業崗位。據中國人事科學研究院與麥可思聯合調查,2013屆高職畢業生自主創業共創造了92.3萬個就業崗位,比本科高143%。
報告通過對高職畢業生的跟蹤調查發現,有91%的2014屆高職畢業生為家庭第一代大學生,52%的畢業生家庭背景為“農民與農民工”,高於本科院校,且近四年比例呈總體上升趨勢。這反映出高等職業教育在促進教育公平方面作用顯著,在發揮教育脫貧、阻斷貧困代際傳遞方面功效明顯。報告同時關注到高職學生持續上升的助學需求,建議公共財政要更多更好地幫助家庭經濟困難的高職學生完成學業。

教學改革

撤銷專業點數多於新增
教學資源指標向好
報告顯示,2014年高職院校主動停招或撤銷了與地方產業相關度低、重複設定率高和就業率低的專業點數5269個,多於新增專業點數2004個,超過61.4%。新增專業點數3265個,主要集中在物聯網套用技術等新產業,老年服務、康復治療、社區管理等與民生密切相關的領域,以及新能源套用技術、軟體外包服務、城市軌道交通等與地方主導產業關聯度高的專業領域,在適應網際網路經濟新業態及服務民生領域等方面日益發揮作用。
在產教融合方面,高職院校創新“政行企校”合作機制,提升校企合作的有效性。高職院校合作企業近16萬家,校均超過120家。服務企業“走出去”戰略,積極培養企業發展所需的屬地化員工成為高職提升國際影響力的重要舉措。
去年的《中國高等職業教育質量年度報告》首次採用了“資源表”來分析高職院校的基本辦學條件。與2014年的指標相比,今年生師比、雙師素質專任教師、專任教師企業實踐、生均教學科研儀器設備值、生均校內外實習實訓基地使用時間等教學資源指標均呈現向好趨勢。
高職院校生師比繼續下降,達到15.6∶1;雙師素質教師比例由上年度的57.2%提高到59.2%;高職專任教師下企業實踐天數由上年度的25.9天增加到27.8天。儘管如此,“雙師型”教師數量不足、專任教師生產實踐經驗欠缺,仍然是制約高職院校人才培養質量提升的瓶頸之一。
在實踐教學條件方面,生均教學儀器設備總值由2014年所統計的9025元增加到9752元,遠超教育部規定的優秀標準。不過,雖然實踐教學條件有明顯改善,但東西部的差距卻呈進一步擴大趨勢。在校外實習基地使用方面,使用時間為73天,較上年度增加3天,東西部差距逐步縮小。

政策保障

辦學經費有了制度保障
地市財政投入乏力
2014年底,財政部、教育部出台了《關於建立和完善以改革和績效為導向的生均撥款制度加快發展現代高等職業教育的意見》,明確規定2017年各地高職院校年生均撥款水平應當不低於12000元。這一檔案的出台使我國高職院校辦學經費首次有了國家制度保障,當年中央財政共下撥獎補資金約64億元。
報告關注了各地落實、管理和使用中央財政的績效。報告指出,全國有23個省份制定了高職生均經費撥款標準,但仍有近三分之一的省份未出台相關政策,已經出台標準的省份也存在標準偏低、撥付不到位等問題。
高職院校生均公共財政預算教育經費支出增長明顯,但與本科院校相比,各地政府對高職教育的財政保障力度仍然偏弱。從全國整體來看,2013年地方普通本科學校的生均公共財政預算教育經費支出為16388.57元,是地方高職院校9976.97元的1.64倍。差距最小的是內蒙古和遼寧,約1.08倍;差距在2倍以上的地區有6個,分別是寧夏、河南、安徽、河北、廣西和貴州,貴州省的差距最大,達到2.5倍(見圖1)。
報告還關注到地級市舉辦高職教育所面臨的挑戰。據調查,在中部地區同一城市,地級市舉辦高職生均財政經費不足2000元,僅為另一省屬高職生均財政經費的五分之一。報告指出,地級市高職院校的經費投入與教師編制的不足,制約著高職教育內涵發展和服務能力提升,對省級政府統籌高職教育發展能力形成挑戰,也對地市級政府舉辦高職教育、依法按照生均經費標準足額撥付辦學經費的能力形成挑戰。

服務貢獻

“貢獻表”量化投入產出
學校之間差異顯著
2015年,質量報告首次採用了“服務貢獻表”,用來分析高職院校辦學經費來源與畢業生就業去向之間的“投入產出”關係,強調投入與產出的相關性,引導高職院校更加注重服務區域和中小微企業發展。
通過對三線城市高職院校質量年報的抽樣發現,畢業生留在當地就業比例有低有高,存在較大差異(見表1)。其專業設定定位和人才培養目標著力點不同,可能是形成差異的原因。有的院校植根於當地經濟發展設定專業,教學內容對接區域產業升級要求,受到地方政府的高度認可;有的院校認為當地產業發展落後、就業機會不多,將畢業生到外省市就業作為專業設定和教學安排的著眼點。對當地發展貢獻度不同,得到地方政府認可與支持的力度也會有所不同。
報告顯示,2014年高職院校向社會提供技術服務和社會培訓取得的收入為26億元,校均210萬元,比上一年增長5%。
在服務貧困地區和鄉鎮建設方面,高職院校區域分布的特點成為了其獨特的優勢。報告顯示,在我國14個連片特困地區,分布著300多所高職院校,約占全國高職院校總數的五分之一,高職院校畢業生留在當地就業的比例高達53%,平均每所高職院校為當地提供的橫向技術服務到款額超過150萬元,非學歷培訓到款額超過250萬元,公益性培訓服務超過1萬人日。但是,隨機抽取涉農高職院校面向社會的技術服務收入顯示,橫向、縱向到款額有多有少(見表2),反映了院校服務產業發展能力的不均衡狀況。
報告顯示,高職院校服務縣域經濟發展呈現兩個勢頭——東部地區縣級政府舉辦高職院校培養當地實用人才,創造人力資源紅利;高職院校與縣級政府合作辦學,促進縣域經濟和農村發展。目前全國坐落在縣級市的高職院校超過90所,高職院校通過與高新技術企業合作,注重面向中小城市的未來發展,成為了服務新興業態和智慧城市建設的新生力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