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2《中國古鎮(一)》特種郵票

中國郵政定於2013年5月19日“中國旅遊日”到來之際,發行《中國古鎮(一)》特種郵票一套8枚,志號:2013-12,全套郵票面值9.60元。郵票圖案名稱分別為:1.浙江寧海前童鎮、2.重慶合川淶灘鎮、3.福建邵武和平鎮、4.河南淅川荊紫關鎮、5.雲南騰衝縣和順鎮、6.廣東珠海唐家灣鎮、7.四川宜賓李莊鎮、8.山西靈石靜升鎮。。為配合中國旅遊日宣傳,《美麗中國》普通郵票第一組,《馬踏飛燕》個性化服務專用郵票也將於同日發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13-12《中國古鎮(一)》特種郵票
  • 發行時間:2013年5月19日
  • 數量:8枚
  • 志號:2013-12
郵票欣賞,郵票介紹,

郵票欣賞

2013-12《中國古鎮(一)》特種郵票2013-12《中國古鎮(一)》特種郵票
2013-12《中國古鎮(一)》特種郵票2013-12《中國古鎮(一)》特種郵票
2013-12《中國古鎮(一)》特種郵票2013-12《中國古鎮(一)》特種郵票
2013-12《中國古鎮(一)》特種郵票2013-12《中國古鎮(一)》特種郵票
2013-12《中國古鎮(一)》特種郵票2013-12《中國古鎮(一)》特種郵票

郵票介紹

中國郵政將發行《中國古鎮》特種郵票第一組,分別是1.浙江寧海前童鎮、2.重慶合川淶灘鎮、3.福建邵武和平鎮、4.河南淅川荊紫關鎮、5.雲南騰衝縣和順鎮、6.廣東珠海唐家灣鎮、7.四川宜賓李莊鎮、8.山西靈石靜升鎮。
作為中國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古鎮》反映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經濟社會發展階段聚落形成和演變的歷史過程,真實記錄了傳統建築風貌、優秀建築藝術、傳統民俗民風和原始空間形態。有的古鎮因商貿發達而繁盛一時,有的古鎮抗擊過外來侵略、經歷重大戰役,有的古鎮由於獨特人文地理環境孕育出別樣的物產和民情風俗,有的古鎮以富有地方特色的美食而名聞天下,有的古鎮則以紅色記憶而載入史冊……一座座古鎮構成了中華文化的不同側面,薈萃成一部豐富多彩的人文百科全書。
1.浙江寧海前童鎮
前童鎮於 2007年6月被公布為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它位於寧海縣西南,歷史上是童氏家族的繁居之地。該地前有狀元峰,後衛梁皇山,東倚塔山,西臥鹿山,梁皇溪自西北而東流,從村後繞至村東,白溪從西南而來,經村前至東與梁皇溪匯合東流入三門灣。村東有孝女湖。前童自童氏先祖於南宋紹定年間至此定居繁衍至今,已經有800餘年歷史。現前童古村仍較好地保存著山水交融、天人合一的具有明清特色的傳統格局和歷史風貌。
地處丘陵地帶的前童有清渠繞村戶,古宅獨風姿、崇教出人傑,風情自繽紛四大特徵。前童繞村依水而建,清徹見底的溪水有洗滌渠灌之利,但無行舟使舶之便,前童人飲用的都以井水為主;傳統民居是構成古村的最主要因素,建築風格上與寧波一帶有所不同。如梁架斗拱、門、窗等雕飾較多,馬頭牆外端起翹明顯,有草龍、卷草等裝飾,山牆的頂端做成馬頭牆狀,並高高聳起形如碑牌。主要建築有大宗祠、大夫第、好義堂等等;前童雖為山間一野村,但童氏家族歷來重視教育,提倡治心修身之道。從南宋至清末,前童出過舉人2 名,有秀才以上功名者 202名。著名的歷史人物也曾在這裡活動,產生過如曾任浙江臨時都督、護國軍軍長等職的童保暄等叱吒風雲的人物;前童在風情民俗、傳統工藝、土特產等方面也有它獨特的一面,行會用的鼓亭、台閣等製作、雕飾十分精美,是傳統工藝中的代表作,被譽為“鼓亭之鄉”。
2.重慶合川淶灘鎮
淶灘鎮位於合川東北部的渠江西岸鷲峰山上,幅員面積79.49平方公里,人口45736人,距合川主城區32公里,距重慶城區85公里,交通十分方便。淶灘鎮是重慶市級風景名勝區淶灘——雙龍湖風景區的重要組成部分,重慶小十景之一。
淶灘鎮具有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優勢,擁有重慶市第二大湖——雙龍湖和全國首批十大歷史文化名鎮——淶灘古鎮。“給我一天,還你千年”是古鎮給人的第一感覺。淶灘古鎮始建於宋,清嘉慶年間修築城寨,同治元年加築瓮城,成為典型的山寨式城鎮。古鎮以城寨為主導,臨街房屋多為二層,兩側房屋毗連,高低錯落有致,街道皆以青石鋪地。座落在老街盡頭的二佛寺、文昌宮更是不可多得的旅遊精品,其中二佛寺為唐代古剎,寺內有摩崖造像42龕,1700尊。其中釋迦牟尼像12.5米,更是有“樂山大佛,淶灘二佛”美譽。早在1956年,二佛寺就被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5年淶灘古鎮被命名為四川省歷史文化名鎮,1999年被建設部命名為“十大保護古鎮”,2003年被國家文物局、建設部命名為“全國歷史文化名鎮”。這裡的古、奇、特、秀、韻味獨特,名揚於世。鎮內的雙龍湖景區有6800畝的水面,經過幾年的開發,使雙龍湖的青山綠水更添靈氣,成為合川旅遊中的又一個看點。
3.福建邵武和平鎮
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和平鎮,素有長興南大門之稱,東連湖州,西接安吉,北臨西苕溪,南倚天目山脈,中貫省道鹿唐線,水陸交通十分便利。和平古鎮建置始於唐朝,保存著近三百幢明清時代的古建築,是福建省歷史最悠久的古鎮之一。唐代越族的先民在此拓土定居,繁衍生息。唐稱“晝錦”,宋、元為“和平里”,明為三十三都,清設和平分縣,民國為邵武第三區,1950年設和平鎮。史上入閩三道之一的愁思嶺隘道就在和平鎮境內,是中原文化進入福建的紐帶、橋樑。至今,古鎮內還保存著閩北歷史上創辦最早的“和平書院”,明末抗清軍事家袁崇煥題額的“聚奎塔”,李、黃、廖三姓氏的五座“大夫第”,以及岐山公祠、丁氏公祠、司馬第、天后宮等近200幢典型明清古民居建築群。
和平鎮歷史文化悠久,是邵武歷史上第一古鎮,早在四千年前便有人類繁衍居住。和平舊稱“禾坪”,取地勢平坦和盛產稻穀之意。和平古鎮歷來以教育發達、文風熾盛、英才不斷、賢能輩出而聞名,被後世譽為人傑地靈之地。宋至清僅進士就有一百多人,明清時期的“貢士”、太學生更是數不勝數,文學家、書法家也是層出不窮。最為傑出的要數後唐工部侍郎黃峭,他是南方各省和台、港、澳及東南亞各國大多數黃氏公認的開基始祖。和平歷史上人才輩出,曾出過兩名宰相、六名尚書、137名進士,故和平又有“中國進士之鄉”的美譽。
和平濃厚的文化氛圍,吸引了當時諸多的名家到和平講學,如朱熹在和平講學,也吸收了和平的一些思想文化。和平古鎮深厚的文化底蘊,使傳統的儒家文化、佛道文化和不少中原傳統文化融合當地土著文化而形成的獨特習俗,由此而形成了歷史文化的積澱和縮影。
4.河南淅川荊紫關鎮
荊紫關鎮位於豫、鄂、陝三省結合部,素有“一腳踏三省之稱”。距淅川縣城75公里,東至本縣的西簧鄉、西接湖北鄖縣白浪鎮和陝西商南縣白浪鎮,南和本縣的寺灣鎮接壤,北與西峽縣西平鎮相聯,南北長約42公里,東西寬約4公里,丹江穿境而過。
荊紫關鎮形成於唐,興盛於明清,自古乃兵家必爭之地,成語“朝秦暮楚”充分說明了它在歷史上的重要作用,古稱“豫之屏障”。它脊倚群山,面臨丹江,西接秦川,南通鄂蜀,據權威人士言,中國版圖三省交界之地共有40餘處,而獨有此地三省均設有基層政府。這裡有豐富的旅遊資源和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全長 5華里的清代一條銜,七百餘間明清時期建築錯落有致,古香古色;沿丹江河而建的吊腳樓更具江南情調;規模宏大的山陝會館、平浪宮等古建築群向人們展示著昔日的輝煌;竹海密林中的千年古剎法海寺(又名大寺)規模宏大,氣勢雄偉,周圍有鬼斧神工的溶洞群,清幽神秘的八龍泉,懸崖絕壁上的千佛洞、萬佛洞,佛光照垂簾等勝景多處。氣候宜人,風光旖旎。
5.雲南騰衝縣和順鎮
和順鎮位於雲南省騰衝縣,距離騰衝縣城四公里。有“火山環抱中的桃源仙境”之美譽。是雲南省著名的僑鄉,歸僑、僑眷占全鎮人口的 80%。和順僑鄉風光綺麗。大盈江水環繞和順壩蜿蜒流淌,從斷崖瀉下,形成一道飛珠濺玉的瀑布,即著名的“龍洞垂簾”。沿大盈江而下,有吸水洞、薄刀嶺、小疊水、獨石峰、大石壁等自然奇景。龍潭池畔的元龍閣雕樑畫棟,建築精巧。鰲峰寺古老雄偉。附近魁閣,有眾多碑銘石刻。雙虹橋被一泓碧水環抱,四周翠柳搖曳,風景如畫。
和順古名溫暾村。有三合河繞鄉流過,改名“和(河)順”。一說“和順”源自“雲涌吉祥,風吹和順”之句,表達當地人們嚮往和睦、安寧生活的美好願望。自古以來,就是文化發達、人傑地靈的地方。和順鎮內古建築保存較多,古樸典雅的祠堂、牌坊、亭閣、月台、石欄比比皆是。街道清潔,房舍整齊。小巷裡全為石板條鑲砌。每個巷口,都有一個半園形月台,有大樹蔽蔭,有石桌石凳石圍欄,供老少歇息。巷口上方懸掛有名人題寫的匾額,其中有胡適等人書寫的。村道邊有塊鑲嵌在牆上的節孝石碑,是雲南劍川白族詩人趙藩書寫,著名的昆明大觀樓長聯和成都武候詞對聯也都是趙藩所書寫。
6.廣東珠海唐家灣鎮
唐家灣鎮位於珠海香洲區北部,北鄰中山市,全鎮總面積 130平方公里,全鎮總人口10萬人。唐家灣鎮歷史悠久,名人輩出,如清末興辦洋務企業的唐廷樞,民國首任內閣總理唐紹儀,儀態中共早期革命領袖蘇兆征等歷史名人都誕生於此。這裡還有共樂園,望慈山房,白石街等一批古蹟和紀念地,還盛產“唐家疊石蚝油”,“那洲紅薯”,“永豐沙葛”,“上柵椰菜”,“官塘木薯”。京珠高速的珠海出口就設在唐家灣鎮下柵附近。
唐家灣鎮有“與近代文明伴生的南中國海第一灣”之譽,被稱為“陸島相望嶺南重鎮、風雲史跡近代名鎮、攜故納今城中古鎮、山海園林棲居美鎮”,擁有著珠海市最豐厚的歷史文化資源、最先進的科教資源和最良好的生態資源。
7.四川宜賓李莊鎮
李莊在四川宜賓市浩蕩長江的南岸,因鎮境有一天然大石柱俗名"李莊"而得名。李莊是一個人口僅有1.2萬人的偏僻的小鎮,錯落有致的木閣樓、青石板鋪就的狹窄的小巷、高大的木門檻和沉重的木門、一座座造型精美保存完好的古宅古廟,使它在全國早已聲名遐邇,更使其成為省級歷史文化名鎮,所以,在我國又有“東有周莊,西有李莊”之說。
李莊歷史悠久,春秋戰國時即為古僰人聚居地,屬古僰國、僰侯國地。南朝梁武帝太清二年(548年)置南廣縣,治設今李莊。清鹹豐時李莊為南溪縣最大的場鎮。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李莊為南溪縣第三區公所治所,1983年9月,隨李莊區劃歸宜賓市領屬。
李莊鎮文物古蹟眾多,人文景觀薈萃。原號稱有"九宮十八廟"的古建築群,現較完好地保存的有明代的慧光寺、東嶽廟、旋螺殿,清代的禹王宮、文昌宮、南華宮、天上宮、張家祠等10餘處。古建築群規模宏大,布局嚴謹,比較完整地體現了明、清時期川南廟宇、殿堂建築的特點。古建築群中的木雕石刻做工精細,圖像生動,有較高的藝術欣賞價值。鎮內的羊街、蓆子巷等,風格古樸,反映了明、清時代川南鄉鎮的民風民俗。
該鎮還是抗日戰爭時期大後方的文化中心之一。1939年,國立同濟大學、中央研究院、中央博物院、中央營造學社、中國大地測量所、金陵大學文科研究所等知名度很高的高等學府、研究機構等陸續從北京、南京、上海等地輾轉內遷李莊鎮,直到抗戰勝利後的1947年才先後遷回原處。這對李莊的社會、經濟、文化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8.山西靈石靜升鎮
位於山西靈石縣城東北12公里處的靜升鎮,坐落在風景秀美的綿山腳下,依山傍水,一條大街橫貫東西,九溝、八堡、十八街巷散布於北山之麓。錯落於小水河畔的王家大院、紅廟和文筆塔等古建築群,是古鎮靜升悠久歷史文化的見證,展示了深厚的傳統文化積澱和濃郁的人文景觀風貌。現存大大小小的店鋪、典當行、水井、石板小路、戲台等依稀可見當年靜升的繁榮景象和獨特的人文氣息。
靈石縣靜升鎮,是一個充滿傳統文化色彩的山莊古鎮,在這裡可以看到傳統文化藝術在民間生活各個角落的滲透,體現著不同時代的歷史風貌,以及人們的寄託和追求,同時也造就著理想空間,把人們的信仰、願望有節奏地安排布局於起居生活的各個部分,通過富有寓意的各種雕刻圖案紋樣,把主人的思想寄託全部融匯其中,造成一個理想氛圍,以激勵意志、陶冶情操、教化他人、制約後人,其功能不可估量。該建築群居高臨下,層層梯升,融南方之集秀、幽雅、古樸和北方之雄偉、厚重、粗擴為一體,形成別具特色的建築風格,給人以完美的山莊別墅感受。當你走進兩進或三進不同風格的四合院內,讓你感到既寬敞博大,又曲徑通幽,尤其是登上最高樓層後回陣顧盼,居高臨下,視野開闊,使人舒展清心。無論你步入哪座院落,這變化豐富的建築群體,讓你情不自禁地停步欣賞。這種有音樂般的節奏美、詩一般的抒情美、畫一般的意境美的建築審美客體,給人以美的享受,美的升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