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丹陽市政府工作報告》是丹陽市政府2013年發布的一份報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13年丹陽市政府工作報告
- 發布單位:丹陽市政府
- 發布時間:2013年
2013年工作回顧
2013年極不平凡,令人難忘。面對各種不利因素和繁重任務,我們在中共丹陽市委的正確領導下,在市人大、市政協的監督支持下,深入貫徹落實十八大精神,緊緊依靠和團結全市人民,堅定信心,迎難而上,在科學發展的道路上邁出了堅實的步伐。
一年來,我們科學研判形勢,有效應對挑戰,圓滿完成了市十六屆人大二次會議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實現地區生產總值925億元(預計數,下同),增長12.8%;公共財政預算收入60.4億元,增長21%;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330億元,增長22%,繼續保持了經濟運行穩中有升的良好勢頭。
一年來,我們堅定不移推進十項重點工作,發展質量不斷提高。位列“2013全國縣級市綜合競爭力排行榜”第12位、“2013全國縣級市成長競爭力排行榜”第8位,實現了蘇南現代化示範區建設的良好開局。
一年來,我們牢記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全年民生支出45.9億元,增長24.8%,占公共財政支出比重達70%,民眾得到更多實惠。
回顧一年來的發展實踐,主要抓了以下工作:
一、堅持轉方式調結構,轉型升級取得新進展
突出調高調強調優取向,工業經濟提速增效。全年完成規模以上工業投入248億元,增長22%;實現銷售2230億元,增長18%;完成高新技術產業產值956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產值比重達42.6%,其中五大新興產業完成投入145億元、銷售783億元,分別增長30%、20.6%。新增定報企業45家、“兩化融合”試點示範企業16家。依託產業、技術、人才優勢,推動軍民融合深度發展,創成全省首家軍民結合產業示範基地,國家級新型工業化(軍民結合)產業示範基地通過專家評審。健全中小企業社會服務體系,創成國家級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範平台。 挖掘區域資源優勢,現代服務業加快提升。完成規模以上服務業投入78億元,增長25%,服務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42%。旅遊產業創新發展實驗市總體規劃通過國家旅遊局評審,水晶山旅遊度假區被省政府批准為省級旅遊度假區,金鷹天地廣場北區物業主體封頂,中國(丹陽)國際眼鏡城交易大廈內部裝修基本完成。制定出台《關於促進總部經濟發展若干意見》,完成首批25家總部企業認證授牌。新增上市掛牌企業2家,其中颶風物流成為鎮江物流行業首家上市企業。金融服務不斷深化,新增小額貸款公司2家,累計達13家;市投資集團協定融資100億元,實際到賬近70億元,為經濟社會各項建設提供了堅強保障。
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現代農業穩步發展。糧食生產實現“十連增”。完成“三資”投農16億元,新增“三品”農產品37個。全國綠色食品原料(稻麥)標準化生產基地、雲陽鎮“萬頃良田”建設通過省級驗收。新增高效設施農業面積1萬畝。著力推進農產品質量誠信體系建設,基本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誠信檔案。高標準完成香草河治理和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建設年度任務,疏浚河道23條,改建農橋43座。年度水利總投資量近4億元,創歷史之最。
二、堅持集聚資源要素,區域發展增添新活力
深入推進改革開放,發展空間不斷拓展。建立土地集約節約利用新機制,嚴格容積率和畝均投入強度,積極推進企業實現零增地技改。克難奮進、負重拼搏,精心組織一系列重大招商活動,全年實際利用外資6.3億美元,增長30.2%;實際利用市外民資195億元,增長18%。積極幫助企業克服訂單不足、成本升高、摩擦增多等多重困難和壓力,完成進出口總額26億美元,其中出口21.5億美元。
實施創新驅動戰略,科技創新活力增強。全市研發投入占GDP比重達2.23%,第九次被評為“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市”。新申請各級各類科技項目170項,獲扶持資金6204.9萬元。新增高層次人才團隊35個、高層次創業創新人才72名。全年申請專利5300件,專利授權2500件。積極推進企業自主創新建設,大中型工業企業研發機構實現全覆蓋。設立“丹陽市科技成果轉化風險補償專項資金”,構建了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體系。
著力最佳化生產力布局,產業“三集”穩步推進。重點規劃建設先進制造業特色園區6個、現代服務業集聚區5個、現代農業園區8個,紮實推動企業向園區集中、產業向高端集聚、資源向集約利用發展。一年來,建立健全了園區工作班子和專業化招商隊伍,完成各重點園區空間布局規劃和產業規劃的編制、評審,新建園區標準化廠房50萬平方米、道路90公里,為園區的提升最佳化奠定了堅實基礎。
三、堅持提升功能品質,城鄉建設呈現新面貌
片區改造強勢推進,城市建設全面提速。堅持科學規劃引領,完成城北分洪道片區、城河北路西側片區、姜家園片區、人民電影院片區改造規劃和練湖水城概念性規劃及相關專項規劃,濱江新城總體發展規劃通過專家論證,城市總體規劃修編有序進行。全市上下團結一致、凝心聚力,支持城市建設的熱情空前高漲,城區徵收面積突破100萬平方米。市應急(民防)指揮平台建成使用,京滬高鐵站前路、122省道城區段、241省道花王至珥陵段建成通車,簡瀆河整治(一期)全面完成,“數字丹陽”基礎地理空間框架建設初現成效,齊梁路南延、丹桂路東延、陵口貨場路、蘇南運河“四改三”、滬寧高速公路丹陽東互通、規劃展示館、萬善公園改造等工程有序推進。新增城市公交線路3條,新建城區公共腳踏車服務網點80個,民眾出行更加便捷。啟動城市環境綜合整治三年行動,順利完成年度工作目標。
城鄉一體統籌聯動,“三新”建設有序開展。啟動新一輪“三新”建設升級達標行動,完成拆遷125萬平方米,新建農民集中安置房121萬平方米,基本形成“1箇中心城市、8箇中心城鎮、38箇中心社區”的三級城鄉居民集中居住布局體系。大力實施農村公路提檔升級,新改建道路131公里。建成鎮村候車亭139座,鎮村公交通過省級驗收。高質量完成村莊環境三年整治任務,順利通過省級全域考核驗收,全市農村環境面貌得到根本改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