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國雜文精選

2013年中國雜文精選

《2013年中國雜文精選》的主要內容包括:由魯本斯賣畫想到的;細節中的大歷史;康先生的命題;張季鸞批評民國軍界的貪腐;朱自清不是餓死的;趙樹理也曾上過“萬言書”;胡適與一個未能問世的刊物;三綱六紀,不可療救;楊顯東的膽識;蘇晨眼中的杜星垣;視點;金庸給我們編了什麼夢;文化也是科學;如何識別社會的好壞?等。

基本介紹

  • 書名:2013年中國雜文精選
  • 出版社:長江文藝出版社
  • 頁數:289頁
  • 開本:16
  • 品牌:長江文藝出版社
  • 作者:向繼東 黎安
  • 出版日期:2013年12月3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35471109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內容簡介

《2013年中國雜文精選》由長江文藝出版社出版。

圖書目錄

世相
因為一個電話
何必太“認真”
專家建議“少吃米”
可以有一門“回應學”
老谷語錄
一次平常的新聞活動
一定給你唱台戲
有一種東西叫“擺設”
“段子”是誰發明的?
春晚:從忽悠到狐疑
做騙子要厚道
未莊村口一堆屎
不擺鮮花易,當面批評難
看客·報應·心態
大連女騎警可以下馬了
被送紅薯(外一題)
最值得關注的就是“常態”
酒肉朋友
漢奸的另類解讀
縣頭頭的聯誼錄
“裸官”的尺度
雜感
語文第一課
“書生意氣”
書邊吐槽錄
趣味短文
沒有尊嚴必有怪笑
“做夢也要有標準答案嗎?”
慎下筆
生命不是用來議價的
“剩女”與新詞
化羞恥為勇氣
說“日”記
從“張靈甫殺妻”說起
解釋大師
“戴嵩畫牛”與“牧童評畫”
讀舊雜誌有感
假如再多幾個趙紅霞
“仕高山”再度復原之可能
說“雞”
趙普的悶葫蘆
雀鼻集四則
為張曙光一辯:“石上青苔思殺人”
公牛和母牛誰負主責?
誰來感動中國(外一題)
制度即制“度”
敬畏與謙卑
隨想
麻將與民族性
給幸福做一個年終總結
拿什麼拯救鄉村的倫理淪陷
野菜的記憶
從母親的養老觀說起
為什麼就不能流浪
灰太狼“宿命”背後的邏輯
劉邦的題目須項羽做
人生有沒有意義
“被喪失”的尊嚴
大學的行政之累
且以“小人之心”臆測
霍金還是人類的悲劇?
西遊的“兩會”
“放得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每個人都像孤島一樣存在
春天的思緒
“骷髏”的領悟
“強姦陪酒女危害性小”的觀念鉤沉
賴活勝過好死論
從一本舊書說起
有一種可怕叫“東邪西毒”
江湖的魅影
重讀《曾國藩家書》
溫故
不可複製的魏晉風度(外一題)
宋人的“敲門磚”
孫嘉淦的“三習一弊”
王夫之何以批評宋太祖的“微服私訪”
獻“九鼎”的笑話
溜須·拍馬·狗腿子
裝傻的境界
秦檜殺不了岳飛
清朝的“議罪銀”
不妨做個偽小人
看乾隆如何讀史
晏子更應該反省自己
大清海軍擱淺在頤和園
“賣官”的境界
術道之間
過去的老師和學生
沈從文改行背後
不替混賬領導背黑鍋
由魯本斯賣畫想到的
細節中的大歷史
康先生的命題
張季鸞批評民國軍界的貪腐
朱自清不是餓死的
趙樹理也曾上過“萬言書”
胡適與一個未能問世的刊物
三綱六紀,不可療救
楊顯東的膽識
蘇晨眼中的杜星垣
視點
金庸給我們編了什麼夢
文化也是科學
如何識別社會的好壞?
甘地的當代啟示
是不平等催生法國大革命
自我如何啟蒙
別對底層道德抱有玫瑰色想像
懷舊是對當下的柔性抗議
讓政治變得家常
羞恥心是反思國民性的絕好命題
土耳其改革與“土耳其夢”
是什麼困擾著烏坎的民主步伐
“訪貧問苦”不若“訪正問義”
《水滸》的集體發泄
史學與“向善”
防止“正能量”被異化
“發展”的罪惡
鼓掌是一種“社會傳染病”
政府應多關注弱勢群體(外一題)
《甄嬛傳》宣揚了什麼
中小學生守則該大修了
實事求非種種
齊景公為什麼不敢“平墳”?

序言

有位雜文編輯朋友,他要求所有來稿“直面現實,但要遠離‘時評’;不求‘經典’,卻能‘常讀常新”’。看來,這位朋友也深感當下雜文已被“時評化”了!記得曾有人批評這種現象,說這些時評寫手,每天上午打開電腦,在網上一遛,隨便抓了條新聞,先複述事件,然後就泛泛談幾句完事。
這樣的時評之所以有市場,其原因有三:一是真正寫時評的高手不是太多,是高手的又不願轉入聲名狼藉的時評市場;二是當下時評編輯的知識與學養不夠,鑑賞水準不高,時評發表門檻過低;三是寫手們面對海量的時評需求,無需費神多少,寫好就滿天發去了——哪怕命中率百分之一,也可賺個缽滿盆滿。
其實,在我看來,文體是沒有優劣之分的,文章卻有高下之分。有人說時評是易碎品,但梁文道的《常識》不是時評嗎?此書竟賣到40萬冊!看來要真正寫出好的時評,是需要學養和見識的。當下的時評,大都就如“文革”中的“小評論”,一事一議,文字不好讀,又毫無新意。這樣的時評誰讀?所以我只能儘量少選了。
或許有人問:雜文和時評是什麼關係?我覺得,雜文應該包括時評,但不是所有的時評都能叫雜文。
這裡特別推介一位“學院派”寫手,她就是清華大學政治系副教授劉瑜。劉瑜有海外政治學博士、博士後教育背景,又曾在劍橋大學政治系擔任講師,可謂西方思想和中國經驗交融一體。幾年前,她出了本《民主的細節》,賣了30多萬冊;隨後出版的《送你一顆子彈》也瘋賣著。也許有人說劉瑜的書不是正宗的雜文和時評,其實這正是劉瑜的成功之處。她的文章不像一般“文章家”那樣起承轉合,而是自成一家,是沒有章法的章法,卻又渾然一體,舉重若輕,我輩寫不出。
龍應台說:“民主其實只是一種生活方式”——幾百年來,世上說“民主”的書多如牛毛,最著名的莫過於羅伯特·達爾的《論民主》了——本可以洋洋數萬言的問題,大家就是大家,一句稀鬆平常的話就概括了。劉瑜的《讓政治變得家常》更有異曲同工之妙,垃圾怎么扔里都有政治——政治並非都是刀光劍影、爾虞我詐那些事兒嘛,讀來耐人尋味。
最後交代一下,雜文看得多了,有時難免心情很壞。其實這世界也平常,不應搞得那么神經兮兮的。各人吃各人的飯,做各人的事,過自己願意過的“生活方式”就行了。可現實中又做不到,譬如你走在大馬路上,要“行人靠右”;你要是坐下來,對著鍵盤敲幾個字,想隨心所欲,卻又有那么多欲說難言。回想自己在傳媒界混了二十多年,所見所聞多多。如今退隱江湖,我慶幸自己再也不用去聽誰誰誰叫我如何如何了。然而只要你想做點什麼事,哪怕碼幾個字,總感到有一種巨大而無形的壓力在束縛著自己。也許,古人說的是對的: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可追求自由自在卻是人的天性,鄙人如我者莫不如此。
編這樣一本小書,也不是想怎么編就可以怎么編的。是遊戲,就有規則;守規則,就只能委曲求全了。但有一點要說明,我做事從來是認真的,以免愧對讀者朋友。
向繼東
2013年11月25日於羊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