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版高分訓練營·5年高考丟分題:歷史》不僅總結了最新五年高考真題中容易犯錯、丟分的經典習題,而且還總結了練習、測驗、模考中命題新穎、實戰性強的典型習題及解題思路。
基本介紹
- 書名:2012版高分訓練營•5年高考丟分題:歷史
- 出版社:北方聯合出版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遼海出版社
- 頁數:220頁
- 開本:16
- 定價:37.00
- 作者:寶葫蘆工作室
- 出版日期:2011年9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545113292, 9787545113297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文摘,
內容簡介
《2012版高分訓練營·5年高考丟分題:歷史》:教材考點專項對接!多種突破口,一題解百題,丟分變得分,輕鬆迎高考。高分的秘訣就是少丟分!
圖書目錄
必修部分
必修一 政治文明歷程
專題1 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
專題2 古代希臘、羅馬的政治制度
專題3 歐美代議制的確立與發展
專題4 從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到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
專題5 近代中國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1840-1919)
專題6 近代中國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1919-1949)
專題7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世界政治格局的演變
專題8 現代中國的政治建設與祖國統
專題9 新中國的對外關係
必修二 經濟成長曆程
專題10 古代中國的經濟
專題11 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起步、形成、發展
專題12 近代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化與資本主義的曲折發展
專題13 蘇(俄)聯的社會主義建設
專題14 戰後資本主義經濟的調整
專題15 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發展道路的探索
專題16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世界經濟全球化趨勢
專題17 中國近現代社會生活的變遷
必修三 文化發展歷程
專題18 古代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
專題19 中國古、近現代科學技術和文學、藝術、教育
專題20 西方人文主義精神的起源與發展
專題21 近代中國思想解放的潮流及重大思想理論成果
專題22 世界近現代科學技術和19世紀以來的世界文學藝術
選修部分
選修一 歷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
選修二 近代社會的民主思想與實踐
選修三 20世紀的戰爭與和平
選修四 中外歷史人物評說
答案詳解(見附本)
必修一 政治文明歷程
專題1 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
專題2 古代希臘、羅馬的政治制度
專題3 歐美代議制的確立與發展
專題4 從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到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
專題5 近代中國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1840-1919)
專題6 近代中國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1919-1949)
專題7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世界政治格局的演變
專題8 現代中國的政治建設與祖國統
專題9 新中國的對外關係
必修二 經濟成長曆程
專題10 古代中國的經濟
專題11 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起步、形成、發展
專題12 近代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化與資本主義的曲折發展
專題13 蘇(俄)聯的社會主義建設
專題14 戰後資本主義經濟的調整
專題15 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發展道路的探索
專題16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世界經濟全球化趨勢
專題17 中國近現代社會生活的變遷
必修三 文化發展歷程
專題18 古代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
專題19 中國古、近現代科學技術和文學、藝術、教育
專題20 西方人文主義精神的起源與發展
專題21 近代中國思想解放的潮流及重大思想理論成果
專題22 世界近現代科學技術和19世紀以來的世界文學藝術
選修部分
選修一 歷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
選修二 近代社會的民主思想與實踐
選修三 20世紀的戰爭與和平
選修四 中外歷史人物評說
答案詳解(見附本)
文摘
著作權頁:
插圖:
(2011海南省單科歷史)根據材料並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材料1900年10月16日英國和德國就中國問題簽訂《英德協定》,相約遵守下列原則:“第一,將中國之江河及沿海各口岸各國貿易及其他正當經濟活動,自由開放,毫無差別。此為列強之共同永久利益:兩國政府相約凡其勢力所能及,對於一切中國領土均應遵守此原則。第二,德帝國政府及英女王陛下政府不得利用現時之紛擾在中國獲得任何領土利益,其政策應以維持中國領土不使變更為指歸。第三,若他國利用中國現時之紛擾,無論用何種方式,欲獲得領土利益時,兩締約國關於為保護本國在華利益所采之步驟應保留初步之諒解。第四。兩國政府應將本協定通知其他關係列強,如奧、法、意、日、俄、美等國,並請其接受本協定所采之原則。”義大利和奧地利表示“深願接受”此協定,“毫不躊躇而贊同之”。日本此時正“不安達於極點”,不僅表示“贊同此協定”,而且還願意“加入此協定”。美國政府的答覆則是,接受前兩條,對第三條則無需表示任何意見,法國附和美國答覆之內容。俄國聲稱對第一條“表示歡迎”,第二條尤與俄國的意旨相符,因為俄國政府在此次紛擾之初,即曾首先倡導將保全中國的完整和“舊國家制度”,作為對華政策的基本原則。
——摘編自《德國外交檔案有關中國交涉史料選譯》
(1)說明1900年前後列強對華政策的轉變及其實質,並指出列強提出或接受《英德協定》的原因。
插圖:
(2011海南省單科歷史)根據材料並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材料1900年10月16日英國和德國就中國問題簽訂《英德協定》,相約遵守下列原則:“第一,將中國之江河及沿海各口岸各國貿易及其他正當經濟活動,自由開放,毫無差別。此為列強之共同永久利益:兩國政府相約凡其勢力所能及,對於一切中國領土均應遵守此原則。第二,德帝國政府及英女王陛下政府不得利用現時之紛擾在中國獲得任何領土利益,其政策應以維持中國領土不使變更為指歸。第三,若他國利用中國現時之紛擾,無論用何種方式,欲獲得領土利益時,兩締約國關於為保護本國在華利益所采之步驟應保留初步之諒解。第四。兩國政府應將本協定通知其他關係列強,如奧、法、意、日、俄、美等國,並請其接受本協定所采之原則。”義大利和奧地利表示“深願接受”此協定,“毫不躊躇而贊同之”。日本此時正“不安達於極點”,不僅表示“贊同此協定”,而且還願意“加入此協定”。美國政府的答覆則是,接受前兩條,對第三條則無需表示任何意見,法國附和美國答覆之內容。俄國聲稱對第一條“表示歡迎”,第二條尤與俄國的意旨相符,因為俄國政府在此次紛擾之初,即曾首先倡導將保全中國的完整和“舊國家制度”,作為對華政策的基本原則。
——摘編自《德國外交檔案有關中國交涉史料選譯》
(1)說明1900年前後列強對華政策的轉變及其實質,並指出列強提出或接受《英德協定》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