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巴倫周刊》全球最具影響力的30名CEO

台北時間3月29日訊息,道瓊斯集團旗下的《巴倫周刊》(Barron"s)日前公布了每年一度的全球30名最佳CEO榜單,其中來自騰訊公司的CEO馬化騰上榜,其也是唯一一位上榜的中國CEO。

此次榜單CEO來自全球各行各業,包括金融、科技、汽車、零售業等。帶領蘋果走向輝煌的已故前CEO史蒂夫·賈伯斯(Steve Jobs)再次入圍。而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CEO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騰訊CEO馬化騰、甲骨文CEO拉里·埃里森(Larry Ellison)等九位CEO重返榜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12年《巴倫周刊》全球最具影響力的30名CEO
  • 發布時間:2012年3月29日
  • 人數:30名
  • 相關:公司
排行榜
馬克·貝尼奧夫(Marc Benioff)——Salesforce.com CEO,1999年上任
上榜理由:指明通向雲計算之路。
貝尼奧夫是雲計算之王,富有遠見,圍繞雲計算建立了一個商業王國,走在了所有人的前面。現在,他的“軟體即服務”的理念已經風靡高科技和美國企業界。貝尼奧夫完全有理由自誇,他也確實自誇了,“我們非常精確地預言了過去十年中發生的事情。”
貝尼奧夫現年47歲,他於1999年辭去甲骨文公司(Oracle)的銷售職務,與人共同創立Salesforce.com,為企業提供客戶關係管理的雲服務。現在,Salesforce.com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雲計算公司,年收入達到22.7億美元。貝尼奧夫的最新理念是:企業的社交網路本質上是與員工和客戶交談的Facebook。投資者現在都已經把貝尼奧夫加為“好友”了。
傑夫·貝索斯(Jeff Bezos)——亞馬遜公司(Amazon.com) CEO,1994年上任
上榜理由:改變了人們的購物、閱讀和計算方式。
貝索斯是早期網際網路CEO大腕中唯一一個依然在位的。AOL的史蒂夫·凱斯(Steve Case)、eBay的皮埃爾·奧米迪亞(Pierre Omidyar)和雅虎的楊致遠都已經離開了,但貝索斯還在,且雄風不減當年。
貝索斯不僅管理著世界上最大的網上零售公司,而且通過不斷改進和降價的Kindle電子閱讀器,改變了人們的閱讀方式,通過亞馬遜網路服務(Amazon Web Services)提供雲端數據中心處理,改變了大中小型公司的計算方式。
貝索斯慷慨地花錢以保持領先地位,與許多大型科技公司不同,他花的錢很少打水漂。截至去年底,亞馬遜Kindle每周銷量超過100萬台,而每台售出的Kindle都可能從亞馬遜網店下載十多部電子書。
傑弗里·博伊德(Jeffrey Boyd)——Priceline.com CEO,2002年上任
上榜理由:重塑一個破碎的公司,並主宰市場。
《星際迷航》(Star Trek)中的英雄威廉·夏特納(William Shatner)受到了所有人的關注, Priceline.com非凡復出背後的真正英雄博伊德則是一位低調的律師。在網路泡沫破滅之後的十年中,博伊德發現並開發了國際酒店市場的巨大機會。
現在,Priceline.com幾乎80%的收入來自美國以外的國家,其中大部分來自折扣網站。在橫掃歐洲後,Priceline.com正在努力進入亞洲。55歲的博伊德說,“我們在那裡大有可為。”
就像坐進了夏特納的舊星艦,投資者們正在無邊的星際遨遊:過去五年,Priceline.com的股價凌駕於標準普爾500指數(S&P 500)其他所有成份股之上。
卡洛斯·布里托(Carlos Brito)——百威英博公司(Anheuser-Busch Inbev) CEO,2005年上任
上榜理由:給世界最大的啤酒製造商帶來歡樂時光。
當布里托與商學院的學生交談時,他總會問到一個問題,“在學校和運動場上適用的規則,為什麼到了企業界就那么難以實行?”答案自然是卑鄙的政治活動。
現年51歲的布里托顯然沒有讓企業腐敗攔住他的去路。在2008年以520億美元購買安海斯-布希公司(Anheuser-Busch)之後,他將美國南部的這家釀酒企業變成全球最大的啤酒公司。而且,他還使百威英博公司的淨利潤率提升了10個百分點。
布里托討厭特別待遇,如專用汽車和司機,他寧願乘坐通勤列車。這種做法很明智:世界各地的啤酒消費者們不會樂意聽到自己的辛苦錢被花在了啤酒公司大老闆的吃喝享樂上。
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Berkshire Hathaway) CEO,1965年上任
上榜理由:確保繼任者獲得成功。
按照巴菲特的想法,最好在他退休時,他一手打造的多元化投資帝國能夠繼續無往不利,強盛到即便是美國政府員工保險公司(Geico)廣告中的野人也能把它管理好。
確實,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從來沒有如此強大過:每年從伯靈頓北方鐵路運輸公司(Burlington Northern)、美國政府員工保險公司和其他60多個企業那裡獲得110億美元的收益。巴菲特去年斥資100億美元收購了化學品生產商路博潤公司(Lubrizol),他渴望更多的大型交易。
現年81歲的巴菲特最喜歡的事情是閱讀企業年報。在2011年投資IBM之前,他已經連續50年閱讀這家公司的年報。
現在,巴菲特對債券存在的“巨大”風險發出警告。他也不看好黃金,稱之為一種靜態資產,根本就不會“回頭看看你”。巴菲特在他的位置上可能還會再乾五年。在他退休後的數十年內,投資者都可能會時不時地“回頭看看”他。
埃德·克拉克(Ed Clark)——道明銀行(TD Bank) CEO,2002年上任
上榜理由:證明了良好服務的價值。
克拉克知道如何在紐約招攬人氣:免費的熱狗和優質的銀行服務。四年前,當總部位於多倫多的道明銀行進入紐約時,為紐約市民同時提供了這兩樣東西。道明銀行目前在紐約大銀行中排名第五,它的目標是第三,僅次於摩根大通(Chase)和花旗銀行(Citibank)。
類似的舉措或許已經使道明銀行成為加拿大最知名的實力派銀行。64歲的克拉克注重客戶服務──道明銀行各分行每周營業七天,並為流浪者免費提供食物。克拉克還嚴格控制風險。“不要將你不願賣給祖母的任何產品賣給客戶。”這是克拉克喜歡說的一句話。真希望美國的大銀行五年前就能想到這一點。
傑米·戴蒙(Jamie Dimon)——摩根大通集團(JPMorgan Chase) CEO,2006年上任
上榜理由:著眼巨觀,重視微觀。
在戴蒙執掌摩根大通期間的所有旅行當中,最醒目的一次當屬去年沿著美國西海岸的巴士之旅了。這趟旅行始發地為華盛頓州,目的地為聖迭戈。2008年,隨著搖搖欲墜的華盛頓互惠銀行(Washington Mutual)被其接手,美國西海岸也被納入了摩根大通的業務版圖。身穿一件印有摩根大通標識的polo衫,戴蒙一路上會見了大約5000名員工,並向他們詢問自己該如何更好地為他們提供支持。聽取意見後,他會立即指派高管跟進處理,包括廢除需要內部傳真的規定,以及建立國語呼叫中心。
對細節的高度重視已經讓戴蒙成為他那一代人中最受尊敬的銀行家。摩根大通是首批償還救助資金的美國銀行之一,它在上個月被允許大幅提高股息並實施股票回購計畫。這輛超級大巴的下一站可能是“富城”。
拉里·埃里森(Larry Ellison)——甲骨文公司(Oracle) CEO,1977年上任
上榜理由:建立了企業軟體世界的“蘋果”。
史蒂夫·賈伯斯(Steve Jobs)的去世對埃里森打擊很大。67歲的埃里森和賈伯斯是25年的好朋友,在賈伯斯最後的日子裡,埃里森伴其左右,勸其進餐。有些人覺得這兩人完全不登對,賈伯斯是嬉皮的極簡主義者,埃里森則是務實的實業家。但其實,兩人都具有對技術的痴迷和對完美的追求,並都在二十世紀末創建了最具生命力的公司。
埃里森將甲骨文公司打造成了企業技術的超級供應商。保持這種地位很不容易,因為雲計算已經取代傳統的數據中心。諷刺的是,在九十年代,埃里森是首先意識到網路功效的人之一。埃里森對《巴倫周刊》表示,“我那時曾說過‘電腦十分可笑’。網際網路改變了一切。”
拉里·芬克(Larry Fink)——貝萊德公司(BlackRock) CEO,1988年上任
上榜理由: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資產管理公司。
如果你仍認為貝萊德是一家債券商,那就聽聽芬克是怎么說的吧。他正敦促散戶和機構投資者增持股票。芬克表示,美聯儲(Federal Reserve)許諾將維持低利率直至2014年,這對股市而言是“良好的環境”。他稱,死守現金和債券的人最後的收穫會少得可憐。
芬克現年59歲,早年他作為一個抵押貸款商開始了他的職業生涯,1988年建立貝萊德公司,最初集中在債券業務上。但由於精明的收購,該公司目前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資產管理公司,管理著3.5萬億美元資金,經營股權基金、混合基金和安碩交易所買賣基金(iShares ETF)。
芬克喜歡在科羅拉多州爬山,還喜歡蒐集美國的民間藝術品。當然,有時候他也會抽時間為華盛頓的許多權力人士提供一些關於股市的建議。
路·法蘭克福(Lew Frankfort)——蔻馳公司(Coach) CEO,1995年上任
上榜理由:開創平價奢侈品品牌之先河。
蔻馳公司最初是一個為美國婦女生產手提包的普通企業,在法蘭克福手中,該公司如今已經成為全球領先的“平價奢侈品”品牌。蔻馳仍然注重從其傳統中吸取新鮮力量,今年夏天,它將推出豐富多彩的皮包和肩挎包產品,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蔻馳正是憑藉這樣的產品一舉聞名。法蘭克福稱,“它契合了喜愛皮革、追求真品、注重價值的大趨勢。”
法蘭克福對時尚的靈敏嗅覺使他很少失敗。雖然蔻馳在2009年的黑暗日子裡受到打擊,它現在已經捲土重來,開始大力開拓男士配飾領域和蓬勃發展的中國市場。這些勝仗使66歲的法蘭克福在短暫消失後重新回到我們的最佳CEO名單上,同時他也重新俘獲了投資者的心。上個月,蔻馳的股價創下了79美元的歷史新高。
巴勃羅·伊斯拉(Pablo Isla)——Inditex集團CEO,2005年上任
上榜理由:創建了服裝業的巨擘。
在伊斯拉的領導下,快速成長的西班牙時尚零售商、Zara連鎖店的母公司Inditex始終以利潤為導向。
48歲的伊斯拉在任職期間大力拓展Inditex的海外市場和網際網路市場。Inditex集團每年約增加500家店鋪,目前已經在82個國家和地區擁有5500多個網點。Inditex的門店超過三分之一位於西班牙,儘管西班牙陷入債務危機,Inditex在該國仍然保持增長。
除了擔任Inditex集團CEO,擁有法律和財務背景的伊斯拉去年還從創始人阿曼西奧·奧爾特加·高納(Amancio Ortega Gaona)的手中接過了董事長的職務。伊斯拉繼續奉行著高納建立的理念和文化:避免大規模的廣告活動,將資金用在新店開張上。
馬呂斯·高瑞思(Marius Kloppers)——必和必拓集團(BHP Billiton) CEO,2007年上任
上榜理由:為中國提供礦產。
作為世界上最大礦業公司的CEO,高瑞思很清楚怎樣與中國打交道。總部位於澳大利亞的必和必拓集團為中國提供了約20%的鐵礦石,用於製造鋼材,繼而生產冰櫃、汽車,建造高樓大廈,等等。儘管高瑞思認為,中國的未來會出現一些疲軟,但他將目光放得很長遠,很可能會成為一個巨大的贏家。
必和必拓還為世界各國提供煤、銅、鉀鹽和越來越多的天然氣。去年,必和必拓加入美國天然氣鑽探熱潮,購買了Petrohawk Energy公司和切薩皮克能源公司(Chesapeake Energy)的部分資產。在這種發展的支持下,儘管大宗商品市場劇烈波動,去年必和必拓仍將股息上調了20%。
現年49歲的高瑞思在南非長大,擁有工程學博士學位,習慣吃素食保持體形。
羅旭德(Peter L·scher)——西門子公司(Siemens) CEO,2007年上任
上榜理由:釐清一家巨型企業,使之重新盈利。
如果羅旭德明天退休,西門子公司仍將是安全的。自2007年出任西門子公司CEO並了結一樁賄賂醜聞以來,羅旭德已經將西門子公司變成一個遵守規則的行為榜樣,以及利潤可靠的生產商。
羅旭德在奧地利出生,會說多國語言。目前,羅旭德打算進軍新興市場的基礎設施建設領域。新興市場占西門子收入的三分之一。目標明確的他最近已將基礎設施及其他城市服務定為公司除能源、醫療和工業之外的第四塊業務。
作為大趨勢的熱切鑽研者,羅旭德估計到2015年將有70%的人口居住在城市,而現在還只有50%。看來,要把西門子算作新城裡人的一份子了。
林愛蓮(Olivia Lum)——凱發集團(Hyflux) CEO,1989年上任
上榜理由:世界水資源危機的先知先覺者。
林愛蓮具有見人之未見的本領。1989年,當時還沒有人為地球的飲用水供應擔憂,她以15,000美元創建了後來成為凱發集團的公司。當時她只有28歲。現在,凱發集團已經成為亞洲領先的水處理和循環利用公司。
林愛蓮出生於馬來西亞的窮人家庭,從小沒有自來水,後來,她獲得化學學位,現在是東南亞最富有的女性之一。她在凱發集團31.5%的股份價值超過3億美元。引導公司進入中國、印度及中東市場後,林愛蓮似乎已經做好為地球解渴的準備了。
馬化騰
騰訊公司(Tencent)CEO,1997年上任
上榜理由:將他的大型網路公司引向新方向。
馬化騰從來都敢於嘗試。1998年,馬化騰認定中國即將擁有自己的即時通訊服務,便與四個朋友創建了騰訊網,他本人從設計網頁到打掃廁所什麼都做。
如此豐富的經驗終於派上了用場,現在,騰訊是全球第三大網際網路公司,其530億美元的市值僅次於谷歌(Google)和亞馬遜(Amazon)。
當中國的網際網路走向成熟時,現年41歲的馬化騰明智地將公司的業務拓展到入口網站、社交網路和網遊領域。去年,騰訊又推出了智慧型手機簡訊服務──微信,目前已經積累了60萬用戶。
因為姓馬,馬化騰又常被人稱作Pony。投資者已經直接將他和騰訊視為了跑馬場上的獲勝者。
塞爾吉奧·馬爾基翁內(Sergio Marchionne)——菲亞特集團(Fiat) CEO,2004年上任
上榜理由:將兩架馬車拉出深溝。
使義大利汽車製造商菲亞特恢復生機對馬爾基翁內來說還遠遠不夠,他又接受了修整克萊斯勒(Chrysler)的挑戰。
戰績已出:克萊斯勒的銷量正在增加,2011年已經扭虧為盈,而此時距其申請破產才過了兩年時間。
馬爾基翁內稱,“我就是個全球性的打鐵工”。他在談判中砸起錘子來也是毫不手軟。2005年,他從欲甩單菲亞特的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榨出20億美元,使一家多年深陷虧損泥潭的公司獲得了寶貴的重啟資金。然後,他通過削減成本、提高銷售效率擴大市場份額,提高了利潤率。
現年59歲的馬爾基翁內不喜歡西裝革履,喜歡穿圓領運動衫和卡其褲。他還喜歡穿不用繫鞋帶的鞋子,因為他覺得繫鞋帶很麻煩。
艾倫·穆拉利(Alan Mulally)——福特汽車公司(Ford) CEO,2006年上任
上榜理由:重塑了一個美國偶像。
穆拉利在2006年空降到福特汽車,當時這家排名第二的汽車製造商正麻煩纏身,嚴峻的經濟形勢一觸即發。但這一切對於這位低調的堪薩斯人來說並不新鮮,他此前已經帶領波音(Boeing)的商業航空部門度過了數次重大危機。穆拉利確實不負眾望:他幫助福特削減成本,精簡組織結構,將生產和設計部門擴展到全球。他促成了這個美國偶像的華麗轉身。最值得一提的是,與通用汽車和克萊斯勒不同,穆拉蒂沒向美國納稅人討錢。
現在,福特在豪車市場、中國和印度市場都仍處於追趕狀態,但穆拉利還有時間;他可能至少在任到2013年。好好先生也能做第一──只要他們聰明又誠懇。
大衛·諾瓦克(David Novak)——百勝集團(Yum! Brands) CEO,2000年上任
上榜理由:讓肯德基炸雞風靡中國。
諾瓦克接手了一個陳舊的美國品牌──山德士上校(Colonel Sanders)創立的肯德基(KFC),把它變成中國最熱門的快餐連鎖店。如今,肯德基除了提供傳統的炸雞,還有符合當地口味的辣雞塊、中式早餐粥等美食。百勝集團緊緊抓住了諾瓦克所說的“二十一世紀餐飲業的機遇”。
現年59歲的諾瓦克當前的工作重點是百勝旗下另一美國本土連鎖品牌──塔可鐘(Taco Bell),該品牌已經推出了一些創新美食,如用多樂脆薯片做外殼的塔克餅。諾瓦克還在嘗試對選單進行升級。如在美國市場取勝當然很好,不過百勝集團超過一半的利潤來自海外,這是諾瓦克深謀遠慮的結果。回報則是:百勝集團的利潤連續十年保持兩位數的增長率。
麥可·奧萊利(Michael O'Leary)——瑞安航空公司(Ryanair) CEO,1994年上任
上榜理由:在歐洲搖晃之際振翅高飛。
歐洲經濟遭遇困境,卻正好有利於廉價航空公司瑞安及其長期在任的CEO。旅客們在盡力省錢,奧萊利則不斷發掘出新的創收渠道。你能相信在飛機上還能買彩票嗎?奧萊利還對預訂座位額外收費,到目前為止所有座位都可供預訂。得益於如此這般的附加服務,總部位於都柏林的瑞安最近將今年的盈利預期上調了近10%。
同樣令人稱讚的是,奧萊利還是歐洲最公開呼籲自由市場的人之一。瑞安第三季度的業績發布令英國政府因機場壟斷和旅遊稅而受到責備。
隨著航空燃油價格的上漲,奧萊利今年也將忙得不可開交。也許他會重新開始收取被廢除的機上如廁費。
保羅·奧特里尼(Paul Otellini)——英特爾(Intel) CEO,2005年上任
上榜理由:果斷進軍無線領域。
在充滿艱辛的變革時代,奧特里尼是駕馭世界上最大的晶片製造商的不二人選。平板電腦、智慧型手機以及廣泛的企業計算機網路的潮流席捲而來,衝垮了傳統的銷售個人電腦“大腦”的可靠業務。曾在英特爾擔任行銷總監的奧特里尼,比其任何前任都更了解消費者的需求。通過一系列的新業務布局,英特爾建立了有價值的市場切入點。在伺服器市場,奧特里尼已經擊退了競爭對手AMD發起的一次有力進攻。
為了幫助下屬理解他的新指令,奧特里尼讓下屬隨時都可找到自己。據說,他曾經在泳池邊同時接待了10位同事。他幾乎令英特爾在所有方面都取得了改進。
約瑟夫·帕帕(Joseph Papa)——百利高(Perrigo) CEO,2006年上任
上榜理由:奉行安全第一的製藥宗旨。
帕帕從一開始就意識到質量控制將決定百利高零售品牌藥的命運。2007年,他在致股東的第一封信中提到“質量”一詞達15次之多。
為了貫徹這個宗旨,現年56歲的帕帕每年花大量時間到遍布全球的19家百利高藥廠進行視察。他要傳遞的信息很明確:老闆希望製藥業務非常流暢,不像一些競爭對手那樣出現差錯。這對一家一年要生產450億片藥的企業來說幾乎是一種苛求。
2010年,作為尋找關聯性市場戰略的一部分,帕帕收購了最大的零售嬰兒配方奶粉品牌,以提振連鎖藥店及其他零售合作夥伴的銷售業績。也許不久後的某一天,你會在某個機場碰到帕帕。
諾伯特·雷瑟夫(Norbert Reithofer)——寶馬公司(BMW) CEO,2006年上任
上榜理由:將代步工具變成賺錢機器。
雷瑟夫的駕駛精確無誤。雖然經濟低迷期一些汽車製造商“沒油了”,但雷瑟夫沿著既定路線前進,而且開始有所收穫:去年這家德國汽車製造商創紀錄地售出167萬輛汽車,現在的增長速度甚至超過規模大於其的競爭對手大眾汽車(Volkswagen)和戴姆勒(Daimler)。其利潤率也更加豐厚。掌舵寶馬25年的雷瑟夫在削減成本與投資新車型之間取得了制勝的平衡。他還把造車廠開到德國以外地區,以控制匯率風險。閒暇時,雷瑟夫喜歡呆在熟悉的地方。他至今仍住在慕尼黑郊外他出生的小鎮上,每年還會帶家人前往南非度一次假,因為1994-1997年他曾在南非管理過一家工廠。
彼得·桑茲(Peter Sands)——渣打集團(Standard Chartered) CEO,2006年上任
上榜理由:駕馭國際銀行業務。
一家國際化銀行需要一位國際化的CEO, 英國的渣打集團正是如此。桑茲的父母是英國人,但生於亞洲──他父親在馬來西亞經營橡膠園。桑茲在馬來西亞和新加坡長大,就讀於牛津大學(Oxford)和哈佛大學(Harvard)。他娶了一位美籍小說家,住在北倫敦一座聯排別墅內,很多時候都在滿世界地出差。
現年50歲、頂著一頭白髮的桑茲看上去像一位文質彬彬的教授。事實上,他是一位出色的國際銀行家:受益於在香港和新加坡取得的靚麗增長,他剛剛帶領渣打集團實現連續第九年的創紀錄盈利。這家銀行觸角之深之廣令人乍舌:去年,渣打集團共面向70個市場開展業務,其中在24個市場的盈利都在上億美元。
霍華德·舒爾茨(Howard Schultz)——星巴克(Starbucks) CEO,2008年上任
上榜理由:主導著一個他所創造的行業。
舒爾茨是世界的咖啡師,從星巴克位於58個國家和地區的17,000個網點為世人提供香濃可口的咖啡。在下午茶文化根深蒂固的倫敦,當地人在星巴克的消費甚至超過了無咖啡因不歡的紐約。八十年代初期就認識舒爾茨的J.Crew公司 CEO米拉德·德雷克斯勒(Millard Drexler)稱,“很少有人能夠自創出一門生意,我也沒見過在哪個行業有人能如此徹底地一家獨大。”
現年58歲的舒爾茨在時隔八年後,於2008年重新擔任星巴克CEO,通過單份速溶咖啡的創新,開拓家庭市場,重振星巴克品牌。舒爾茨善待員工,為兼職員工都提供了健康福利,且公開反對黨派政治。他說,“我始終堅信應當在股東價值與社會良知之間保持平衡。”
吉姆·斯金納(Jim Skinner)——麥當勞(McDonald's) CEO,2004年上任
上榜理由:讓“金色拱門”綻放異彩。
執掌麥當勞八年後斯金納即將華麗謝幕,快餐控和投資者都應對之報以巨無霸塊頭的熱烈鼓掌。1971年從培訓生起步的斯金納,把麥當勞建成為當之無愧的全球最大快餐連鎖品牌,在世界各地有32,000家門店。他把麥當勞門店打扮一新,在選單中添加了色拉和其他健康飲食,並帶領公司持續實現豐厚利潤。斯金納將於8月卸任,將主廚的大帽子交給總裁多恩·湯普森(Don Thompson)。但剩下這幾個月他也難得清閒:今年麥當勞將新開1300家門店,並進一步擴大選單(等著吃雞米花吧),全面鋪設免費Wi-Fi。成功似乎已經近在咫尺。
弗雷德·史密斯(Fred Smith)——聯邦快遞(FedEx) CEO,1971年上任
上榜理由:帶領公司沉穩穿越激流。
1971年創造了航空包裹遞送行業的史密斯,在很久以前就學會了要時刻注意風向。他比大多數人對美國經濟成長的預測都更保守,對其機隊的規模也是嚴格控制,同時明智地計畫逐步淘汰高耗油的機型,購入27架新型波音767飛機。與此同時,由於亞洲市場有所疲軟,他開始減慢對用於遠程航線的波音777飛機的接收。
保持機動性是史密斯的典型作風。除了對機隊的挑戰,他還注重對技術的融合和業務流程的改進,以最佳化地面包裹遞送和貨物處理業務。
現年67歲的史密斯尚無退休計畫,每周都會打幾手漂亮的網球。有這位經驗豐富的老手坐鎮,投資者何其幸運。
雷克斯·蒂爾納森(Rex Tillerson)——埃克森美孚(ExxonMobil) CEO,2006年上任
上榜理由:帶領一家巨型企業找準方向。
蒂爾納森執掌著世界上管理最佳的巨型企業之一,埃克森美孚的巨大,不僅在於其規模,還在於其業務的複雜程度。在全球六大洲上,埃克森美孚每天生產450萬桶油當量的石油和天然氣,更遑論其遍布全球的煉油和化工業務。
雖然不否認替代能源的合理性,但蒂爾納森明確地指出,石油和天然氣在未來數十年內可能仍是世界能源消費的中流砥柱。埃克森美孚每年花費370億美元開發油氣資源,繼續取得良好成績。該公司連續18年油氣當量儲量替換率大於1。
現年59歲的蒂爾納森於1975年加入埃克森美孚,此後一路高歌前進。他是童子軍的超級冬粉,自己也曾成為雄鷹童子軍。他稱,童子軍活動“在今天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重要”,因為我們需要培養傑出的領袖。
喬·圖斯(Joe Tucci)——EMC CEO,2001年上任
上榜理由:創造了一間價值寶庫。
年輕時的圖斯在計算機先鋒企業王安實驗室(Wang Laboratories)擔任過高管,親眼目睹了一家優秀的公司是如何沒落和消亡的。可以說,圖斯是不會讓EMC走上王安實驗室的老路的。多年來,圖斯在研發上投入甚多,且進行了一些大膽的收購,使EMC始終走在快速發展的企業數據存儲業務的最前端。總部位於麻薩諸塞州的EMC占據著存儲市場28%的份額,遙遙領先於排名第二的IBM。同時,EMC也在充分利用“大數據”趨勢──幫助企業分析其存儲的數據。圖斯說,“我們從不允許自己變得安逸。”
談到棒球時,現年64歲的圖斯如果不安也不難理解。這位土生土長的布魯克林人是洋基隊(Yankees)的忠實球迷,卻置身於紅襪隊(Red Sox)的領地。他說,“我因此受害不淺。”
麥爾斯·懷特(Miles White)——雅培公司(Abbott Laboratories) CEO,1999年上任
上榜理由:行業困頓中續創佳績。
當懷特還是雅培公司一位嶄露頭角的經理人時,他拒絕了一個調任日本的機會,因為那會影響他妻子在芝加哥郊區開一家書店的計畫。一些同事說他這步走錯了。事實證明,這個以家庭為重的選擇最終結出善果:懷特在年僅43歲時便成為公司CEO。得益於一系列精明的收購和一些成功產品的推出,例如治療風濕性關節炎的Humira和高端藥物塗層支架Xience,雅培在陷於困頓狀態的製藥行業一枝獨秀。今年晚些時候,懷特將進行最大膽的一個舉動──將雅培分拆為獨立的藥品公司和製藥公司。年方57歲的他應該還有足夠的時間確保此舉的成功。
柳井正(Tadashi Yanai)——迅銷公司(Fast Retailing) CEO,1984年上任
上榜理由:攜手大眾共赴遠大前程。
柳井正是一個活生生的時尚奇葩。這位63歲的迅銷公司創始CEO是日本首富,是他親手將一家地方小店發展成了擁有休閒服裝連鎖店優衣庫(Uniqlo)的跨國巨頭。而柳井正本人卻痴迷於失敗──他的自傳名為《一勝九敗》(One Win, Nine Losses)。這位老人身高5.5英尺,說話溫和,卻擁有為世界提供衣服的雄心。
他正以《GQ》雜誌稱之為“迷戀簡潔的基本款”踐行著這個雄心壯志。優衣庫門店內布置著開放的、打著白色燈光的盒子,裡面都是剪裁考究、用日本粗斜紋棉布做的衣服和純色羊毛衫。哪怕是在經濟衰退期,優衣庫的銷售仍取得了增長,在過去五年增長了一倍,使柳井正能夠去收購一些不那么大眾的品牌,例如Helmut Lang。柳井正計畫一年新開200-300家門店。這可能使這家亞洲最大的服裝零售商成為全球頂級品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