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永川區政府工作報告

《2010年永川區政府工作報告》是永川區政府2010年發布的一份報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10年永川區政府工作報告
  • 回顧:全方位、寬領域開放格局加快形成
  • 目標:全力保持經濟高速增長
  • 強區戰略:完成工業投資115.2億元
工作回顧,總結,

工作回顧

一、2009年工作回顧
2009年是永川在嚴峻考驗中砥礪奮進的一年,是化危為機實現跨越發展的一年。面對國際金融危機的衝擊,百萬永川人民在區委的堅強領導下,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定信心,迎難而上,共克時艱,取得了產業經濟大發展、基礎設施大建設、城市建設大提速、人民生活大改善的良好成績,超額完成了區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確定的目標任務,提前一年完成了“十一五”規劃的主要指標。
——經濟發展勢頭強勁。初步統計,全區地區生產總值達到244億元,增長17.6%;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產值達到221.7億元,增長33.6%;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30億元,增長38.9%;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102億元,增長22.1%;地方預算內財政收入實現22.1億元,增長55.6%。
——重點領域改革實現突破。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全面啟動。工業園區發展格局進一步最佳化。國庫集中收付改革深入推進。投融資平台整合重組。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基本完成。公共資源綜合交易改革“永川模式”全市推廣。
——內外開放取得新進展。招商引資到位74.3億元,同比增長45.7%;實際利用外資1.04億美元,增長26.6%;實際利用內資69.1億元,增長85.8%。全方位、寬領域、多渠道的開放格局加快形成。
——交通建設提質提速。完成交通建設投資15.3億元,創歷史新高,對內交通上檔升級,對外交通樞紐格局初步顯現。
——大城市建設加快推進。“三湖時代”全面開啟,舊城改造穩步推進,城區面積達到43平方公里,城區人口達到42.8萬人,城鎮化率達56.8%。
——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森林覆蓋率達到34.5%。節能減排完成年度任務,污染治理力度加大,城區空氣品質優良天數達到310天。
——人民生活水平進一步提高。區財政用於民生的支出增長29%,占一般預算支出的比重達到53%,創歷史之最。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131元,增長11.2%;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5928.8元,增長10.2%。

總結

一年來,重點做了八個方面的工作:
(一)全力保持經濟高速增長
積極應對金融危機,堅持把保增長作為經濟工作的首要任務,採取有效措施,奮力止滑促增。貫徹落實國發3號檔案精神,對接中央、重慶提振經濟系列政策措施,爭取了中央投資2.9億元,增長35%。策劃實施擴大內需投資計畫,64個區級重點建設項目完成投資116.2億元。有效整合投融資平台,實現融資38.6億元。切實發揮中小企業擔保公司作用,幫助企業渡過難關,中小企業獲得貸款29.8億元,增長162.3%。金融機構年末存款餘額達到208.1億元,貸款餘額達到108億元,存貸比達到51.9%。努力促進消費增長。實行家電、汽摩下鄉補貼等措施,為企業和老百姓“減負讓利”5億元。房地產業健康發展,完成房地產投資18.5億元,竣工商品房面積103萬平方米,銷售150萬平方米。
大力實施工業強區戰略。完成工業投資115.2億元,增長55.2%。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增加值90億元,增長32%。工業對GDP的貢獻率提高到60.8%。永川工業園區工業總產值突破100億元大關,增長38%。30萬噸再生鋁等一批項目開工建設,20萬噸浮法玻璃等一批項目建成投產。
加快發展商貿旅遊業。渝西物流中心、汽摩機電城開工建設,俊豪商業中心順利推進,永川商貿城二期、銀兆電子城一期、和旺物流園一期如期竣工。商貿物流業投資達22.6億元,新增商業面積15萬平方米。新區商業氛圍日益濃厚,新世紀等大型超市開業營運,棠城公園美食街被評為渝西地區首條市級美食街。“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實現鎮村全覆蓋,農村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24.2%。理順茶山竹海景區管理體制。完成旅遊投資4.2億元,五星級江鴻國際大飯店投入營運,中華梨村建工農莊正式開業。旅遊總收入實現15.3億元,增長26.2%。
(二)紮實推進統籌城鄉改革發展
堅持促進農業穩定發展、農民持續增收的目標不動搖,加大強農惠農力度,財政對“三農”投入達 4.06億元,增長37%,發放直補資金1.25億元,惠及76萬農民。
農村經濟加快發展。穩定糧食生產,糧食產量達49.5萬噸,建成新型標準化糧倉5萬個。大力發展種養殖業。新建蔬菜大棚3000餘畝,新增果蔬種植面積6000畝,改良品種7000畝;出欄生豬95萬頭;出欄小家禽2500萬隻,居全市第一;水產品總量1.7萬噸,居全市第二。著力提高農產品品質,認定無公害農產品產地3萬畝,“永川秀芽”成功註冊地理標誌證明商標。大力推廣農業機械化,發放農機補貼770餘萬元,農機化率達到33.6%,提高12.6個百分點。
農村基礎設施加快建設。整治病險水庫21座,全區所有病險水庫實現銷號。努力提高農村飲水質量,啟動8個鎮級水廠改造,新建17座集中式供水站,又有8.23萬農村民眾喝上了安全水。5個鎮垃圾收運系統投入運行,2個鎮級污水處理廠建成。新增市級“千百工程”示範村 4個。加快巴渝新居建設和農房風貌整治,建成巴渝新居示範點2個,新建巴渝新居1200戶,整治農房1000戶,改造農村危舊房1400戶。完成“一池三改”11500戶,清潔能源入戶率達49.8%。改造人行便道728公里。
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取得新進展。初步形成“兩軸三園三片”統籌城鄉發展新格局。鎮域經濟發展壯大,新增大安街道、三教鎮、朱沱鎮財政收入超過千萬元。大力開展建設用地清理,完成土地規劃修編,全面規範了土地利用秩序。加大土地流轉力度,成立農村土地林地水利設施經營權交易市場,土地流轉面積達29.6萬畝,規模經營集中度達到33%。努力統籌城鄉就業,提質發展勞務經濟,幫助1.1萬名返鄉農民工實現就業,創建市級農民工返鄉創業園1個;新轉移農村勞動力1.3萬人,勞務經濟收入達28.9億元。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機制,積極引導城市資源下鄉,新增市級龍頭企業4家、區級龍頭企業10家、農民專業合作社95個,農民入合率達到30%。建立貧困村扶貧互助基金,減少貧困人口2200人。移民工作切實加強,移民生活明顯改善。開展“一圈兩翼”對口支援,支持黔江幫扶資金1100萬元。
(三)全面推進“五個永川”建設
把“五個永川”建設作為貫徹科學發展觀的實踐平台,塑造內惠民生、外樹形象的城市品牌。
宜居程度進一步提升。實施舊城住房改造53.5萬平方米,建成廉租房2.7萬平方米。深入實施藍天、碧水、綠地、寧靜四大行動,關閉非煤礦山、小煤礦、小危化企業47家,環境噪聲達到國家Ⅱ類標準,城區河道綜合整治加快實施,孫家口水庫建成供水,松溉長江提水工程推進順利,飲用水源水質穩定達到國家Ⅲ類標準。
城鄉交通更加便捷。城區道路“白改黑”工程加快推進。投入9.1億元,永銅路、永瀘路、渝隆路等9條公路全部取消收費。投資2.6億元,全面完成永師路、東山路等10條幹線公路改造。硬(油)化農村公路260公里,新開通農村短途客運線路15條,行政村通暢率達 86.9%。
成功創建國家園林城區。全面推進城市森林工程、通道林蔭工程、綠色鄉村工程、水系林帶工程、速豐林工程建設,植樹造林16.2萬畝,完成11座城區山頭綠化。新增公共綠化面積381萬平方米,城市建成區綠地率達41.6%,達到森林城區標準。
衛生、體育行動計畫紮實推進。完成基層衛生單位建設項目16個,新(改)建社區衛生服務站8個,創建規範化農村衛生院、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站21個,新農合參合率達99.11%,提前兩年全面實現農村初級衛生保健規劃目標。甲型H1N1流感防控科學有序。民眾性體育活動蓬勃開展,建成登山步道1條、學校塑膠跑道5片,新建村級籃球場20個、文體中心戶50戶,成功舉辦了全國萬人健美操大賽總決賽、全國龍舟邀請賽、全區第一屆運動會,參加重慶市體育競賽獲金牌14枚。
社會保持平安穩定。大力開展安全生產大排查大整治大執法專項行動,強化區、鎮、村三級安全管理體系建設,全年安全生產事故起數下降41%,死亡人數下降5.5%。深入開展黨員幹部民情大走訪活動,組織24300名幹部走訪接待民眾79400人次,投入資金8900萬元,化解各類信訪問題3326件。“五五普法”紮實推進。完善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機制,深入開展打黑除惡專項鬥爭和破案攻堅行動,現行命案破案率保持100%。社會公共安全、食品藥品安全和公共衛生安全防控體系更加健全,突發事件應急管理能力不斷增強,社會和諧穩定局面進一步鞏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