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樂東縣政府工作報告》是樂東黎族自治縣原縣長黃嘉琪於2010年3月3日在樂東黎族自治縣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上作的政府工作報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10年樂東縣政府工作報告
- 報告時間:2010年3月3日
報告全文
政府工作報告
——2010年3月3日在樂東黎族自治縣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上
縣長 黃嘉琪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縣人民政府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並請縣政協各位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2009年工作回顧
2009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和縣委的堅強領導下,全縣上下積極應對金融危機的影響,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十七屆四中全會精神、省委五屆五次全會精神和胡錦濤總書記視察海南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繼續按照“做大做強沿海,加快發展山區,以沿海帶山區,山海互動,兩翼推進,促進區域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和“兩個融入”的工作思路,圍繞“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的目標,解放思想,團結拼搏,務實創新,有效地推進了全縣經濟社會的持續健康快速發展。
(一)縣域經濟快速發展,綜合實力大幅提升
2009年全縣GDP完成41.32億元,比上年增長12.4%,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5.4億元,增長8.2%;第二產業增加值3.4億元,增長28.2%;第三產業增加值12.5億元,增長16.4%。三次產業增幅分別排列全省市縣第2、第4、第7位。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9.9億元,比上年增長46.9%,比2006年增長160.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5億元,比上年增長18.5%,比2006年增長69.4%;地方財政全口徑收入33193萬元,比上年增長53.4%,比2006年增長280.4%,其中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5105萬元,比上年增長44.2%,增幅排列全省市縣第4位,比2006年增長236.2%;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103元,比上年增長18%,增幅排列全省市縣第3位,比2006年增長51.4%;農民人均純收入4156元,比上年增長9.3%,增幅排列全省市縣第7位,比2006年增長47.7%。
(二)熱帶高效農業成績顯著,現代設施農業初具規模
以創建海南熱帶特色現代農業示範區為目標,全面落實中央和省各項強農惠農政策,加大基礎設施投入,投資1.4億元用於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志仲農綜田洋整治等農田水利基礎建設,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提供保障。我縣榮獲全省農田水利基本建設二等獎。大力發展熱帶特色現代農業。實現農業總產值38.9億元,同比增長5.3%。全縣瓜菜種植面積達29萬畝,產值9.6億元;香蕉收穫面積9.6萬畝,產值8億元;民營橡膠乾膠產量8100噸,產值1.2億元。成功舉辦了第三屆香蕉節和樂東香蕉新疆推介會,擴大樂東香蕉品牌效應。“樂東香蕉”商標獲國家工商總局正式註冊,樂東香蕉獲評為“中國十大熱帶名果”。與南京農業大學、中國熱帶科學院等大學院校實施科學戰略合作,在我縣建立香蕉“巴拿馬病”防治站,使香蕉產業得到鞏固和提高。紮實推進熱帶特色現代農業示範區建設,大力扶持熱帶高效設施農業。現代設施農業種植面積達到3.4萬畝,其中大棚哈密瓜種植面積2.5萬畝,產值5億多元。大力發展海洋經濟,總投資3844多萬元的嶺頭國家一級漁港順利開工建設,結束了我縣沒有漁港碼頭的歷史。利用縣信用聯社貸款900萬元扶持建造6艘180噸位鋼質漁船順利投產,促進了我縣海洋漁業經濟大幅度增長。
(三)資源工業穩步發展,第二、第三產業增長迅猛
抱倫金礦擴大產能、九所鉬礦等項目穩步推進,昌化江流域樂東段5大水電站建設形成新的發展勢頭。建築投資和人民民眾生產生活需求量加大,帶動了旅遊房地產、交通運輸、住宿和餐飲等第三產業快速發展。2009年全縣工業總產值38372萬元,同比增長28.1%;工業增加值13928萬元,同比增長26.4%,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17億元,同比增長30.6%,增幅排全省第1位。建築業增加值完成20136萬元,同比增長30.2%;發電量5192萬度,同比增長21%;供電量24075萬度,同比增長17%;原鹽產量95257噸,同比增長6.5%;黃金產量410.51千克,同比增長136.3%;旅遊飯店接待人數5.77萬人次,同比增長29.8%;貨運周轉量62877萬噸/公里,同比增長33.3%;客運周轉量54659萬人次/公里,同比增長34%。
(四)重點項目建設卓有成效,發展基礎日臻完善
堅持把項目建設作為保增長的主要工作來抓,破解發展投入不足的難題,取得了明顯成效。全年共爭取四批中央新增投資項目27個共24321萬元,總體開工率89%,其中完成項目12個,完成投資11580萬元,竣工率44%。昌化江“兩堤兩路”建設、民族文化體育廣場(二期)、江北新區路網工程、九所新區基礎設施建設、三星級屠宰場建設等一批重大項目相繼開工,為保增長發揮了積極作用,夯實了我縣今後發展的基礎。
(五)招商引資再攀新高,發展後勁進一步凸顯
積極實施“走出去,請進來”戰略,結合舉辦“三月三”、香蕉節和參加海交會等形式,實現了農業、工業、房地產、旅遊、商貿等招商領域的新突破。全年成功引進了招商項目12個,計畫投資48.28億元,全部相繼動工建設,2009年完成投資5.3億元,創歷史新高。創新基礎設施投資模式,首次成功引進中國太平洋建設集團以BT模式投資昌化江縣城段南、北兩路項目建設,為我縣基礎設施建設搭建新的融資平台。積極配合國際旅遊島建設和海南西部開發建設,認真謀劃沿海開發建設,龍沐灣國際旅遊度假區開工建設。
(六)城鎮化進程不斷加快,城鄉面貌日新月異
1、重點抓好縣城開發建設。樂祥東路、樂祥西路一段和三角路出口處人行道擴建改造工程已竣工投入使用。抱由西坊村搬遷工作順利推進。民族文化體育廣場建設(一期)竣工投入使用。江北新區環城北路、樂祥西路完成竣工驗收,永明大道、發展大道、尖峰路等路網工程開工建設。縣城江南樂居項目以6500萬元成功拍賣,每畝土地價格達到82萬元,創歷史新高,讓人們重新認識了樂東發展的巨大潛力。
2、以九所新區為重點的沿海地區開發建設步伐加快。完成九所新區近期4平方公里控規和詳規調整工作;完成第一平方公里南區市政道路改造4000米,人行道鋪設3000米,綠化面積3800平方米。完成新區2萬噸淨水廠廠區一期項目收尾工作,鋪設輸配水管網4000米,成功實現通水。成功促使山海灣溫泉家園等7個房地產項目落戶新區。打造以九所新區為重點,逐步發展利國、黃流、佛羅、尖峰等沿海鎮的旅遊房地產業。
(七)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社會事業全面進步
1、穩步發展教育事業。鞏固和提高“兩基”工作,國小入學率達到99.9%,國中入學率達到98%以上。學生規模1800多人的思源實驗學校全面投入使用;招考錄用119名優秀高校畢業生充實教師隊伍,選派100名骨幹教師到華中師大進行培訓。全縣中招錄取率67.7%,高考錄取率80.3%。全部解決了2002年前師範類畢業生就業歷史遺留問題。圓滿完成了農墾中國小校移交地方管理工作。
2、致力擴大就業。完成農村勞動力職業技術培訓3500人,下崗失業人員免費再就業培訓750人,實現新增就業崗位1200個,下崗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500人,幫扶就業困難對象實現靈活就業148人,城鎮登記失業率3.09%。建立全縣農村勞動力資源資料庫,及時掌握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和失業狀況。
3、醫療衛生、人口和計畫生育事業發展加快。繼續推廣與城市三級醫院“大手牽小手”的幫扶模式,增強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能力,縣人民醫院創辦省第三人民醫院樂東分院,沖坡中心衛生院與三亞市人民醫院合作,創辦三亞市人民醫院樂東協作醫院,是目前全省唯一的一家鎮醫院與城市醫院合作創辦的協作醫院,縣中醫院與海軍四二五醫院建立長期協助關係。完成178名建制村鄉村醫生的選聘工作,提前實現“村村有衛生室”的目標。認真組織實施“亮睛工程”,共完成1362例白內障復明手術。全力抓好甲型H1N1流感及手足口病、霍亂、登革熱等重點傳染病防控工作,實現無重大傳染病疫情流行。縣人民醫院和縣第二人民醫院全年業務收入分別達到2100萬元、2468萬元,比上年分別增長了75%、78%。縣人民醫院被評為“全國醫藥衛生系統先進集體”,我縣被評為“全省麻風病防治工作先進縣”。人口和計畫生育工作實現人口出生率13.51‰,比省下達指標低1.99個千分點;符合法定生育率92.07%,比省下達指標高2.07個百分點;出生人口性別比113,比省下達指標低4個百分點。
4、社會保障措施不斷完善。籌集資金髮放機關工勤人員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補貼,提高義務教育學校教師績效工資,補發全縣1995—1997年曆年拖欠機關、事業單位幹部職工工資。全縣在崗職工人均月工資達到1990元,同比增長25.2%。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標準,人均月增資110元。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參合率達99%;提高參合農民住院就醫報銷補償標準至個人年報銷達10萬元;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合率達72.77%。把全縣1737名優撫對象納入城鄉醫療救助範圍,並資助他們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或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城鄉低保做到應保盡保,全縣城市低保對象3185戶7771人,農村低保對象5204戶16546人。妥善安置退伍軍人135人。
5、民房改造、保障性住房建設成績顯著。投入1519.5萬元,完成茅草房改造4613戶,受益人口18452人。2009年全省民族地區民房改造現場會在我縣召開,推廣我縣經驗。建設經濟適用住房1040套11.23萬平方米,186套廉租住房竣工交付使用,264套正在續建之中,基本緩解了我縣幹部職工和城鎮困難家庭住房難、住房差的問題,我縣這項工作在全省啟動最早,經驗在全省推廣。
6、紮實推進扶貧工作。累計投入資金1076萬元,舉辦培訓班25期,培訓人數2139人;扶持橡膠苗40.75萬株、檳榔苗20萬株、良種豬苗4225頭,發放羅非魚苗200萬尾。全縣貧困人口由41889人減至38189人,減少8.8%;69個貧困村人均純收入達到1015元,比上年增長5.2%。大力實施農村飲水安全工程,解決56個行政村、62個自然村共82946人的飲水安全問題。完成農村公路通暢工程28條共109.01公里;實現100%自然村通電。
7、促進文化事業發展。完成30個“農家書屋”建設任務;開通利國廣播電視數字微波發射台;完成70個行政村廣播進村任務和廣播電視“村村通”盲村盲點摸查工作。送戲下鄉100場,送電影下鄉2300場。“黎族紡染織繡技藝”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定為急需保護的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我縣6幅黎族剪紙作品在第五屆國際剪紙藝術展上獲獎。
8、落實年初承諾為民辦的十二件實事好事。去年縣委縣政府承諾為民辦的十二件實事好事,除因受海榆西線改造進展影響沿海重點鎮亮麗工程建設之外,其他事項均已兌現。
(八)生態建設穩步推進,人居環境明顯改善
1、重點推進生態縣建設。積極做好融入全國中小城市生態環境建設實驗區前期工作,開展樂東生態經濟發展規劃研究。加大對非法採礦、破壞資源行為的打擊力度,對我縣礦產資源進行整合。建築用花崗岩採石場由25個整合成10個,粘土礦由26個整合成13個,建築用砂礦由31個整合成16個。推行污水、垃圾無害化處理,縣城污水處理廠、垃圾處理場項目建設進展順利。
2、紮實推進新農村建設。以文明生態村建設為綜合創建載體,捆綁各項涉農支農資金,高標準、高質量地推進新農村建設。創建文明生態村30個,文明生態村累計達到224個,占全縣自然村的38.2%。完成農村沼氣“一池三改”3501戶、改水426戶。
3、穩步推進現代林業建設。完成防護林造林25265畝、退耕還林8000畝,完成41.4萬畝公益林的圈定和埋設界樁工作。超額完成海防林造林6550畝和退塘還林2535畝任務。農村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工作進展順利,完成外業勘界測量73.28萬畝,占總任務的99.13%,得到省的通報表揚。全縣森林覆蓋率達到63.8%。
(九)發展環境得到最佳化,和諧氛圍日益濃厚
1、全力抓好信訪工作。積極開展“信訪積案化解年”和縣委書記大接訪活動,確保60周年國慶期間無集體訪、越級訪。全縣信訪事項辦結率達85%。妥善解決了長期上訪的地稅系統下崗職工100人和工商系統下崗職工245人生活困難問題。
2、妥善解決土地糾紛問題。在全縣排查出的307宗土地糾紛矛盾中,已處理結案的284宗,涉及面積10.4萬畝,其中調解結案的269宗,依法裁決的15宗,土地糾紛處理結案率92.5%。特別是果斷處理了佛羅鎮響地村部分村民非法干擾龍沐灣開發建設的群體性事件,得到了各方的一致好評。2009年全省矛盾糾紛排查調處現場會在我縣召開,推廣我縣經驗作法。
3、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得到鞏固和加強。2009年偵破命案16宗,現行命案破案率達94.1%。撥出100多萬元作為開展偵破處置積壓命案獎勵經費,共偵破積壓命案14宗,超額完成省政法委、省公安廳下達的指標任務。我縣被評為全省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縣;縣公安局被省政法委評為全省政法系統偵破處置積壓命案專項行動先進單位。
4、安全生產形勢穩定。全年共發生各類安全生產事故64起,同比下降20.1%;無特重大安全生產事故發生,非煤礦山、危險化學品等行業繼續保持零事故。
(十)依法行政和政府自身建設進一步加強
一年來,縣政府及其各部門自覺接受縣人大的依法監督、縣政協的民主監督和社會監督、媒體監督,共辦理人大代表議案97件、政協委員提案32件。參與行政訴訟案件10宗,受理行政複議案件12件,備案登記規範性檔案8件。省下放行政管理事項正常運轉。結合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加強對各級領導幹部的教育、管理和監督,強化機關效能建設。推行廉政建設責任制,促進政風、行風和社會風氣的好轉。動員全縣機關增強加快發展的責任感和緊迫感,牢固樹立“為企業服務、為項目建設服務就是為全縣發展大局服務”的思想,積極主動為各類投資主體提供優質高效服務,打響“誠信服務、信用樂東”的投資環境品牌,讓投資商安心、放心、舒心。
全面推進政府機構改革工作,提高政府機構辦事效率,減少財政負擔。完成縣政府24個工作部門的“三定”工作和各鎮、事業單位機構改革任務,鎮黨政內設機構由5個減為3個,行政編制498人減為448人,精簡10%。積極推進財政管理制度改革,選定縣政府辦等12家縣級預算單位開展公務卡改革試點工作。審計、監察、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取得新成效,共評審、審計政府投資項目36個,核減資金2939萬元。支持和幫助軍警部隊建設,認真落實隨軍家屬安置政策,加強國防動員教育,廣泛開展民眾性擁軍活動,促進軍民共建,爭創“雙擁模範縣”工作紮實推進,軍政軍民更加團結,和諧共處、共同發展的良好局面得到進一步鞏固。耕地保護、民政、民族宗教、外事僑務、司法、統計、檔案、氣象工作取得新成績。我縣被評為全國第二次經濟普查工作先進集體。婦女兒童、老齡、殘疾人事業等工作取得了新的進步。建國60周年之際,縣人民政府被國務院評為第五次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受到表彰。
各位代表,過去一年我縣主要經濟指標保持高位運行,各項事業穩步推進,可以用“速度較快、亮點增多”來概括。這些優異成績的取得,充分說明了縣委提出的“兩翼推進”和“兩個融入”的工作思路是切合樂東實際的。全縣上下發展思路更加明晰,發展成效更加明顯,發展後勁更加充足,發展環境更加和諧。同心同德,不氣餒、不折騰、不推諉,群策群力,一心一意謀發展,聚精會神搞建設已成為全縣人民的思想主流。在全球金融危機影響逐漸加大的情況下經受住考驗,繼續保持平穩較快發展的良好勢頭,成績來之不易,這是黨中央、國務院英明決策的結果,是省委省政府正確領導的結果,是縣委堅強領導、把握大局、科學決策的結果,是縣人大和縣政協監督支持的結果,是廣大樂東籍外出人員和社會各界人士關心幫助的結果,是全縣各族人民解放思想,統一認識,團結拼搏,務實創新,真抓實幹的結果。在此,我代表縣人民政府,向全縣52萬各族人民,向給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社會各界人士,向省駐縣各單位、駐縣軍警部隊,向廣大外出幹部,向所有關心支持樂東改革發展的同志們、朋友們表示衷心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在總結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我縣經濟社會發展中仍然存在不少的困難和問題,主要是:我縣經濟總量仍然較小,產業結構仍不夠合理,城鄉發展、沿海山區發展不平衡,就業壓力大,企業融資困難,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水平較低,貧困面較大,歷史遺留問題較多,社會事業發展相對滯後,改善民生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工作任務艱巨等仍是我縣經濟社會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這些問題需要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一方面要充分認清嚴峻的形勢,把困難估計得大一些,把措施準備得更周密一些,另一方面又要堅定信心,主動出擊,搶抓機遇,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二、2010年工作任務
今年是我縣全面完成“十一五”規劃目標的最後一年,也是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和海南實施西部開發的開局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對全面完成“十一五”規劃目標,啟動“十二五”發展規劃,保持經濟社會發展良好勢頭和連續性至關重要。根據縣委的工作部署,今年縣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十七屆三中、四中全會、省第五次黨代會、省委五屆歷次全會、中央和全省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和加快西部開發建設的重大歷史機遇,緊緊扭住發展不放鬆,繼續加大投資力度,全力推進重點項目建設和城鎮化建設,強化“三農”工作,大力發展熱帶特色現代農業,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和社會各項事業的全面進步。
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測目標為:全縣生產總值增長12%以上;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增長20%以上;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50%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20%;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5%以上;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1%以上;萬元GDP能耗下降2%。
為落實上述總體要求和實現上述預期目標,今年著重抓好以下十個方面的重點工作:
(一)爭創熱帶特色現代農業示範區,大力打造大農業新格局
1、依靠科技支撐農業產業化的發展。與南京農業大學、中國熱帶科學院合作,爭取省政府的批准,建設一批國家級、省級標準化示範基地。以發展支柱產業和主導產品為重點,積極引進和扶持一批有競爭優勢和示範帶動能力強的龍頭企業上規模、創品牌。加快提高農業組織化和社會服務化程度,大力培育新型農業專業生產合作經濟組織和農產品行業協會,構建起農民與社會化大市場相連線的橋樑。打造農工貿一體化、產供銷一條龍農業產業化經營體系,拉長產業鏈條。積極推進“公司+農戶”、“農戶+農戶”模式,帶動農民增收致富。
2、調整最佳化種植業結構。繼續鞏固和發展香蕉、反季節瓜菜、橡膠三大傳統優勢產業。依託與科研單位的強強聯合,通過科技支撐,做強做精香蕉產業。做好“香蕉仙子”評選活動和香蕉哈爾濱推介會,進一步擴大“中國香蕉之鄉”、“中國果菜無公害十強縣”等品牌效應,積極創建6萬畝香蕉全國綠色食品生產基地。以天然橡膠為主體,提高芒果、龍眼等熱帶經濟作物生產的規模化、產業化水平。擴大豆角、西瓜、青瓜、尖椒等反季節拳頭產品的規模,積極扶持山區發展瓜菜生產。大力發展以大棚哈密瓜、木瓜為主的現代設施農業和精緻高效農業,形成產業規模,創建全省熱帶特色現代農業示範區和全國種子安全繁育基地。創辦以金錢樹為主的佛羅花卉大觀園,推進精品休閒旅遊現代農業園區建設。今年將啟動創建十村百園熱帶特色現代農業示範區,努力把我縣建設成為全國重要的冬季菜籃子基地、熱帶水果基地、南繁育種基地和天然橡膠基地,以大農業促進大發展。
3、加快發展海洋漁業和畜牧業。搞好養殖規劃,發展設施漁業,大力推廣和擴大石斑魚、羅非魚等名貴海淡水產品養殖規模。進一步調整最佳化海洋捕撈作業結構,提升外海捕撈能力。做好嶺頭國家一級漁港項目建設的跟蹤服務工作。加強海域使用管理和海洋環境保護,搞好濱海旅遊等涉海項目服務工作,推進我縣海洋經濟快速健康發展。充分依託無規定動物疫病區示範區的功能優勢,以養豬業和羅非魚養殖為示範,大力發展畜牧養殖業和淡水養殖業,不斷提高畜牧業和淡水養殖業在農業中的比重。
4、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和市場服務體系建設。加強農業綜合執法隊伍建設,組建農產品檢測中心,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不斷提升農業科學管理水平,正式啟動香蕉枯萎病防治等科研工作,發揮科技“110”的作用,打響農產品生態、綠色品牌。拓寬供銷社“新網工程”服務三農網路作用,扶持龍頭企業和專業大戶,積極發展購銷代理、產品配送、農資超市、網上交易等流通形式,延伸和拓展農產品國內外市場行銷空間,帶動農民走向市場。加大農貿市場升級改造力度,建立健全農貿市場體系,加強打擊私宰泛宰力度,讓人民民眾吃上“放心肉”。積極組織參與三月三、香蕉節、海交會等活動,加強合作交流,促進產銷銜接。
(二)繼續抓好重點項目建設,不斷夯實發展基礎
今年要繼續以重點項目建設為重要抓手,按照項目“建設一批,儲備一批,謀劃一批”的要求,高質量抓好項目建設,確保投資拉動增長,不斷夯實發展基礎,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1、抓好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圍繞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和西部開發建設,重點抓好以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1)抓好今年中央新增和省級擴大內需項目落實;(2)縣城總體規劃修編項目;(3)推進我縣大交通網路建設項目。抓好九所新區九龍大道通海工程,龍沐灣出口道路工程和農村公路“通暢”工程。主動和省有關部門溝通,爭取將縣城至九所、縣城至中線高速公路、縣城至毛公山、縣城至東方(江邊)、山榮至尖峰嶺、利金公路東延至九所新區等公路項目儘快列入建設計畫;(4)嶺頭國家一級漁港建設項目;(5)昌化江“兩堤兩路兩橋”工程項目;(6)縣城舊城區、江北新區和九所新區的市政工程項目;(7)九所新區及周邊沿海區域基礎設施建設項目;(8)結合海榆西線改造,配套完善九所至佛羅各鎮市政建設項目;(9)縣城自來水廠和九所新區、三曲溝供水工程項目,污水處理廠、生活垃圾處理場、三星級屠宰場建設項目;(10)縣人民醫院綜合門診大樓、縣第二人民醫院住院綜合大樓等項目;(11)長茅灌區節水改造、南木水庫等中小型水庫除險加固工程項目。
2、旅遊房地產和商貿項目。旅遊房地產項目主要有:龍沐灣國際旅遊度假區、江南樂居、山海灣溫泉家園(三、四期)、龍棲灣一號房地產、新東方房地產度假村、樂東果果園度假酒店、憑海臨風國際公寓;商貿項目主要有:大銘商業廣場、太陽城商業一條街、九所物流及綜合服務市場等項目。
(三)繼續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不斷壯大第二、第三產業
按照“大企業進入,大項目帶動,高科技支撐”的要求,加大招商引資工作力度,著重抓好項目實質性的開發落實,抓好籤約開發性項目的實際操作,在實效上做文章,促進第二、第三產業快速發展。
1、大力發展資源型新興工業。立足優勢資源,堅持“三不”原則,大力發展資源型工業,在鞏固發展好黃金、鉬礦、食鹽工業的基礎上,重點引進農副產品深加工、養殖加工業,發展特色旅遊食品、服飾、工藝品加工業,加快開發小水電資源。全力推進工礦企業項目建設步伐,積極幫助企業解決發展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培育一批資源型優勢新興工業,將資源優勢轉變為經濟優勢和競爭優勢,提升我縣整體經濟實力。
2、大力發展以旅遊業為龍頭的現代服務業。積極融入到國際旅遊島建設的區位角色中去,盡力爭取,主動作為,大力發展以旅遊業為龍頭的現代服務業。今年抓緊編制“一江一山二嶺三灣”的旅遊發展規劃、旅遊房地產發展規劃。加快推進“一江一山二嶺三灣”和望樓河下游整片開發等重點旅遊資源和特色旅遊產品開發建設,進一步完善旅遊基礎設施和配套服務設施。山海互動,加快引進和發展森林生態旅遊、熱帶濱海休閒度假旅遊、休閒觀光農業旅遊、黎苗族風情旅遊,著力打造昌化江、毛公山、西山嶺、尖峰嶺、龍沐灣、龍騰灣、龍棲灣等一批高標準、新理念的精品旅遊區、度假區。規範旅遊市場秩序,提升旅遊管理水平,創新旅遊促銷思路,加強與省內外旅行社的聯繫與合作,策劃有吸引力的旅遊活動,推介樂東旅遊資源,打響樂東旅遊品牌。努力藉助毗鄰三亞的區位優勢和豐富的旅遊資源優勢,加快融入大三亞旅遊圈,優勢互補,互利共贏。充分發揮旅遊業的輻射帶動作用, 帶動餐飲、服務、房地產等產業發展。加快推進以縣城和九所新區為重點的房地產開發,加速城鎮化進程,提升和繁榮第三產業,形成新的增長極。
(四)加大城鎮化建設力度,加快推進城鄉一體化進程
1、抓好縣城建設。加快縣城舊城區改造和江北新城區建設步伐,抓好昌化江兩岸防洪景觀堤(二期)工程,沿江南北公路(二期)和兩橋工程,江北新城區行政核心區道路(二期)工程,縣民族文化體育廣場(二期)工程,經濟適用住房和廉租住房等項目建設,完成抱由鎮西坊村搬遷和謀劃東坊村的改造工作。做好各建設項目的跟蹤服務工作。進一步增強和完善縣城市政、交通、住房、信息、物流、經貿等功能,通過規劃建設各類住宅小區,擴大縣城人口規模,擴大城區面積,增強對山區鎮的帶動和幅射作用。
2、抓好九所新區建設。進一步鞏固九所新區良好的發展勢頭。利用代建基礎設施項目的模式,完善區域中心市政設施配套和服務功能配套,最佳化發展環境,提升區域綜合發展實力;加快土地的儲備整理,加強旅遊房地產業的發展規劃,促進旅遊房地產業的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積極抓好在建、在談項目的協調服務,促進項目建設的順利推進;進一步發揮九所新區獨特的區位和資源優勢,繼續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努力把九所新區建設成一個新興的熱帶濱海特色風情城鎮,帶動和幅射沿海地區的開發建設。
以縣城和九所新區為重點,加快推進城鄉一體化進程。完善城鎮建制設定,扶持重點小城鎮發展,增強綜合服務功能,積極謀劃抱由、九所、利國、黃流、尖峰、保國等獨具特色的山區和濱海小城鎮發展。推進戶籍制度改革,放寬城鎮落戶條件,促進產業和人口集聚,提高城鎮的綜合發展實力和輻射帶動能力。
(五)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社會事業全面發展
1、大力實施“科教興縣”和“人才強縣”戰略。加快實現“兩全”(即全面實現普九、全面提高教育質量)目標,推進素質教育。穩步推進高中教育,加快發展農村中等職業教育;完善教育經費保障機制,加大教育投入,著力改善農村辦學條件;繼續落實“兩免一補”政策,辦好民族特困國中班和民族寄宿班,穩步推進“教育移民扶貧”工程。提高農村教師待遇、改善工作條件,今年1月1日起,將高中教師和中職教師績效工資水平與義務教育階段中國小教師績效工資水平拉平。把教育工作的重點轉移到提高教師隊伍素質和提高教學質量上來,抓好教師全員培訓提高工程、骨幹教師培訓工程,實施中國小校舍安全工程,努力創建規範化學校。加大科技投入,加強人才引進。大力推進以企業為主體的科技創新活動,繼續發揮以農業為主的科技示範作用,不斷增強我縣主導產業的科技含量。積極開展科技下鄉活動,加大農民勞動技能培訓,切實抓好新品種、新技術和新成果的引進、示範和推廣,提高農民科技致富能力。
2、加快醫療衛生、人口和計畫生育事業發展。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加快推進縣人民醫院和縣第二人民醫院兩個縣域醫療服務中心建設,不斷完善以縣級醫院為龍頭、鎮級衛生院為骨幹、村衛生室為基礎的農村三級醫療衛生服務網路建設,提高醫療衛生服務水平,加快推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進程。加強衛生人才培養,引進拔尖衛生人才,逐步提升醫療衛生管理能力和技術水平;不斷提高和改善鄉鎮衛生院職工工資待遇和住房條件,穩定農村衛生人才隊伍。逐步提高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補償比例,使廣大參合農民獲得更多的實惠。進一步完善衛生應急體系、疾病控制體系、衛生監督體系建設,提高應對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能力和公共衛生保障水平。嚴格落實人口和計畫生育工作政策,落實省下達的人口和計畫生育各項責任目標,全面提高計生工作整體水平,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5‰以下,符合法定生育率91%以上,出生人口性別比控制在117以下。
3、抓好就業和社保工作。鼓勵勞動者自主創業和自謀職業,促進下崗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發動和組織農村富餘勞動力踴躍參與技能培訓,大力發展打工經濟,有組織地轉移農村富餘勞動力,加快勞務輸出,促進跨地區就業,繼續做好農村富餘勞動力就地就近就業,增加農民收入。千方百計增加就業崗位,做好睏難群體就業援助工作,積極解決下崗分流人員尤其是“零就業家庭”、城鎮弱勢群體的再就業問題,新增加城鎮就業1200人。強化社會保障體系建設,擴大社會保險覆蓋面,提高城鄉低保補助標準,大力推進以養老、失業、醫療保險為重點的社會保障工作,支持和發展社會福利、社會救濟、城鄉低保、優撫安置和醫療救助等社會保障事業。推進農村養老保險工作,擴大城鄉養老保險覆蓋面,實現60歲以上農民養老全覆蓋。
4、繼續大力打造城鄉安居工程。加大經濟適用住房、廉租住房建設和少數民族地區茅草房改造力度,逐步緩解幹部職工、困難群體、少數民族地區民眾住房難、住房差的問題。基本完成全縣茅草房改造任務,啟動大廣壩庫區移民危房改造工程。
5、加大扶貧攻堅力度。創新扶貧工作思路,以增加農民收入為主要內容,利用好“三集中”資金,加快山區基礎設施建設,努力改善山區民眾生產生活條件,增強自我發展能力。加強樂東和三亞兩地聯手幫扶工作,不斷開創扶貧開發工作新局面。
6、加快文化體育事業發展。推進各鎮宣傳文化站建設。強化市場監管,促進文化市場健康發展。實施農村廣播電視覆蓋工程,基本消滅廣播電視收視盲區。積極開展文化下鄉、體育進村活動,促進社區文化、校園文化、村落文化協調發展。扶持黎苗漢族鄉土特色文化產品的創作生產。繼續扶持中國民間藝術之鄉——黃流鎮、大安鎮民間藝術的傳承和發展。深入開展全民健身活動,大力發展競技體育,不斷提高人民民眾精神文化生活水平。
7、努力提高城鄉居民收入水平。落實各項惠農強農措施,繼續加大對農民的補貼力度,提高良種補貼、農機具補貼、家電補貼、農資綜合直補標準,擴大補貼範圍,確保農民持續增收。擴大政策性農業保險險種和覆蓋範圍。落實扶持政策,健全就業援助制度,開發公益性崗位,千方百計提高城鄉居民收入水平。
(六)全力維護社會和諧穩定,進一步最佳化發展環境
1、加強安全生產。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加強事故隱患排查和整治,打擊非法生產經營,著重抓好礦山、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民爆器材、建築施工、消防、道路交通、
人員密集場所等行業安全生產,杜絕重特大事故發生。大力推進城鄉食品安全工程,加強食品、藥品和餐飲衛生監管。完善突發公共事件應急處置機制,提高應急管理能力。
2、維護社會穩定。堅持依法治縣,緊緊圍繞“社會治安環境重點整治年”的目標要求,著力打造“平安樂東”,把維護社會和諧穩定、最佳化發展軟環境作為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首要任務來抓。進一步健全和落實維護社會穩定的工作責任制,完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立健全嚴打長效機制,鼓勵和發動廣大民眾積極參與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實現群防群治。認真排查處理各類矛盾糾紛,加大偵破歷史積壓命案工作力度,繼續保持“嚴打”態勢,依法從快從嚴打擊各種違法犯罪活動。加強普法宣傳教育,深入開展法律進機關、進鄉村、進社區、進學校、進企業、進單位活動,進一步提高民眾法律素質,提升知法、守法、用法水平,創造良好的投資開發建設環境。認真落實信訪工作責任制,完善縣領導接訪下訪約訪和掛牌督辦制度,加強督查督辦,暢通信訪渠道,規範信訪秩序,引導民眾理性合法表達個人訴求,有效化解人民民眾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依法維護好人民
民眾的切身利益,確保社會和諧穩定。
3、推進生態建設。堅持生態立縣、環境優先的原則,努力實現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雙贏”,促進人與自然協調發展。繼續推進海防林建設工程、天然林保護工程,鞏固退耕還林、退塘還林成果,今年上半年全面完成農村集體林權制度改革任務。加強水土保護工作。加強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重點水源地、重要海域的保護和管理,有序開發利用土地、森林、礦產、海灣、海岸線等重要資源,提高資源開發利用水平和效益。抓住國際旅遊島建設將尖峰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列入國家生態補償試點的契機,進一步加強生態、公益林等森林資源的保護力度。加強城鎮污水和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強化環境污染防治。抓緊完成污水處理廠和垃圾處理場的建設並投入使用。繼續推行改水改廁,發展生態循環農業,加強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大力推進節能減排。加大淘汰高耗能、高排放和落後產能的力度。加強清潔生產、節能減排技術和產品的推廣套用工作,大力推廣農村沼氣池建設。繼續抓好農村飲水安全工程,著力解決我縣飲水不安全地區和村莊的飲水安全問題。以文明生態村建設為綜合創建載體,切實推進新農村建設。
(七)積極組織引導,切實做好村民委員會組織換屆工作
認真按照省委和縣委關於村級組織換屆工作的部署和要求,嚴格按照有關政策和法律法規的程式,充分發揚民主,嚴格依法辦事,配好配強村級班子,確保換屆選舉工作圓滿完成,為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堅強有力的組織保障。落實黨的民族自治政策,進一步健全村級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制度和以村委會、村民會議、村民代表會議、村民小組為主體的村民自治組織體系。充分發揮村民自治組織在協調利益、化解矛盾、排擾解難中的作用。
(八)努力塑造樂東良好形象,對外打響樂東品牌
今年以樹立和宣傳樂東品牌形象作為一項重點工作,舉全縣之力做好2010年海南省黎苗族傳統節日“三月三” 主會場暨中國海南省樂東第四屆香蕉節工作。以節會友,以節招商,以節促銷,促進經濟社會的發展。結合今年“旅遊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年”的任務目標,抓好我縣城鄉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工作,大力塑造樂東的良好形象。努力創建省級雙擁模範縣、省級衛生城,進一步打造良好的樂東人文環境、投資環境和社會環境,樹立大樂東的品牌形象。今年把我縣農產品推銷主會場定在東北。
(九)加強政府自身建設,推動機關服務創新新突破
1、更加注重解放思想。進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創新,不斷加強政府自身建設。進一步加強學習,與時俱進,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和正確的政績觀,不斷提高領導科學發展的水平和能力。進一步發揚敢闖敢試的精神,不斷破除制約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進一步開闊視野,樹立超前眼光,借鑑先進經驗,不斷提高建設和管理水平。進一步改進工作作風,真抓實幹,強化工作執行力和落實力,創造實實在在的政績,為老百姓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
2、更加注重民主政治建設。深入貫徹依法治縣,全面推進依法行政,深化政務公開,增強施政透明度。自覺接受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的法律監督和工作監督,依法向人大及其常委會報告工作,切實執行人大及其常委會的各項決定決議。主動加強與人民政協的聯繫,認真聽取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的意見。認真辦理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議案、建議和提案,不斷提高辦理質量。
3、更加注重科學民主決策。加強對當前形勢變化的分析判斷和政策調整的跟蹤銜接,把握好政策取向。進一步健全重大決策聽證、論證、合法性審查、集體決策制度。對事關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項目、重點工程、重要決策、大筆資金,認真調查研究,搞好專家諮詢,廣泛採納民意,民主決策,不斷提升科學決策能力。
4、更加注重行政效能提升。強化服務意識,最佳化投資環境。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儘快啟用行政服務中心,切實提高政府行政效能。加強財政管理體制改革,確保財政運行質量更加高效、最佳化。強化行政效能督促監察,確保各項政策措施落到實處。切實精簡會議,壓減檔案數量。鞏固和完善“行風熱線”等平台建設,進一步拓展、暢通政府與民眾溝通的渠道,切實解決好民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突出問題,維護人民民眾的根本利益。
5、更加注重清正廉潔。堅決學習好、貫徹好、落實好《廉政準則》,切實抓好反腐倡廉制度建設,不斷提高制度執行力,推進政府系統反腐倡廉建設。完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拓展從源頭上預防和治理腐敗領域,加強行政監察和審計監督,嚴厲查處違法違紀案件,以反腐倡廉的實際成效取信於民。
(十)務實為民,全面實施為民辦十二件實事好事
1、建設農村公路通暢工程項目61個共210公里,受益57個村,人口8萬人。
2、投資1913萬元完成2宗水庫除險加固工程,投資1508萬元完成抱由鎮多建12500畝田洋整治。
3、完成縣城自來水管網改造工程,受益人口3萬人。
4、建設村級農業科技110服務點20個,農業科技110示範基地8個;農業科技示範園2個共100畝。
5、創建縣農產品質量檢測中心。
6、結合海榆西線改造,配套建設九所、利國、黃流、佛羅等鎮的市政工程。
7、在沿海地區建設一個日處理垃圾100噸的垃圾處理場。
8、建設經濟適用住房1200套、廉租住房500套、安置房700套、周轉房300套、公租房300套。
9、完成茅草房改造5000戶、農村危房改造1000戶;啟動大廣壩庫區10個村1026戶移民危房改造工作;繼續扶持山區農戶發展種植、畜牧和淡水養殖業。
10、完成沼氣“一池三改”2500戶,設立村級服務點25個。
11、完成11所中國小校舍改造13192平方米;創建省級規範化學校6所、縣級規範化學校5所。
12、繼續實施“亮睛工程”;推行免費婚前醫學檢查,免費婚前醫學檢查率達50%以上。
各位代表,我縣正處在加快發展的關鍵時期,新的形勢催人奮進,新的任務光榮而艱巨。讓我們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和縣委的堅強領導下,緊緊依靠和團結全縣各族人民,齊心協力,務實創新,紮實工作,為建設團結和諧、文明進步的新樂東,為加快我縣又好又快發展而努力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