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全球競爭力報告

2010年全球競爭力報告

世界經濟論壇發布了《2010-2011年全球競爭力報告》。在大型發展中經濟體中,中國繼續領先,排名上升2位至第27名。美國下跌至第四位;瑞士仍處第一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10年全球競爭力報告
  • 外文名:2010年quanqiujingzhenglibaog 
報告簡介,報告排名,相關評論,排名方式,

報告簡介

世界經濟論壇在2010年新領軍者年會即將於天津召開之際,2010年9月9日在京發布了《2010-2011年全球競爭力報告》,中國競爭力排名繼續上升,由去年的29位上升至27位。
全球競爭力報告的競爭力排行榜以全球競爭力指數為基礎,該指數又以12個主要競爭力因素為基礎,這些因素包括機構、基礎設施、巨觀經濟環境、健康與初等教育、高等教育和培訓、商品市場效率等。

報告排名

報告顯示,亞洲的幾個發達經濟體和發展中經濟體在這一報告的全球競爭力排名中取得了良好成績。新加坡排名發達經濟體第三,日本和香港也名列前20強。
瑞士連續兩年排名第一,而美國在去年失去頭把交椅之後,今年又被瑞典和新加坡超越,排名下降至第四位。除日益嚴峻的巨觀經濟失衡問題外,美國公共和私人機構的削弱以及人們對美國金融市場狀況的擔憂也是造成美國位次下降的原因。北歐國家繼續在排行榜上表現優異,瑞典、芬蘭和丹麥均名列前10名。 據日本共同社報導,美國在金融市場效率、企業財報及監查方面的得分大幅下滑。瑞士則在技術創新等方面得到較高評價。  排名3~7位的分別是新加坡、瑞典、丹麥、芬蘭和德國。另外,日本的競爭力上升一位,從第9升至第8。
在新興市場國家中,中國和印度的排名均上升1位,分別位居第29和第49。巴西的排名急升至第56。原油價格回落等因素導致俄羅斯的排名跌落了12位,降至第63。 《報告》全文囊括了全球139個經濟體的簡介、亮點和排名。亞洲的幾個發達經濟體和發展中經濟體在這一報告的全球競爭力排名中取得了良好成績。新加坡排名第三,日本第6位和香港第11位,均名列前20強。  在大型發展中經濟體中,中國繼續領先,印度為第51名。在其他亞洲國家中,印度尼西亞(第44位)、越南(第59位)和斯里蘭卡(第62位)是今年進步最大的一些國家,而泰國(第38位)和巴基斯坦(第123位)的排名在繼續下降。  瑞士在今年繼續獨占鰲頭,而美國在去年失去頭把交椅之後,今年又被瑞典(第2位)和新加坡(第3位)超越,排名下降至第四位。除日益嚴峻的巨觀經濟失衡問題外,美國公共和私人機構的削弱以及人們對美國金融市場狀況揮之不去的擔憂也是造成美國位次下降的原因。北歐國家繼續在排行榜上表現優異,瑞典、芬蘭(第7位)和丹麥(第9位)均名列前10名,而挪威則排名第14位。  英國最近幾年的排名一直在下降,但今年上升了一位至第12名。在拉丁美洲,智利(第30位)是排名最靠前的國家,其後是巴拿馬(第53位)、哥斯大黎加(第56位)和巴西(第58位)。中東和北非地區的幾個國家也占據了排行榜的前半部分,其中包括卡達(第17位)、沙烏地阿拉伯(第21位)、以色列(第24位)、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第25位)、突尼西亞(第32位)、科威特(第35位)和巴林(第37位)。近年來大多數海灣國家在排行榜上保持了上升的趨勢。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區,南非(第54位)和模里西斯(第55位)位列排行榜前半部分,後面接著的是第二梯隊最佳區域表現者:納米比亞(第74位)、波札那(第76位)和盧安達(第80位)。
2010全球競爭力報告2010全球競爭力報告

相關評論

世界經濟論壇創始人兼執行主席克勞斯·施瓦布指出:“未來的經濟格局將以變化不定和動態平衡為特徵。在為未來做好準備使經濟表現優異的同時,政策制定者們也在努力尋找應對當前經濟挑戰的方法。在這種全球經濟環境下,各國應將支撐經濟成長和發展的基本面落到實處,這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重要。”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教授、《報告》合著者沙維爾·撒拉-伊-馬丁(XavierSala-i-Martin)補充說:“儘管政策制定者對全球經濟的未來心存擔憂,但不能因為暫時的困難而忽視長期的競爭力基本因素。經濟體如果要保持競爭力,就必須確保建立起提升生產力的因素,因為它們當前和未來的繁榮依賴生產力的提升。鼓勵競爭力的經濟環境有助於各國抵禦經濟危機,確保建立起一種可在未來使經濟取得良好表現的機制。”

排名方式

《全球競爭力報告》的競爭力排行榜以全球競爭力指數為基礎,由薩拉·伊·馬丁(Sala-i-Martin)教授為世界經濟論壇編制並於2004年引入,而全球競爭力指數又以12個主要競爭力因素為基礎,全面地反映了處於不同發展階段的世界各國的競爭力狀況。這些因素包括機構、基礎設施、巨觀經濟環境、健康與初等教育、高等教育和培訓、商品市場效率、勞動力市場效率、金融市場發展、技術就緒度、市場規模、商業成熟度和創新。  排名的計算基礎是公開可獲得的數據以及世界經濟論壇與其合作夥伴機構(包括領先的研究機構和商業組織)每年在《報告》所涉及國家進行的全面的高管意見調查。今年調查了139個經濟體的13,500多位商界領袖。調查的目的是了解影響經濟體商業環境的眾多因素。《報告》也詳盡地列出了各國的主要優勢和弱勢,可據此確定進行政策改革的關鍵優先領域。  《報告》提供了大量數據,詳細介紹了調查所涉及的139個經濟體的情況,綜合概述了各國的具體排名,另外也提供了數據表,列出了110多個指標的全球排名情況。  今年的《報告》還包含了對精選出來的一些地區和話題進行的討論,包括分析歐盟國家的競爭力(特約作者為歐洲專員約阿希姆·阿爾穆尼亞(JoachimAlmunia));對拉美基礎設施所面臨挑戰的回顧(尤其專注於巴西);關於巨觀經濟穩定性和長期競爭力關係的適時討論;和歐盟聯合研究中心分析全球競爭力指數的結果(強調了該指數在統計上的嚴謹性和科學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