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五年,縣第十三屆人民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和縣委的正確領導下,在縣人大、縣政協的有效監督和大力支持下,帶領全縣人民高舉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偉大旗幟,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大精神,堅持科學發展觀,牢牢抓住東北振興和沿海開放的雙重機遇,堅定不移地走工業強縣之路,紮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努力建設和諧社會,圓滿地完成了各項任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08年綏中縣政府工作報告
- 發布單位:綏中縣政府
- 發布時間:2008年
- 屬性:政府工作報告
基本信息,工作回顧,
基本信息
各位代表:
綏中縣第十三屆人民政府任期已滿,我受縣第十三屆人民政府的委託,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並請各位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會議的同志提出意見。
綏中縣第十三屆人民政府任期已滿,我受縣第十三屆人民政府的委託,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並請各位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會議的同志提出意見。
工作回顧
過去的五年,縣第十三屆人民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和縣委的正確領導下,在縣人大、縣政協的有效監督和大力支持下,帶領全縣人民高舉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偉大旗幟,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大精神,堅持科學發展觀,牢牢抓住東北振興和沿海開放的雙重機遇,堅定不移地走工業強縣之路,紮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努力建設和諧社會,圓滿地完成了各項任務。
到2007年底,全縣地區生產總值預計可實現74.5億元,比上年增長16.6%,比2002年增長131.4%,其中第一、二、三產業增加值預計分別實現21.5億元、21.7億元和31.3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1%、30%和12.6%,分別比2002年增長73.4%、189.3%和154.5%。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預計實現21.9億元,比上年增長26%,比2002年增長450.3%。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可實現22,088萬元,比上年增長20%,比2002年增長79.6%。農民人均純收入預計實現4,598元,比上年增長14.3%,比2002年增長81.7%。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預計可達8,569元,比上年增長10%,比2002年增長39.9%。
工業經濟實力明顯提升。2007年,我縣全口徑工業總產值預計可實現74.6億元,比上年增長5%,比2002年增長176%,但沒有實現年初制定的計畫。其中規模工業總產值實現11.8億元,比上年增長30%,比2002年增長353.9%。
項目建設成效顯著。五年來,全縣固定資產投資500萬元以上的項目共有58個。2007年,全縣新上投資1,000萬元以上項目24個,其中,投資5,000萬元以上重點項目共有10個,投資超億元的項目有5 個。總投資5,000萬元的肉雞屠宰加工項目當年施工當年投產;總投資9.6億元的船舶製造、總投資4.5億元的維遠型材、總投資1.4億元的帝華味素、總投資1.2億元的三強鋼結構三期、計畫總投資5,000萬元的七星直縫鋼管、計畫總投資87億元的綏中發電廠二期工程等幾個項目已經開工建設;計畫投資30億元的風力發電、計畫總投資1.1億元的磷精粉生產和計畫投資5,000萬元的三次採油聚合物等項目正在辦理相關手續,準備開工建設。
招商引資有所突破。2007年,全縣實際利用外資300萬美元,出口創匯完成1,150萬美元,比上年增長27.8%,比2002年增長36.1%。在韓國、香港、福建等地成功地舉辦了招商活動,我縣沿海經濟帶的招商形勢越來越好,工業、旅遊開發、水產品加工等領域的客商紛至沓來,已經出現了招商引資的良好勢頭。
園區建設順利推進。我縣“二沿四園”的開發格局初步形成,幾年來,我縣著力打造了萬家-高嶺工業園區,今年在原有園區建設的基礎上,與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聯手建設100平方公里綏中濱海經濟區已納入發展計畫。園區起步區內8,737萬元土地補償金全部到位,道路規劃正在進行,相關配套設施開始建設。園區建設管理機構已趨完善,各項工作全面展開。
農業基礎地位進一步鞏固。2007年,農業總產值預計達到42.6億元,比上年增長12%,比2002年增長89.3%。全縣糧食、水果、水產品、蔬菜、肉蛋奶總產量分別可達到34 萬噸、40萬噸、19.5萬噸、154萬噸和19.7萬噸,分別比上年增長6.3%、27%、2.6%、3.4%、10%,分別比2002年增長46.3%、58.4%、34.5%、53.5%、91.2%。五年來,我縣全面貫徹落實了黨中央在農村的各項優惠政策,加大了對農業的投入。大力開展“六項工程”競賽活動,確立了“兩水一畜一菜”四大主導產業。棚菜生產跨越式發展,僅2007年就新建設蔬菜大棚5,000個,全縣蔬菜大棚面積已達15.5萬畝,共發放棚菜貸款22.7億元。2007年,政府出資100萬元為農民的蔬菜大棚上保險,開全省先例,當年農民就獲得保險公司賠款近90萬元,極大地減輕了農民的投資風險。果樹精品園數量達到239個,水產品工廠化養殖面積達14.77萬平方米,新建畜牧養殖小區223個。我縣已經成為國內肉類生產大縣。農業產業化步伐加快,共發展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14家,現代設施農業園區2個,農村經紀人隊伍達到3,000人。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成果喜人。完成水利骨幹工程954處,有望連續8次奪得省“大禹杯”。完成植樹造林20.4萬畝,封山育林5.5萬畝,集體林權改革完成211萬畝,完成了總任務的90%。
新農村建設穩步推進。2007年,我縣出台了《關於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意見》,深入開展了“一發展五建設”活動。按照“先行試點、抓好重點、打造亮點”的思路,大力實施了“五個三”工程。農村人居環境逐漸美化,試點村面貌煥然一新。我縣共確定32個試點村,其中市級7個。試點村產業得到有效提升,農民收入穩定增加,村容村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文化活動豐富多彩,村風更加文明。今年試點村共硬化村屯道路153公里,鋪設連戶路54公里、進戶路13.3公里,改水3,200戶,改廁2,100戶,新建沼氣池2,000個;植樹32萬株,安裝路燈100盞,清理垃圾5,000餘噸、柴垛3,400處、路障3,800米;新建標準化村部32個、村級文化室19個、文化體育廣場22個。
第三產業蓬勃發展。2007年,全縣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21.3億元,比上年增長15%,比2002年增長121.9%。旅遊業穩步發展。濱海旅遊發展迅速,王寶富都生態園、萬家杜拜水城旅遊項目已開工建設。九門口景區改擴建工程已順利開工,初步完成了九門口4A級景區的申報工作,三山、永安生態游項目逐漸豐富多彩,天龍寺、前所、萬家海濱成為我縣夏季旅遊特色景區。今年我縣有望被確定為省級旅遊強縣。紮實推進了“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各類商品市場空前繁榮,極大地滿足了城鄉居民日益增長的物質需求,有效地拉動了縣域經濟的增長。運輸業方興未艾,全縣大貨車已達6,000餘輛,僅2007年就增加1,400多輛,我縣的運輸大縣地位進一步鞏固。金融業迅速發展,為我縣的經濟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資金支持,保險、房地產、信息等產業健康發展。
基礎設施建設日臻完善。五年來,共完成村通油路(水泥路)118條、664.2公里,修建橋樑116座、1,526.7延長米,193個行政村通了油路。僅2007年就完成村通公路 280 公里。用3年時間完成了102線57公里改造任務。高質量地完成了306線城北出口2公里拓寬和33公里的維修任務。濱海公路開工建設,實現了疏港路以西到萬家孟家段土路通車,正在推進疏港路以東至六股河段的路基改造。完成了4.023公里繞城公路路基改造工程。
城市改造開發進程明顯加快。五年來,完成城區開發工程41項,總建築面積達66.6萬平方米。其中2007年完成11項工程,面積18.6萬平方米。共完成8,200延長米,面積8萬多平方米的城區道路的修建工作。新建綠地2.9萬平方米,栽植行道樹6,512棵。新建公廁6座,翻新7座,維修135座。完成占地86畝的城市垃圾填埋場建設。集中供熱試點工程已經啟動。加強市容市貌管理,沿街1,450家單位、工商戶都簽訂了“門前三包”責任狀,2007年又新增100個果皮箱,投資220萬元新增18台清掃、清運車輛。2007年完成了農電路和塔山路改造任務,鋪設完成306線兩側20,640平方米步道方磚。
民生工程日趨完備。五年來,完成實名制就業38,916人;扶持創業帶頭人105人,帶動就業630人;安置大齡就業困難對象1,300人;實名制勞務輸出45,780人;培訓下崗失業人員11,731人;培訓農村勞動力25,682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9%。我縣城鎮企業養老保險參保企業116戶,參保人員達23,873人,農村養老保險參保人員達到23,000人。醫療保險參保單位320戶,參保職工30,163人。工傷保險參保單位113戶,參保職工11,567人。生育保險參保單位82戶,參保職工7,235人。參加失業保險人數1.8萬人。全縣46.6萬農民參加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為91%,提高了報銷比例,農民就醫狀況得以改善。落實了大病救助制度,降低了農民因病致貧、返貧的風險。
城鄉低保人口基本實現應保盡保,低保補助標準逐年提高。到2007年,全縣共有16,500戶、29,000餘人納入低保範圍,城市低保月救助標準增幅達45%,農村低保增幅達67%。土坯房改造成效卓著,為低保戶和貧困戶共修建房屋2,461戶、6,993間。新建7個五保大院。明水鄉新建一所建築面積2,500平方米的敬老院,同時可容納西北溝5個鄉鎮的五保老人在此安度晚年。扶貧幫困取得良好社會效益,爭取扶貧資金443萬元。“整村推進”扶貧15個村,使貧困農民實現了致富的目標。
各項事業進一步繁榮。完成了職教中心、利偉高中分校、一高中擴建等大型教育資源整合工程,李家、沙河、永安等7所九年一貫制學校建成並已投入使用,高台、前所、城郊九年一貫制學校建設已經啟動,但進展遲緩。共改造學校危房52,982平方米,撤併了79所村國小。高考升學率年年創新高,職業教育多方拓展,已成為我縣教育領域又一新的特色。加強全縣中國小師資隊伍建設,五年來,共招聘大中專畢業生830人充實農村教師隊伍,轉正民辦教師243名,使城鄉教育資源逐步平衡。
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穩步推進,完成了鄉鎮衛生院改制。醫療設施日趨完備,縣醫院綜合門診樓、疾控中心及配套工程全部完工,並投入使用。
建成占地113.3畝的新體育場,成功地舉辦了綏中縣第十屆全民運動會。開展了“十萬農民健身工程”,全縣25個鄉鎮全部修建了體育健身廣場並安置了體育器材。
文化工作紮實推進,規劃建設了14個試點鄉鎮綜合文化站。成功舉辦“綏中之夏”激情廣場活動。廣電事業健康發展,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順利實施。2007年,我縣被評為全國科普惠農興村先進縣,全縣的科技貢獻率達50%。2007年獲得國家、省、市科技資金350萬元左右,是近五年最多的一年。2007年人口出生率6.06‰,人口自然增長率1.60‰,計畫生育率97.25%。全力做好了全國第一次經濟普查和全國第二次農業普查工作,為未來經濟的發展提供了科學依據。
人事、檔案、人防、民兵、港航和民族宗教等各項事業都取得較好的成績。
財政體系平穩運行。五年來,財稅部門在培植財源,挖掘增收潛力及打擊偷逃稅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確保做到應收盡收。2007年,稅收收入預計實現15,146萬元,比上年增長21.9%,比2002年增長109.4%;財政非稅收入預計實現 6,942萬元,比上年增長18.8%,比2002年增長63.2%。廣泛加強同上級相關部門的溝通和聯繫,積極爭取上級各項補助資金,極大增強了財政的保障能力,五年來共爭取上級資金10億元,僅2007年就爭取上級資金44,800萬元,有效充實了我縣財力。深化財政體制改革,努力構建公共財政框架。實行了“鄉財縣管鄉用”理財方式,規範了鄉鎮收支行為,啟動了部門預算編制和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工作,規範財政資金運行秩序,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加大政府採購力度,擴大採購規模,極大地降低了行政成本。加強國有資產的監管,整合全縣各類資源,強化土地出讓管理,保證國有資產不流失。加大財政監督力度,有效規範了全縣財經秩序。
民主法制建設進一步加強。主動接受人大依法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積極聽取和採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及社會各界人士的意見和建議。五年累計辦理人大代表建議326件,政協委員提案566件,面復率、辦結率達到100%,滿意率均達到98%。我縣認真貫徹《行政許可法》等有關法律法規,以法律法規推進全局工作。五年來,縣級政府起草、審核、下發各類規範性檔案132件,政府行政管理走上規範化、法制化軌道。鄉村民主法制觀念進一步加強,政治民主化程度不斷提高,“四五普法”勝利完成,“五五普法”有序推進,民眾依法維權的意識日益增強。監察、審計監督工作力度加大。司法行政體制和工作機制改革穩步推進。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深入推進,治理商業賄賂專項工作成效顯著,全縣經濟發展環境不斷最佳化。
社會形勢和諧穩定。五年來,共受理民眾來信來訪2,496案次,來信來訪案件逐年減少,越級、進京訪形勢明顯好轉。五年中破獲刑事案件2,363起,破案率為91.8%,查處治安案件3,592起,有效地維護了我縣社會治安穩定大局。公安“三基”建設實現了3年任務2年完成。強化安全生產工作,建立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長效機制。2007年,全面開展了“社會矛盾大排查”和“安全隱患大排查”活動,緩解了社會矛盾,排除了安全隱患。完善了全縣各類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確保了民眾生命和財產安全。已連續三年獲省級“平安縣”。
各位代表,過去的五年,全縣經濟快速持續發展,各項事業都取得長足進步,社會穩定和諧,人民安居樂業。這樣來之不易的大好局面,是全縣人民艱苦奮鬥、默默耕耘的結果;是歷屆班子、歷任領導同心同德、歷盡艱辛,付出大量心血的結晶;它閃爍著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建言獻策、謀劃長遠的智慧光芒;飽含著駐綏單位、駐綏部隊、武警官兵的大力支持、熱情相助和無私奉獻。在此,我代表縣人民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及列席本次會議的其他同志,並通過你們向全縣人民、駐綏部隊指戰員、武警官兵、駐綏各單位,以及所有關心支持綏中建設與發展的社會各界朋友,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回顧過去的五年,我們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也清醒地看到我縣經濟和社會發展中存在的一些困難和問題:一是經濟結構不盡合理,經濟發展速度較慢,農業抗拒自然災害的能力較低,農業結構調整步伐仍然緩慢,工業經濟總量仍然偏小,財政依然困難。二是一些機制性、體制性矛盾還很突出,勞動就業、社會保障等方面關係民眾切身利益的問題仍然較多,一些民眾生活比較困難,影響社會穩定的因素還很多。三是經濟發展環境還需進一步最佳化。個別部門、個別公務人員仍存在政府權力部門化、部門權力個人化、個人權力利益化等問題,工作效率低下,工作態度不夠嚴謹,這些問題,不同程度影響了綏中事業的發展,也影響了綏中的招商引資環境。上述問題已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並決心在今後的工作中認真加以解決。
二、未來五年總體思路和工作目標
今後五年全縣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總體思路是: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和縣委十二屆四次全委會精神,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濱海經濟區建設為突破口,以切實改善民生為重點,堅定不移地走工業強縣之路,進一步夯實農業產業基礎,促進第三產業蓬勃發展,不斷加快城鎮化建設步伐,深入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為建設富庶、文明的新綏中而努力奮鬥。
新一屆政府到2012年的預期目標是:牢牢把握東北振興和沿海開放的重要機遇期,充分利用縣域經濟重點縣的優惠政策,著力打造我縣三大經濟長廊(即以102國道為軸線建設工業長廊,以306國道和綏青公路為軸線建設現代農業長廊,以濱海大道為軸線建設旅遊和新型服務業長廊),一心一意發展經濟,全心全意為綏中人民謀福祉,實現經濟總量翻一番的宏偉目標。
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全縣地區生產總值實現170億元,年均增長18%,其中第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分別實現34.6億元、66.2億元和69.2億元,年均分別增長10%、25%和17.2%,利用五年時間,要把我縣三次產業比例調整為20.4:38.9:40.7。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實現66.9億元,年均增長25%。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實現54,960萬元,年均增長20%。
濱海經濟區建設取得新突破。著力打造我縣西南沿海100平方公里經濟區,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逐步完善各項服務、配套功能。加強與秦皇島經濟區合作,推動兩地區在港口、能源、土地資源和產業等方面的合作,提升區域競爭力,積極承接和拓展京津冀經濟區和遼中南地區的輻射,改善軟環境建設,促進高新技術產業聚集和本地特色產業持續發展。把濱海經濟區建設成為我縣對外開放的先導區,使其成為環渤海地區最具投資吸引力的地區,力爭把該區域建設成為綏中最具活力和最具發展潛力的濱海新城區。
規模工業實力明顯增強。全口徑工業總產值要實現109.6億元,年均增長8%,逐步做大做強規模以上工業,規模工業總產值要實現63.5億元,年均增長40%。重點抓好七星造船、維遠型材、三強鋼構等大型工業項目建設,扶持企業不斷發展壯大;培植船舶製造配套、機械加工、石油化工等產業,最佳化產業布局,促進相關產業協調可持續發展。
新農村建設穩步推進。農業總產值實現 68.6億元,年均增長10%。糧食、水果、肉蛋奶、水產品和蔬菜五大主導產業產值要實現6億元、12億元、22.44億元、13.8億元和14.4億元,分別年均增長3%、10.6%、11.4%、7.3%和9.2%。全縣農村面貌要有較明顯的改變。通過科技創新,要實現無公害產品認證40個品種、面積25萬畝,綠色食品認證10個品種、面積10萬畝,有機食品認證5個、面積1萬畝,現代農業布局初具規模。徹底解決我縣飲水安全問題,完成灌區續建配套和節水改造工程。
第三產業更加繁榮昌盛。到2012年,全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42.8億元,年均增長15%。建設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流通體系,構建以商業物流為主導、以大型農產品和小商品批發市場為骨幹的商品市場體系。進一步發展運輸業,全縣大貨車總量要超過10,000台,真正成為運輸強縣。進一步繁榮旅遊業,爭創國家級旅遊強縣,擴大九門口景區,爭創國家5A級景區,大力開發濱海旅遊業,帶動相關產業發展,五年內把旅遊業打造成為我縣的支柱產業。
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完善。到2012年,在完成全縣村村通工程的基礎上,完成715公里屯屯通工程;完成北環路8.023公里建設工程,啟動南環路建設;保證濱海大道全線暢通,並完成102線到濱海路8條連結線130公里公路建設;完成全縣省級以上公路的路面維修任務,確保公路暢通;完善物流中心建設,完成9個客運站的建設。完成開發建築面積180萬平方米,新增商品住宅1.8萬套。高標準完成東西排洪治理,完成城市集中供熱和供氣工程,力爭建設城市污水處理廠。城市管理實現市場化運作、社區化服務、經常化管理,建設環保型地下垃圾箱,建設城內停車場。
社會事業協調發展。社會治安狀況良好,社會秩序和諧穩定,人民民眾基本文化權益得到保障,科技、教育、衛生、體育等各項社會事業全面進步。
招商引資工作再上新台階。直接利用外資額五年累計實現5,000萬美元;出口創匯額五年累計實現1億美元,年均增長20%。
人民生活質量不斷提高。城鄉居民參加養老保險人數突破5萬人,養老保險社會化發放率保持100%;建立覆蓋所有城鎮人口的基本醫療制度,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全面完善;城鄉低保完全實行動態管理,實現應保盡保;計畫投資1,200萬元,完成8所中心敬老院建設,讓孤寡老人老有所養。全縣農民人均純收入要達到7,257元,年均增長10%;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現13,800元,年均增長10%。
三、2008年政府工作的主要任務
2008年,是新一屆政府施政的第一年,政府工作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實現89.4億元,比2007年增長20%,其中,第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分別實現24.3億元、28.4億元和36.7億元,分別比2007年增長13%、30%和17.3%;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實現27.4億元,比2007年增長25%;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24.5億元,比2007年增長15%;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實現26,500萬元,比2007年增長20%;外商直接投資實現360萬美元,比2007年增長20%,出口創匯1,380萬美元,比2007年增長20%;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實現9,425元和5,047元,分別比2007年增長10%。
2008年,我們要重點抓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增強國民經濟實力,最佳化產業發展格局
根據十二屆四次縣委全委會精神,堅定不移的走工業強縣之路,逐步確立工業在我縣國民經濟發展中的主導地位,強力推動濱海經濟區建設,不斷鞏固農業的基礎地位,大力發展以旅遊業為主導產業的第三產業,促進一二三次產業協調發展。2008年,我縣三次產業比例要調整為27.2:31.8:41。
一要以項目建設為核心,著力打造工業強縣
把項目建設放在優先發展的地位,牽動工業經濟全速發展。重點發展能源電力、機械造船、建築材料、農產品加工和礦產開發五大支柱產業。實現開工建設一批,竣工投產一批,前期準備一批。要確保七星造船、維遠型材、宏偉禽業等項目投產達效;確保中石油三次採油聚合物、葛家磷礦和大王廟多金屬礦等項目按計畫開工建設;要做好遊艇製造、船板加工等項目承接和前期準備;要做好電廠二期、國電風力發電等國家投資的大項目的服務和聯絡工作。2008年,全縣要保證新上投資超5,000萬元的項目10個,其中投資超億元項目5個。
要深入開展招商引資,創新招商引資形式,建立以政府為指導、專業隊伍為骨幹、中介組織為輔助、園區為載體、企業為主體的招商機制,積極開展產業鏈招商、以商招商,針對重點領域、重點項目和重點對象,採取不同優惠政策,切實提高招商效率。
二要加快濱海經濟區建設步伐,打造我縣對外開放的先導區
將瀋山鐵路以南,西起萬家鎮孟家村、東至疏港路附近,總面積約100平方公里的區域,設定為我縣濱海經濟區。整個經濟區規劃分為三個功能區,重點發展臨港工業、物流倉儲、高新電子、商住旅遊、能源電力、機械造船等產業。完善濱海經濟管理機構,加快同秦皇島市經濟合作步伐,多方籌措資金,廣拓開發渠道,加快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實現“三通一平”。搞好經濟區的項目擺放規劃,做好項目入駐的一切準備工作,制定並執行好入區企業的優惠政策,搞好協調服務。
三要高度重視農業,促進農村經濟穩步發展
2008年,要繼續以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為主線,深化農業結構調整“六項工程”競賽活動。全縣農業總產值要達到48億元,比2007年增長13%。糧食、水產品、蔬菜、水果、肉蛋奶總產量分別達到30萬噸、20萬噸、158萬噸、40萬噸、21.67萬噸。生豬飼養量要達到185萬頭,比上年增長12.1%,家禽飼養量要達到3,710萬隻,比上年增長5.7%。水果業要新建果樹先導示範園22個,實現水果出口3.5萬噸;水產業要以養殖為重點,新增筏式養殖4,000台筏;畜牧業要以高標準畜牧小區建設為重點,新建畜牧養殖小區30個;要擴大設施蔬菜種植面積,新增高標準大棚5,000個;全年要新建省市級示範小區110個,縣級蔬菜基地5個;要加快龍頭企業建設,全年要新建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30個。
要高標準、高質量地完成王石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三期工程。做好大風口水庫、龍屯水庫除險加固工程。繼續抓好農田基本建設,完成水利骨幹工程97項,水土保持治理7萬畝,打大口井300眼,完成大風口水庫國家級審批,確保2010年全縣農民都能安全飲水。大力搞好造林綠化工作,完成人工造林5.4萬畝。要完成機械整地75萬畝,機械播種50萬畝,保護性耕作20萬畝。
四要增強第三產業活力,打造縣域經濟支柱產業
加快九門口景區的改擴建步伐,以李家鄉為重點,發展為九門口景區服務配套產業。要加快萬家杜拜水城和王寶富都生態園旅遊項目建設,打造我縣濱海旅遊的精品工程。規範管理天龍寺、前所和萬家海濱旅遊,努力發展我縣濱海旅遊業。加快永安小河口長城的開發,增強三山、跳石溝景區的吸納遊客能力,進一步做好“山、海、城”三篇文章,使旅遊業真正成為我縣的支柱產業。大力發展現代商業物流體系,進一步繁榮水果、蔬菜和小商品等各類型的產地市場,極力促進商貿流通市場發展,以“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建設為載體,推進農村市場繁榮。加快物流中心建設,有效規避運輸市場風險,逐步加快由“運輸大縣”向“運輸強縣”的轉變。
(二)以改善農村面貌為重點,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圍繞新農村建設“二十字”方針,堅持“一發展、五建設”的新農村建設思路,繼續實施“五個三”工程,不斷鞏固、完善、擴大新農村建設成果。
一要抓好新農村試點工作。繼續本著“先行試點、抓住重點、打造亮點”的思路,2008年再確定50個新農村試點村。確定試點村一定要充分尊重農民意願,不強推、不硬拉、不攤派,要選擇民眾積極性高、村班子凝聚力強、集體經濟好、產業發展快、適於治理的村作為試點村。要因地制宜選擇任務,量力而行確定工作目標,進一步擴大試點範圍,發揮試點村屯輻射作用,擴大試點村建設成果。按照“五個好”的要求,搞好新農村各項建設工作。
二要把解決農民最盼望、最需要、最受益問題做為工作重心。時刻把為農民謀福祉、讓農民得實惠作為新農村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從農民看得見、摸得著、感受得到的事情入手,真心實意地幫助農民民眾解決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要把發展生產作為新農村建設的重點,進一步夯實農業產業基礎,促進農民持續增收。進一步擴大農村低保範圍,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要達到92%,落實農村大病醫療救助制度,健全失地農民養老保險制度。在原有設施蔬菜保險的基礎上,由政府出資1,220萬元為大規模養雞戶、養豬戶和果樹種植戶上保險。積極為農民協調貸款,為農民致富提供資金保障。嚴格執行國家關於土地、糧食直補等惠農政策,最大限度保障廣大農民利益。
三要大力實施農村人才發展戰略。要真正把提高農民素質、培育新型農民作為新農村建設的著眼點和著力點,鼓勵、扶持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發展,紮實搞好農村勞動力技能培訓,讓家家都有明白人,戶戶都有致富項目,培養造就一大批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繼續開展“學習型鄉村,學習型農民”評比活動,採取靈活、多樣、開放的方式幫助農民提高政策法律意識,樹立文明新風。
四要切實改變農村落後面貌。把村容村貌改造作為新農村建設的切入點,繼續實施“五個三”工程。縣財政繼續加大投入力度,2008年增加預算1,000萬元,用於新農村建設。要進一步明確政府主導和農民主體的責任,進一步做好“三改”工作,加強文化廣場、自來水、排水溝、沼氣池、秸稈氣化等基礎設施、服務設施和配套設施建設,強化“治髒、治亂、治差、植綠”等環境整治工作,引導廣大民眾開展“優美新村”創建活動,逐步實現農村環境的徹底整治。2008年試點村要硬化村屯道路200公里,改水3,000戶,改廁2,500戶,新建沼氣池2,500個,新建標準化村部30個、村級文化室25個、文化體育廣場30個。
(三)大力實施民生工程,營造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
一要提高社會保障能力。要實施積極穩妥的就業政策,努力創造就業崗位和社會公益性崗位,方便城鄉居民就業。繼續擴大養老保險範圍,使養老保險參保和享受人員比例逐步趨於合理,建立覆蓋所有城鎮人口的醫療保險體系。做好生育、工傷、失業保險擴面工作,提高社會綜合保障能力。加快中心敬老院建設,解決城鄉老齡人口的養老問題;建立動態管理的城鄉低保體系,城鄉低保人數要達到32,000人;廣泛開展社會救助,為低保戶提供子女助學、醫療救助和應急救助;營造全社會關心殘疾人事業的良好氛圍;保障城鄉弱勢群體基本生活,為400戶農村貧困戶修建、維修房屋。積極推進“整村扶貧”,努力降低貧困人口比例,2008年要安排425萬元資金,重點解決17 個貧困村的脫貧致富問題。
二要加快發展社會事業。要繼續做好九年一貫制學校建設,高台、前所、城郊三所九年一貫制學校要在明年暑期投入使用。啟動校車工程,為學生營造安全、方便的學習環境;加大師資隊伍建設和教育投入,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培養大批實用型、科技型和複合型人才。紮實做好新一輪“普九”工作。加強衛生基礎設施建設,2008年,要建設一個醫療衛生社區服務中心和兩個社區服務站。加大科技創新力度,努力增強科技支撐水平。加快文化產業開發步伐,提高公共文化的服務能力和水平,做好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深入推進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搞好全縣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加強公務員隊伍建設。以北京2008年奧運會為契機,深入開展全民健身運動。加強人口和計生工作,穩定低生育水平。廣泛推廣節能減排工作,加大對城鄉環境污染監測治理,建設生態文明新綏中。抓好全國第二次經濟普查工作。做好審計、檔案、人防、民族宗教等方面工作。
三要創造優良人居環境。完成濱海公路疏港路以東至六股河段的路基改造工程,完成路面鋪設30公里;完成“綏—二”線20公里的大中修工程;完成北繞城公路鋪設工作及引路8.5公里的路基改造;全部完成村通工程任務(計245公里),啟動屯屯通工程;建成九門口客運站,加快物流大樓建設進程。啟動沿北環路區域開發建設工程,努力打造城市開發精品工程。完成金瑞花園以北、利偉高中西側、水韻奧園、中亞三期、建都花園二期等城市開發工程,加快城市化進程。啟動南部公鐵立交橋建設,擴大城區規模,全面鋪開城市集中供暖工程,做好集中供氣的前期準備工作。搞好城市西排洪渠治理,堅持治理一段,美化一段,力爭在三年內治理完成,將其建設成為綏中城區風景帶。做好中央路南伸北延、公園北街綜合改造和逸欣街打通工程,完成新路兩側的人行步道方磚鋪設工作。加強對城市交通和城市環境衛生治理,提高市民自覺保護意識,積極創建文明城市。
四要推行積極穩健的財稅政策。 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導向作用,鼓勵民間資本、外部資本在我縣投資興業。穩步加強增收工作,實現財、稅、庫、行聯網,保障稅款及時入庫。加強稅務稽查和財政監督力度,嚴厲打擊偷漏稅行為,大力清理欠稅,做到應收盡收。積極爭取資金,提高財政綜合保障能力。最佳化支出結構,促進各項事業協調發展。深化財政體制改革,完善公共財政體系建設。擴大部門預算試點,重點做好國庫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繼續完善政府採購制度。整頓和規範財經秩序,建立覆蓋財政收支全過程、全方位的財政監督機制,不斷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
五要全力維護全縣穩定大局。成立綏中縣矛盾糾紛調處中心,加強信訪幹部隊伍和信息網路建設,以集體訪、越級訪和重複訪為重點,開展定期排查、回訪抽查、現場督辦等形式,認真解決民眾反映的重點、熱點和難點問題,維護民眾利益。進一步加強公安“三基”建設,強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發揮“三台合一”作用,建立社會治安巡防平台,嚴格控制各類案件發案率,確保社會治安持續平穩。樹立“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安全生產工作理念,加強對各種生產環節檢查和整治,加快構建和諧綏中。
(四)解放思想轉變職能,加強政府自身建設
一要認清形勢解放思想,建設學習型政府。面對新形勢和新任務,必須進一步加強學習,解放思想。要全面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要抓住關鍵環節,突出重點,結合綏中實際,促進全縣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領導幹部要帶頭學習,認真研讀各級各類檔案,領會精神實質。要理論聯繫實際,用理論指導實際工作。努力構建我縣內外聯動、互利共贏、安全高效的開放型經濟體系,創造綏中經濟發展的新優勢。
二要切實轉變政府職能,建設服務型政府。我們要不斷改進管理方式,創新運行機制,轉變政府職能,確保政府為社會發展服務,為民生服務。領導幹部要進一步增強憂患意識、公僕意識和節儉意識,切實轉變作風。貫徹“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本質要求,以服務人民為己任,誠心誠意辦實事,盡心竭力解難事,堅持不懈做好事。要以民為本,以提高政府工作的整體效能和服務水平為中心,營造有利於我縣經濟長遠發展的執政環境。
三要堅持依法行政,建設法制政府。必須嚴格依照法定許可權和程式行使權力,履行職責,接受監督。進一步加強政府法制工作,全面推行綜合執法。要創新行政執法監管方式,為百姓提供政策、信息等方面的法律服務,對重點項目和重點企業要實行全程跟蹤服務。對違法和不當行使權力的行為,都要依法承擔和追究責任。要自覺接受人大的法律和工作監督、政協的民主監督以及社會公眾監督和媒體輿論監督,還要加強政府內部的監察、審計等專項監督,全面建設法制政府。
四要深入推行政務公開,建設“陽光政府”。把土地出讓、工程建設、政府採購和產權交易等重大政府決策列入政務公開範圍。把政務公開與新農村建設、濱海經濟區建設相結合,全面推行公開辦事制度,把政務直接面向百姓公開。擴大信息公開,學習、落實好《政府信息公開條例》,把政府信息公開作為一項基本制度,圍繞關係人民民眾切身利益和容易滋生腐敗的環節,進一步加大公開力度。完善政府新聞發布制度,滿足百姓對政務信息的需求。
五要堅決杜絕濫用職權,建設廉潔政府。深入推進治理商業賄賂工作,加大對土地出讓、醫藥購銷等領域商業賄賂的查處力度。在各環節採取措施,構建懲防並舉的廉政監督機制,做到用制度管權、按制度辦事、靠制度管人。認真落實整治發展軟環境的各項規定,嚴肅查處干擾和破壞發展軟環境的案件。完善行政問責制,強化行政監察,做到有責必問、有錯必糾,確保政令暢通。
六要加強科學民主決策,建設和諧政府。完善新形勢下的民主集中制,廣泛徵求民意,科學民主決策。要認真聽取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以及人民民眾的意見和建議,健全民眾參與、民主評議和集體討論相結合的決策機制,建立重大決策調查研究、社會公示、專家諮詢、社會聽證以及決策責任追究等制度,不斷提高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水平。
各位代表,未來五年將是綏中發展的重要機遇期,歷史的接力棒已經傳接到我們的手中,新一屆的縣政府領導班子重任在肩,但也無上光榮,我們一定要在市委、市政府和縣委的正確領導下,在綏中63萬人民的大力支持下,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解放思想、搶抓機遇,為建設經濟發達、人民富裕、環境優美、文明和諧的新綏中而努力奮鬥!
到2007年底,全縣地區生產總值預計可實現74.5億元,比上年增長16.6%,比2002年增長131.4%,其中第一、二、三產業增加值預計分別實現21.5億元、21.7億元和31.3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1%、30%和12.6%,分別比2002年增長73.4%、189.3%和154.5%。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預計實現21.9億元,比上年增長26%,比2002年增長450.3%。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可實現22,088萬元,比上年增長20%,比2002年增長79.6%。農民人均純收入預計實現4,598元,比上年增長14.3%,比2002年增長81.7%。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預計可達8,569元,比上年增長10%,比2002年增長39.9%。
工業經濟實力明顯提升。2007年,我縣全口徑工業總產值預計可實現74.6億元,比上年增長5%,比2002年增長176%,但沒有實現年初制定的計畫。其中規模工業總產值實現11.8億元,比上年增長30%,比2002年增長353.9%。
項目建設成效顯著。五年來,全縣固定資產投資500萬元以上的項目共有58個。2007年,全縣新上投資1,000萬元以上項目24個,其中,投資5,000萬元以上重點項目共有10個,投資超億元的項目有5 個。總投資5,000萬元的肉雞屠宰加工項目當年施工當年投產;總投資9.6億元的船舶製造、總投資4.5億元的維遠型材、總投資1.4億元的帝華味素、總投資1.2億元的三強鋼結構三期、計畫總投資5,000萬元的七星直縫鋼管、計畫總投資87億元的綏中發電廠二期工程等幾個項目已經開工建設;計畫投資30億元的風力發電、計畫總投資1.1億元的磷精粉生產和計畫投資5,000萬元的三次採油聚合物等項目正在辦理相關手續,準備開工建設。
招商引資有所突破。2007年,全縣實際利用外資300萬美元,出口創匯完成1,150萬美元,比上年增長27.8%,比2002年增長36.1%。在韓國、香港、福建等地成功地舉辦了招商活動,我縣沿海經濟帶的招商形勢越來越好,工業、旅遊開發、水產品加工等領域的客商紛至沓來,已經出現了招商引資的良好勢頭。
園區建設順利推進。我縣“二沿四園”的開發格局初步形成,幾年來,我縣著力打造了萬家-高嶺工業園區,今年在原有園區建設的基礎上,與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聯手建設100平方公里綏中濱海經濟區已納入發展計畫。園區起步區內8,737萬元土地補償金全部到位,道路規劃正在進行,相關配套設施開始建設。園區建設管理機構已趨完善,各項工作全面展開。
農業基礎地位進一步鞏固。2007年,農業總產值預計達到42.6億元,比上年增長12%,比2002年增長89.3%。全縣糧食、水果、水產品、蔬菜、肉蛋奶總產量分別可達到34 萬噸、40萬噸、19.5萬噸、154萬噸和19.7萬噸,分別比上年增長6.3%、27%、2.6%、3.4%、10%,分別比2002年增長46.3%、58.4%、34.5%、53.5%、91.2%。五年來,我縣全面貫徹落實了黨中央在農村的各項優惠政策,加大了對農業的投入。大力開展“六項工程”競賽活動,確立了“兩水一畜一菜”四大主導產業。棚菜生產跨越式發展,僅2007年就新建設蔬菜大棚5,000個,全縣蔬菜大棚面積已達15.5萬畝,共發放棚菜貸款22.7億元。2007年,政府出資100萬元為農民的蔬菜大棚上保險,開全省先例,當年農民就獲得保險公司賠款近90萬元,極大地減輕了農民的投資風險。果樹精品園數量達到239個,水產品工廠化養殖面積達14.77萬平方米,新建畜牧養殖小區223個。我縣已經成為國內肉類生產大縣。農業產業化步伐加快,共發展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14家,現代設施農業園區2個,農村經紀人隊伍達到3,000人。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成果喜人。完成水利骨幹工程954處,有望連續8次奪得省“大禹杯”。完成植樹造林20.4萬畝,封山育林5.5萬畝,集體林權改革完成211萬畝,完成了總任務的90%。
新農村建設穩步推進。2007年,我縣出台了《關於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意見》,深入開展了“一發展五建設”活動。按照“先行試點、抓好重點、打造亮點”的思路,大力實施了“五個三”工程。農村人居環境逐漸美化,試點村面貌煥然一新。我縣共確定32個試點村,其中市級7個。試點村產業得到有效提升,農民收入穩定增加,村容村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文化活動豐富多彩,村風更加文明。今年試點村共硬化村屯道路153公里,鋪設連戶路54公里、進戶路13.3公里,改水3,200戶,改廁2,100戶,新建沼氣池2,000個;植樹32萬株,安裝路燈100盞,清理垃圾5,000餘噸、柴垛3,400處、路障3,800米;新建標準化村部32個、村級文化室19個、文化體育廣場22個。
第三產業蓬勃發展。2007年,全縣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21.3億元,比上年增長15%,比2002年增長121.9%。旅遊業穩步發展。濱海旅遊發展迅速,王寶富都生態園、萬家杜拜水城旅遊項目已開工建設。九門口景區改擴建工程已順利開工,初步完成了九門口4A級景區的申報工作,三山、永安生態游項目逐漸豐富多彩,天龍寺、前所、萬家海濱成為我縣夏季旅遊特色景區。今年我縣有望被確定為省級旅遊強縣。紮實推進了“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各類商品市場空前繁榮,極大地滿足了城鄉居民日益增長的物質需求,有效地拉動了縣域經濟的增長。運輸業方興未艾,全縣大貨車已達6,000餘輛,僅2007年就增加1,400多輛,我縣的運輸大縣地位進一步鞏固。金融業迅速發展,為我縣的經濟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資金支持,保險、房地產、信息等產業健康發展。
基礎設施建設日臻完善。五年來,共完成村通油路(水泥路)118條、664.2公里,修建橋樑116座、1,526.7延長米,193個行政村通了油路。僅2007年就完成村通公路 280 公里。用3年時間完成了102線57公里改造任務。高質量地完成了306線城北出口2公里拓寬和33公里的維修任務。濱海公路開工建設,實現了疏港路以西到萬家孟家段土路通車,正在推進疏港路以東至六股河段的路基改造。完成了4.023公里繞城公路路基改造工程。
城市改造開發進程明顯加快。五年來,完成城區開發工程41項,總建築面積達66.6萬平方米。其中2007年完成11項工程,面積18.6萬平方米。共完成8,200延長米,面積8萬多平方米的城區道路的修建工作。新建綠地2.9萬平方米,栽植行道樹6,512棵。新建公廁6座,翻新7座,維修135座。完成占地86畝的城市垃圾填埋場建設。集中供熱試點工程已經啟動。加強市容市貌管理,沿街1,450家單位、工商戶都簽訂了“門前三包”責任狀,2007年又新增100個果皮箱,投資220萬元新增18台清掃、清運車輛。2007年完成了農電路和塔山路改造任務,鋪設完成306線兩側20,640平方米步道方磚。
民生工程日趨完備。五年來,完成實名制就業38,916人;扶持創業帶頭人105人,帶動就業630人;安置大齡就業困難對象1,300人;實名制勞務輸出45,780人;培訓下崗失業人員11,731人;培訓農村勞動力25,682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9%。我縣城鎮企業養老保險參保企業116戶,參保人員達23,873人,農村養老保險參保人員達到23,000人。醫療保險參保單位320戶,參保職工30,163人。工傷保險參保單位113戶,參保職工11,567人。生育保險參保單位82戶,參保職工7,235人。參加失業保險人數1.8萬人。全縣46.6萬農民參加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為91%,提高了報銷比例,農民就醫狀況得以改善。落實了大病救助制度,降低了農民因病致貧、返貧的風險。
城鄉低保人口基本實現應保盡保,低保補助標準逐年提高。到2007年,全縣共有16,500戶、29,000餘人納入低保範圍,城市低保月救助標準增幅達45%,農村低保增幅達67%。土坯房改造成效卓著,為低保戶和貧困戶共修建房屋2,461戶、6,993間。新建7個五保大院。明水鄉新建一所建築面積2,500平方米的敬老院,同時可容納西北溝5個鄉鎮的五保老人在此安度晚年。扶貧幫困取得良好社會效益,爭取扶貧資金443萬元。“整村推進”扶貧15個村,使貧困農民實現了致富的目標。
各項事業進一步繁榮。完成了職教中心、利偉高中分校、一高中擴建等大型教育資源整合工程,李家、沙河、永安等7所九年一貫制學校建成並已投入使用,高台、前所、城郊九年一貫制學校建設已經啟動,但進展遲緩。共改造學校危房52,982平方米,撤併了79所村國小。高考升學率年年創新高,職業教育多方拓展,已成為我縣教育領域又一新的特色。加強全縣中國小師資隊伍建設,五年來,共招聘大中專畢業生830人充實農村教師隊伍,轉正民辦教師243名,使城鄉教育資源逐步平衡。
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穩步推進,完成了鄉鎮衛生院改制。醫療設施日趨完備,縣醫院綜合門診樓、疾控中心及配套工程全部完工,並投入使用。
建成占地113.3畝的新體育場,成功地舉辦了綏中縣第十屆全民運動會。開展了“十萬農民健身工程”,全縣25個鄉鎮全部修建了體育健身廣場並安置了體育器材。
文化工作紮實推進,規劃建設了14個試點鄉鎮綜合文化站。成功舉辦“綏中之夏”激情廣場活動。廣電事業健康發展,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順利實施。2007年,我縣被評為全國科普惠農興村先進縣,全縣的科技貢獻率達50%。2007年獲得國家、省、市科技資金350萬元左右,是近五年最多的一年。2007年人口出生率6.06‰,人口自然增長率1.60‰,計畫生育率97.25%。全力做好了全國第一次經濟普查和全國第二次農業普查工作,為未來經濟的發展提供了科學依據。
人事、檔案、人防、民兵、港航和民族宗教等各項事業都取得較好的成績。
財政體系平穩運行。五年來,財稅部門在培植財源,挖掘增收潛力及打擊偷逃稅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確保做到應收盡收。2007年,稅收收入預計實現15,146萬元,比上年增長21.9%,比2002年增長109.4%;財政非稅收入預計實現 6,942萬元,比上年增長18.8%,比2002年增長63.2%。廣泛加強同上級相關部門的溝通和聯繫,積極爭取上級各項補助資金,極大增強了財政的保障能力,五年來共爭取上級資金10億元,僅2007年就爭取上級資金44,800萬元,有效充實了我縣財力。深化財政體制改革,努力構建公共財政框架。實行了“鄉財縣管鄉用”理財方式,規範了鄉鎮收支行為,啟動了部門預算編制和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工作,規範財政資金運行秩序,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加大政府採購力度,擴大採購規模,極大地降低了行政成本。加強國有資產的監管,整合全縣各類資源,強化土地出讓管理,保證國有資產不流失。加大財政監督力度,有效規範了全縣財經秩序。
民主法制建設進一步加強。主動接受人大依法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積極聽取和採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及社會各界人士的意見和建議。五年累計辦理人大代表建議326件,政協委員提案566件,面復率、辦結率達到100%,滿意率均達到98%。我縣認真貫徹《行政許可法》等有關法律法規,以法律法規推進全局工作。五年來,縣級政府起草、審核、下發各類規範性檔案132件,政府行政管理走上規範化、法制化軌道。鄉村民主法制觀念進一步加強,政治民主化程度不斷提高,“四五普法”勝利完成,“五五普法”有序推進,民眾依法維權的意識日益增強。監察、審計監督工作力度加大。司法行政體制和工作機制改革穩步推進。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深入推進,治理商業賄賂專項工作成效顯著,全縣經濟發展環境不斷最佳化。
社會形勢和諧穩定。五年來,共受理民眾來信來訪2,496案次,來信來訪案件逐年減少,越級、進京訪形勢明顯好轉。五年中破獲刑事案件2,363起,破案率為91.8%,查處治安案件3,592起,有效地維護了我縣社會治安穩定大局。公安“三基”建設實現了3年任務2年完成。強化安全生產工作,建立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長效機制。2007年,全面開展了“社會矛盾大排查”和“安全隱患大排查”活動,緩解了社會矛盾,排除了安全隱患。完善了全縣各類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確保了民眾生命和財產安全。已連續三年獲省級“平安縣”。
各位代表,過去的五年,全縣經濟快速持續發展,各項事業都取得長足進步,社會穩定和諧,人民安居樂業。這樣來之不易的大好局面,是全縣人民艱苦奮鬥、默默耕耘的結果;是歷屆班子、歷任領導同心同德、歷盡艱辛,付出大量心血的結晶;它閃爍著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建言獻策、謀劃長遠的智慧光芒;飽含著駐綏單位、駐綏部隊、武警官兵的大力支持、熱情相助和無私奉獻。在此,我代表縣人民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及列席本次會議的其他同志,並通過你們向全縣人民、駐綏部隊指戰員、武警官兵、駐綏各單位,以及所有關心支持綏中建設與發展的社會各界朋友,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回顧過去的五年,我們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也清醒地看到我縣經濟和社會發展中存在的一些困難和問題:一是經濟結構不盡合理,經濟發展速度較慢,農業抗拒自然災害的能力較低,農業結構調整步伐仍然緩慢,工業經濟總量仍然偏小,財政依然困難。二是一些機制性、體制性矛盾還很突出,勞動就業、社會保障等方面關係民眾切身利益的問題仍然較多,一些民眾生活比較困難,影響社會穩定的因素還很多。三是經濟發展環境還需進一步最佳化。個別部門、個別公務人員仍存在政府權力部門化、部門權力個人化、個人權力利益化等問題,工作效率低下,工作態度不夠嚴謹,這些問題,不同程度影響了綏中事業的發展,也影響了綏中的招商引資環境。上述問題已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並決心在今後的工作中認真加以解決。
二、未來五年總體思路和工作目標
今後五年全縣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總體思路是: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和縣委十二屆四次全委會精神,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濱海經濟區建設為突破口,以切實改善民生為重點,堅定不移地走工業強縣之路,進一步夯實農業產業基礎,促進第三產業蓬勃發展,不斷加快城鎮化建設步伐,深入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為建設富庶、文明的新綏中而努力奮鬥。
新一屆政府到2012年的預期目標是:牢牢把握東北振興和沿海開放的重要機遇期,充分利用縣域經濟重點縣的優惠政策,著力打造我縣三大經濟長廊(即以102國道為軸線建設工業長廊,以306國道和綏青公路為軸線建設現代農業長廊,以濱海大道為軸線建設旅遊和新型服務業長廊),一心一意發展經濟,全心全意為綏中人民謀福祉,實現經濟總量翻一番的宏偉目標。
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全縣地區生產總值實現170億元,年均增長18%,其中第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分別實現34.6億元、66.2億元和69.2億元,年均分別增長10%、25%和17.2%,利用五年時間,要把我縣三次產業比例調整為20.4:38.9:40.7。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實現66.9億元,年均增長25%。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實現54,960萬元,年均增長20%。
濱海經濟區建設取得新突破。著力打造我縣西南沿海100平方公里經濟區,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逐步完善各項服務、配套功能。加強與秦皇島經濟區合作,推動兩地區在港口、能源、土地資源和產業等方面的合作,提升區域競爭力,積極承接和拓展京津冀經濟區和遼中南地區的輻射,改善軟環境建設,促進高新技術產業聚集和本地特色產業持續發展。把濱海經濟區建設成為我縣對外開放的先導區,使其成為環渤海地區最具投資吸引力的地區,力爭把該區域建設成為綏中最具活力和最具發展潛力的濱海新城區。
規模工業實力明顯增強。全口徑工業總產值要實現109.6億元,年均增長8%,逐步做大做強規模以上工業,規模工業總產值要實現63.5億元,年均增長40%。重點抓好七星造船、維遠型材、三強鋼構等大型工業項目建設,扶持企業不斷發展壯大;培植船舶製造配套、機械加工、石油化工等產業,最佳化產業布局,促進相關產業協調可持續發展。
新農村建設穩步推進。農業總產值實現 68.6億元,年均增長10%。糧食、水果、肉蛋奶、水產品和蔬菜五大主導產業產值要實現6億元、12億元、22.44億元、13.8億元和14.4億元,分別年均增長3%、10.6%、11.4%、7.3%和9.2%。全縣農村面貌要有較明顯的改變。通過科技創新,要實現無公害產品認證40個品種、面積25萬畝,綠色食品認證10個品種、面積10萬畝,有機食品認證5個、面積1萬畝,現代農業布局初具規模。徹底解決我縣飲水安全問題,完成灌區續建配套和節水改造工程。
第三產業更加繁榮昌盛。到2012年,全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42.8億元,年均增長15%。建設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流通體系,構建以商業物流為主導、以大型農產品和小商品批發市場為骨幹的商品市場體系。進一步發展運輸業,全縣大貨車總量要超過10,000台,真正成為運輸強縣。進一步繁榮旅遊業,爭創國家級旅遊強縣,擴大九門口景區,爭創國家5A級景區,大力開發濱海旅遊業,帶動相關產業發展,五年內把旅遊業打造成為我縣的支柱產業。
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完善。到2012年,在完成全縣村村通工程的基礎上,完成715公里屯屯通工程;完成北環路8.023公里建設工程,啟動南環路建設;保證濱海大道全線暢通,並完成102線到濱海路8條連結線130公里公路建設;完成全縣省級以上公路的路面維修任務,確保公路暢通;完善物流中心建設,完成9個客運站的建設。完成開發建築面積180萬平方米,新增商品住宅1.8萬套。高標準完成東西排洪治理,完成城市集中供熱和供氣工程,力爭建設城市污水處理廠。城市管理實現市場化運作、社區化服務、經常化管理,建設環保型地下垃圾箱,建設城內停車場。
社會事業協調發展。社會治安狀況良好,社會秩序和諧穩定,人民民眾基本文化權益得到保障,科技、教育、衛生、體育等各項社會事業全面進步。
招商引資工作再上新台階。直接利用外資額五年累計實現5,000萬美元;出口創匯額五年累計實現1億美元,年均增長20%。
人民生活質量不斷提高。城鄉居民參加養老保險人數突破5萬人,養老保險社會化發放率保持100%;建立覆蓋所有城鎮人口的基本醫療制度,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全面完善;城鄉低保完全實行動態管理,實現應保盡保;計畫投資1,200萬元,完成8所中心敬老院建設,讓孤寡老人老有所養。全縣農民人均純收入要達到7,257元,年均增長10%;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現13,800元,年均增長10%。
三、2008年政府工作的主要任務
2008年,是新一屆政府施政的第一年,政府工作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實現89.4億元,比2007年增長20%,其中,第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分別實現24.3億元、28.4億元和36.7億元,分別比2007年增長13%、30%和17.3%;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實現27.4億元,比2007年增長25%;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24.5億元,比2007年增長15%;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實現26,500萬元,比2007年增長20%;外商直接投資實現360萬美元,比2007年增長20%,出口創匯1,380萬美元,比2007年增長20%;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實現9,425元和5,047元,分別比2007年增長10%。
2008年,我們要重點抓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增強國民經濟實力,最佳化產業發展格局
根據十二屆四次縣委全委會精神,堅定不移的走工業強縣之路,逐步確立工業在我縣國民經濟發展中的主導地位,強力推動濱海經濟區建設,不斷鞏固農業的基礎地位,大力發展以旅遊業為主導產業的第三產業,促進一二三次產業協調發展。2008年,我縣三次產業比例要調整為27.2:31.8:41。
一要以項目建設為核心,著力打造工業強縣
把項目建設放在優先發展的地位,牽動工業經濟全速發展。重點發展能源電力、機械造船、建築材料、農產品加工和礦產開發五大支柱產業。實現開工建設一批,竣工投產一批,前期準備一批。要確保七星造船、維遠型材、宏偉禽業等項目投產達效;確保中石油三次採油聚合物、葛家磷礦和大王廟多金屬礦等項目按計畫開工建設;要做好遊艇製造、船板加工等項目承接和前期準備;要做好電廠二期、國電風力發電等國家投資的大項目的服務和聯絡工作。2008年,全縣要保證新上投資超5,000萬元的項目10個,其中投資超億元項目5個。
要深入開展招商引資,創新招商引資形式,建立以政府為指導、專業隊伍為骨幹、中介組織為輔助、園區為載體、企業為主體的招商機制,積極開展產業鏈招商、以商招商,針對重點領域、重點項目和重點對象,採取不同優惠政策,切實提高招商效率。
二要加快濱海經濟區建設步伐,打造我縣對外開放的先導區
將瀋山鐵路以南,西起萬家鎮孟家村、東至疏港路附近,總面積約100平方公里的區域,設定為我縣濱海經濟區。整個經濟區規劃分為三個功能區,重點發展臨港工業、物流倉儲、高新電子、商住旅遊、能源電力、機械造船等產業。完善濱海經濟管理機構,加快同秦皇島市經濟合作步伐,多方籌措資金,廣拓開發渠道,加快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實現“三通一平”。搞好經濟區的項目擺放規劃,做好項目入駐的一切準備工作,制定並執行好入區企業的優惠政策,搞好協調服務。
三要高度重視農業,促進農村經濟穩步發展
2008年,要繼續以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為主線,深化農業結構調整“六項工程”競賽活動。全縣農業總產值要達到48億元,比2007年增長13%。糧食、水產品、蔬菜、水果、肉蛋奶總產量分別達到30萬噸、20萬噸、158萬噸、40萬噸、21.67萬噸。生豬飼養量要達到185萬頭,比上年增長12.1%,家禽飼養量要達到3,710萬隻,比上年增長5.7%。水果業要新建果樹先導示範園22個,實現水果出口3.5萬噸;水產業要以養殖為重點,新增筏式養殖4,000台筏;畜牧業要以高標準畜牧小區建設為重點,新建畜牧養殖小區30個;要擴大設施蔬菜種植面積,新增高標準大棚5,000個;全年要新建省市級示範小區110個,縣級蔬菜基地5個;要加快龍頭企業建設,全年要新建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30個。
要高標準、高質量地完成王石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三期工程。做好大風口水庫、龍屯水庫除險加固工程。繼續抓好農田基本建設,完成水利骨幹工程97項,水土保持治理7萬畝,打大口井300眼,完成大風口水庫國家級審批,確保2010年全縣農民都能安全飲水。大力搞好造林綠化工作,完成人工造林5.4萬畝。要完成機械整地75萬畝,機械播種50萬畝,保護性耕作20萬畝。
四要增強第三產業活力,打造縣域經濟支柱產業
加快九門口景區的改擴建步伐,以李家鄉為重點,發展為九門口景區服務配套產業。要加快萬家杜拜水城和王寶富都生態園旅遊項目建設,打造我縣濱海旅遊的精品工程。規範管理天龍寺、前所和萬家海濱旅遊,努力發展我縣濱海旅遊業。加快永安小河口長城的開發,增強三山、跳石溝景區的吸納遊客能力,進一步做好“山、海、城”三篇文章,使旅遊業真正成為我縣的支柱產業。大力發展現代商業物流體系,進一步繁榮水果、蔬菜和小商品等各類型的產地市場,極力促進商貿流通市場發展,以“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建設為載體,推進農村市場繁榮。加快物流中心建設,有效規避運輸市場風險,逐步加快由“運輸大縣”向“運輸強縣”的轉變。
(二)以改善農村面貌為重點,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圍繞新農村建設“二十字”方針,堅持“一發展、五建設”的新農村建設思路,繼續實施“五個三”工程,不斷鞏固、完善、擴大新農村建設成果。
一要抓好新農村試點工作。繼續本著“先行試點、抓住重點、打造亮點”的思路,2008年再確定50個新農村試點村。確定試點村一定要充分尊重農民意願,不強推、不硬拉、不攤派,要選擇民眾積極性高、村班子凝聚力強、集體經濟好、產業發展快、適於治理的村作為試點村。要因地制宜選擇任務,量力而行確定工作目標,進一步擴大試點範圍,發揮試點村屯輻射作用,擴大試點村建設成果。按照“五個好”的要求,搞好新農村各項建設工作。
二要把解決農民最盼望、最需要、最受益問題做為工作重心。時刻把為農民謀福祉、讓農民得實惠作為新農村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從農民看得見、摸得著、感受得到的事情入手,真心實意地幫助農民民眾解決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要把發展生產作為新農村建設的重點,進一步夯實農業產業基礎,促進農民持續增收。進一步擴大農村低保範圍,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要達到92%,落實農村大病醫療救助制度,健全失地農民養老保險制度。在原有設施蔬菜保險的基礎上,由政府出資1,220萬元為大規模養雞戶、養豬戶和果樹種植戶上保險。積極為農民協調貸款,為農民致富提供資金保障。嚴格執行國家關於土地、糧食直補等惠農政策,最大限度保障廣大農民利益。
三要大力實施農村人才發展戰略。要真正把提高農民素質、培育新型農民作為新農村建設的著眼點和著力點,鼓勵、扶持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發展,紮實搞好農村勞動力技能培訓,讓家家都有明白人,戶戶都有致富項目,培養造就一大批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繼續開展“學習型鄉村,學習型農民”評比活動,採取靈活、多樣、開放的方式幫助農民提高政策法律意識,樹立文明新風。
四要切實改變農村落後面貌。把村容村貌改造作為新農村建設的切入點,繼續實施“五個三”工程。縣財政繼續加大投入力度,2008年增加預算1,000萬元,用於新農村建設。要進一步明確政府主導和農民主體的責任,進一步做好“三改”工作,加強文化廣場、自來水、排水溝、沼氣池、秸稈氣化等基礎設施、服務設施和配套設施建設,強化“治髒、治亂、治差、植綠”等環境整治工作,引導廣大民眾開展“優美新村”創建活動,逐步實現農村環境的徹底整治。2008年試點村要硬化村屯道路200公里,改水3,000戶,改廁2,500戶,新建沼氣池2,500個,新建標準化村部30個、村級文化室25個、文化體育廣場30個。
(三)大力實施民生工程,營造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
一要提高社會保障能力。要實施積極穩妥的就業政策,努力創造就業崗位和社會公益性崗位,方便城鄉居民就業。繼續擴大養老保險範圍,使養老保險參保和享受人員比例逐步趨於合理,建立覆蓋所有城鎮人口的醫療保險體系。做好生育、工傷、失業保險擴面工作,提高社會綜合保障能力。加快中心敬老院建設,解決城鄉老齡人口的養老問題;建立動態管理的城鄉低保體系,城鄉低保人數要達到32,000人;廣泛開展社會救助,為低保戶提供子女助學、醫療救助和應急救助;營造全社會關心殘疾人事業的良好氛圍;保障城鄉弱勢群體基本生活,為400戶農村貧困戶修建、維修房屋。積極推進“整村扶貧”,努力降低貧困人口比例,2008年要安排425萬元資金,重點解決17 個貧困村的脫貧致富問題。
二要加快發展社會事業。要繼續做好九年一貫制學校建設,高台、前所、城郊三所九年一貫制學校要在明年暑期投入使用。啟動校車工程,為學生營造安全、方便的學習環境;加大師資隊伍建設和教育投入,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培養大批實用型、科技型和複合型人才。紮實做好新一輪“普九”工作。加強衛生基礎設施建設,2008年,要建設一個醫療衛生社區服務中心和兩個社區服務站。加大科技創新力度,努力增強科技支撐水平。加快文化產業開發步伐,提高公共文化的服務能力和水平,做好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深入推進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搞好全縣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加強公務員隊伍建設。以北京2008年奧運會為契機,深入開展全民健身運動。加強人口和計生工作,穩定低生育水平。廣泛推廣節能減排工作,加大對城鄉環境污染監測治理,建設生態文明新綏中。抓好全國第二次經濟普查工作。做好審計、檔案、人防、民族宗教等方面工作。
三要創造優良人居環境。完成濱海公路疏港路以東至六股河段的路基改造工程,完成路面鋪設30公里;完成“綏—二”線20公里的大中修工程;完成北繞城公路鋪設工作及引路8.5公里的路基改造;全部完成村通工程任務(計245公里),啟動屯屯通工程;建成九門口客運站,加快物流大樓建設進程。啟動沿北環路區域開發建設工程,努力打造城市開發精品工程。完成金瑞花園以北、利偉高中西側、水韻奧園、中亞三期、建都花園二期等城市開發工程,加快城市化進程。啟動南部公鐵立交橋建設,擴大城區規模,全面鋪開城市集中供暖工程,做好集中供氣的前期準備工作。搞好城市西排洪渠治理,堅持治理一段,美化一段,力爭在三年內治理完成,將其建設成為綏中城區風景帶。做好中央路南伸北延、公園北街綜合改造和逸欣街打通工程,完成新路兩側的人行步道方磚鋪設工作。加強對城市交通和城市環境衛生治理,提高市民自覺保護意識,積極創建文明城市。
四要推行積極穩健的財稅政策。 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導向作用,鼓勵民間資本、外部資本在我縣投資興業。穩步加強增收工作,實現財、稅、庫、行聯網,保障稅款及時入庫。加強稅務稽查和財政監督力度,嚴厲打擊偷漏稅行為,大力清理欠稅,做到應收盡收。積極爭取資金,提高財政綜合保障能力。最佳化支出結構,促進各項事業協調發展。深化財政體制改革,完善公共財政體系建設。擴大部門預算試點,重點做好國庫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繼續完善政府採購制度。整頓和規範財經秩序,建立覆蓋財政收支全過程、全方位的財政監督機制,不斷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
五要全力維護全縣穩定大局。成立綏中縣矛盾糾紛調處中心,加強信訪幹部隊伍和信息網路建設,以集體訪、越級訪和重複訪為重點,開展定期排查、回訪抽查、現場督辦等形式,認真解決民眾反映的重點、熱點和難點問題,維護民眾利益。進一步加強公安“三基”建設,強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發揮“三台合一”作用,建立社會治安巡防平台,嚴格控制各類案件發案率,確保社會治安持續平穩。樹立“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安全生產工作理念,加強對各種生產環節檢查和整治,加快構建和諧綏中。
(四)解放思想轉變職能,加強政府自身建設
一要認清形勢解放思想,建設學習型政府。面對新形勢和新任務,必須進一步加強學習,解放思想。要全面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要抓住關鍵環節,突出重點,結合綏中實際,促進全縣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領導幹部要帶頭學習,認真研讀各級各類檔案,領會精神實質。要理論聯繫實際,用理論指導實際工作。努力構建我縣內外聯動、互利共贏、安全高效的開放型經濟體系,創造綏中經濟發展的新優勢。
二要切實轉變政府職能,建設服務型政府。我們要不斷改進管理方式,創新運行機制,轉變政府職能,確保政府為社會發展服務,為民生服務。領導幹部要進一步增強憂患意識、公僕意識和節儉意識,切實轉變作風。貫徹“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本質要求,以服務人民為己任,誠心誠意辦實事,盡心竭力解難事,堅持不懈做好事。要以民為本,以提高政府工作的整體效能和服務水平為中心,營造有利於我縣經濟長遠發展的執政環境。
三要堅持依法行政,建設法制政府。必須嚴格依照法定許可權和程式行使權力,履行職責,接受監督。進一步加強政府法制工作,全面推行綜合執法。要創新行政執法監管方式,為百姓提供政策、信息等方面的法律服務,對重點項目和重點企業要實行全程跟蹤服務。對違法和不當行使權力的行為,都要依法承擔和追究責任。要自覺接受人大的法律和工作監督、政協的民主監督以及社會公眾監督和媒體輿論監督,還要加強政府內部的監察、審計等專項監督,全面建設法制政府。
四要深入推行政務公開,建設“陽光政府”。把土地出讓、工程建設、政府採購和產權交易等重大政府決策列入政務公開範圍。把政務公開與新農村建設、濱海經濟區建設相結合,全面推行公開辦事制度,把政務直接面向百姓公開。擴大信息公開,學習、落實好《政府信息公開條例》,把政府信息公開作為一項基本制度,圍繞關係人民民眾切身利益和容易滋生腐敗的環節,進一步加大公開力度。完善政府新聞發布制度,滿足百姓對政務信息的需求。
五要堅決杜絕濫用職權,建設廉潔政府。深入推進治理商業賄賂工作,加大對土地出讓、醫藥購銷等領域商業賄賂的查處力度。在各環節採取措施,構建懲防並舉的廉政監督機制,做到用制度管權、按制度辦事、靠制度管人。認真落實整治發展軟環境的各項規定,嚴肅查處干擾和破壞發展軟環境的案件。完善行政問責制,強化行政監察,做到有責必問、有錯必糾,確保政令暢通。
六要加強科學民主決策,建設和諧政府。完善新形勢下的民主集中制,廣泛徵求民意,科學民主決策。要認真聽取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以及人民民眾的意見和建議,健全民眾參與、民主評議和集體討論相結合的決策機制,建立重大決策調查研究、社會公示、專家諮詢、社會聽證以及決策責任追究等制度,不斷提高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水平。
各位代表,未來五年將是綏中發展的重要機遇期,歷史的接力棒已經傳接到我們的手中,新一屆的縣政府領導班子重任在肩,但也無上光榮,我們一定要在市委、市政府和縣委的正確領導下,在綏中63萬人民的大力支持下,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解放思想、搶抓機遇,為建設經濟發達、人民富裕、環境優美、文明和諧的新綏中而努力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