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滄州市政府工作報告

2008年滄州市政府工作報告

渤海新區建設全面啟動,沿海經濟發展步入新階段。從大運河走向渤海灣理念的提出,正式拉開了沿海突破戰略的序幕;成立臨港經濟協調委員會,沿海經濟發展邁出堅實步伐;2007年2月15日,省政府批准設立滄州渤海新區,標誌著沿海強市建設進入新的歷史發展階段。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08年滄州市政府工作報告
  • 時間:2008年
  • 性質:工作報告
  • 主體:滄州市政府
──渤海新區建設全面啟動,沿海經濟發展步入新階段。從大運河走向渤海灣理念的提出,正式拉開了沿海突破戰略的序幕;成立臨港經濟協調委員會,沿海經濟發展邁出堅實步伐;2007年2月15日,省政府批准設立滄州渤海新區,標誌著沿海強市建設進入新的歷史發展階段。按照“五大、兩轉、一加快”的總體思路,編制和完善了黃驊港總體規劃、渤海新區城市發展規劃、綜合交通規劃、臨港產業發展規劃、土地及岸線開發利用等十大規劃。黃驊港20萬噸級航道暨綜合港區起步工程通過國家級專家論證,得出技術上可行、經濟上合理的科學結論;與神華集團就綜合大港建設達成協定,與香港長江集團就建設60萬標箱貨櫃碼頭達成合作意向,綜合大港進入實質性建設階段。石黃高速港口段、南疏港路東段建成通車,南疏港路西段、中疏港路、新區供水工程、“引大入港”二期等一批配套建設項目紮實推進。“兩電”、“三園”、“五化”等一批產業支撐項目先後落戶渤海新區。國華滄東電廠一期投入運營,二期開工建設;渤海新區華潤熱電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通過審查。總投資200億元的中鐵裝備新材料工業園完成投資70億元,今年4月份試車生產;總投資150億元的中鋼濱海工業園開工建設;總投資150億元的中信泰富特鋼工業園簽署合作協定。中捷石化與中海油實現了戰略合作;滄州大化5萬噸TDI、12萬噸己內醯胺等五大化工項目穩步推進。2007年,渤海新區共謀劃和啟動建設重大項目29個,總投資規模1600億元。渤海新區建設全面展開,沿海經濟快速發展。
──重點項目建設加快推進,經濟結構調整邁出新步伐。堅持以結構調整為主線,以項目建設為總攬,堅定不移地實施工業強市戰略。大力實施“百窯萬畝”復墾利用工程,在全省率先走出了一條由內涵挖潛支持重大項目建設的新路。謀劃啟動“四大、兩升、一換代”和“三五八十”工程,加大重大產業支撐項目推進力度,經濟規模和發展水平快速提升。滄東電廠一期、華北石化升級改造、8萬噸苯乙烯、大化3萬噸TDI、中捷石化3萬噸甲乙酮、華油一機廠石油鑽桿、中原鋼管和鑫源泰鋼管等一批大項目建成投產。2007年,全市投資超億元在建項目189個,超3億元的“三五八十”在建項目58個,其中超30億元項目8個,超100億元項目3個。工業經濟較快增長,五年累計新增規模以上企業465家,總數達到1148家。其中,銷售收入超3億元的企業69家,超30億元的5家,超100億元的4家。2007年完成工業增加值503.6億元,是2002年的6.4倍,綜合經濟效益指數達到282%,居全省第一。產業特色更加突出,石油化工、管道裝備、五金機電、食品加工、紡織服裝等五大支柱產業發展勢頭強勁,成為全市經濟發展的重要拉動力量。華北商廈二期、頤和廣場、小南門商業街先後建成啟用,現代服務業發展水平進一步提高。一、二、三次產業比重由2002年的16:49:35調整到2007年的12:52:36。“小洋人”、“三井”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華”字牌鋼管、“國欣”棉種和“怡嘉琦”裘皮服裝榮獲中國名牌產品稱號,全市共擁有省級以上名牌產品41個,著名商標140個。重點項目建設推動了產業產品結構最佳化升級。
──基礎設施建設日益完善,城市面貌發生新變化。黃驊港煤碼頭二期、朔黃鐵路複線工程順利竣工。投資140億元,新建高速公路221.6公里,新改建國省幹線346公里,石黃、津汕、滄保高速公路建成通車。新增發電裝機容量180萬千瓦,總投資80億元的電網改造項目完成20多億元,建設110千伏以上變電站22座。全面加強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開展了以治理“五亂”為主要內容的市區環境綜合整治活動,拆除違章建築35萬平方米,並實現“零補償、零上訪、零衝突”;積存幾十年的“電石灰山”被徹底清除並實現再利用,環境衛生、市容市貌、城市秩序明顯好轉。紮實開展迎“兩節”、“五城同創”活動,投資141億元,實施了城市道路、供排水、燃氣、集中供熱、園林綠化、住宅小區、舊城改造等一大批城市建設重點工程。五年來,新建、打通、拓寬城市道路13條,新開通了開元大道、永安大道、學院路;拓寬改造了迎賓大道、長蘆大道、千童大道;打通了浮陽南道、黃河西路、御河西路、千童南道、水月寺大街,路網功能進一步完善。滄州人力資源市場、中心醫院外科大樓、建業大廈等高層建築拔地而起,南湖廣場、勝利廣場、街頭遊園陸續建成。迎“兩節”配套工程--滄州體育館和貽城、阿爾卡迪亞兩座五星級酒店開工建設。名人植物園和通翔雜技園順利啟動,五年新增綠地面積303萬平方米。2007年,投資29億元的華潤熱電一期工程建成投產,實現了當年建設、當年發電、當年供熱,新增集中供熱面積126萬平方米。拆除燃煤小鍋爐177座,市區空氣品質二級以上天數達到312天。城市化率達到39%,比2002年提高11個百分點。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步伐不斷加快,一個初具現代氣息的新滄州正展現在全市人民面前!
──體制機制不斷創新,改革開放開創新局面。國企改革順利推進,市直108家工商企業煥發了生機。通過政策性破產、回購不良金融債權和債務重組,依法核銷企業債務82億元。市政府舉債5.9億元,為3.9萬名國有工商企業職工置換了身份,解決了長期困擾企業改制的難題。加強與大集團、大公司的合作,企業發展活力明顯增強。長蘆鹽業集團、滄州大化集團順利實現與中鹽、中國化工的資產重組;滄化股份與河北金能集團重組成功,職工全部得到安置,實現了破產減債、重整再生的目標,為恢復23萬噸PVC生產、啟動40萬噸PVC項目,打造亞洲最大的PVC生產基地奠定了基礎。加大公用事業改革力度,供熱、供水、燃氣改革穩步推進。組建了滄州供排水集團,實現了引水、供水、排水一體化經營;與省建投達成組建渤海水務集團合作協定,為解決全市城鄉飲水安全問題創造了條件。糧食流通、財稅、投資、價格、金融、土地等改革不斷深化,要素市場逐步健全。行政管理體制和事業單位改革穩步推進。對外開放不斷擴大,實施了“四個一百”工程,開展了“日韓招商年”活動,舉辦了滄州渤海新區(香港)投資合作推介會。五年來,全市新批“三資”企業349家,累計直接利用外資5.5億美元,簽訂對外工程承包契約1.5億美元,外派勞務5085人次。2007年,全市直接利用外資1.6億美元,是2002年的9倍。外貿進出口總額達到13.8億美元,是2002年的4.1倍。對外開放邁出新步伐,滄州的知名度越來越高。
──縣域經濟增勢強勁,農村發展實現新突破。特色產業發展迅速,湧現出肅寧中國裘皮之都、孟村—中國彎頭管件之都、獻縣—中國扣件鑄造之鄉、泊頭—中國汽車模具之鄉、東光—中國包裝機械之鄉、鹽山—中國管道裝備製造基地等品牌縣市,全市年營業收入超10億元的縣域特色產業達到24個。任丘市躋身全國縣域經濟百強縣行列。18個縣(市、區)財政收入全部超億元,縣域經濟占全市經濟總量的87%。全面落實各項惠農政策,農業稅、特產稅全部取消,結束了農民種田交稅的歷史。五年累計發放種糧農民直接補貼、良種補貼和農機購置補貼資金10億元,爭取上級支農資金近12億元。糧棉菜等主要農產品產量連續四年創歷史新高,金絲小棗、冬棗、鴨梨等林果業穩步發展。產業化經營步伐加快,2007年,全市標準化畜禽養殖小區達到143個,養殖專業場(戶)突破8萬個,泰國正大、台灣大成、廣州溫氏、北京華都等國內外知名養殖加工企業落戶滄州;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發展到485個,省級重點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達到23家,泊頭東方果品公司成為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全市農業產業化經營率達到49%,比2002年提高15個百分點。生態文明村建設成效顯著,創建生態家園精品示範村129個,建設農用沼氣池20.5萬個。投入扶貧開發資金18億元,使710個貧困村、58萬人口實現脫貧。投入4.5億元,加大農業綜合開發力度,建設高標準農田95萬畝。實施人畜飲水安全工程,1142個村、98.6萬人用上了安全的飲用水。加強農村道路、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新改建農村公路3396公里,為1528個村莊修通了柏油路;新建、維修橋閘涵416座,在全省率先實現了村村通油路、村村通電話、村村通寬頻。進一步完善農村新型流通網路,新建改建“農家店”4000餘家,提前完成了“萬村千鄉”市場工程“324”發展規劃。農村基礎設施和農民生活條件不斷改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紮實推進。
──經濟社會統籌發展,各項社會事業取得新成績。進一步落實“以縣為主”的教育管理體制,全面實現了農村免費義務教育,免除學生學雜費2億元,救助貧困學生70萬人次。建成農村中國小項目學校492所,標準化中國小264所。中、高等教育結構不斷完善,建成省級示範高中14所,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院校5所,合併組建了滄州職業技術學院。全市累計培養技能型人才6萬餘人,職教畢業生一次性就業率達到89%。醫專、師專新校區建成投用。教育投入不斷增加,2007年,全市財政教育支出26.7億元,是2002年的2.6倍。市、縣兩級政府投資1000多萬元,用20多天的時間,為125所無任何取暖設施的農村中國小全部安裝了暖氣。文化、體育、廣播電視等事業穩步發展。民眾文藝作品連續三屆在全國群星獎比賽中獲得金獎,雜技節目《窗花》榮獲文化部頒發的政府文華獎,《節日》和《同一個夢想》分別榮獲第10屆、11屆中國吳橋國際雜技藝術節金獅獎。競技體育屢創佳績,民眾健身運動蓬勃開展,培養出崔文娟、孫悅等一批著名運動員。滄州武術和吳橋雜技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並被確定為北京奧運精品旅遊線路。273件廣播電視作品榮獲國家和省級獎項。科技創新能力不斷增強,五年累計獲得省級以上科技成果112項,建立生產力促進中心17個,滄州開發區創業中心被確定為國家級科技創新孵化器。進一步健全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體系,在全省率先建成市縣兩級疾控中心,全市鄉鎮衛生院全部得到改造,村衛生室建設全面展開。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
7.5‰以內,出生人口性別比偏高問題得到有效控制。加大環境保護和節能減排工作力度,開展了環保“利劍”行動,查處環境違法案件168起,滄浪渠、北排河水質得到明顯改善。市區263眼自備深水井全部關閉,地下水位明顯回升。2007年,萬元生產總值能耗比上年降低4.6個百分點,81家企業通過國家循環經濟生產審核。大力整頓規範市場經濟秩序,強化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市場秩序進一步好轉。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整治行動,安全生產形勢總體穩定。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嚴厲打擊各種刑事犯罪,人民民眾安全感普遍增強。“雙擁”共建不斷加強,連續兩屆獲得“全國雙擁模範城”榮譽稱號。駐滄部隊在滄州發展中發揮了積極作用。統計、外事、檔案、氣象、地震、民族宗教、婦女兒童、殘疾人等各項事業也都取得了新成績。
──發展成果惠及千家萬戶,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新提高。2007年,全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383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065元,分別比2002年增長85%和59.5%。2007年底,全市城鄉居民存款餘額達到1101.6億元,是2002年的1.8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39億元,是2002年的2.3倍。汽車、手機、電腦等成為消費新熱點。五年來,城市人均居住面積增加6.9平方米,農村人均居住面積增加4.3平方米。實施就業再就業工程,五年新增就業崗位18萬個,9萬名下崗職工實現了再就業。實施“陽光工程”,轉移農村富餘勞動力120萬人次。以“六險、兩院、一金、全覆蓋”為重點,加快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市縣兩級財政社會保障資金累計支出28.7 億元,比前五年增加17億元。社會保障基金積累19.9億元,比2002年增加16.3億元。2007年,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的人數,分別比2002年增加10.6萬人、20.2萬人、4.6萬人、16.2萬人和0.9萬人。投資6900萬元,完成了任丘、滄縣、青縣等7個縣(市)敬老院、光榮院建設任務。城鎮職工住房公積金累計歸集30.7億元,比2002年增長了5倍,繳存覆蓋率達到71%。市縣兩級財政投入補貼資金6342萬元,實現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全覆蓋,參合農民達到450.4萬人。較好地解決了農民民眾有錢看病、有地方看病和有醫生看病的問題。
──依法行政理念不斷增強,政府自身建設取得新成效。加強制度建設和效能建設,進一步完善重大決策諮詢、聽證、對話制度,健全突發公共事件應急處理機制。強化行政執法培訓和監督檢查,依法行政水平有了新提高。紮實推進績效考評、行政監察、審計監督,堅持不懈地開展反腐敗鬥爭,政風、行風建設取得良好成效。繼續加強機構編制管理,財政供養人員得到嚴格控制。認真受理民眾來信來訪,法律援助和人民調解工作進一步加強,妥善解決了一批社會熱點、難點問題。主動向市人大、市政協報告工作、通報情況,五年共辦理人大代表建議、批評和意見495件,辦理政協委員提案1164件,做到了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著落。
各位代表,過去的五年,是滄州改革發展進程中不平凡的五年;是綜合實力提升最快、城鄉面貌變化最大、人民民眾得到實惠最多的五年;是全市廣大幹部民眾同心同德、銳意進取、奮力拚搏的五年。五年的發展實踐,為我們積累了許多寶貴經驗,主要是:第一,必須堅定不移地解放思想,破除影響發展的各種障礙。解放思想是推動一切工作的“總閥門”,只有不斷地解放思想,衝破不合時宜的觀念束縛,才能準確把握時代發展的主旋律,創新發展理念,破解發展難題,轉變發展方式,增強發展的活力和動力。第二,必須堅定不移地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不斷推進體制機制創新。改革開放是解放和發展生產力、促進科學發展、實現富民強市的動力源泉。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只有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毫不動搖地擴大開放,才能更加有效地聚集生產要素,拓展市場空間,實現更高層次和更高水平的發展。第三,必須堅定不移地強化重點項目建設,大力最佳化經濟結構。沒有重大項目就沒有滄州的大發展。擴張經濟總量、提高發展質量、最佳化經濟結構,必須把重點項目建設作為重要載體,按照經濟規律和產業政策,啟動和建設一大批既能拉動當前經濟成長,又對未來產業發展形成重要支撐的大項目、好項目,這是滄州的當務之急。第四,必須堅定不移地實施沿海突破戰略,打造沿海增長極和隆起帶。滄州的優勢在沿海,希望也在沿海。營造新優勢,實現新跨越,必須堅定不移地實施沿海突破戰略,在海陸一體化互動發展中贏得先機,在引領區域經濟協調發展中實現迅速崛起,努力使滄州成為京津冀都市圈、環渤海經濟圈中極具發展活力的地區之一。第五,必須堅定不移地突出工作重點,以重點工作的突破活躍發展全局。沒有重點就沒有政策,沒有重點就沒有章法,沒有重點工作就沒有波瀾起伏。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必須緊緊抓住事關全局的主要矛盾和關鍵環節,以重點領域和難點問題的突破,帶動和活躍工作全局。第六,必須堅定不移地貫徹以人為本,建設滄州人民的幸福家園。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以人為本,必須始終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民眾的根本利益作為政府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千方百計提高全市人民的幸福指數。
各位代表,滄州的變化令人鼓舞,滄州的發展振奮人心!五年的發展成就,是我們在市委的正確領導下,在市人大、市政協的監督支持下,在歷屆政府工作的基礎上,全市廣大幹部和人民民眾共同奮鬥的結果。在此,我代表滄州市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各條戰線上的全市各族人民,向給予我們支持與監督的各級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向大力支持我們工作的離退休老幹部、駐滄單位、人民解放軍和武警官兵,向所有關心、支持滄州發展的同志們、朋友們,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在發展進程中還存在許多不容忽視的矛盾和問題,主要是: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任務還十分緊迫,沿海區位和內陸意識、發展水平的狀況還沒有根本改變;產業基礎薄弱,經濟結構性矛盾比較突出,產業關聯度和集群發展的水平有待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不強,具有核心競爭力的龍頭企業和名牌產品少;財政收入結構不盡合理,地方一般預算收入占GDP比重偏低,市本級財力薄弱;體制機制性障礙尚未消除,對外開放和發展環境與經濟一體化、全球化發展不相適應;發展方式粗放,節能減排任務艱巨,生產要素制約問題比較突出;城市化水平偏低,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務需要進一步加強;政府工作與人民民眾的新期盼、新要求還有一定差距,少數公務員素質不高、官僚主義、消極腐敗等現象還不同程度地存在。對這些問題,我們將採取更加有效的措施,認真加以解決。
二、今後五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和發展目標
今後五年,是滄州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建設沿海強市的關鍵時期。縱觀國內外發展大勢,我們面臨著重要的發展機遇。當今,世界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深入發展,生產要素重組和產業轉移加快,科技創新突飛猛進,知識更新日新月異;我國加速向工業強國轉變,經濟體制深刻變革,社會結構深刻變動,利益格局深刻調整,思想觀念深刻變化,為我們運用發展最新成果,發揮後發優勢,實現後來居上,提供了極為難得的機遇。省委、省政府實施沿海強省發展戰略,從政策上給予滄州大力支持,使我們的區位優勢更加突出,在國際國內的影響日益擴大,承接產業轉移的機會越來越多。形勢要求我們,必須科學分析參與區域經濟競爭合作的新機遇、新挑戰,全面認識工業化、信息化、城市化、市場化、國際化迅猛發展的新形勢、新任務,深刻把握全市發展面臨的新課題、新矛盾,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和良好的精神狀態,千方百計抓住用好重要戰略機遇期,完成時代賦予的崇高使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