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市政府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確領導下,開拓進取,紮實工作,圓滿完成了市四屆人大六次會議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全年完成生產總值603億元,增長13%。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9.96億元,增長29.4%。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以內,人口自然增長率4.26‰。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取得顯著成就,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踐中邁出了堅實步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06年許昌市政府工作報告
- 地區: 許昌市
- 時間 :2006年
- 類型: 政府工作報告
報告內容,2005年工作回顧,2006年的主要目標和重點工作,強力推進項目建設和招商引資,紮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堅定不移地推進工業化,進一步加快市區和縣域經濟發展,
報告內容
各位代表:
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並請各位政協委員和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2005年工作回顧
2005年,市政府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確領導下,開拓進取,紮實工作,圓滿完成了市四屆人大六次會議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全年完成生產總值603億元,增長13%。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9.96億元,增長29.4%。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以內,人口自然增長率4.26‰。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取得顯著成就,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踐中邁出了堅實步伐。
項目建設和招商引資成效顯著。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39億元,增長47.2%,其中城鎮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65億元,增長49.1%。年初確定的90個重點項目完成投資69.8億元,其中許昌捲菸總廠技改、黃河集團新建金剛石生產線、許昌至尉氏高速公路等28個項目已經竣工。全年招商引資90.8億元,增長82%。新批准設立外商投資企業31家;實際利用外資4260萬美元,增長34.9%。經濟結構進一步最佳化。二、三產業比重達到83.5%,比上年提高0.7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完成增加值208億元,增長22.1%;工業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達71.2%;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63%。“一城三基地”建設成效明顯,國家(許昌)電力電子系統產業園獲得批准。特色農業規模不斷擴大,優質小麥、花木、中藥材面積分別達到140萬畝、51.1萬畝和35.5萬畝。畜牧業增加值占農業增加值的比重達36.7%。農業產業化經營取得新進展,20家重點農業龍頭企業完成銷售收入34.4億元,眾品公司在美國納斯達克成功上市。農業科技園區規劃實施項目46個,完成投資2.1億元。旅遊、房地產、物流等第三產業快速發展。非公有制經濟規模和質量不斷提升,完成增加值347億元,增長20.1%。
改革開放邁出新步伐。國有(集體)企業改革步伐加快。糧食流通體制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農村信用社改革成效明顯。鄉鎮機構改革按時完成。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不斷完善。財政管理體制、投資體制改革穩步推進。事業單位三項制度改革不斷深化,36家產權制度改革已經完成。市場經濟秩序日益規範,發展環境進一步最佳化。對外開放不斷擴大,進出口總額4.2億美元,增長13.7%,其中出口3.6億美元,增長14%。
經營城市和創建工作取得新進展。城市總體規劃和區域性規劃獲得省政府批准。成功發行兩期城建信託計畫,融集城建資金3.7億元。市區24項城建重點工程完成投資9.5億元。深入開展“創‘三城’和實施碧水藍天工程”活動,城鄉環境質量進一步提高,人居環境明顯改善,榮獲“國家園林城市”稱號。
城鄉居民生活水平穩步提高。農業稅全免、糧食直補、良種補貼、農機具補貼等政策得到全面落實。新建、改建農村公路526公里。建設農村飲水安全工程,解決了1.6萬人的飲水安全問題。減少農村貧困人口1.5萬人。下崗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2萬人,城鎮新增就業人員5.9萬人。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生育保險和城鄉低保、農村五保供養制度不斷完善。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769元,增長11.6%;農民人均純收入3643元,增長12.2%。
科教文衛等事業協調發展。實施省級以上科技項目65項,獲得省級以上科技進步獎10項,申請專利457件,科技進步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達49%。“普九”成果得到鞏固提高。農村中國小D級危房改造三年目標提前完成。對農村義務教育階段貧困家庭學生實施“兩免一補”。職業教育工作獲得國務院表彰。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工作紮實推進。人才隊伍建設取得新成果。廣播電視和文化、體育事業繁榮發展。人口和計畫生育、國土資源、環境保護工作進一步加強。“雙擁”和軍民共建活動深入開展。民族宗教工作成績顯著,被國務院授予“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稱號。統計、審計、外事、僑務、氣象、地震、人防、史志、檔案等工作都取得了新成績。
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設得到加強。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紮實有效,精神文明建設取得新的成績。自覺接受人大法律監督、工作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辦理人大代表議案、建議94件,政協委員提案181件。認真落實《依法行政實施綱要》,政府法制建設進一步加強。第五屆村民委員會換屆選舉順利完成,社區建設取得較大突破。堅持依法治市,全民法律意識明顯增強。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依法嚴厲打擊各種違法犯罪活動。高度重視人民民眾來信來訪,社會大局保持穩定。
各位代表,上述成績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確領導的結果,是市人大、市政協監督、支持的結果,是全市人民共同奮鬥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工作在全市各條戰線的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幹部、人民解放軍指戰員、武警官兵以及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向所有關心支持我市現代化建設的同志們、朋友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我市經濟社會發展中還存在著一些困難和問題。主要表現在:中心城市帶動能力較弱,城鎮化水平不高;產業結構不盡合理,服務業發展相對滯後;出口產品結構單一,利用外資規模較小;安全生產、資源約束問題比較突出;政府部門作風和效能建設有待進一步增強等。對此,我們一定高度重視,在今後的工作中認真加以解決。
2006年的主要目標和重點工作
2006年是實施“十一五”規劃的起步之年。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是:生產總值增長13%;工業增加值增長16%;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5%,其中城鎮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3%;進出口總額增長16%,其中出口總額增長18%;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增長18%;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6%,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9%;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5‰以內;城鎮新增就業4.4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萬元生產總值能耗下降4%左右。圍繞上述目標,2006年重點抓好以下8個方面的工作:
強力推進項目建設和招商引資
加強重點項目建設。2006年全市共安排重點項目100個,其中續建、新建項目86個,前期工作項目14個,年度計畫投資100億元。工業方面,著力抓好東城區熱電廠、菸草薄片等53個重點項目,當年完成投資50億元,爭取30個項目建成投產。農林水方面,繼續推進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市區攔蓄水工程建設,加快優質小麥基地、花卉苗木基地、中藥材基地、生豬生產和加工基地建設,搞好農業產業化和信息化項目建設。交通方面,加快許禹、許亳、禹登及鄭石高速許昌段和國(省)道許昌段改擴建工程建設。積極推進禹登鐵路、許禹鐵路建設以及鄭州至武漢客運專線許昌段的前期工作。社會事業方面,加快許昌學院二期、許昌職業技術學院遷建、許昌二高遷建、數位電視客戶服務中心等項目建設。要繼續把重點項目納入目標管理,完善重點項目市級領導聯繫制、項目法人責任制、招投標制、工程監理制、契約管理制和竣工驗收制等工作機制,切實解決項目核准、資金落實、征地拆遷、建設環境等問題,形成合理的投資規模和良好的投資環境。
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抓住國家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促進中部地區崛起戰略實施、發行國債資金和省里增加安排專項資金的機遇,努力爭取更多的發展資金。加強招商隊伍建設,創新招商方式,有針對性地開展招商活動。加強對簽約項目的跟蹤問效,確保契約兌現、資金到位。認真落實企業招商引資獎勵政策,提高企業招商引資積極性。最佳化金融生態環境,推動銀企合作,繼續搞好與駐鄭州各股份制銀行的對接和開行授信工作,積極推進企業發行股票、債券,提高企業的直接融資能力。
紮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認真抓好新農村示範區建設。圍繞“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總目標,按照“統一規劃、市場運作、產業支撐、農民受益”的要求,抓好許昌至長葛87平方公里區域內城鄉一體化、新農村示範區建設。前期重點規劃和建設“一軸、二區、三園、三地和61村”,即以許昌至長葛城際通道為軸線,以許昌縣新區和長葛市新區為連線,以河南(魏都)民營科技園、長葛市工業物流園、許昌縣尚集民營工業園為產業支撐,以長葛市生態園、許昌縣生態園、魏都區生態園為生態綠地,與分散布局的61個行政村協調發展的社會主義新農村示範區。各縣(市)都要選好試點,合理布局,科學規劃,使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整體推進、協調發展。
積極推進現代農業建設。穩定提高糧食生產能力,推廣高產優質品種及配套技術。積極發展特色農業,新增花木8.5萬畝、木本中藥材3萬畝、退耕還林3.3萬畝。鞏固提高311國道許昌至鄢陵段、107國道許昌至長葛段花卉長廊建設的規模和檔次,積極推進潁汝百里林水長廊、鄢陵花木市場和兆豐花卉市場建設。投資3360萬元,建設菸葉現代園區。抓住省政府發展“鄭許漯”食品帶機遇,大力發展食品加工業。積極扶持20家重點農業龍頭企業加快發展,引導龍頭企業直接融資,建立原料基地,搞好農產品精深加工。抓好“千場百區”建設,大力發展養殖業。加快農業信息化步伐,實施“農村科技示範工程”。推進農業機械化,提高勞動生產率。積極推進土地流轉,提高集約經營水平。
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繼續實施“五型”增收,使農民民眾不斷得到實惠。培訓農村富餘勞動力15萬人,新增轉移、輸出農村富餘勞動力20萬人次。加大扶貧開發力度,解決1.5萬農村貧困人口脫貧問題。切實加強涉農收費及價格管理,防止農民負擔反彈。不折不扣地落實好對種糧農民直接補貼、農業生產資料綜合直補、良種補貼、大型農機具購置補貼等七項惠農政策,做到“一分錢也不能少,一天也不能耽誤,一戶也不能漏掉”。
切實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以“飲乾淨水、走平坦路、建沼氣池、用衛生廁”為目標,實施農村飲水安全工程,解決33個行政村、4萬人的飲水安全問題;投資2.6億元,改造、建設農村公路600公里;積極推廣使用沼氣,力爭新增沼氣用戶1萬戶;綜合整治村容村貌,逐步建立長效機制。加快農村電網改造的續建配套工程。搞好農業綜合開發和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推進“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建設連鎖化“農家店”。完善縣級農產品、畜產品質量檢測檢驗體系和禽流感等重大動物疫病防控體系。
堅定不移地推進工業化
積極推動工業結構最佳化升級。圍繞“136”工業體系建設,啟動實施“技術創新引導工程”,抓好一批工業重點技改項目,推動傳統產業改造提升和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繼續採取規劃引導、要素傾斜、政策扶持等措施,增強支柱產業、重點企業的支撐帶動作用。著力抓好省、市製造業信息化重點示範企業,提升我市製造業信息化水平。強力推進國家(許昌)電力電子系統產業園建設,切實抓好許昌經濟技術開發區和河南(魏都)民營科技園區等一批有優勢的產業帶、工業園區的建設和發展,提高產業集聚度。繼續開展“質量立市、名牌興業”活動,引導企業培育品牌、提升品牌、經營品牌。
加快重點企業發展。認真落實支持、扶持重點企業發展的各項政策。鼓勵、引導重點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繼續對重點企業實施動態管理,各類信貸資金、企業發展資金、科技三項費用等向重點企業傾斜。突出抓好40戶重點企業的58個項目,確保完成投資37億元,進一步做大做強一批市場潛力大、科技含量高、管理機制活的重點企業。
抓好資源節約工作。抓住國家、省支持資源節約和發展循環經濟的機遇,加快實施一批示範價值高、帶動能力強、經濟效益好的重大項目和示範工程。嚴格控制高耗能、高耗材、高耗水產業發展,依法關閉破壞資源、污染環境和不符合安全生產條件的企業。全面清理整治磚瓦窯廠,禁止生產實心黏土磚,積極推廣新型建材。
進一步加快市區和縣域經濟發展
突出抓好市區發展。抓住我市被確定為中原城市群核心區的機遇,大力發展二、三產業,密切與鄭州的經濟聯繫和功能對接。繼續實施經營城市戰略,完善機制,深化改革,確保經營城市取得新的成效。以東城區、經濟技術開發區、魏都區和許昌縣城區為重點,認真搞好項目策劃,加快建設步伐,進一步提高市區的輻射帶動能力。突出抓好在建城建項目,爭取16個續建重點項目年內完成投資13.7億元。年底前,確保天寶路、許繼大道西段、八一路西段、東關大街改造、帝豪遊園、濱河遊園等項目竣工。加快推進建安公園、曹丞相府及廣場工程、107國道市區段改線、許扶運河整治、引佛濟許、文昌苑綜合開發等項目建設。開工建設許昌至長葛城際通道,帶動沿線行政、工業、生態、物流、旅遊等項目建設,加快產業聚集,擴大城區規模。
加快發展縣域經濟。認真貫徹落實全省縣域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以工業發展為主導,以園區建設為平台,以非公經濟為主體,突出特色,深化改革,集約發展,全力推進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進程。支持和扶植各縣(市)大力發展特色經濟,推動縣域工業相對集中規劃和布局,因地制宜發展特色工業園區。加強縣(市)城市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建設,完善城鎮功能,全面提升縣域經濟發展水平。
深入開展“四城同創”工作。鞏固提高“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創建成果,深入開展“國家文明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國家環保模範城市”創建工作。不斷完善和規範“組織領導、目標責任、屬地管理、資金保障、新聞發布、考核獎懲”的創建機制,讓民眾參與,讓民眾受益,讓民眾滿意,切實提高創建水平和實效。
大力發展服務業。以開發三國曹魏文化、鈞瓷文化、生態休閒度假等旅遊資源為重點,加強旅遊重點項目策劃和建設,促進旅遊業發展。加快發展現代流通和物流業。抓好萬里物流園、萬通汽貿城、上海商貿城等物流建設項目。加快建設花卉苗木、中藥材、發製品、蔬菜、棉花、農機配件等特色物流中心。辦好鄢陵花博會、禹州藥交會、長葛農機產品交易會和首屆國際發製品博覽會。積極發展金融、房地產、信息、社區服務等新型服務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