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邢台市政府工作報告

2005年邢台市政府工作報告

2005年邢台市人民政府工作報告於2005年1月25日在邢台市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由時任市長姜德果發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05年邢台市政府工作報告
  • 外文名:Report of Xingtai municipal government in 2005
  • 時任市長姜德果 
  • 時間:2005年
報告原文,2004年工作回顧,2005年主要任務,

報告原文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邢台市人民政府向大會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請市政協各位委員和列席會議的同志提出意見。

2004年工作回顧

過去的一年,全市人民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領導下,高舉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偉大旗幟,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高揚“樹正氣、講團結、求發展”主旋律,營造“幹事、創業、為民”濃厚氛圍,較好地完成了市十二屆人大二次會議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
初步預計,全市生產總值完成628.4億元,同比增長13.5%;全部財政收入完成46.4億元,增長30.8%(按可比口徑可達50.2億元,增長41.4%),其中地方一般預算收入18億元,增長21.1%;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78億元,增長27.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180億元,增長15.5%;實際利用外資完成1.07億美元,增長85.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695元,增長9.3%;農民人均純收入3003元,增長10.1%;城鎮新增就業崗位3.65萬個,城鎮登記失業率3.9%;人口自然增長率6.03‰。科技、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等社會事業全面進步。
一年來,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積極貫徹中央巨觀調控政策,國民經濟實現快速協調健康發展
堅持積極的、有作為的工作方針,把貫徹中央巨觀調控政策與邢台實際結合起來,全面理解,準確把握,堅定信心,順勢應變,堅持調控當中講機遇,發展當中講速度,統籌當中講投入,求快當中講求實,努力做到符合產業政策和調控方向的投入不減少,有質量、有效益的速度不減慢,技術含量高、市場前景好的項目不放鬆,保持了全市經濟快速平穩發展。
認真落實各項惠農政策,促進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認真貫徹中央1號檔案精神,組織幹部深入農村開展宣講活動,堅決落實以“兩減免、三補貼”為重點的各項惠農政策,全市農業稅率降低3.01個百分點,減輕農民負擔1.52億元;6266萬元糧食直補、農機具補貼和良種補貼資金全部兌付到戶,調動了廣大農民生產積極性。全年糧食總產324.4萬噸,比上年減少4.9%;棉花總產18.1萬噸,增長48.4%;肉、蛋、奶產量分別增長3.6%、2.7%、18.1%。農業結構日趨最佳化,優質專用小麥、優質玉米、無公害蔬菜、設施蔬菜種植面積增加。畜牧業占大農業的比重提高1.9個百分點。大力扶持龍頭企業和專業合作組織,農業產業化經營率提高1.2個百分點,新增年銷售收入5000萬元以上龍頭組織4家、省級重點龍頭企業5家,中旺集團跨入國家級重點龍頭企業行列。加強全市動物防疫體系建設,成功阻擊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發生。
加強經濟運行監控和調節,質量和效益明顯提高。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171億元,增長23.8%;實現利稅58.5億元,增長31%。全市全部財政收入占GDP比重、稅收占財政收入比重實現了“雙提高”。財政收入超億元的縣(市)達6個。其中,沙河市、邢台縣財政收入實現翻番。
積極最佳化投資結構,重點項目建設取得明顯進展。堅持有保有壓,有所為有所不為,26個不符合政策規定的項目分別被停建或取消立項;為16個限期整改項目補辦前期審批、土地徵用、環境保護等各項手續;積極支持符合國家產業政策、有市場有效益的重點項目建設,做到了巨觀調控之年項目投資規模不縮小,項目數量不減少。全年重點項目建設完成投資137.6億元,增長42%,是歷史上投入最多的一年;新上投資億元以上的項目81個,其中投資10億元以上的項目10個。內邱縣建滔焦化、邢台縣旭陽焦化一期等62個市級以上重點項目竣工投產。邢鋼線材加工基地去年底開工建設,核心企業投資4億多元的新光線材製品項目建設迅速,可望今年4月份投產。投資23億元的國泰發電2×30萬千瓦項目,提前一年開工建設,第一台機組預計今年6月份投產。邢臨、青銀高速分別完成投資8.2億元和9.3億元,建設農村公路2300公里,新增通油路村1643個,全年共完成公路投資28億元,增長50%。完成了滏陽河中游窪地治理二期續建工程,治理山區水土流失面積130平方公里。
(二)堅持求深入求實效,重點工作穩步推進
按照“往深里想、往實處做”的要求,努力在深入中實現突破,在求實中加快發展。
各項改革繼續深入。堅持以產權制度改革為核心,以職工身份轉換為關鍵,以健全法人治理結構為中心,加快國企改革步伐。全市國有企業累計完成改制935戶,改制面達96.2%。糧食流通體制改革紮實推進,基本完成了省下達的糧食購銷企業布局調整和職工身份轉換任務。加強國有資產監督管理,規範了改革操作程式和產權交易行為。同時,財政體制、投資體制、公用事業等項改革也都取得不同程度的進展。
民營經濟發展壯大。堅持“六放”方針,完善扶持政策,在市場準入、土地供應等方面,進一步落實了國民待遇;引導民營企業參與國企改革、扶貧開發和產業化經營,實現互利雙贏;大力推進產業和企業的整合提升,新增通過省認定的縣域特色產業3個,總數達到18個;20家企業進入全省百強,華龍、奎山、德龍進入前10名。全年民營經濟增加值增長16.7%,上繳稅金增長47.8%。
對外開放步伐加快。先後舉辦了深圳和香港項目推介會、與江浙滬和京津經濟文化合作論壇。不斷改進招商方式,提高招商效果。全年新註冊三資企業25家,註冊資本2.1億美元。外貿出口結構進一步最佳化,關鍵設備和技術引進力度加大,完成進出口總值5.6億美元,增長58.6%。其中出口4.3億美元,增長42.5%。
城鎮建設力度加大。完成了城市總體規劃,對14個縣(市)總體規划進行修編,編制32個建制鎮的規劃。進一步加大了市區建設力度,組織實施了路網建設、新區開發、舊城改造、中心區美化包裝等項工程,新建、拓寬、延伸道路13條,對“五路、十六街”進行了亮化改造,對5條街道進行了硬化,對達活泉公園進行了大規模的改造,完成了市污水處理廠二期工程,投資1.4億元的市垃圾處理廠開工建設,新增綠地328萬平方米,綠化覆蓋率達到34.5%。各縣(市)新建和擴建了一批道路、排水、垃圾處理等基礎設施項目。全市城鎮化水平提高1.6個百分點。
(三)社會事業全面進步,可持續發展能力進一步增強
教育改革繼續深化,各級各類教育協調發展。橋東區、邢台縣等9個縣(區)順利通過省第二、三輪“普九”複查驗收,加快推進農村中國小布局調整。81所農村中國小危房得到改造,新增校舍9萬平方米。新增省級示範性高中4所。職業教育發展迅速,培訓轉移農民2.1萬人。科技創新與推廣步伐加快,完成科技成果35項,推廣科技成果38項。重視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加快了基層文化設施建設,創作了一批反映時代和生活的文藝作品,廣播電視覆蓋率進一步提高,民眾性文化活動開展廣泛,豐富了城鄉文化生活。大力開展計畫生育集中整治活動,完成了人口控制目標。加強公共衛生體系建設,市傳染病醫院和3個縣級傳染病醫院及16個縣級疾控建設項目已經完成,鄉鎮衛生院標準化建設開始啟動。全民健身活動廣泛開展,競技體育取得較好成績。狠抓城市環境綜合治理,市區空氣品質進一步好轉,新增二級及好於二級天數47天;加大飲用水源保護和工業廢水治理,飲用水源水質100%達標。大力發展循環經濟,生態環境進一步改善。根據國務院、省政府統一部署,啟動了第一次全國經濟普查。嚴格執行事業單位機構編制下管一級的規定,全市各類事業編制保持了零增長。民族宗教、外事僑務、婦女兒童、地震、氣象、檔案、地方志等工作,也都取得了新成績。
(四)高度重視民生問題,認真實施十項“民心工程”
堅持以人為本,從解決人民民眾最現實、最關心、最直接的問題入手,認真實施了十項“民心工程”。實行積極的就業再就業政策,完成了年度目標任務。9914名下崗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安排“4050”人員2000名。做好“兩個”確保和城鎮“低保”工作,推進“三條保障線”銜接。國企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保障金和企事業單位離退休人員養老金全部按時足額發放。企業退休人員月增生活補貼20元、養老金39.5元。養老、失業、醫療、工傷保險擴面進展順利。城鎮3萬名低保對象實現了應保盡保。完成了5個村、107戶移民搬遷,基本解決350個貧困村的民眾溫飽問題。對農村特困戶和五保戶全面實行了定期定量救濟。市區新增集中供熱能力200萬平方米,提高330%;新增燃氣用戶1萬戶,總戶數提高20%。全市農村新建沼氣用戶4.4萬戶,解決7萬人和近1萬頭大牲畜飲水困難。
(五)大力推進政府職能轉變,不斷最佳化發展環境
切實加強政府自身建設,強化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把政府管理經濟職能轉到主要為市場主體服務和創造良好發展環境上來。
自覺接受人大、政協和民眾的監督,認真辦理人大代表議案、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去年,共辦理人大代表建議329件、政協委員提案505件,有10名政府組成部門主要負責人接受了市人大常委會述職評議。強化了政府內部監察、審計等專項監督。一些重大事項決策,主動聽取專家、學者和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的意見。認真貫徹《行政許可法》,大力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清理規範性檔案1300餘件,市本級取消21項行政許可。加強廉政建設,嚴厲查處了一批違法違紀案件。
全面落實《關於進一步最佳化經濟發展環境的若干規定》,政府機關實行首問負責制、領導帶班制,推行“一廳式”辦公、“一條龍”服務。開展民主評議活動,加強行政監察,提高行政效能。積極為企業和投資者排憂解難。加快誠信邢台建設,整頓規範市場經濟秩序,發展環境明顯改善。
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設,深化未成年人和學生思想道德教育,認真做好“雙擁”工作,廣泛開展民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大力推進文明生態村建設,首批60個市級和220個縣級文明生態村達到創建要求。積極推進國防動員實案化建設,民兵預備役工作取得新進展。實行安全生產責任制,嚴肅查處各類安全事故。高度重視信訪工作,強化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維護了社會穩定。
各位代表,過去一年所取得的成績是省委、省政府和中共邢台市委正確領導的結果,是全市人民同心同德共同努力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廣大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各級幹部和社會各階層的建設者,向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向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愛國人士和人民團體,向駐邢人民解放軍、武警官兵,向中省直駐邢各單位,向所有關心和支持我市發展的海內外朋友,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各位代表,面對當前好的形勢,我們也清醒地看到,經濟和社會生活中還存在不少矛盾和問題。產業結構不優、增長方式粗放、工業化水平低、體制改革滯後、經濟總量小<城鄉及縣市發展不平衡等深層次矛盾還沒有解決。糧食增產和農民增收基礎不穩固,去年農民收入大幅增長,主要得益於以糧食為主的農產品價格回升和各項惠農政策的落實。隨著農產品價格漲幅回落,農民增收空間將逐步縮小。部分市本級企業實力弱、改制慢、效益低。就業再就業形勢嚴峻,資源制約問題突出,環境壓力加大,煤電運油緊張狀況依然沒有緩解。社會治安面臨新情況,重大安全生產事故時有發生,發展環境不盡如人意,特別是一些政府部門和工作人員中官僚主義、形式主義和腐敗問題依然存在。對此,我們將高度重視,認真加以解決。
邢台必須、也有條件和能力發展的更快一些、更好一些。政府工作任重而道遠。我們應倍加珍惜難得的發展機遇,倍加珍惜良好的發展局面,倍加珍惜現在的發展氛圍,居安思危,切實增加責任意識和憂患意識,為加快邢台發展竭盡全力,決不辜負人民的期望。

2005年主要任務

今年,是全面實現“十五”計畫目標、銜接“十一五”發展的重要一年。做好今年的工作至關重要。縱觀全局,機遇與挑戰並存,希望與壓力同在。我們自己與自己比發展速度比較快,但橫向比,在全省的後進位次沒有改變,“不進則退,慢進亦退”的形勢沒有改變。我們在發展,兄弟市也在發展,而且有些經濟總量比我們大、經濟結構比我們優的市,發展速度和投入規模都超過我們。我們只有發展速度更快,拼搏精神更強,發展環境更優,才有可能趕超先進,把邢台推入大發展的快車道。搶抓機遇,實現更快更好發展,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全市工作的主題,也是全市670萬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和迫切要求。
今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四中全會、省委六屆六次全會和市委六屆七次全會精神,以搶抓機遇、實現更快更好發展為主題,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結構調整為主線,以項目建設為龍頭,帶動經濟成長方式轉變,帶動重點工作突破,帶動各項社會事業發展,帶動擴大開放,帶動環境最佳化,著力構建和諧邢台,努力開創跨越式發展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局面。
我市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生產總值增長12%以上;全部財政收入增長13%以上;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增長30%以上;實際利用外資增長16%以上;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8%以上;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6%以上;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上漲4%;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6.4‰以內。
完成全年目標任務,必須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一切從邢台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地把科學發展觀貫穿於各個方面;堅持搶抓機遇、實現更快更好發展這個主題,靠發展解決前進中的困難和問題,在提高質量和效益的前提下,發展速度越快越好;堅持以結構調整為主線,加大投入力度,切實抓好一批能夠影響和帶動全局的重點項目,促進經濟成長方式轉變;堅持以人為本,落實五個統籌要求,最佳化發展環境,高度關注民生,切實維護好、實現好、發展好人民民眾的根本利益;堅持進一步解放思想,創造性地開展工作,以改革為動力,破除體制性障礙,力爭在一些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實現新突破;堅持求真務實,提高抓落實的能力、解決矛盾的能力、破解難題的能力和乾實事乾成事的能力。今年著力抓好以下十個方面的工作:
(一)大力開展“項目年”活動,拉動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堅持以項目為支撐,圍繞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經濟成長方式,加大項目建設力度,努力做到項目建設規模比往年大,數量比往年多,質量比往年好,推動經濟更快更好地發展。
抓好已確定的重點建設項目。全年在建和新開工重點項目157個,總投資500.5億元,年度投資151.6億元,增長24.5%。其中,超億元項目98個,超10億元12個。對已開工在建的項目,如邢鋼線材製品加工基地、沙河玻璃城、德龍二期、內邱建滔焦化二期、旭陽煤化工、隆堯東方食品城、寧晉單晶矽園區、國泰發電6期、市垃圾處理廠等項目,加強協調調度,及時解決存在問題,確保建設進度。對南宮“千喜鶴”肉製品加工、新河天津造紙廠、紅星技改二期、國泰發電7期、醫專附屬醫院等重大項目,重點推進,儘快開工建設。
進一步搞好項目謀劃和儲備。發揮比較優勢,緊緊圍繞國家產業政策支持重點、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做強優勢骨幹企業,謀劃一批立縣、立市重大項目,並力爭多列入國家和省的重點項目籠子,做到項目建設不停步、不斷檔。尤其對已初露端倪的項目,要緊盯、緊跑,鍥而不捨,抓住不放。
創造性地解決項目建設的瓶頸制約問題。在項目建設用地上,既堅決執行國家的土地政策、不撞“紅線”,又要在解決用地問題上有所作為。按照國家政策要求,繼續採取用好已批土地,清理批而未用和低效利用土地,盤活破產和停產企業存量土地,利用荒坡、荒地、荒灘土地,積極爭取國家和省支持等措施,千方百計增加重點項目建設用地的有效供給。同時,提高項目容積率,提高土地集約利用水平。在解決項目建設資金問題上,要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既發揮銀行的主渠道作用,又積極支持有實力的優質企業發行股票和債券,鼓勵企業進行產權和股權轉讓等方式吸引國內外資金,通過招商引資、激活民資,努力實現項目投資主體多元化。
努力營造推進項目建設的良好環境。堅持從實際出發,講規律、求實效,敢闖敢幹敢為人先,不能安貧樂道,不思進取,不能前怕狼後怕虎,患得患失,要有一種事業不發展、人民不富裕,寢食不安、無地自容的責任感,以良好精神狀態推進項目建設。進一步完善獎懲機制,把項目建設的成效作為檢驗政府工作的重要依據,在項目建設中考驗幹部,在項目建設中鍛鍊培養幹部。要圍繞大局形成合力。政府各部門要緊緊圍繞推進項目建設、加快發展這個大局去開展工作,參與項目建設,支持項目建設,服務項目建設,不當旁觀者,都做“運動員”;對項目建設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不要輕易說這也不行、那也不行,而是要積極幫助出主意、想辦法、當參謀,繞開障礙,破解難題,盡一切努力促成,為項目建設創造好的氛圍。
(二)切實做好“三農”工作,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繼續把解決“三農”問題作為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認真落實各項扶持政策,促進農業持續增效,農民繼續增收,農村經濟全面發展。
打特色牌,進一步最佳化農業結構。按照“糧食調優、畜牧調強、林果調特、蔬菜調大”的思路,繼續抓好畜牧、蔬菜、果品三個主導產業發展,努力做大做強。同時,大力培育食用菌、林木、飼料飼草三個新興產業,積極發展設施農業、高效農業、出口農業、生態農業,全面推進農林複合經營,提高農業比較效益。
培育龍頭,加快產業化經營步伐。按照“抓龍頭、帶基地、興產業、促增收”的原則,謀劃引進和建設一批具有核心帶動作用的產業化“龍頭”項目,鼓勵有實力的企業投資創龍頭,通過對外開放引龍頭,培植市場育龍頭,進一步完善龍頭企業與農戶的利益聯結機制。全年發展投資額1000萬元以上農業產業化重點項目23個,總投資8億元。重點抓好旭瑞三期、三鹿二期、益發板栗深加工、國賓食用菌示範園等項目。到年底,新增年銷售收入5000萬元以上的龍頭企業5家,農業產業化經營率比上年提高1個百分點。
加強基礎建設,完善服務體系。圍繞完善基礎設施和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投資11.6億元,搞好水庫除險加固、滏陽河中游窪地治理、節水灌溉、農業綜合開發等工程;建立和完善良種繁育、質量檢測等“六大體系”,大力實施“農民培訓”和“科技示範”兩大工程,提高農民科技意識和市場意識,增強農產品市場競爭能力;抓好太行山區綠化和生態建設,搞好防疫、防汛、防火、防雹、防蟲工作,提高農業抵禦自然災害能力。
發展勞務產業,實施農民轉移工程。認真落實培訓補助、費用減免、權益保障、就業激勵和社會保險五項優惠政策;組織好大型勞務輸出和勞動力專場、專崗洽談會,努力為農民進城務工、進入非農產業領域創造良好條件。同時,多措並舉、“分船渡海”,加快農村勞動力向特色產業轉移、向民營企業轉移、向城鎮轉移。到年底,全市有組織的轉移農村剩餘勞動力12萬人。
落實惠農政策,減輕農民負擔。認真落實中央和省各項惠農政策,進一步深化農村稅費改革,落實“兩減免、三補貼”,農業稅率再降兩個百分點,三個國家級貧困縣全部免徵農業稅;繼續實行對種糧農民的直接補貼,增加良種補貼和農機具補貼,進一步調動農民生產積極性;紮實推進糧食流通體制改革,維護正常糧食流通秩序;開展物價檢查,規範涉農收費和農資市場專項治理,進一步減輕農民負擔。
(三)調整最佳化產業結構,培育壯大主導產業和骨幹企業
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積極運用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我市有比較優勢的羊絨、玻璃、腳踏車零件、軸承、電纜、板材等傳統產業,改進工藝裝備,創新生產技術,推動產業升級,提高企業競爭力;充分發揮骨幹企業的輻射帶動作用,通過聯合、重組、兼併等形式,用增量資產最佳化存量資產,在每個行業扶持一批骨幹企業率先發展,做大做強,發揮領頭羊的作用,帶動整個產業升級;鼓勵企業向工業園區集中,形成產業集群,加快推進清河國際羊絨科技園區、沙河金百家工業園區、臨西軸承大世界、隆堯東方食品城、寧晉單晶矽園區等工業園區的建設,構建平台,築巢引鳳,引進一批國內外大企業、大公司,打造知名園區,增強產業聚集效應。
培育壯大骨幹企業和支柱產業。制定實施鋼鐵、建材、機械製造、煤化工、電力、紡織服裝、醫藥、食品加工等八大主導產業的專項發展規劃,分類指導,力爭用2-3年時間,使這些產業成為銷售收入超百億元以上的主導產業。以優勢產業為依託,以骨幹企業為主體,聚合各種生產要素,加大扶持力度,全市抓好90個重點項目,上品種、上質量、上效益,力爭用3-5年時間使邢鋼、邢礦、邢機、晶牛、德龍、華龍、中旺、國泰、旭陽、建滔、吉泰特鋼等企業,成為年銷售收入超50億元或100億元以上的大型骨幹企業集團,帶動整個產業和一批中小企業發展。大力實施名牌戰略,積極培育壯大支柱產業和骨幹企業,加快發展高新技術產業,以名牌產品開拓市場,提高企業競爭力,以名牌產品做大產業、做強企業。
強力推進國企改革。抓重點、攻難點,不迴避、不退縮,力爭在產權制度改革上有大的突破,在完善法人治理結構上有新的成效,在國有經濟布局調整上有明顯進展,基本實現“兩增、兩減、兩分”,基本完成市屬39家國有工業企業改制,縣市區國有企業改制全部結束。把企業改制和開放招商引進新的生產要素、救活和做大做強一批企業結合起來,加快國有產權流動重組,支持具備條件的企業實現整體上市。建立規範的現代企業制度,健全公司治理結構。完善國資監管體系,防止國有資產流失,維護出資人和職工合法權益。
加快發展循環經濟。按照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的原則,廣泛開展建設節約型經濟和節約型社會活動。加快推廣節能降耗技術,發展節水農業,抓好鋼鐵、水泥、化工、造紙、建築等行業節能、節水技術改造,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對旭陽、建滔、邢鋼大量煤氣資源白白燒掉的問題,環保、城建等部門要協調有關用熱大戶使用煤氣,以節約能源,清潔城區環境。加強礦產資源開發規劃和管理,堅決制止濫采亂挖和浪費現象。推行清潔生產,發展環保產業,努力降耗減污,提高環保水平。
(四)進一步發展民營經濟,增強經濟發展活力。充分發揮民營經濟在促進增長、擴大就業、活躍市場、增加財政收入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和引導民營經濟加快發展。全年民營經濟增加值增長16%以上,上繳稅金增長18%以上,固定資產投入增長16%以上。
認真貫徹國家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政策,為非公有制經濟創造平等競爭、一視同仁的法制環境、政策環境和市場環境。進一步拓寬市場準入行業和領域,凡法律法規未禁入的,非公有資本均可進入;凡外資可進入的,國內非公有資本均可進入。著力解決中小民營企業資金短缺、人才匱乏、創新乏力等問題。推進銀企合作,加快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建設,擴大規模,規範運作,防範風險。積極探索企業債券、上市融資、股權融資等直接融資方式,幫助有條件的企業上市。繼續扶持一批規模型、成長型民營企業,培育一批名牌產品,支持一批中小企業產業集群加快發展。鼓勵民營企業通過多種有效形式參與國企改革、扶貧開發和基礎設施建設,積極發展民營科技型、外向型、勞動密集型企業。切實加強民營企業家隊伍建設,對做出突出貢獻的民營企業家,在政治上給榮譽,在社會上給地位,形成尊重人才,崇尚創業的良好風尚。加大治理“三亂”力度,減輕企業負擔。
引導民營企業適應巨觀調控新形勢,在企業制度、經營模式、增長方式等方面加快實現轉變。加強政策信息和行業規劃引導,幫助民營企業把握投資方向,認真執行國家產業政策和技術、環保、質量、安全等市場準入標準。民營企業要依法經營、照章納稅、誠實守信、規範勞動關係,保障職工合法權益。
(五)統籌城鄉發展,努力提高城鎮化水平
完善城鎮規劃。按照優先發展市區,積極發展次中心城市和縣城,有選擇地發展重點鎮和建制鎮的思路,完成市域城鎮體系規劃和城市總體規劃修編,進一步明確功能定位,加強分類指導。搞好城鎮總體規劃和土地利用規劃修編的銜接,使之相互協調。中心城市,圍繞建設冀南重要中心城市、新型工業城市和生態旅遊城市的功能定位,實施外延擴區,內涵挖潛,完善分區,加快發展,大力抓好壯大產業、創建省級園林城市、申報和建設歷史文化名城工作,強化聚集輻射能力,發揮領跑作用。次中心城市,發揮沙河、清河、南宮、寧晉區位和產業優勢,加強與中心城市的規劃銜接,逐步完善功能,發展成為環境良好居住舒適,有較強吸引力的中小城市。其他縣城和小城鎮,積極發展特色經濟,增強產業和人口的集聚能力。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市區按照“新區開發和舊城改造並重”的思路,組織實施“一二四六八”工程,即“一環”(環路建設),“兩河”(七里河和圍寨河綜合開發治理),“四街”(北迎賓線、東迎賓線、南出市口和新區景觀軸四條街道建設),“六園”(森林公園、郭守敬文化公園、仲毅公園、紫金公園、古城牆遺址公園和達活泉公園擴建六項園林建設),“八大工程”(路網建設、供熱供氣、垃圾處理廠和污水處理廠續建、市場建設、住宅開發和生活小區治理、中心城區改造、“城中村”改造、城網改造和城通信息管網工程等八項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同時,搞好縣城和重點鎮建設,發揮區域中心的帶動作用。城鎮化水平比上年提高2個百分點。
深化城市經營管理。整合城鎮各類資源,運用股權轉讓、招標拍賣等方式,盤活存量資產,大力吸引民間資本、社會資本和外資投入城鎮建設,儘快走上投資多元化、建設多渠道的軌道。推進城市管理綜合執法、環衛、公交等體制改革。
(六)強力推進對外開放,藉助外力促發展。堅持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不斷擴大開放領域,充分利用市內市外、國內國外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千方百計利用外資上一批大項目、好項目。
突出抓好招商引資。堅持跳出區域看優勢,打破界限看市場,突破區劃育產業,發揮優勢,主動出擊,開展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招商引資活動。抓住重點招商領域,鼓勵外商投資改造傳統產業、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現代農業、現代服務業、環保產業和基礎設施產業;不斷創新招商方式,大力開展多種形式的招商活動,注重招商實效,提高項目履約率和外資到位率;重視尋找戰略合作夥伴,加強與國際國內大公司、大集團的合資合作,重點引進基地型、龍頭型、科技型大項目。當前,著力抓好一批投資1000萬美元以上外資項目和投資億元以上內資項目。
加強區域經濟合作。抓住南資北上機遇,鞏固和擴大與沿海發達地區經貿合作;利用國家啟動京津冀都市圈規劃的有利時機,積極參與京津產業分工協作,在與京津的產業對接中謀求發展;進一步深化與中原經濟圈城市間的合作和交流,實現優勢互補;落實全省“一線兩廂”戰略,培育壯大具有邢台特色的產業集群,形成南廂新的增長極;充分利用京、津、滬等地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教育、科技、人才優勢,加大“產學研”對接力度,引進智力和急需高級專業人才,全面增強科技創新能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