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我們在市委、市政府和縣委的正確領導下,自覺接受人大的依法監督和政協的民主監督,團結和帶領全縣人民,堅持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生態立縣、工業強縣、科教興縣”三大戰略,搶抓機遇,紮實苦幹,克服各種困難,較好地完成了縣十五屆人大二次會議確定的各項工作任務,保持了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快速發展的良好勢頭。國內生產總值預計實現13.77億元,比上年增長17%,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實現4.37億元,比上年增長12%;第二產業增加值實現4.26億元,比上年增長29.5%;第三產業增加值實現5.14億元,比上年增長9.4%。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完成3,971萬元,按可比口徑比上年增長14%;財政支出完成22,366萬元,比上年增長18.5%。固定資產投資額實現5.55億元,比上年增長36.4%。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現3,700元,比上年增長12.1%。農民人均純收入實現2,600元,比上年增長15.8%。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05年西豐縣政府工作報告
- 報告內容:二OO四年工作回顧
- 部門:西豐縣政府
- 報告類型:政府工作報告
2004年,我們在市委、市政府和縣委的正確領導下,自覺接受人大的依法監督和政協的民主監督,團結和帶領全縣人民,堅持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生態立縣、工業強縣、科教興縣”三大戰略,搶抓機遇,紮實苦幹,克服各種困難,較好地完成了縣十五屆人大二次會議確定的各項工作任務,保持了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快速發展的良好勢頭。國內生產總值預計實現13.77億元,比上年增長17%,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實現4.37億元,比上年增長12%;第二產業增加值實現4.26億元,比上年增長29.5%;第三產業增加值實現5.14億元,比上年增長9.4%。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完成3,971萬元,按可比口徑比上年增長14%;財政支出完成22,366萬元,比上年增長18.5%。固定資產投資額實現5.55億元,比上年增長36.4%。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現3,700元,比上年增長12.1%。農民人均純收入實現2,600元,比上年增長15.8%。
(一)工業經濟快速發展。2004年是我縣工業經濟發展速度最快、效益最好的一年。新上項目和技術創新實現突破。新上及技改擴建項目31個;開發新產品16項;創市名牌產品4個;金丹藥業投資2,000萬元,進行GMP達標認證並通過國家驗收;新入駐工業園區企業32戶,占園區企業總數的53%。國企改革穩步推進。盤活資產1,600萬元;原遼寧北方優質牛肉示範總場順利改制。民營經濟發展迅速。民營企業固定資產投資額達2.5億元。隆達制鐵、沈興物資經貿公司、宏運鐵礦等企業納稅額已突破百萬元,全縣納稅額超百萬元的企業達到6戶。中敖清真、吉達生物、天幸水泥、湧泉建材等企業年銷售收入已超過500萬元,全縣規模以上企業由12戶增加到16戶。民營經濟實現增加值5.48億元,比上年增長49%,占全縣GDP總量的39.8%;實繳稅金4,682萬元,比上年增長24%。全縣規模以上企業實現總產值4.4億元,比上年增長140%;實現工業增加值0.9億元,比上年增長163%。
(二)“三農”工作取得實效。種植業結構不斷最佳化。經濟作物種植面積達到18.5萬畝。瓜菜保護地面積達到1.8萬畝,實現產值9,200萬元;種植菸葉1.23萬畝,實現稅收545萬元,菸農收入1,856萬元。糧食產量達到2.99億公斤,比上年增長15%。標準化生產進程加快。完成5個綠色食品標識認證和6個無公害食品產地認證。養殖業穩定發展。畜牧業實現產值6.1億元,比上年增長13.6%。建成畜牧小區15個。黃牛飼養量25.6萬頭;鹿飼養量4.8萬隻,比上年增長14.3%;生豬飼養量19.7萬頭,比上年增長28.8%;家禽飼養量660萬隻,比上年增長4.8%。柞蠶產量達3,002噸,蠶農收入實現3,651萬元。龍頭企業效益顯著。實現總產值1.6億元,比上年增長7%;美麟集團被列為第三批省級重點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遼北蔬菜批發市場輻射作用充分發揮,帶動菜農4,500戶,基地規模達1.1萬畝,年交易量達1,750萬公斤,瓜菜遠銷哈爾濱、長春、南京、上海等地。
科技興農效果顯著。推廣農業優良品種33個,新技術5項;更新農機具516台(套);人工增雨增加降水量1.8億立方米;陽光工程順利啟動,轉移農村勞動力3,500人;成立農民專業協會18個,農村經紀人達2,000餘人。扶貧開發取得實效。投入資金850萬元,重點扶持了8個龍頭企業,對20個貧困村進行了開發式扶貧,減少貧困人口2萬人,占全縣貧困人口總數的21%。
農村改革繼續深化。涉農“七站”改革順利。完成27個村民小組的二輪土地延包工作。農村稅費改革政策得到落實。降低農業稅稅率3個百分點,減輕農民負擔824萬元;發放糧食直補和水稻良種補貼資金1,424.5萬元。化解村級債務1,100萬元。
(三)招商引資效果顯著。積極參加市第二屆國際民間藝術節等商貿洽談活動。全年引進項目206個,引資額達5.6億元。其中生產加工型項目93個,到位資金3.6億元,分別占項目總數和資金總額的45%和64%。項目庫新增項目50個。新建外商投資企業4戶;契約利用外資和外商實際繳資額均實現301萬美元,比上年增長48.1%;出口創匯480萬美元,比上年增長80%。
(四)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加強。提高土地經營水平。對46,542平方米的國有土地使用權進行了掛牌出讓,獲取土地出讓金3,106萬元。城區改造平穩推進。拆遷棚戶區8,871平方米,完成建安工程面積達15萬平方米;投資2,510萬元,完成“五街兩路”的道路和市政設施改造工程;實施供熱分戶改造10萬平方米;西小區改造順利完成;寇河公園一期工程竣工;栽植城區綠化樹木1.2萬株。交通條件不斷改善。投資1,000萬元,完成22.3公里的誠信水庫道路改線工程;投資250萬元,完成安振線、河樺線公路升級改造工程;建成兩處遼開線景觀工程。加大小城鎮建設力度。投資840萬元,實施涼泉小城鎮建設工程。通訊、電力設施進一步加強。投資2,000萬元,建成122個無線市話基站、3個移動基站和安民變電所。
(五)生態建設初見成效。抓治山,山林植被明顯改善。完成植樹造林5.97萬畝,其中退耕還林2萬畝;村屯綠化63個,綠色通道479公里;封山育林10萬畝。蠶場補植6.7萬畝,新增中刈蠶場面積6.27萬畝。實施禁牧工程,積極推進飼料改革。種植牧草1.5萬畝,建成青貯窖570個,秸稈青黃貯量達5,000萬公斤。農村能源建設進展較快。建成北方“四位一體”生態模式戶100戶,被動式太陽能房2,000平方米。
抓治水,水土保持能力明顯增強。完成20處小流域治理工程,治理面積8.2萬畝;新建水源截潛3處,打方塘30個、大口井95眼;新修堤防28公里,加固堤防53公里,疏通河道142公里,完成河道植樹112公里。投資106萬元,建成60延長米的石人溝河橡膠壩;投資100萬元,建成150延長米的會文橡膠壩,並與柏榆解放小流域治理工程被評為省精品工程。
抓治污,環境質量明顯提高。環境監測站和環境監理標準化建設基本完成;對7家超標排放企業進行了治理;投資75.4萬元,實施寶興水庫水源地治理工程。城區空氣品質達到國家二級標準,河流水質達到國家II級功能區標準。
(六)社會各項事業不斷進步。科教水平進一步提高。完成科技立項11項,“豐雜三號”柞蠶母種選育通過省科技成果鑑定,林蛙精深加工和梅花鹿人工授精配套技術分別獲省科技進步二等獎和三等獎;發展高新技術企業3戶。撤併國小24所;投資1,000萬元,改造危房22,614平方米;投資730萬元,建成高中生活服務區;職教中心標準化建設通過省驗收;全縣萬人口大專以上升學率達到34。
文化傳媒事業蓬勃發展。投資500萬元,建成青少年活動中心;舉辦大型文化廣場演出活動16場。新增光纖聯網用戶1萬戶,實現了城鄉有線電視網路一體化,入戶率達62.3%。
計畫生育和衛生工作不斷加強。計畫生育率達99.66%,人口自增率達1.49‰。投資400萬元,建成計畫生育技術服務中心。醫療水平不斷提高,建成瀋陽血栓醫院、骨科醫院2個西豐分院;健全藥品監督和藥品供應網路,30戶藥品零售企業通過GSP認證。
社保和再就業工作穩步推進。投資285萬元,將公教人員納入醫療保險,參保人數達到1.55萬人;農保擴面完成1,311人;徵收各項保費3,482萬元;發放再就業優惠證2,654個;安置就業6,513人,其中“4050”人員906人;勞務輸出1,050人。圓滿完成徵兵工作,輸送兵源180人。接受各界捐贈款物133萬元,其中教育系統捐贈款物達50萬元。全年發放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405.6萬元,為農村貧困戶建房80間。建設社區辦公用房120平方米。
金融體系不斷完善。信用社改革穩步推進,地方金融服務中心基本形成,金融服務功能進一步加強。城鄉居民儲蓄存款餘額實現14.2億元,貸款餘額實現23.2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3.1%和11%。
商貿流通日益活躍。社會商品零售額實現9.4億元,比上年增長17.5%。旅遊設施進一步完善,投資230萬元,鋪設冰砬山森林公園景區道路6.2公里。全縣糧食經銷量達6億公斤,我縣已成為本縣及周邊地區的糧食集散地。
(七)民主法制建設進程進一步加快。共辦理人大代表議案1件,建議、批評、意見120件,政協委員提案112件。加強基層政權建設,圓滿完成村委會換屆選舉工作。接待民眾來信來訪977案(次),其中集體訪179批(次),妥善解決了涉地糾紛、扶貧資金使用、三方面人員待遇和林業案件等社會熱點、難點問題。加強行政執法監督,辦理行政複議案件10件。建成法律援助中心,調解民事法律糾紛2,331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進一步加強,城鄉防控體系不斷完善。破獲各類刑事案件685起。加大行政監察力度,共查處違規違紀案件19起。審計查處違規資金2,197萬元。查處價格違法案件151起。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建立長效工作機制,加大安全教育培訓力度,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杜絕了重特大事故的發生。加大《交通法》宣傳力度,降低了交通事故發生率。民族宗教工作進一步加強。
(八)十件實事基本完成。除因國家拆遷政策調整,2萬平方米經濟適用住房建設項目未能實施外,其餘9件實事全部完成。
1.誠信水庫主體工程全面開工建設。
2.投資2,300萬元,完成城區給水一期工程。
3.投資270萬元,建成縣醫院傳染病防治區。
4.投資800萬元,完成客運中心主體工程。
5.投資109萬元,完成遼開線城區東出口油路改造工程。
6.投資900萬元,完成寇河城區段1.6公里治理工程,並建成150延長米的橡膠壩。
7.投資585萬元,完成39公里黑色路面鋪設任務。
8.投資600萬元,完成東遼河一期治理工程。
9.投資758萬元,建成郜家店中學、營廠中學、明德中心國小和成平中心國小教學樓。
各位代表,過去的一年是全縣上下解放思想,開拓進取的一年;是用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各項工作取得可喜成績的一年。這些成就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和縣委正確領導的結果,是縣人大依法監督和縣政協民主監督的結果,是全縣人民團結奮鬥、艱苦創業的結果,是中國人民解放軍駐西豐部隊、武警官兵及中、省、市駐西豐各單位大力支持的結果。在此,我代表縣人民政府,向你們表示衷心地感謝,並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經濟和社會發展中存在的一些主要問題。一是經濟總量小,經濟成長速度不快。農業產業化水平不高,產業基地薄弱,龍頭企業牽動力不強,科技投入不足,農產品轉化升值的途徑狹窄;工業生產水平較低,規模企業少而且小,名牌產品短缺,市場競爭能力較弱;第三產業發展領域不寬,服務業關聯度不強。二是招商引資質量不高。缺少大、高、外項目,服務載體不夠健全,招商優勢尚未形成。三是軟環境建設存在薄弱環節。個別部門的大局意識和服務意識不強,吃拿卡要現象仍有發生。四是就業壓力大。就業和再就業崗位短缺,技能培訓力量不足,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組織化程度不高。五是政府職能還沒有從根本上轉移到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上來,服務水平和工作效率都有待進一步提高。這些問題我們將在今後的工作中下大力氣加以解決。
二、二OO五年工作安排
2005年是“十五”計畫的最後一年,是進一步鞏固和發展巨觀調控成果,保持經濟社會良好發展態勢、銜接“十一五”發展的關鍵一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對於全面實現“十五”計畫目標,為“十一五”期間經濟社會發展奠定堅實基礎,具有十分重要意義。
總的指導思想是: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全面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四中全會精神為指針,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進一步提高執政能力,以經濟總量增長、經濟實力增強為目標,走特色路、打綠色牌,大力實施“生態立縣、工業強縣、科教興縣”戰略,以發展民營經濟為主,推進農業產業化、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著力推進改革開放、全民創業,加快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成長方式,堅持以人為本,建立和諧社會,實現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努力奮鬥。
根據這一指導思想,要完成下列綜合經濟指標:
——國內生產總值實現16.2億元,比上年增長18%;
——固定資產投資額實現7億元,比上年增長26.1%;
——社會商品零售額實現10.5億元,比上年增長11.7%;
——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實現3,750萬元,按可比口徑比上年增長19%;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現4,100元,比上年增長10.8%;
——農民人均純收入實現2,900元,比上年增長11.5%。
為實現上述目標,重點要抓好十項工作。
(一)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注入經濟發展活力
擴大開放,創新招商引資方式。強化招商引資是全民工程、“一號工程”的地位,採取多種形式向外推介我縣礦產資源、特色產業和綠色產品,營造全民招商的大氛圍。實施代理招商,在溫州、泉州、上海設立招商引資辦事處;實施網上招商,建立西豐招商網站,打開對外視窗。實施“走出去,引進來”戰略,積極參加商貿展洽活動,有針對性地問商、尋商、招商。
打造優勢,突出招商引資重點。打造礦產資源優勢。充分挖掘鐵礦石、瓷土、花崗岩、珍珠岩等資源的開發潛力,以地域資源吸引外商;打造特色農產品優勢。努力提高特色農產品生產水平,擴基地、創品牌,以特色和綠色吸引外商;打造存量優勢。依託金丹藥業、美麟集團、宏宇生物、隆達制鐵等現有的企業載體,開發新項目、新產品,以存量土地、存量資產、存量企業吸引外商。全縣中心庫儲備項目要達到150個,投資500萬元以上的項目要全部達到預可研程度。
服務大局,最佳化招商引資環境。牢固樹立人人都是招商環境,人人都是發展形象的理念,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建立承諾制度,開展企業家評議行風活動,重點解決隨意執法、服務不到位和吃拿卡要等侵商、擾商問題;整頓經濟秩序,嚴厲打擊制假、售假和不正當競爭行為,創造文明、公正的發展環境;加快公共服務中心建設,實行一站式辦公、一條龍服務。
落實責任,提高招商引資成活率。實行招商引資“首問制”和領導包大項目制度,確保招商項目資金到位率、成功率和成活率;進一步完善獎懲責任制,重實重效,重獎重罰,按實績兌現獎懲。全縣要完成招商引資額6億元,其中,引進1,000萬元以上項目10個;3,000萬元以上項目6個;5,000萬元以上項目2個;力爭完成隆達制鐵二期工程,實現超億元項目零的突破。各鄉鎮必保完成1個固定資產投資超300萬元的項目。
創建載體,進一步提高利用外資水平。加大對重點出口企業的扶持力度,最佳化出口產品結構,擴大出口規模。大力興辦出口型企業,積極爭辦自營進出口權。全年出口創匯實現400萬美元;實際利用外資360萬美元,比上年增長19.6%。
(二)大力發展民營經濟,提高工業經濟效益
培育骨幹企業,壯大規模企業群落。加快資源整合及產品結構調整,壯大企業存量,做多、做大、做強規模企業,組建企業集團,拉動縣域經濟發展。在農副產品加工業方面,重點扶持宏宇生物、東金池、遼寧鹿源、吉達生物、中敖清真等企業;在製藥產業方面,重點扶持金丹藥業、天德製藥廠等企業;在服裝產業方面,重點扶持美麟集團、立信毛衫廠等企業;在建材產業方面,重點扶持華藝瓷製品、湧泉建材、隆達制鐵、天幸水泥等企業;在化工產業方面,重點扶持泰格化工、宏大橡膠等企業。隆達制鐵和金丹藥業實繳稅金要超過500萬元,天德製藥廠、立信毛衫廠、玻璃器材廠等企業年銷售收入要超過500萬元,全縣規模以上企業要達到22戶。規模以上企業實現總產值6億元,比上年增長36.4%;實現增加值1.2億元,比上年增長33.3%。
創建名優品牌,增強企業競爭力。引導和支持企業與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合作,研發新產品,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全年開發新產品20個。加大申辦產品原產地保護工作力度。美麟集團的蠶絲毯要爭創省名牌產品,宏宇生物的清青軟膠囊和金丹藥業的腎石通、茸血補腦液要爭創市名牌產品。
發展園區經濟,構築園區經濟板塊。加大公合園區、更刻園區和安民園區的建設力度,完善基礎設施,增強服務功能,提高園區資源的利用率;進一步突出園區內產業特色和優勢,增強產業之間的關聯度。縣鄉工業園區新入駐企業要達20戶。
盤活國企資產,擴充民營經濟總量。積極鼓勵和引導民營企業參與國企改制,實現國退民進。完成縣水泥廠改制工作。新增民營企業30戶、個體工商戶1,000戶。全縣民營經濟實現增加值6.4億元,比上年增長17%;實繳稅金5,478萬元,比上年增長17%。
(三)樹立以工謀農理念,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
打造龍型農業經濟,拉長產業鏈條。跳出城市工業、農村農業的二元思維定式,用工業化理念謀劃農村經濟發展,用工業化的方式組織農業生產經營,將原料基地和加工生產的上下游產業串聯起來,實現工農聯動、城鄉聯動,打造“公司+基地+農戶”的產業化模式。以金丹藥業、吉達生物、遼寧鹿源為龍頭,做大做強鹿產品及中草藥產業,建立以安民、和隆、營廠、振興等東南部鄉鎮為重點的鹿業生產基地,鹿飼養量達到5.4萬隻,比上年增長12.5%,個體養鹿大戶達到116戶;建立以和隆、營廠、成平等鄉鎮為重點的中草藥材基地,種植中草藥材1.5萬畝。以中敖清真為龍頭,做大做強黃牛產業,建立以平崗、房木、釣魚等鄉鎮為重點的黃牛生產基地,年飼養量達到27萬頭,個體養牛大戶達到180戶。以縣蔬菜批發市場和遼北蔬菜批發市場為依託,做大做強瓜菜產業,建立以平崗、天德、柏榆、德興等西北部鄉鎮為重點的瓜菜生產基地,保護地開發面積達2.5萬畝,其中西甜瓜0.7萬畝。以美麟集團為龍頭,做大做強柞蠶產業,建立以金星、和隆、郜家店、成平、明德等鄉鎮為重點的柞蠶生產基地,柞蠶產量穩定在3,000噸以上。
以宏宇生物為龍頭,發展壯大林蛙產業,建立以和隆、營廠、振興等東南部鄉鎮為重點的林蛙生產基地,林蛙飼養量達到600萬隻。以糧谷加工廠為龍頭,發展壯大綠色食品產業,建立以郜家店、涼泉、和隆、營廠、金星等鄉鎮為重點的綠色食品生產基地,發展綠色食品17萬畝,完成3個綠色食品和6個無公害食品標識認證。以縣菸葉收購總站為龍頭,發展壯大菸葉產業,建立以和隆、營廠、柏榆、明德等鄉鎮為重點的菸葉生產基地,菸葉種植面積達到2.3萬畝,其中郜家店曬煙種植面積達到5,000畝。以東日家禽和玉輝鵝業為龍頭,發展壯大肉鵝產業,建立以釣魚、天德、安民、房木等鄉鎮為重點的肉鵝生產基地,肉鵝飼養量達到75萬隻。
加大科技興農力度,提高農業生產綜合水平。積極引進種植、養殖良種,推廣農業新技術。改進牛羊舍飼圈養的管理方法,增強繁育能力。推廣機械化作業,擴大保護性耕作面積。加強氣象服務,提高人工影響天氣水平。加快發展農業專業化經濟合作組織,壯大經紀人隊伍,不斷提高農民的組織化程度和參與市場競爭的能力。實施“陽光工程”,積極培訓和轉移農村剩餘勞動力。進一步建立和完善農村信息網路,最佳化和集成生產投入、生產技術等要素,提高農業生產綜合能力和水平。
深化農村改革,完善農村經營體制。紮實做好土地延包工作,進一步最佳化土地流轉方式;深化農村稅費改革,落實農業稅全額減免政策;完善村級財務管理辦法,著力化解村級債務。
(四)拓寬經濟成長渠道,大力發展第三產業
發展旅遊經濟。加快建設旅遊載體。完善冰砬山旅遊設施,開闢森林風光游、民俗風情游等旅遊項目;推進城子山旅遊開發,進一步豐富歷史文化內涵;大力開發柏榆解放溝、安民梓居山莊等農業生態旅遊。
完善金融體系。進一步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加強地方金融服務中心建設。強化銀信部門為地方經濟發展服務的功能,著力解決融資難問題,加大對規模企業、特色產業和高科技產業的信貸扶持力度。穩步做好個人住房貸款、小額信用貸款發放工作。
搞活商貿流通。進一步深化糧食體制改革,轉變糧食企業經營方式,提高資產利用率。完善糧食經營審批機制,規範糧食市場;最佳化管理體制,進一步做活、做大遼北黃牛交易市場;積極創辦郜家店榛子市場;不斷完善西豐貿易城和鹿城市場的內部設施,確保全全、平穩運行;規範村屯市場,實現有序經營。
強化財稅管理。加大經偵和稅務稽查力度,實行欠稅公示制,對欠稅人公開曝光,嚴厲打擊抗、騙、逃稅行為,做到應收盡收。加強政府償債工作,償還政府債務1,800萬元。最佳化支出結構,確保公教人員工資、社會保障和重點建設項目等剛性支出;完善政府採購制度,強化預算外資金“收支兩條線”管理;不斷完善集中收付管理體制,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
(五)加大生態環境建設力度,提高經濟可持續發展水平
以林業二類資源調查為契機,科學編制《生態建設整體規劃》,研究制定生態建設管理辦法,努力創建投入多元化、建設科學化、管理規範化、考評制度化的生態建設工作機制。
加大植樹造林力度。以荒山造林和河道植樹為重點,完成植樹造林5萬畝,其中退耕還林1萬畝。
加大封山育林力度。重點對遼開線、沈平線等主要道路兩側及重要區域實施封育,完成封山育林10萬畝。加大生態蠶場建設力度,改造及封育蠶場20萬畝。加強林業執法,最佳化林業管護隊伍,堅決遏止亂采、亂挖現象,嚴厲打擊濫砍盜伐行為。推行飼料改革,對牛羊實行舍飼圈養。種植牧草1.5萬畝,建青貯窖458個,青黃貯總量要達到7,500萬公斤。
加快農村能源建設步伐。建成北方“四位一體”生態模式戶100戶,被動式太陽能房1,600平方米,高效組裝架空炕1,500鋪,戶用沼氣池18個。
加大國土資源保護力度。提高基本農田管理水平,實現占補平衡,全年開發、整理、整治土地面積337.2公頃;規範管理,推進礦業開採向科學、節能、效益型方向發展。加大小流域綜合治理力度,積極創建農建精品工程。
加大環境保護力度。做好環保中期規劃和城區噪聲功能區規劃。加大污水治理力度,提高寇河、寶興水庫的水質;加大空氣治理力度,清理小型污染鍋爐;加大噪聲治理力度,防止噪聲污染擾民。
(六)加快城鄉基礎設施建設,努力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穩步推進城市建設。堅持土地經營開發與經濟適用住房並舉,穩定建設速度,著力完善功能,進一步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建成1.3公里的濱河路;完成寇河公園附屬設施建設;積極推進棚戶區改造,對林業招待所、北山廣場西側、老市場和東三角地等四處地塊進行開發建設。
加大城鎮管理力度,推進城市管理上檔次、上水平。進一步最佳化管理機制,著力構建統一協調、分工負責的管理模式;最佳化投入機制,著力改善環衛、城管設施;最佳化考核機制,著力調動專業化管理的積極性。實施城區綠化、城區淨化和城區秩序整頓“三大工程”。加大街路、廣場、部門的綠化美化力度,城區綠化水平要明顯提高;加大主要街路、小街小巷和物業小區的保潔力度,清理衛生死角,城區衛生環境要明顯改善;進一步管理和規範車輛市場,整頓交通秩序,加大市場監管力度,清理不規範牌匾,城區秩序要有明顯好轉。
推進小城鎮建設進程。加大小城鎮基礎設施建設力度,進一步完善郜家店、振興、涼泉、和隆等鄉鎮的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提升小城鎮輻射功能;積極推進天德、安民等城鎮的建設進程,著力打造交通樞紐型小城鎮和工礦型小城鎮。
加大交通建設力度。實施村屯路標準化建設;力爭實施遼開線東段路基拓寬改造工程;力爭實施寇河橋改造工程;完成西東線2座橋樑建設任務。
不斷改善電力設施。實施農電調度自動化工程。
(七)搶抓發展機遇,最大限度爭取政策扶持
建立激勵機制,積極爭取扶持。充分利用我縣是省扶貧開發重點縣份的條件,建立激勵機制,調動鄉鎮和部門的積極性,將各級各類政策分解對號,挖掘可支持點,能爭則爭,能靠則靠。鄉鎮和部門在爭取政策扶持上必須要有實質性內容。
打造扶持載體,做好項目對接。認真研究以工代賑、百村扶貧、農業開發、土地整理及商品糧基地建設等相關政策,找準政策與我縣實際的結合點,認真做好項目包裝。針對扶持重點龍頭企業政策,積極為金丹藥業、中敖清真爭取扶持,美麟集團要充分利用省級重點龍頭企業的扶持政策,擴大經營規模,提高經濟效益;針對增加轉移支付等政策,積極爭取扶貧開發、工資性轉移支付補助和企業貸款貼息等扶持資金;針對扶貧式土地整理政策,積極申報土地整理項目,力爭投入資金600萬元,完成6個村的扶貧式土地整理任務。
強化資金管理,確保資金有效運行。按照“統籌安排,專款專用”的原則,科學調度扶貧資金,務求資金使用效益最大化。進一步健全專項資金管理機制,切實管好、用足扶持資金,保項目,重實效。加大資金的審計力度,嚴禁挪用、濫用專項資金,嚴肅查處資金使用的違法違紀行為。
(八)統籌社會事業發展,加快建設和諧社會步伐
加快科技創新步伐。發展遼寧鹿源、天德製藥廠等高新技術企業6戶,完成中草藥材產業園建設等市以上科技立項10項;認真開展科技扶貧工作,重點提高廣大農民的科技知識水平。
大力發展教育事業。全面實施素質教育,鞏固“兩基”和“普九”成果。進一步改善辦學條件,完成中國小危房改造1.1萬平方米。調整中國小教育布局,撤併國小3所、教學點3個。加大職業教育力度,力爭建成職教中心生活服務區。
發展醫療衛生事業。加強婦幼保健和地方病防治工作。加大對食品、藥品的監督檢查力度,確保食品、藥品安全。深化農村衛生體制改革,穩步盤活農村衛生資源。
加強人口與計畫生育工作。深入貫徹《人口與計畫生育法》,進一步提高人口與計畫生育工作的民眾知曉率、參與率和滿意率。鞏固婚育新風進萬家示範縣成果,爭取通過國家驗收。
大力發展廣播電視、文化傳媒產業。進一步完善廣電設施,擴大有線電視覆蓋面;做好三二六台的搬遷準備工作。積極開展文體活動。加大對網咖、遊戲廳、棋牌室等場所的監督檢查力度,消除“黃、賭、毒”現象,淨化社會環境。
進一步加強社會保障和再就業工作。實施動態管理,做到應保盡保。進一步做好醫療保險擴面工作,新增參保6,500人。認真落實就業優惠政策,安置就業4,800人,安置“4050”人員就業510人。積極開展領導幹部“交四個朋友”等扶貧幫困活動。加強城鄉救助體系建設,進一步做好城鎮及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確保貧困人口基本生活。
進一步密切軍政、軍民關係,做好擁軍優屬、擁政愛民和民兵預備役工作。
全面完成經濟普查工作。認真做好“十一五”規劃的制定工作。
(九)加強民主法制建設,切實維護社會穩定
自覺接受人大依法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認真辦理人大代表的議案、建議、批評、意見和政協委員的提案。
加強法制建設。推行行政執法責任制,加強對行政許可、行政處罰等執法活動的監督,強化行政複議工作,推進依法行政。深入開展“四五”普法活動,紮實做好法律援助和司法調解工作。加大行政監察工作力度,認真開展專項執法監察和責任追究。強化物價監管,確保物價溫和可控。
強化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完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提高社會治安控制能力。依法嚴厲打擊各種犯罪。認真貫徹民族宗教政策,嚴厲打擊非法宗教活動。
認真做好信訪工作。進一步完善信訪辦公會議和縣領導包重點案件制度。堅持依法信訪,切實規範信訪工作程式,整頓上訪秩序。對有理有序上訪立即辦理;對有理無序上訪先整頓無序,後處理問題;對無理無序上訪依法處理。加大信訪案件查辦、督辦、協辦力度,切實解決信訪問題。加強基層基礎工作,層層落實信訪責任,增強預警性,有效化解矛盾,避免越級上訪。
強化安全生產。嚴格執行《安全生產法》,加大事故隱患整改監控力度,積極做好“三同時”改造和驗收工作,防止安全生產事故的發生。加大消防工作力度,集中開展火災隱患整治活動。加大交通安全管理力度,規範交通秩序,切實降低交通事故發生率。
(十)堅持執政為民,切實改善民眾生產生活條件
2005年要為人民民眾辦九件實事。
1.改善水資源狀況,加快誠信水庫建設步伐。
2.提升區位優勢,推動豐源鐵路開工建設。
3.提高供水能力,建設城區給水二期工程。
4.提高防洪能力,完成東遼河險工險段二期治理工程。
5.改善教育條件,建成天德、平崗中學教學樓。
6.提高養老水平,建成和隆、柏榆中心敬老院。
7.最佳化城市功能,完成菜市街南段改造任務。
8.提高移動通訊覆蓋率,建成7個移動通訊基站。
9.完善工資發放機制,實行城鄉公辦教師工資及補貼全額縣統籌。
三、加強執政能力建設,樹立務實高效的政府形象
轉變思想觀念,強化市場經濟意識。樹立強烈的機遇意識,搶占發展先機,牢牢把握加快發展的主動權;破除自我封閉、地方保護、條塊分割的小農意識,樹立對外開放、合作共贏的觀念;克服小富即安、怕擔風險、“等、靠、要”的心理,樹立敢闖、敢試、開拓進取的觀念;轉變主要靠行政命令配置資源、推動工作的思維定式,樹立運用經濟手段、法律手段推進經濟建設的理念。
轉變角色定位,全面履行政府職能。牢固樹立“有限政府”理念,堅決從不該管、管不了、管不好的領域中退出來,把政府經濟管理職能轉到主要為市場主體服務和創造良好發展環境上來,把更多的力量放在發展社會事業和解決人民生活問題上來,提高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形成為市場經濟主體平等服務、主動服務、高效服務、優質服務的政府工作新風尚。
轉變方式方法,切實提高政府工作質量。提高戰略謀劃和政策供給水平,高效引導民眾,發動民眾,組織民眾,服務民眾。用改革的方法解決實踐的新情況、新矛盾、新問題;用開放的方法拓寬資源和市場的利用空間;用法治的方法調節利益關係,規範市場秩序。科學利用產業政策、財政、稅收、信貸等經濟槓桿,加強巨觀調控,最佳化經濟發展結構。
轉變行政體制,最佳化行政資源配置。以整合行政資源,降低行政成本為目標,堅持精簡、統一、效能的原則,推進政府機構改革和事業單位改革,切實解決機構龐雜、分工重疊、互相扯皮的問題。進一步規範各類領導小組和協調小組,完善政府工作規則。
轉變工作機制,加強政風建設。樹立正確的政績觀,重實績,說實話,辦實事,求實效,堅決反對急功近利、弄虛作假、辦事拖拉等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作風,將主要精力下沉,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廣泛集中民智,切實珍惜民力,解決民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整頓機關作風,進一步嚴肅工作紀律;制定行之有效的考核標準及考核辦法,規範考核項目,堅決禁止亂檢查、亂評比,切實增強鄉鎮和部門的工作主動權和創新性。加快建設學習型政府,克服本領恐慌。把懂市場、會經營、善管理的人才集聚到西豐事業發展上來,努力建設一支求真務實、廉潔自律、無私奉獻、勇於開拓、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隊伍。
各位代表,我們正處在黃金髮展期和矛盾凸顯期交匯的時代,抓住這個發展的戰略機遇期,加快西豐發展進程是我們共同的責任和使命。讓我們在縣委的正確領導下,在縣人大的依法監督和縣政協的民主監督下,團結和帶領全縣人民,搶抓機遇,開拓進取,紮實做好全年的各項工作,全面實現“十五”計畫目標,為推進小康社會進程、創造西豐美好未來而努力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