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各位代表:
本屆政府1999年1月就職,任期即將結束。現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過去五年的工作,對今後五年、重點是今年的工作提出建議,請予審議,並請政協各位委員提出意見。
內容
一、過去五年工作回顧
五年來,本屆政府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確領導下,團結帶領全市人民,認真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堅持發展第一要務,銳意進取,紮實工作,圓滿完成了市七屆人大曆次會議確定的目標任務。
過去的五年,是我市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綜合實力顯著提高的五年。全市生產總值由1998年的73.23億元增加到2003年的122.28億元,年均增長11%。三次產業比例由24.4∶47.9∶27.7調整為19.5∶52.1∶28.4。財政一般預算收入由2.81億元增加到4.40億元,年均增長11.2%,其中市級由1.23億元增加到2.27億元,年均增長13.8%。金融機構商業貸款累計增加18億元。資源型工業基地建設取得重要進展,先進制造業基地建設紮實起步,食品加工業基地建設形成規模與特色,工業經濟質量效益明顯提高。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由21.7億元增加到41.8億元,年均增長13.8%;實現利潤由虧損4749萬元扭轉為盈利2.71億元;經濟效益綜合指數由58.03提高到105.14,創歷史最高;累計完成技改投資16.5億元。鶴煤、萬和、豫鶴、天海、天元等企業進一步發展壯大,“天海”牌汽車插接器、“大用”牌雞肉製品等知名品牌的市場競爭力明顯提高。農村經濟全面發展。畜牧業優勢進一步增強,2003年畜牧業產值24.9億元,占農業總產值的58.3%,比1998年提高13.9個百分點;畜牧加工業產值25.6億元,增長4.33倍;農民人均純收入中來自畜牧業及相關行業的比重達到35.5%,提高6.1個百分點。全市農業總產值、增加值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速連年居全省先進位次。優質小麥種植面積由4萬畝增加到80.5萬畝,出口實現零的突破。農業產業化水平繼續提高,一批農業龍頭企業發展壯大,輻射帶動全市40%的農戶受益。國家食品安全綜合示範區項目正式啟動。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全面提高。旅遊景區景點累計實現門票收入2672萬元,年均增長48%。
過去的五年,是我市重點項目建設取得歷史性突破,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的五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完成111億元,是上個五年的1.6倍,年均增長12%。僅2003年開工建設的項目中,投資超千萬元的就達到60個,其中超億元的12個,總投資規模61.6億元。水泥廠、電廠項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速度推進。投資2億元的水泥廠二期工程竣工點火,投資4億元的三期工程開工建設,四期工程前期工作正在積極進行。四期工程建成後,我市水泥年生產能力將達到540萬噸,成為全省最大的新型乾法水泥生產基地之一。投資22億元的電廠二期工程進展順利,投資近50億元的三期工程通過不懈努力,有望今年上半年開工建設。投資10億元的熱電聯供項目開工。這些電力項目建成後,全市發電裝機容量將超過250萬千瓦,成為全省重要的火力發電基地之一。總投資9.98億元的盤石頭水庫開工建設,累計投資7.8億元,已經具備下閘蓄水條件。採煤沉陷治理項目通過最後評審,爭取國家資金3.6億元。公路建設累計投資9.7億元,新建、改建縣級以上公路262公里,在全省率先實現了“村村通油路”,公路密度居全省第五位。電網改造投資6.8億元,城鄉供電條件顯著改善,城鄉同網同價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累計投資6.5億元,老區污水處理廠正式運營,新區污水處理廠開工建設。新增節水灌溉面積25萬畝,治理水土流失面積288平方公里。
過去的五年,是我市各項改革不斷深化,對外開放特別是招商引資實現重大突破的五年。國有企業改革取得顯著成效,95%的市屬國有企業完成改制,35戶企業破產終結,解決了一批沉積多年的難題,增強了企業活力和發展後勁,提高了經濟效益。把國有企業改革與招商引資緊密結合,成功引進了新飛集團等一批國內外有實力的戰略投資者。非公有制經濟快速發展,增加值占全市生產總值的比重提高到44%。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不斷深化,市、縣兩級行政服務中心已經建立,行政審批事項精簡比例達92%,居全省首位。財政改革全面推進,初步構建了公共財政框架,農村稅費改革、糧食流通體制改革取得明顯成效。社會事業、城市建設和管理體制、投融資體制等改革取得積極進展。招商引資氛圍日益濃厚,工業、農業、社會事業、城市基礎設施和公用事業、現代服務業等方面的招商引資都取得積極進展。累計實際利用境外資金4198萬美元,出口創匯1.68億美元。累計爭取上級資金27億元,為緩解我市經濟社會發展資金緊張狀況發揮了重要作用。
過去的五年,是我市城鄉面貌發生很大變化,城市形象和品位提升最明顯的五年。新區經國務院批准成為我市的新市區,爭取到了“25+1”特殊優惠政策,被列為省重點支持城市,新區建設以更快速度、更高標準全面展開。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7億元,修建城市道路32公里,新區框架拉大到30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15.2平方公里,人口10萬人。新區綠化進一步上檔次、上水平,新增綠地406萬平方米。新增供熱98萬平方米。啟動了工業園區、高教園區、外向型批發市場建設,產業支撐能力逐步增強。天濱、天泰等一批市場建成投用。成功創建了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淇河綜合開發紮實啟動。體育、文化等公用設施進一步完善,投資2000萬元的游泳館開工建設,投資近3000萬元的圖書館、博物館、群藝館“三館合一”的文化中心主體工程完工。建成區村莊改造正式啟動。新區成為全省城市建設的亮點,為我市經濟社會發展打造了良好平台。老區建設積極推進,民眾生產生活條件逐步改善,城市活力進一步增強。山城區對長風路等5條主次幹道進行了改、擴建,西環線開工建設,楓嶺公園、污水管網、燃氣管網改造取得積極進展。鶴山區鶴山街、鶴壁集南大街改造完畢。投資1.3億元的新老區快速通道開工建設。縣城和重點鎮建設取得新成績,善堂、高村、龐村被省政府確定為重點鎮。建立了規範的國有土地儲備出讓制度,實行了城市公用事業特許經營。在環衛、綠化、園林等方面引入競爭機制。全市城鎮化率達到41%,比1998年提高12.7個百分點。
過去的五年,是我市科技教育快速發展,社會事業全面進步的五年。科技、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累計支出11.4億元,年均增長17.8%。科教興鶴戰略深入實施,科技開發和創新能力不斷增強,取得國家級獎勵成果1項、省部級獎勵成果17項,一大批先進適用技術得到推廣,科技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達到41%。“兩基”工作成績突出,國小兒童入學率達到99.99%,國小畢業生升學率達到99.2%,受到國家和省表彰。市區及縣城基本普及了高中階段教育,普通高中招生人數和高招上線人數比1998年翻了一番。高等教育、職業教育取得長足發展,成立了職業技術學院,現已初具規模,顯現特色,兩個專業被教育部列為重點專業。新區教育和文化基礎設施日益完善,老區教育基礎設施得到進一步改善。農村中國小危房改造工作紮實推進。廣場文化、社區文化、文化下鄉活動蓬勃開展,一批劇目榮獲重要獎項,文化市場整頓力度加大,文物保護管理不斷加強。初步建立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救治機制,加強了市、縣、鄉三級衛生保健網路和傳染病防治體系建設,開始實施新一輪農村初級衛生保健規劃,開展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全民健身活動廣泛開展。廣播電視綜合覆蓋率達到100%,數位化進程大大加快。人口和計畫生育工作繼續加強,人口自然增長率由8.31‰下降到4.23‰。資源開發利用水平進一步提高。生態建設和環保工作紮實推進,森林覆蓋率由15.5%提高到18.6%,淇河水質常年保持在二類以上。雙擁和軍民共建工作紮實有效,其他工作也取得了新成績。
過去的五年,是我市城鄉居民收入不斷增長,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的五年。把不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為政府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高度重視解決民眾特別是困難民眾的生產生活問題。2003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5977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554元,分別比1998年增長58.4%和33.6%。城鄉居民消費水平和生活質量進一步提高。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累計完成121.8億元,年均增長10.3%。城鎮和農村居民恩格爾係數分別由41.8%和52.3%下降到33.8%和46.5%。城鎮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積由10.5平方米提高到17.4平方米,農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積由23.6平方米提高到31.4平方米。城市綠地率達到24%,綠化覆蓋率達到31%。網際網路用戶達到5.6萬戶,固定電話用戶達到23.1萬戶,行動電話用戶達到19.7萬戶。建立了涵蓋養老、失業、低保、醫療等方面的社會保障體系,建成了街道、社區勞動保障服務平台。克服就業容量小、安置任務重等困難,累計新增城鎮就業3.52萬人,安置國有企業下崗失業人員2.46萬人,再就業率保持在40%以上,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以下,2003年“4050”人員安置比例、購買公益性崗位比例位居全省第一。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基本生活費、企業離退休人員養老金社會化發放率和按時足額發放率均達到100%。提高了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實際補助水平,基本實現了動態管理下的應保盡保。解決了15.25萬人飲水困難和1.36萬農村貧困人口的溫飽問題,啟動了4.36萬農村特困人口的經常性救助工作。完善和落實安全工作長效機制,安全生產形勢明顯好轉,2003年度被評為國家級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先進單位。
過去的五年,是我市精神文明建設取得新成效,民主法制建設進一步加強的五年。認真學習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紮實推進精神文明創建工作,深入開展“熱愛鶴壁、增輝中原”,“道德規範進萬家”,學習靳月英、鄭永立、馬景富等先進人物活動,廣大幹部民眾的精神風貌和城鄉面貌發生新的變化。實施依法治市,廣泛開展普法教育,公民的法律意識進一步增強。堅持依法行政,嚴格執行人大及其常委會通過的決定和決議,堅持並完善向人大報告工作、向政協通報情況制度,認真辦理人大代表議案、建議171件,政協委員提案1037件。密切與工會、共青團、婦聯等人民團體的聯繫,注意接受社會監督。積極推進政務、村務、廠務公開,努力擴大基層民主。認真做好信訪工作,成為全省唯一沒有信訪工作重點管理縣區的省轄市。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連續四年獲得省綜合治理先進市稱號。深入開展“嚴打整治”鬥爭,加強社會防控體系建設,認真做好“掃黃”“打非”和邪教人員教育轉化工作,社會大局保持穩定。
各位代表,2003年是本屆政府任期的最後一年。在遭遇非典疫情和自然災害的情況下,我們迎難而上抓改革,一心一意謀發展,突出重點抓招商,加大力度上項目,經濟社會發展成績顯著、碩果纍纍。與上年相比,全市生產總值增長13.5%,比全省平均水平高3個百分點;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增長12.4%,其中市級增長19.3%;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31.5%,比全省平均水平高5個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1.2%;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增長17.7%,實現利潤增長31.9%,經濟效益綜合指數提高15.4個百分點;外貿出口增長57.4%,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6.8個百分點;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2.9%,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5.5%,分別比全省平均水平高3.9和5.9個百分點。全市生產總值、一般預算收入、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經濟效益綜合指數、外貿出口增速均為五年來最高。特別是招商引資和大項目建設實現了跨越式增長,引進市外直接投資12.3億元,其中工業領域超過11億元,比上年增長6倍。可以說,我們實現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良好開局,跨入了加速發展、再上新台階的關鍵階段。
以上成績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確領導的結果,是市人大、市政協監督支持的結果,更是全市廣大幹部民眾共同努力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廣大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幹部、駐鶴部隊指戰員、武警官兵及社會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向關心、支持我市現代化建設的朋友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五年來的實踐給了我們許多有益的啟示。一是必須堅持緊抓第一要務不放鬆。五年來,我們始終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把發展放在頭等重要的位置,靠發展統一思想、凝聚人心、鼓舞鬥志,靠發展解決前進中的困難和問題,各項工作都自覺服從服務於發展這個大局。二是必須堅持創新開拓,求真務實。五年來,我們始終站在全國、全省的大格局中審視自己,積極探索並不斷完善體現時代要求、切合鶴壁實際的發展路子,並以此為指導,扎紮實實推進各項工作。由於思路清,工作實,全市上下加快發展的熱情明顯高漲,工作節奏明顯加快,工作質量明顯提高。三是必須堅持突出重點,尋求突破。五年來,我們始終抓住大項目建設、招商引資、深化改革、城鎮化、非公有制經濟、就業再就業等關係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工作,集中力量,實施突破,有力地帶動了各項工作的全面推進。四是必須堅持團結協作,群策群力。五年來,市政府始終堅持市委的統一領導,自覺接受市人大、市政協及全市人民的監督,靠科學機制和正確導向調動廣大幹部民眾幹事創業的積極性,營造了團結融洽謀發展的良好環境,形成了和衷共濟創大業的濃厚氛圍。
我們也清醒地看到,與全國、全省先進地區相比,我市經濟社會發展還存在較大差距,政府工作還有不少亟待改進和加強的地方。經濟總量小,產業基礎薄弱,地方財政困難。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較低,部分民眾生活還很困難。對一些地方的社會治安,民眾還不太滿意。部分政府工作人員思想守舊、滿足現狀,大局意識、責任意識不強,缺乏創新開拓、拼搏進取精神,工作質量和工作效率不高。經濟發展環境還需要更進一步改善。對於這些困難和問題,我們必須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在今後的工作中切實加以解決。
二、今後五年政府工作的指導思想、奮鬥目標及2004年工作建議
今後五年是我市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當前,我們已經具備了乘勢而上、加快發展的基礎,是一個重要而難得的發展機遇期。面對新一輪更加激烈的競爭,我們必須以高度的緊迫感和責任感,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採取超常規的舉措,付出百倍的努力,實現我市經濟社會的跨越式發展,為實現中原崛起作出應有的貢獻。
今後五年政府工作的指導思想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科學的發展觀,按照“五個統籌”的要求,圍繞“兩個率先”奮鬥目標,思想再解放,思路再創新,效率再提高,發展再加速。緊緊抓住發展第一要務,把發展經濟作為政府執政為民的首要任務,大力推進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著力解決關係人民民眾切身利益的突出問題,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係,推動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實現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進步。
按照上述指導思想和《鶴壁市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規劃綱要》,今後五年要努力實現全市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1.5%以上;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年均增長11%;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25%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長11%;引進市外直接投資年均增長30%;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10%,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長6%;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6‰以內;城鎮化率達到47%;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3.1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
實現今後五年的奮鬥目標,開好頭、起好步非常重要。根據省委經濟工作會議、省十屆人大二次會議和市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今年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全市生產總值增長12%以上;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增長9%以上;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35%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1%以上;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1%,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6%;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4.5‰以內;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
今年要重點抓好以下工作:
(一)繼續把招商引資放在經濟工作的首位,達到高目標、實現新突破
繼續把招商引資作為全市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工業為重點,以項目特別是大項目建設為載體,全方位、大力度、高效率開展工作。通過各級努力,確保引進市外直接投資32億元以上,力爭達到37億元,其中工業領域22億元以上,力爭達到27億元,在去年大幅度增長的基礎上,繼續保持數倍的增長。
壯大招商引資力量。市級、縣區政府領導積極外出招商引資並聯繫具體項目。進一步加強市、縣區招商引資隊伍建設,使全市招商引資隊伍形成有機整體,充分發揮職能作用。進一步加大對招商引資的投入和工作力度;注重發揮企業的招商引資主體作用;引導、組織社會各界關心、支持、參與招商引資,真正形成舉全市之力招商引資的局面。
完善激勵獎懲機制。實行招商引資進展情況定期匯報與督促制度。完善考核和獎勵辦法,擴大招商引資獎勵資金規模,進一步發揮導向與激勵作用。引導協調各縣區、市直有關部門加大整體宣傳推介鶴壁力度,不斷提高我市的知名度,推進全市招商引資工作。
創新更具實效的招商引資方式。與國內外知名企業、投資機構、中介機構、科研機構、大專院校建立密切的合作關係,拓展招商引資渠道與方式。在香港、深圳、廣州、上海、青島等地設立招商引資視窗,以新的機制開展工作,特別是在吸引港資方面要取得積極進展。抓住全省加強豫滬合作的機遇,力求實績。選擇適當時機適當載體,組織幾次有影響的招商活動。做好2004台胞國慶觀禮團來鶴各項工作,積極爭取和吸引國家工商聯執委民營企業家等考察團,以及鶴壁籍台港澳同胞、海外僑胞前來參觀考察、投資洽談。完善制度和機制,搞好籤約項目的協調服務、跟蹤問效。
努力擴大招商引資領域。突出抓好工業領域的招商引資,力爭在金屬鎂精深加工、水資源利用、食品加工、生物製藥、汽車零配件、電子元器件、紡織等重點領域實現新突破。同時,加大農業、教育、衛生、文化、體育、旅遊、外向型市場、新型商業業態等領域的招商引資力度。注意把引進資金、項目、技術與引進人才、智力結合起來,形成相互促進的良好局面。做好招商引資信息的收集、整理、交流,實現高效傳遞和共享。根據國家、省產業政策,重點圍繞“三大基地”建設,不斷儲備和策劃新項目、大項目,把前期工作做細做實,保證一批大項目能夠直接運作實施。
(二)以“三大基地”建設為重點,加速推進工業化
科學、全方位地搞好策劃,以招商引資為主要手段,以做大做強優勢特色產業為主攻方向,強力推進大項目,帶動小項目,進一步加快“三大基地”建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增長18%,實現利潤增長8%,經濟效益綜合指數提高5個百分點。
加快建設資源型工業基地。基本完成電廠二期主體工程,爭取三期工程上半年開工。加快熱電聯供項目推進速度。積極推進水泥廠三期工程建設,加大四期工程前期工作力度,力爭年內開工。做好金屬鎂冶煉規模擴張與精深加工,水、電力資源開發利用,水泥、煤炭產業鏈條延長等工作,爭取實現新突破。加快安鶴煤田開發,完成煤礦安全技改、綜采機械化裝備更新等項目。
加快建設先進制造業基地。天淇汽車模具生產線項目竣工投產。天鶴汽車模具擴產改造、飛鶴公司安全玻璃膠片項目開工建設。邁世通生物醫藥科技園項目一期工程投產。市中藥廠、濬縣中藥廠GMP車間年內完工。天華科技園項目建成並投入運營。野戰通信車項目竣工驗收。同發公司3萬錠精梳項目開工建設。同時,再謀劃、引進、建設一批科技含量高、競爭能力強、吸納勞動力容量大的新項目、大項目。
加快建設食品加工業基地。集中精力做大做強畜牧加工業,搞好畜產品規模化、標準化、產業化生產和精深加工,最佳化產品結構,打造安全食品品牌。抓好已確定的12個重點畜產品生產加工項目,爭取通過招商引資再上一批新項目。畜牧加工業產值超過30億元,增長20%以上。加快發展糧食精深加工,力爭一家大型小麥加工企業落戶我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