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新鄉市政府工作報告

1999年以來,本屆政府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領導下,在市人大、市政協監督、支持下,團結帶領全市人民,與時俱進,真抓實幹,奮力開拓創新,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道路上邁出堅實步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04年新鄉市政府工作報告
  • 時間:2004年
  • 地點:新鄉市
  • 2003財政支出:35億元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並請各位政協委員和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過去五年工作回顧
綜合經濟實力明顯增強。五年來,全市國內生產總值由1998年的256億元增加到380.8億元,年均增長8.9%。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6948元,年均增長8%。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達到99.9億元,年均增長11.9%。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達到15.5億元,年均增長4.8%;2003年財政支出35億元,是1998年的2.2倍,年均增長17.2%。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438.6億元、各項貸款餘額299.2億元,分別比1998年增長83.1%和48.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33億元,年均增長7.8%。
經濟結構進一步最佳化。一、二、三產比例調整為15.7∶50.1∶34.2,第二產業比重突破50%,比1998年提高10.3個百分點。優質專用小麥發展到315萬畝,占73.4%;畜牧業產值占農業產值比重達到41.7%,比1998年提高10.9個百分點。全市實施工業結構調整項目336個,總投資68.5億元,年均增長38.8%。實施高新技術產業化項目23個,總投資9.6億元。新飛百萬台空調生產線、白鷺化纖1.5萬噸粘膠長絲、金龍銅業外翅片強化傳熱銅管、華蘭生物年產150噸乾滅病毒血漿、科隆公司5000噸高性能球形氫氧化鎳、新鄉火電廠2×13.5萬千瓦機組等53個重點項目竣工投產。寶泉抽水蓄能電站4×30萬千瓦機組、豫新電廠2×30萬千瓦熱電聯產、白鷺化纖萬噸粘膠長絲第二生產基地和平原、天瑞、孟電三大日產萬噸新型乾法水泥基地、五得利集團日產4000噸麵粉生產線、新亞集團林漿紙一體化等27個投資億元以上的重點項目開工建設。旅遊服務設施完成投資3.4億元,旅遊綜合收入達到4.5億元,創建國家2A級景區5個。固定、行動電話用戶分別達到105萬和68萬。中原瀝青原料配送中心等現代物流項目和東方文化步行街等現代服務業項目正在建設。五年新增城鎮人口30.9萬,城鎮化率達到30.2%,比1998年提高6個百分點,是改革開放以來城鎮化速度最快的時期。
基礎設施建設成效顯著。累計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439.5億元,年均增長22.2%。其中實施國債項目250個,完成投資26.4億元。城市建設完成投資52億元,其中2003年為16.5億元,比1998年增長20.6倍。完成了體育休閒廣場、衛河公園一期改造、六大出入市口道路、城市污雨水泵站、市區公廁新建和改造等13項重點基礎設施項目;新建、改造了平原路、東幹道、牧野路等52條(段)城區道路,其中新建道路24條(段);實施了駱駝灣污水處理廠、市第五水廠、小尚莊污水處理廠、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場等8個國債項目;城市新區、科教園區和小店工業區已具雛形;人均綠地面積由1998年的2.9平方米增加到6.1平方米。累計完成公路投資50.1億元,新建改建公路3992公里,其中新增幹線公路里程392公里;新增高速公路42公里,通車裡程達到80公里;新增682個村通油路。發電裝機容量達到117萬千瓦,比1998年增長93.4%;完成電網改造投資15.3億元。完成大功、韓董莊、石頭莊灌區節水改造和陳家院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天然文岩渠治理等工程正在實施。完成退耕還林34萬畝,太行山綠化17.3萬畝,通道綠化3257公里,森林覆蓋率達到17%。
改革開放取得重大進展。政府機構改革順利推進,市政府機構和行政編制分別減少28.8%、24.6%。列入全省統計範圍的159戶國有和市屬集體工業企業,基本完成改制和按照改制預案進入實質性操作的122戶,占76.7%。個體、私營企業發展迅速,非公有制經濟占GDP的比重達到42%。完成農村土地經營權第二輪承包,農村稅費改革取得階段性成果,農民總體減負45.8%。財稅、金融、流通、醫療保險和住房等改革穩步推進。對外開放取得明顯成效,五年共引進外商投資企業76家,實際利用外資2.2億美元,外貿出口年均增長42.2%。
社會事業全面發展。取得省級以上科技成果56項,獲授權專利1146項;科技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達到39.4%。國家“細胞分化調控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和新飛、華蘭、金龍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獲準建立。“兩基”教育目標提前實現,普通高中和職業教育發展迅速,中國小危房改造進展較快,河南師大、新鄉醫學院、職業技術師範學院、機電專科學校、師專等高校擴招工程多數竣工,高校招生規模比1998年增加3萬人。加強環境保護,合理利用土地資源,連續5年實現耕地占補平衡。順利完成市區區劃調整,市區面積增加到346平方公里,人口達到87.7萬人。市中心醫院內科病房樓、人民醫院病房樓、廣電演播中心、平原省會舊址改造、防震抗震指揮中心等項目投入使用。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7‰以內。軍民共建和民兵預備役工作富有成效,榮獲“雙擁模範城”三連冠。體育、統計、審計、物價、外事、僑務、民族宗教、氣象、人防、檔案、史志等工作都取得新的成績。
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4.4%,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長1.7%。城鎮居民食品消費占消費總支出的比重(恩格爾係數)由41.5%下降到36%,農村居民由54%下降到45.6%,衣食住用行都有較大改善。在全省率先實行企業基本養老保險市級統籌,6.4萬名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基本生活費和11萬名企業離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38.6萬名城鎮職工基本醫療得到保障,工傷、生育保險參保人數分別達到21萬和17.8萬人。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12.1萬困難居民應保盡保。在全省首家全面啟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使338萬農民受益。幫助5.8萬名下崗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五年累計投入救災款物6763萬元,恢復重建住房3.1萬間,救助災民145萬人次。“八七”扶貧攻堅計畫基本完成,15萬農村貧困人口實現溫飽。深山區人畜吃水困難基本解決。
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進一步加強。“三講”集中教育和“三個代表”學習教育活動成效顯著。廣泛開展“熱愛新鄉,增輝中原”、“道德規範進萬家”等民眾性文明創建活動,廣大幹部民眾精神風貌發生新的變化。自覺接受人大法律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認真辦理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五年累計辦理2868件,辦結率100%。省級園林城市、衛生城市創建成功。大力整頓規範市場經濟秩序,最佳化發展環境。堅持從嚴治警,深入開展嚴打整治鬥爭,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切實做好信訪工作,社會大局穩定。嚴肅查處各類違法違紀案件,糾正部門和行業不正之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取得階段性成果。
服務型政府建設取得新成績。規範和擴大政務公開,在全省率先實行市民旁聽政府常務會議制度,建立重大決策聽證和公示制度,免費發行《政府公報》。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市級審批事項由1572項減少到321項。推行首問負責制、服務承諾制和限時辦結制,行政效率不斷提高。推進政企分開、政事分開、事企分開,發展各類行業協會和中介組織。建立行政效能監察制度和“111”行政效能監察聯動中心,政府工作作風明顯轉變,真抓實幹的工作機制逐步形成。
2003年是不尋常的一年。全市人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取得抗擊非典和洪澇災害的重大勝利,國民經濟實現速度和質量同步提高。國內生產總值增長13.5%,高於全國、全省平均水平。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52.9%,增幅居全省第二位。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增長21.8%。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9.4%,實現利潤增長31.4%。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長9.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1.2%。外貿出口增長49.7%,實際利用外資增長22.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增長10.4%、5%。初步實現了經濟全面提速和社會全面進步的目標。
我們深切地感到,本屆政府工作的成績,得益於歷屆政府打下的良好基礎,凝聚著全市人民的辛勤勞動,包含著在新鄉投資創業、工作學習的中外朋友們的貢獻。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廣大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幹部、人民解放軍指戰員、武警官兵、公安民警以及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向關心、支持我市現代化建設的香港特別行政區同胞、澳門特別行政區同胞、台灣同胞、海外僑胞和國際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謝!
各位代表,五年來,我們在實踐中進一步深化了對新鄉經濟社會發展特點的認識,也得到了不少有益的啟示。
(一)堅持用發展大目標統一思想,上下共謀發展。始終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以“提速晉位”目標統一全市思想,激發乾事創業熱情,克服種種困難,不斷衝破發展瓶頸,開創經濟社會提速發展的新局面。
(二)堅持以項目統領經濟工作全局,投資拉動發展。針對新鄉大項目較少、經濟發展後勁不足的狀況,強力實施項目帶動戰略,把爭取資金和項目建設擺在突出位置,固定資產投資躍居全省領先水平。
(三)堅持擴大對外開放,開放帶動發展。著眼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增強開放意識,廣泛開展對外合作,創新招商方式,拓寬引資領域,努力提高經濟外向度。
(四)堅持建設服務型政府,環境促進發展。牢固樹立執政為民理念,轉變政府職能,推行政務公開,大幅度核減審批事項,提高辦事效率,建立“責任、有序、高效”的工作機制,積極營造服務優、成本低、回報快、信用好的環境優勢。
(五)堅持維護髮展大局,團結保障發展。自覺維護班子團結、乾群團結,以事業凝聚人心,致力於形成“心齊、氣順、風正、勁足”的工作局面,創造和維護同心同德幹事業、一心一意謀發展的良好氛圍,為經濟社會全面發展提供保障。
在肯定成績、總結經驗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存在著很多困難和問題:一是城鄉居民收入增長緩慢,人均GDP、財政一般預算收入、消費品零售總額還處於全省中下游。二是就業再就業和社會保障任務仍很艱巨,全市離退休職工和在職職工比例為1:2.6,遠高於全省的1:4.3,財政包袱沉重。三是國企改革困難較多,全口徑統計的711家國有、集體企業絕大多數未進行產權改革,大部分生產經營困難。四是利用外資規模小,對外開放程度低,發展環境仍需進一步改善。五是影響社會穩定的因素在一定範圍內比較集中,由於階段性和歷史性遺留問題而引發的群體性事件時有發生。六是政府管理方式、工作作風等方面有待繼續改進,反腐敗工作任務還很艱巨。對於以上問題,特別是前進中涉及全局的傾向性和苗頭性問題,我們將認真分析,區別對待,堅持用改革和發展的辦法,著力加以解決。
二、今後五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和奮鬥目標
今後五年,是大力推進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為率先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打基礎、增速度的關鍵時期;是跨越兩個五年規劃,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關鍵時期;是進一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構建開放型社會,促進經濟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時期。
今後五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全會精神,堅持科學的發展觀和“五個統籌”方針,以“推進經濟跨越式發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為主線,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強化項目帶動,加速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和社會法制化進程,打造中原地區先進制造業基地、高素質人力資源培育基地和市場物流中心、現代農業示範中心,努力建設經濟繁榮、人民富裕、環境優美、文明進步的中原城市群強市。
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1%以上;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20%以上;限額以上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3%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長10%以上;財政一般預算收入與國內生產總值同步增長;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7‰以下;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左右。
――經過五年努力,基本形成與率先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相適應的經濟規模,實現綜合實力的新跨越。國內生產總值力爭達到700億元,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力爭實現30億元,三次產業比例大致為10∶55∶35,人均GDP力爭突破11000元,實際利用外資和外貿出口分別達到1億和4億美元,非公有制經濟總量占GDP比重達到70%左右,初步建成中原城市群經濟強市。
――經過五年努力,基本形成農業現代化的框架體系,實現農村經濟質量和效益的新跨越。基本完成以大型灌區續建配套和節水改造、六大林業工程建設為主導的農業生態體系,建成以優質小麥、優質水稻和綠色畜產品為主體的生產加工體系,完善農業質量標準、農民科技培訓推廣、農村信息化三大服務體系,基本實現農作物主要生產環節的機械化,初步建成中原城市群現代農業示範中心。
――經過五年努力,基本形成以高新技術產業為先導、七大特色產業為支撐的工業格局,實現工業經濟競爭力的新跨越。基本形成電子電器、生物醫藥、環保電池及原料、化纖紡織、能源電力等五大強勢產業基地和食品加工、汽車及零部件、起重機、造紙、醫用衛材、振動機械、新型建材等七大特色產業,新飛電器、白鷺化纖、金龍銅業、安美電子、華亞鋼鐵、環宇電源、太行振動等向銷售收入百億元大型企業集團邁進,初步建成中原城市群先進制造業基地。
――經過五年努力,基本形成科學合理的城鎮布局,實現城鎮化進程的新跨越。構建起以中心城、衛星城和重點鎮為主的市域城鎮體系,各衛星城、重點鎮基礎設施及產業支撐的城市框架基本形成,全市城鎮化水平達到40%以上,努力創造天藍、地綠、水清、安全的人居環境。
――經過五年努力,基本形成教科文衛等社會事業統籌發展的良好局面,實現社會全面進步的新跨越。鞏固提高基礎教育,基本普及高中教育;加快發展高等教育、職業教育,規模分別達到11萬人、10萬人,初步建成服務新鄉、輻射中原的高素質人力資源培育中心。健全智慧財產權保護體系,增強科技創新能力,科技進步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超過40%。公共衛生體系更加健全。“牧野文化”品牌基本確立。
――經過五年努力,基本形成以人為本的社會保障機制,實現人民生活水平的新跨越。社會保障體系和社會救助制度更加健全,城鄉弱勢群體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就業更加充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超過9000元、3000元,人民生活更加富裕。
――經過五年努力,基本形成“三大文明”協調發展的新局面,實現社會文明程度的新跨越。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方略得到全面貫徹,以人為本,全心全意依靠民眾、全心全意服務民眾、全心全意造福民眾的執政理念牢固樹立,服務型政府的管理體制基本形成,以社會誠信體系為支撐的“知信用、守信用、用信用”、和諧信任的社會環境得以實現,科學、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蔚然成風。
三、今後五年政府工作的主要任務
(一)突出特色產業、優勢企業、產業集群、重工業發展四大重點,推進中原城市群先進制造業基地建設
把握工業發展規律,確立正確指導方針。一是堅持依靠技術的跨越實現工業的跨越發展,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積極發展對經濟成長有突破性帶動作用的高新技術產業;注重運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高度重視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和環境保護工作。二是適應我國經濟從輕化工業向重化工業變革、以重型化為特徵的新一輪大發展形勢,堅持在繼續發揮我市輕紡產業優勢的基礎上,著力推動重工業發展。三是依據工業的產業發展規律和市場競爭需要,堅持促進產業集聚發展,形成產業集群。積極推進高新技術開發區及西區、小店工業區、橋北新區、吳村重工業區、汽車及零部件工業園、新型電池產業園和各類特色園區建設,形成我市工業的強力增長極。
培育五大強勢產業基地,發展七大特色產業。突出抓好以安彩信息產業園和新飛電子電器產品為主體的電子電器產品基地;以華蘭、華星、新誼、拓新、佐今明為主體的生物與新醫藥製藥基地;以環宇、金龍、安彩新能源、科隆為主體的環保電池及原料基地;以白鷺化纖、開元紡織、太陽石等為主體的化纖紡織基地;以新鄉火電廠、寶山電廠、寶泉抽水蓄能電站等電力企業和輝縣煤炭產業為主體的能源電力基地。重點發展汽車及零部件、食品加工等七大特色產業,逐步成長為在全省乃至全國占有重要地位的優勢產業。
培育大型企業集團,提高工業整體競爭力。著力培育年銷售收入10億元以上和利稅5000萬元以上的企業50家,力爭10家企業年銷售收入超過50億元,其中1―2家實現100億元。
加大項目實施力度,壯大工業經濟規模。規劃實施1000萬元以上的工業、能源項目325項,總投資約866億元。確保全彩集團信息產業園、新飛網路計算機和稅控機生產線、白鷺化纖年產6000噸氨綸、金龍銅業3萬噸精密銅管、中新化工20萬噸甲醇、新亞集團林漿紙一體化及平原、天瑞、孟電三大集團日產萬噸新型乾法水泥等265個總投資478億元的重點項目竣工投產。開工建設白鷺化纖第二生產基地系列項目、金龍工業園系列項目、中新化工40萬噸甲醇等60個總投資388億元的重點項目。
(二)貫徹全市城鎮化發展規劃綱要,繼續實施六大工程,推進城鎮化進程
提升城市規劃發展水平。根據《新鄉市城鎮化發展規劃綱要》,完成城市總體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市域城鎮體系規劃的修訂編制工作。堅持市區中心城市建設為主導,長垣、原陽兩個副中心城市和以市區為核心30分鐘通勤圈核心心城市群為支撐的“一主兩支”城市發展策略推進城鎮發展。按照“一城三區(主城區和風泉、小店、小冀)、兩級中心(市級行政中心、區級行政中心)、兩個階段、異質互動、有機增長(2015年前為主城區界限內集約增長,以後為界限內和三個區互動有機增長)”的思路推進市區擴張,提高中心城市的首位度,發揮帶動作用。
繼續實施城建交通六大工程。加快路網工程建設,完善市域高速公路網路體系,建成以市區為中心的城鎮密集區30分鐘通勤圈,縣道和鄉道分別達到二級、三級標準;加快環保工程建設,市區和縣城污水及垃圾處理、燃氣及熱網工程等建成使用;加快園林綠化工程建設,以環城生態防護林和通道綠化為重點,建設綠樹環繞、環境優美的生態城市;加快住宅工程建設,開發經濟適用房,改造危舊房,實施康居工程;加快河渠工程建設,完成人民勝利渠、衛河和趙定排綜合治理;加快大型公共設施工程建設,篩選、論證、建設一批城建精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