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南通市政府工作報告,本屆政府自1998年組成以來,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領導下,在市人大、市政協的支持與監督下,團結和帶領全市幹部民眾,解放思想,與時俱進,開拓創新,拼搏奮進,圓滿實現任期目標。"九五"計畫順利完成,"十五"計畫開局良好,經濟建設和各項社會事業取得顯著成績。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03年南通市政府工作報告
- 時間:2003年
- 主體:南通市政府
- 性質:工作報告
一、過去五年的工作回顧
--綜合實力顯著增強。2002年,全市預計(下同)實現國內生產總值890億元,比1997年增長65%,年遞增10.5%,其間實現了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超萬元的歷史性跨越;實現財政收入87.4億元,同口徑比1997年增長119.6%,年遞增17%。五年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272億元,為前五年的1.52倍。農業結構調整、"海上南通"建設和產業化經營快速推進,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有較大提高;工業結構發生積極變化,運行質量進一步改善;建築業持續發展,質量、信譽有了新的提高;房地產、信息、旅遊等新興服務業快速發展,第三產業規模不斷擴大。三次產業結構由1997年的21.1:46.7:32.2演進為2002年的15.9:49.3:34.8。
--改革開放步伐加快。改革實現新突破。國有經濟布局的戰略性調整和國有企業的戰略性改組取得重大成果,企業改制面全省領先,改革力度不斷加大,企業活力進一步增強。個體私營經濟迅猛發展,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的比重由1997年的19%增加到34%。黨政機構改革任務全面完成,事業單位改革在全省率先啟動。農村改革不斷深化。糧棉流通體制改革全面推進,稅費改革順利實施,農民負擔得到有效減控;鄉鎮區劃調整工作穩步推進,撤併了一批規模偏小的鄉鎮和行政村;土地使用權流轉步伐加快。對外開放邁出新步伐。2002年全市進出口總額達到39億美元,是1997年的1.8倍,其中出口總額25.3億美元,比1997年翻了一番多。五年累計實際利用外資14.8億美元。外經工作一直在全省保持領先,2002年對外承包勞務營業額達到3.4億美元,是1997年的3.2倍。國際交往和海外交流進一步擴大,新結國際友城3個。
--城鄉面貌發生巨大變化。市區城市建設規模空前,老城區舊貌換新顏,新區建設全面啟動,城市綜合功能日益增強,城市品位有了較大提升。濠河風景區生態環境建設榮獲"江蘇省人居環境獎"。狼山、濠河風景名勝區進入全國4A級旅遊區行列。各縣(市)城和中心鎮建設步伐加快,面貌日新月異。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取得重大突破。幹線公路網化工程基本建成,村村通公路目標提前實現。寧通高速公路、新長鐵路南通段建成通車,結束了我市不通高速公路和鐵路的歷史;通啟、鹽通高速公路、寧啟鐵路南通段開工建設,全市人民盼望已久的蘇通長江公路大橋奠基動工。港口、水利、電力、通訊等設施大為改善,服務功能顯著增強。全市城市化率達到39%,比1997年提高8個百分點。
--社會事業全面發展。科教興市步伐加快。五年來,省級以上重點科技產業化項目實施300多項。到2002年,省、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點實驗室)達到25家,省級以上高新技術企業達111家、高新技術產品達460多個。人才資源開發工程規劃順利實施。農業品種、技術、知識更新工程成效明顯。教育現代化工程穩步推進,34個鄉鎮通過省教育現代化先進鄉鎮驗收。基礎教育繼續在全省保持領先,職業教育、成人教育和高等教育加快發展,南通大學城建設和南通大學組建工作取得實質性進展。文化、廣播電視、體育工作成績顯著。一批文藝、新聞、影視作品獲國家級大獎。《南通市志》出版發行。廣播電視人口綜合覆蓋率達100%。南通籍運動員在第27屆奧運會等重大賽事上取得優異成績,去年我市還成功申辦省第十六屆運動會。醫療衛生事業不斷發展,初級衛生保健工作不斷加強,農村改水普及率提高20個百分點。人口與計畫生育工作進一步加強,人口自然增長率呈負增長。民族、宗教、僑務、台灣事務和統計、人民防空、防震減災、無線電管理、氣象、檔案、保密、文博、地方志、慈善等工作進一步加強。
--人民生活水平明顯提高。2002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66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134元,分別比1997年增長41.6%和22%;年末城鄉居民儲蓄餘額754.7億元,比1997年末翻了近一番。居民消費結構發生很大變化,2002年恩格爾係數為39.9%,比1997年下降11.2個百分點。住房條件大為改善,2002年城鎮人均住房建築面積24.7平方米、農村人均住房建築面積45.3平方米,分別比1997年增加6.1平方米和10.6平方米。行動電話、電腦等現代消費品進入尋常百姓家庭。五年來共有15.3萬人實現就業和再就業,城鎮登記失業率始終控制在3.5%以內。下崗職工基本生活費和離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城鄉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進一步完善,基本實現"應保盡保"。社區服務體系逐步建立。扶貧工作不斷加強,平均每年扶持貧困戶1.5萬戶,脫貧率在60%以上。婦女、兒童、老齡、殘疾人和關心下一代等工作取得新成績。安全生產呈現穩中趨好的態勢。
--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設進一步加強。民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蓬勃開展,公民思想道德建設得到加強,湧現出江海志願者等一批具有時代特點的先進典型,"送溫暖、獻愛心"蔚然成風,精神文明建設"南通現象"引起全國關注,被評為"省級文明城市"和"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先進市"。軍民共建、優撫安置、徵兵等工作不斷加強,再獲"全國雙擁模範城"稱號。依法治市全面推進。普法工作廣泛開展,公民法治意識進一步增強。市政府和各部門自覺接受法律監督和民主監督,認真執行人大決議,認真辦理人大代表議案、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民主黨派、工商聯和各界人士參政議政的作用得到充分發揮,公民知情權進一步擴大。與工會、共青團、婦聯、科協等民眾團體的聯繫日益密切。信訪渠道進一步暢通,民調工作得到加強,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向縱深推進,懲處了一批腐敗分子。"嚴打"鬥爭成績突出,與"法輪功"等邪教組織的鬥爭取得重大成果,全市社會政治穩定,被評為"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市"。整頓和規範市場經濟秩序取得階段性成果。
五年來,我們堅持以發展為主題,以結構調整為主線,以改革開放和科技進步為動力,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為根本目的,大力實施經濟發展戰略,狠抓各項工作落實。特別是近年來,根據不斷變化的形勢和任務,我們更加注重從全局性、根本性和長遠性的工作著眼,從現階段最具牽動性、突破性和基礎性的事情著手,著力突破重點和難點。
(一)猛攻投入,增強發展後勁。把加大投入擺在突出位置,加大組織力度,完善激勵政策,建立重大項目辦公日和領導掛鈎聯繫制度,組建市項目信息中心、投資促進中心,加強投入服務工作。堅持外資、民資、股資、銀資和政府資金"五資並進",市場配置與政府引導相結合,融資渠道多元化的投融資體制初步形成,2002年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310億元,比上年增長20.1%。實施市重點建設項目38個,一批"雙高一優"、科技計畫和國債項目落戶我市,同時儲備了一批重大項目。銀行貸款規模擴大,2002年新增貸款93.9億元,接近當年新增居民儲蓄存款。2家企業成功上市,吸納社會資本6.3億元。切實加強各級各類開發區、工業園區、科技產業化基地建設,載體功能迅速增強。經不懈努力,南通出口加工區獲國家批准設立並封關運作。國家火炬計畫南通化工新材料產業基地、中國長江國際化學纖維工業園等特色工業園區動工興建。
(二)強攻改革,增創體制優勢。大力推進市場取向改革,著力解決制約經濟發展的體制性障礙。在以產權制度改革為核心的企業改革大力推進並取得顯著成效的同時,不失時機地拓寬改革的領域。行政管理型和生產經營型事業單位轉制改企取得突破性成果。以社會化、多元化和產業化為方向,推進社會事業改革,組建了中醫醫療集團,鄉鎮衛生院改制面達到90%。在全國率先實行了住房分配、拆遷安置和經濟適用房補貼的貨幣化。全面推行土地有償使用制度,土地市場化供應機制進一步完善。南通港實現屬地管理和政企分開。營造寬鬆環境,放寬發展領域,落實激勵政策,大力度推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至2002年底,全市私營企業達2.2萬家,註冊總資本達159.5億元,分別是1997年的3.5倍和6倍。積極探索國有資本管理體制改革,建立市國有資產管理委員會,對7家資產經營公司實行授權經營,國有資產營運效率大大提高。加強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建立健全了養老、失業、醫療、工傷、生育等五大保險體系,覆蓋面從原來的國有、城鎮集體企業向外商投資企業、私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自由職業者拓展。
(三)擴大開放,加快經濟國際化進程。適應我國加入世貿組織的新形勢,採取積極應對措施,主動融入經濟全球化大潮。緊緊抓住國際資本和產業加速向長江三角洲轉移的重大機遇,精心構築招商引資新平台,組織港口經濟洽談會,實現了利用外資的突破。2002年契約利用外資、實際利用外資分別比上年增長92.6%和86.1%。利用世界經濟結構調整的有利時機,大力培育精細化工、電子信息等新興產業,改造和提升紡織服裝等傳統產業,加快發展城郊型、外向型農業,增強了參與國際市場競爭的能力。充分發揮江海岸線資源優勢,明確了加快發展港口經濟的新目標,推出了深入實施"以港興城"戰略的新舉措,一批以港口為核心的重量級項目加速推進,臨港產業加速催生。把上海作為走向世界的重要平台,加快接軌上海步伐。充分發揮毗鄰上海的區位優勢,通過多種形式推動了與上海在觀念、體制、產業、環境等方面的接軌。
(四)提升形象,改善創業和人居環境。把最佳化創業和人居環境作為推動經濟發展的關鍵措施來抓,加大力度,重點突破。全面最佳化創業軟環境。以"三個有利於"為標準,清理地方性行政措施,制定完善吸引外資、民資和技術、人才等一系列激勵政策。進行了兩輪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精減行政審批事項,實行集中審批,市級審批總事項減幅近50%。各級政府和部門強化親商意識,積極為各類業主和科技人員解難題、辦實事,激發了他們的投資創業熱情。大力改善城市環境。在實現屆初提出城市建設"年年見成效、三年換新貌"目標的基礎上,加快實施城市化戰略。高起點規劃城市,建立城市規劃委員會和諮詢委員會,邀請國內著名院校和單位參與規劃設計,城市規划水平有了較大提高。高標準建設城市,拉開大城市發展框架,完善基礎設施,打造"水清、岸綠、景美、游暢"的城市新景觀,濠南路、濠東綠苑和環西文化廣場等一批精品工程成為南通人引以自豪的城市名片。高水平管理城市,實施城市管理行政執法體制改革,進一步完善"兩級政府、三級管理、四級網路"的管理體制,加大執法管理力度,市容環境有了較大的改觀。切實加強環境和資源保護工作,"國家級生態示範區"建設初見成效,城鄉生態環境進一步改善。
(五)與時俱進,加強政府自身建設。以"創新、規範、高效、廉潔"為目標,切實加強政府自身建設。堅持把開拓創新作為組織政府工作的主旋律和著力點,貫穿於各項工作之中,努力提高組織程度,加大工作落實力度。高起點確定工作思路,推動了外資熱、民資熱、上市熱、改革熱和城市熱的形成,營造了"發展大升溫、投入大突破、改革大推進、環境大整治"的濃烈氛圍。綜合運用經濟、法律、行政手段調節經濟,增強駕馭市場經濟的能力。修改、完善《市政府工作規則》,堅持依法行政,全面推行行政執法責任制和政務公開,政府行為進一步規範。將目標責任制管理作為推動各項工作落實的重要抓手,狠抓目標分解、督促檢查、考核獎懲三個關鍵環節,形成比較科學的目標管理和考評體系,有力地推動了機關各項工作的開展,促進了重點工作的落實。堅持科學民主決策,廣泛開展人民建議徵集活動,完善研究諮詢網路,經常舉辦由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主講的報告會和論壇,提升了政府決策水平。開展以"服務經濟建設、營造一流環境"為主題的行風評議活動,建立行政效能監察和投訴中心,實行行政過錯責任追究,機關作風有了較大轉變。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嚴格執行廉潔自律各項規定,強化經濟審計監督,有效地探索了廉政建設的治本之策。
各位代表,過去的五年,是全市上下思想觀念和精神面貌發生深刻變化的五年;是改革開放邁出新的步伐並取得重大進展的五年;是國民經濟快速發展,人民民眾得到實惠最多的五年;是城市面貌變化最大,南通形象在省內外顯著提升的五年;是各項事業協調發展,社會全面進步的五年;是政府自身建設全面加強,行政效能明顯提高的五年。回顧五年特別是近年的工作,我們深深地感到: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高揚發展主旋律,是各項事業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的根本;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確定並堅定不移地實施切合南通實際的發展戰略和工作思路,是實現富民強市目標的關鍵;順民意,聚民力,得民心,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是做好各項工作的法寶。五年的發展令人鼓舞,五年的成就催人奮進。它是全市上下同心同德、苦幹實幹的結果,凝聚著廣大創業者、勞動者的心血和汗水,展示了南通人民勇於創新、開拓進取的時代風采。在此,我謹代表市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各行各業的廣大幹部民眾,向給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離退休老同志,向關心、支持南通建設的部、省駐通單位和解放軍、武警官兵及社會各界人士,向積極參與南通發展的港澳台同胞、海外僑胞和國際友人,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綜合實力顯著增強。2002年,全市預計(下同)實現國內生產總值890億元,比1997年增長65%,年遞增10.5%,其間實現了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超萬元的歷史性跨越;實現財政收入87.4億元,同口徑比1997年增長119.6%,年遞增17%。五年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272億元,為前五年的1.52倍。農業結構調整、"海上南通"建設和產業化經營快速推進,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有較大提高;工業結構發生積極變化,運行質量進一步改善;建築業持續發展,質量、信譽有了新的提高;房地產、信息、旅遊等新興服務業快速發展,第三產業規模不斷擴大。三次產業結構由1997年的21.1:46.7:32.2演進為2002年的15.9:49.3:34.8。
--改革開放步伐加快。改革實現新突破。國有經濟布局的戰略性調整和國有企業的戰略性改組取得重大成果,企業改制面全省領先,改革力度不斷加大,企業活力進一步增強。個體私營經濟迅猛發展,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的比重由1997年的19%增加到34%。黨政機構改革任務全面完成,事業單位改革在全省率先啟動。農村改革不斷深化。糧棉流通體制改革全面推進,稅費改革順利實施,農民負擔得到有效減控;鄉鎮區劃調整工作穩步推進,撤併了一批規模偏小的鄉鎮和行政村;土地使用權流轉步伐加快。對外開放邁出新步伐。2002年全市進出口總額達到39億美元,是1997年的1.8倍,其中出口總額25.3億美元,比1997年翻了一番多。五年累計實際利用外資14.8億美元。外經工作一直在全省保持領先,2002年對外承包勞務營業額達到3.4億美元,是1997年的3.2倍。國際交往和海外交流進一步擴大,新結國際友城3個。
--城鄉面貌發生巨大變化。市區城市建設規模空前,老城區舊貌換新顏,新區建設全面啟動,城市綜合功能日益增強,城市品位有了較大提升。濠河風景區生態環境建設榮獲"江蘇省人居環境獎"。狼山、濠河風景名勝區進入全國4A級旅遊區行列。各縣(市)城和中心鎮建設步伐加快,面貌日新月異。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取得重大突破。幹線公路網化工程基本建成,村村通公路目標提前實現。寧通高速公路、新長鐵路南通段建成通車,結束了我市不通高速公路和鐵路的歷史;通啟、鹽通高速公路、寧啟鐵路南通段開工建設,全市人民盼望已久的蘇通長江公路大橋奠基動工。港口、水利、電力、通訊等設施大為改善,服務功能顯著增強。全市城市化率達到39%,比1997年提高8個百分點。
--社會事業全面發展。科教興市步伐加快。五年來,省級以上重點科技產業化項目實施300多項。到2002年,省、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點實驗室)達到25家,省級以上高新技術企業達111家、高新技術產品達460多個。人才資源開發工程規劃順利實施。農業品種、技術、知識更新工程成效明顯。教育現代化工程穩步推進,34個鄉鎮通過省教育現代化先進鄉鎮驗收。基礎教育繼續在全省保持領先,職業教育、成人教育和高等教育加快發展,南通大學城建設和南通大學組建工作取得實質性進展。文化、廣播電視、體育工作成績顯著。一批文藝、新聞、影視作品獲國家級大獎。《南通市志》出版發行。廣播電視人口綜合覆蓋率達100%。南通籍運動員在第27屆奧運會等重大賽事上取得優異成績,去年我市還成功申辦省第十六屆運動會。醫療衛生事業不斷發展,初級衛生保健工作不斷加強,農村改水普及率提高20個百分點。人口與計畫生育工作進一步加強,人口自然增長率呈負增長。民族、宗教、僑務、台灣事務和統計、人民防空、防震減災、無線電管理、氣象、檔案、保密、文博、地方志、慈善等工作進一步加強。
--人民生活水平明顯提高。2002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66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134元,分別比1997年增長41.6%和22%;年末城鄉居民儲蓄餘額754.7億元,比1997年末翻了近一番。居民消費結構發生很大變化,2002年恩格爾係數為39.9%,比1997年下降11.2個百分點。住房條件大為改善,2002年城鎮人均住房建築面積24.7平方米、農村人均住房建築面積45.3平方米,分別比1997年增加6.1平方米和10.6平方米。行動電話、電腦等現代消費品進入尋常百姓家庭。五年來共有15.3萬人實現就業和再就業,城鎮登記失業率始終控制在3.5%以內。下崗職工基本生活費和離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城鄉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進一步完善,基本實現"應保盡保"。社區服務體系逐步建立。扶貧工作不斷加強,平均每年扶持貧困戶1.5萬戶,脫貧率在60%以上。婦女、兒童、老齡、殘疾人和關心下一代等工作取得新成績。安全生產呈現穩中趨好的態勢。
--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設進一步加強。民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蓬勃開展,公民思想道德建設得到加強,湧現出江海志願者等一批具有時代特點的先進典型,"送溫暖、獻愛心"蔚然成風,精神文明建設"南通現象"引起全國關注,被評為"省級文明城市"和"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先進市"。軍民共建、優撫安置、徵兵等工作不斷加強,再獲"全國雙擁模範城"稱號。依法治市全面推進。普法工作廣泛開展,公民法治意識進一步增強。市政府和各部門自覺接受法律監督和民主監督,認真執行人大決議,認真辦理人大代表議案、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民主黨派、工商聯和各界人士參政議政的作用得到充分發揮,公民知情權進一步擴大。與工會、共青團、婦聯、科協等民眾團體的聯繫日益密切。信訪渠道進一步暢通,民調工作得到加強,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向縱深推進,懲處了一批腐敗分子。"嚴打"鬥爭成績突出,與"法輪功"等邪教組織的鬥爭取得重大成果,全市社會政治穩定,被評為"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市"。整頓和規範市場經濟秩序取得階段性成果。
五年來,我們堅持以發展為主題,以結構調整為主線,以改革開放和科技進步為動力,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為根本目的,大力實施經濟發展戰略,狠抓各項工作落實。特別是近年來,根據不斷變化的形勢和任務,我們更加注重從全局性、根本性和長遠性的工作著眼,從現階段最具牽動性、突破性和基礎性的事情著手,著力突破重點和難點。
(一)猛攻投入,增強發展後勁。把加大投入擺在突出位置,加大組織力度,完善激勵政策,建立重大項目辦公日和領導掛鈎聯繫制度,組建市項目信息中心、投資促進中心,加強投入服務工作。堅持外資、民資、股資、銀資和政府資金"五資並進",市場配置與政府引導相結合,融資渠道多元化的投融資體制初步形成,2002年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310億元,比上年增長20.1%。實施市重點建設項目38個,一批"雙高一優"、科技計畫和國債項目落戶我市,同時儲備了一批重大項目。銀行貸款規模擴大,2002年新增貸款93.9億元,接近當年新增居民儲蓄存款。2家企業成功上市,吸納社會資本6.3億元。切實加強各級各類開發區、工業園區、科技產業化基地建設,載體功能迅速增強。經不懈努力,南通出口加工區獲國家批准設立並封關運作。國家火炬計畫南通化工新材料產業基地、中國長江國際化學纖維工業園等特色工業園區動工興建。
(二)強攻改革,增創體制優勢。大力推進市場取向改革,著力解決制約經濟發展的體制性障礙。在以產權制度改革為核心的企業改革大力推進並取得顯著成效的同時,不失時機地拓寬改革的領域。行政管理型和生產經營型事業單位轉制改企取得突破性成果。以社會化、多元化和產業化為方向,推進社會事業改革,組建了中醫醫療集團,鄉鎮衛生院改制面達到90%。在全國率先實行了住房分配、拆遷安置和經濟適用房補貼的貨幣化。全面推行土地有償使用制度,土地市場化供應機制進一步完善。南通港實現屬地管理和政企分開。營造寬鬆環境,放寬發展領域,落實激勵政策,大力度推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至2002年底,全市私營企業達2.2萬家,註冊總資本達159.5億元,分別是1997年的3.5倍和6倍。積極探索國有資本管理體制改革,建立市國有資產管理委員會,對7家資產經營公司實行授權經營,國有資產營運效率大大提高。加強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建立健全了養老、失業、醫療、工傷、生育等五大保險體系,覆蓋面從原來的國有、城鎮集體企業向外商投資企業、私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自由職業者拓展。
(三)擴大開放,加快經濟國際化進程。適應我國加入世貿組織的新形勢,採取積極應對措施,主動融入經濟全球化大潮。緊緊抓住國際資本和產業加速向長江三角洲轉移的重大機遇,精心構築招商引資新平台,組織港口經濟洽談會,實現了利用外資的突破。2002年契約利用外資、實際利用外資分別比上年增長92.6%和86.1%。利用世界經濟結構調整的有利時機,大力培育精細化工、電子信息等新興產業,改造和提升紡織服裝等傳統產業,加快發展城郊型、外向型農業,增強了參與國際市場競爭的能力。充分發揮江海岸線資源優勢,明確了加快發展港口經濟的新目標,推出了深入實施"以港興城"戰略的新舉措,一批以港口為核心的重量級項目加速推進,臨港產業加速催生。把上海作為走向世界的重要平台,加快接軌上海步伐。充分發揮毗鄰上海的區位優勢,通過多種形式推動了與上海在觀念、體制、產業、環境等方面的接軌。
(四)提升形象,改善創業和人居環境。把最佳化創業和人居環境作為推動經濟發展的關鍵措施來抓,加大力度,重點突破。全面最佳化創業軟環境。以"三個有利於"為標準,清理地方性行政措施,制定完善吸引外資、民資和技術、人才等一系列激勵政策。進行了兩輪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精減行政審批事項,實行集中審批,市級審批總事項減幅近50%。各級政府和部門強化親商意識,積極為各類業主和科技人員解難題、辦實事,激發了他們的投資創業熱情。大力改善城市環境。在實現屆初提出城市建設"年年見成效、三年換新貌"目標的基礎上,加快實施城市化戰略。高起點規劃城市,建立城市規劃委員會和諮詢委員會,邀請國內著名院校和單位參與規劃設計,城市規划水平有了較大提高。高標準建設城市,拉開大城市發展框架,完善基礎設施,打造"水清、岸綠、景美、游暢"的城市新景觀,濠南路、濠東綠苑和環西文化廣場等一批精品工程成為南通人引以自豪的城市名片。高水平管理城市,實施城市管理行政執法體制改革,進一步完善"兩級政府、三級管理、四級網路"的管理體制,加大執法管理力度,市容環境有了較大的改觀。切實加強環境和資源保護工作,"國家級生態示範區"建設初見成效,城鄉生態環境進一步改善。
(五)與時俱進,加強政府自身建設。以"創新、規範、高效、廉潔"為目標,切實加強政府自身建設。堅持把開拓創新作為組織政府工作的主旋律和著力點,貫穿於各項工作之中,努力提高組織程度,加大工作落實力度。高起點確定工作思路,推動了外資熱、民資熱、上市熱、改革熱和城市熱的形成,營造了"發展大升溫、投入大突破、改革大推進、環境大整治"的濃烈氛圍。綜合運用經濟、法律、行政手段調節經濟,增強駕馭市場經濟的能力。修改、完善《市政府工作規則》,堅持依法行政,全面推行行政執法責任制和政務公開,政府行為進一步規範。將目標責任制管理作為推動各項工作落實的重要抓手,狠抓目標分解、督促檢查、考核獎懲三個關鍵環節,形成比較科學的目標管理和考評體系,有力地推動了機關各項工作的開展,促進了重點工作的落實。堅持科學民主決策,廣泛開展人民建議徵集活動,完善研究諮詢網路,經常舉辦由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主講的報告會和論壇,提升了政府決策水平。開展以"服務經濟建設、營造一流環境"為主題的行風評議活動,建立行政效能監察和投訴中心,實行行政過錯責任追究,機關作風有了較大轉變。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嚴格執行廉潔自律各項規定,強化經濟審計監督,有效地探索了廉政建設的治本之策。
各位代表,過去的五年,是全市上下思想觀念和精神面貌發生深刻變化的五年;是改革開放邁出新的步伐並取得重大進展的五年;是國民經濟快速發展,人民民眾得到實惠最多的五年;是城市面貌變化最大,南通形象在省內外顯著提升的五年;是各項事業協調發展,社會全面進步的五年;是政府自身建設全面加強,行政效能明顯提高的五年。回顧五年特別是近年的工作,我們深深地感到: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高揚發展主旋律,是各項事業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的根本;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確定並堅定不移地實施切合南通實際的發展戰略和工作思路,是實現富民強市目標的關鍵;順民意,聚民力,得民心,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是做好各項工作的法寶。五年的發展令人鼓舞,五年的成就催人奮進。它是全市上下同心同德、苦幹實幹的結果,凝聚著廣大創業者、勞動者的心血和汗水,展示了南通人民勇於創新、開拓進取的時代風采。在此,我謹代表市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各行各業的廣大幹部民眾,向給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離退休老同志,向關心、支持南通建設的部、省駐通單位和解放軍、武警官兵及社會各界人士,向積極參與南通發展的港澳台同胞、海外僑胞和國際友人,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