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西方哲學東漸史:哲學社會科學類(共4冊)》作者以巨觀敘事與個案透視相結合的方法,對20世紀中國重要的哲學家與哲學流派、哲學思潮的西方哲學觀作了系統的清理與思考;在此基礎上,將20世紀中國哲學家對待西方哲學的心態分為六種類型——一全盤西化型、以中拒西型、以中攝西型、援西入中型、西體中用型、中西會通型,分別闡述他們在理解與詮釋西方哲學時的中國本土文化視野。作者認為,這種本土文化視野影響與決定了他們接受西方哲學的態度與立場,同時也景,日向了他們對重建中國哲學的立場。《20世紀西方哲學東漸史:哲學社會科學類(共4冊)》版本採用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世紀西方哲學東漸史:哲學社會科學類
- 出版社: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
- 頁數:464頁
- 開本:32
- 品牌:商務印書館
- 作者:黃見德
- 出版日期:2007年9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811191400, 7811191407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後記,序言,
內容簡介
《20世紀西方哲學東漸史:哲學社會科學類(共4冊)》由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
作者簡介
湯一介,湖北黃梅人,著名哲學家,北京大學教授、中國哲學史學會副會長。
黃見德,江西宜豐人。著名哲學家,華中科技大學哲學系教授,長期從事西方哲學的教學與研究工作。
黃見德,江西宜豐人。著名哲學家,華中科技大學哲學系教授,長期從事西方哲學的教學與研究工作。
圖書目錄
20世紀西方哲學東漸史——20世紀西方哲學東漸史導論》
《20世紀西方哲學東漸史》總序
序
緒論 關於開展20世紀西方哲學東漸史研究的幾個問題
一 中外哲學之間進行交流的必然性與必要性
二 中外哲學之間進行交流的歷史考察
三 西方哲學東漸史的研究對象與研究概況
四 研究20世紀西方哲學東漸史的意義
第一章 西方哲學東漸的必然發生
第一節“西學東漸”是中國邁向現代化進程中發生的重要文化現象
一 中國被動地卷進世界現代化潮流
二 文化變遷與“西學東漸”的發生
第二節 20世紀西方哲學東漸是晚清“西學東漸”的發展
一 “西學東漸”發生時的社會歷史條件
二 對西學的選擇過程
三 西方哲學在西學中的核心地位
第二章 20世紀西方哲學東漸的曲折歷程(一)
——前半個世紀曆程的考察
第一節 世紀之交西方哲學全面啟始東漸(1898~1915)
一 全面啟始東漸的社會條件及其推動力量
二 輸入方式、渠道和主要時間
三 引進西方哲學的主要內容分析
四 西方哲學傳播的主要特點
第二節“五四”運動前後西方哲學東漸之初步繁榮(1915~1927)
一 新文化運動與西方哲學成為“西學東漸”的主要對象
二 文化論爭與西方哲學東漸的初步繁榮
三 初步繁榮中取得的成果考察
四 西方哲學傳播的主要影響
第三節 在歷史的山重水複中全面推進西方哲學東漸(1927~1949)
一 歷史的山重水複與對中國現代化前途的繼續探索
二 促進民族精神的全面覺醒與對西方哲學東漸提出的新要求
三 在艱苦條件下對西方哲學東漸的整體推進
第三章 20世紀西方哲學東漸的曲折歷程(二)
——後半個世紀曆程的考察
第一節 西方哲學在曲折中東漸(1949~1976)
一 在“一邊倒”中西方哲學東漸舉步維艱
二 在“左”傾政治路線支配下西方哲學東漸備受壓抑
三 在社會動亂中西方哲學東漸屢遭厄運
四 動亂中的超越與希望
第二節 現代化建設新時期西方哲學東漸的恢復和繁榮(1976~)
一 西方哲學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東漸
二 在撥亂反正中西方哲學東漸走上正軌並逐步繁榮
三 學術研究及其成果的拓展與深化
四 繁榮中西方哲學東漸的發展趨勢
第三節 20世紀西方哲學東漸歷程小結:西方哲學東漸與中國社會的同步發展
第四章 20世紀西方哲學東漸的學術成果
第一節 西方哲學東漸過程中的學術研究
一 取得學術成果的幾個時期
二 對學術成果的基本估計
第二節 古代西方哲學研究的學術成果
一 希臘羅馬哲學研究
二 中世紀哲學研究
第三節 近代西方哲學研究的學術成果
一 經驗派與理性派哲學研究
二 18世紀法國哲學研究
三 18世紀末至19世紀初德國哲學研究
第四節 現代西方哲學研究的學術成果
一 人本主義哲學思潮研究
二 科學哲學思潮研究
第五章 20世紀西方哲學東漸的社會影響
第一節 對中國社會發展發揮過一定的積極作用
——以西方哲學東漸對20世紀中國社會政治變革的影響為例說明
一 為政治變革培育了領袖人物
二 喚醒了國人的政治變革意識
三 為政治變革提供了理論指導
第二節 積極作用沒有得到正常發揮
一 以西方哲學東漸與中國現代化關係的處理為例說明
一 西方哲學東漸對中國現代化的積極意義
二 西方哲學東漸曲折與中國現代化受挫
第三節 後果與教訓
一 嚴重的消極後果
二 教訓何在?
第六章 20世紀西方哲學東漸曲折起落的根源
第一節 哲學研究中的政治化傾向
一 處理哲學與政治關係的重要性
二 理解西方哲學在中國命運的關鍵
三 在“哲學為政治服務”口號下西方哲學的遭遇
四 需要永遠記住
第二節 中西哲學交流中的文化民族主義
一 對幾種文化心態的剖析
二 文化民族主義及其社會歷史根源
三 深刻的歷史啟迪
參考文獻
索引
《20世紀西方哲學東漸史——中國本土文化視野下的西方哲學》
《20世紀西方哲學東漸史》總序
前言
第一章 導論:西方哲學的傳入與中國近現代哲學的回應方式
一 西方哲學來華三部曲
二 中國近現代哲學中的“西方哲學意象原型”
三 稜鏡與透鏡:中國本土文化的視界
四 哲學的分離:“舊瓶新酒”和“新瓶舊酒”的建構原則
五 中國哲學史的“重構”
六 20世紀中國哲學的“本根意識”
第二章 從“化西”到“西化”
一 進化論:西化派的“支援意識”
二 “格義”與“會通”
三 “全盤西化論”的背後
第三章 “以中拒西”說
一 回應西方文化的範式轉換
二 “直覺運用理智”的西方哲學
三 “性智”與“量智”
第四章 以中學攝西學
一 中國文化的主體性
二 接受西方學術的“兩個信條”
三 康德哲學與“智的直覺”
第五章 援西學入中學
一 中國新實在論學派的哲學與文化理念
二 “新理學”視野下的維也納學派
三 形上世界與形下世界
四 “新唯心論”與西方哲學
第六章 西體中用說
一 人類學本體論的建構
二 基督教神學與現代中國
第七章 中西會通說及其批評
一 從“綜合創新論”到人生價值論
二 從“廣義認識論”到“轉識成智論”
三 論中國哲學傳統
四 哲學與“澄明之境”
五 來自新文化保守主義者的批評
第八章 餘論:“價值論”立場的困境及其超越
參考文獻
索引
《20世紀西方哲學東漸史——分析哲學在中國》
《20世紀西方哲學東漸史》總序
導論 中國哲學視野下的分析哲學
第一章 《科學》雜誌:中國科學文化的開路先鋒
一 “中國科學社”的創立和《科學》雜誌的發行
二 “無歸納法則無科學”
三 科學精神:求真
第二章 胡適:科學方法的積極提倡者
一 對實驗主義哲學的系統介紹
二 實證精神:拿證據來
第三章 羅素:分析哲學在中國的播種者
一 羅素在華“五大演講”
二 羅素哲學在中國的影響
第四章 張申府:羅素哲學在中國的熱情宣傳者
一 對羅素哲學思想的研究和介紹
二 解析方法與唯物論的結合
第五章 科玄論戰中的科學派
一 科玄論戰的由來
二 科學方法萬能
第六章 馮友蘭:與維也納學派的對話
一 邏輯是哲學的入門
二 拒斥還是重建形上學
三 分析命題的性質
第七章 洪謙:維也納學派在中國的傳人
一 對維也納學派哲學思想的傳播
二 對馮友蘭《新理學》的批判
第八章 金岳霖:中國分析哲學體系的建構者
一 “分析就是哲學”
二 邏輯哲學論
三 歸納問題的解決方案
四 實在主義的知識論
第九章 張岱年:分析唯物論的代表
一 邏輯解析的方法
二 解析唯物論的創立
第十章 拒斥分析哲學
一 以辯證法批判邏輯分析方法
二 對羅素哲學的批判
第十一章 分析哲學的復甦
參考文獻
索引
後記
《20世紀西方哲學東漸史——進化主義在中國》
《20世紀西方哲學東漸史》總序
前言
導論 西方進化主義及其東漸
一 從古希臘到18世紀
二 達爾文:進化主義的突破及其震撼
三 進化主義的變奏
第一章 進化主義初傳中國及其早期形態
一 進化主義初傳中國
二 早期形態
第二章 中國進化主義與日本的中介作用
一 進化主義在日本
二 日本進化主義對中國的影響
三 日本進化主義著作的翻譯
第三章 在天道與人道之間:中國進化主義的誕生
——嚴復進化主義的複合結構
一 游心進化主義的過程
二 “進化”原理及其普遍性
三 “進化”法則與“人道”世界
四 進化:“個體”、“群體”與“社會有機體”
五 進化或進步信念
六 社會改革合理性的進化尺度
第四章 進化主義與漸進“變法”思想
——康有為和梁啓超的視角_
一 “富強”之道——“變法”、“合群”、“進化”
二 “三世”進化歷史圖式
三 “競爭”、“烏托邦”與“種族論”
四 明證性:作為“公理”的“進化主義”
五 “合群”與“競爭”和“進化”
六 “強權主義”邏輯
七 進步樂觀主義
第五章 進化主義與激進“革命”思想
——以革命派和無政府主義者為中心
一 “進化”與“革命”
二 進化:“競爭”耶?“互助”耶?
三 進化:平等主義烏托邦
四 章太炎的“反進化主義”
第六章 進化主義與“五四”新文化運動
一 “五四”人物、思潮與進化主義
二 作為“五四”激烈反傳統的進化主義
三 進化之“源”及“人”的塑造
結語
參考文獻
索引
《20世紀西方哲學東漸史》總序
序
緒論 關於開展20世紀西方哲學東漸史研究的幾個問題
一 中外哲學之間進行交流的必然性與必要性
二 中外哲學之間進行交流的歷史考察
三 西方哲學東漸史的研究對象與研究概況
四 研究20世紀西方哲學東漸史的意義
第一章 西方哲學東漸的必然發生
第一節“西學東漸”是中國邁向現代化進程中發生的重要文化現象
一 中國被動地卷進世界現代化潮流
二 文化變遷與“西學東漸”的發生
第二節 20世紀西方哲學東漸是晚清“西學東漸”的發展
一 “西學東漸”發生時的社會歷史條件
二 對西學的選擇過程
三 西方哲學在西學中的核心地位
第二章 20世紀西方哲學東漸的曲折歷程(一)
——前半個世紀曆程的考察
第一節 世紀之交西方哲學全面啟始東漸(1898~1915)
一 全面啟始東漸的社會條件及其推動力量
二 輸入方式、渠道和主要時間
三 引進西方哲學的主要內容分析
四 西方哲學傳播的主要特點
第二節“五四”運動前後西方哲學東漸之初步繁榮(1915~1927)
一 新文化運動與西方哲學成為“西學東漸”的主要對象
二 文化論爭與西方哲學東漸的初步繁榮
三 初步繁榮中取得的成果考察
四 西方哲學傳播的主要影響
第三節 在歷史的山重水複中全面推進西方哲學東漸(1927~1949)
一 歷史的山重水複與對中國現代化前途的繼續探索
二 促進民族精神的全面覺醒與對西方哲學東漸提出的新要求
三 在艱苦條件下對西方哲學東漸的整體推進
第三章 20世紀西方哲學東漸的曲折歷程(二)
——後半個世紀曆程的考察
第一節 西方哲學在曲折中東漸(1949~1976)
一 在“一邊倒”中西方哲學東漸舉步維艱
二 在“左”傾政治路線支配下西方哲學東漸備受壓抑
三 在社會動亂中西方哲學東漸屢遭厄運
四 動亂中的超越與希望
第二節 現代化建設新時期西方哲學東漸的恢復和繁榮(1976~)
一 西方哲學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東漸
二 在撥亂反正中西方哲學東漸走上正軌並逐步繁榮
三 學術研究及其成果的拓展與深化
四 繁榮中西方哲學東漸的發展趨勢
第三節 20世紀西方哲學東漸歷程小結:西方哲學東漸與中國社會的同步發展
第四章 20世紀西方哲學東漸的學術成果
第一節 西方哲學東漸過程中的學術研究
一 取得學術成果的幾個時期
二 對學術成果的基本估計
第二節 古代西方哲學研究的學術成果
一 希臘羅馬哲學研究
二 中世紀哲學研究
第三節 近代西方哲學研究的學術成果
一 經驗派與理性派哲學研究
二 18世紀法國哲學研究
三 18世紀末至19世紀初德國哲學研究
第四節 現代西方哲學研究的學術成果
一 人本主義哲學思潮研究
二 科學哲學思潮研究
第五章 20世紀西方哲學東漸的社會影響
第一節 對中國社會發展發揮過一定的積極作用
——以西方哲學東漸對20世紀中國社會政治變革的影響為例說明
一 為政治變革培育了領袖人物
二 喚醒了國人的政治變革意識
三 為政治變革提供了理論指導
第二節 積極作用沒有得到正常發揮
一 以西方哲學東漸與中國現代化關係的處理為例說明
一 西方哲學東漸對中國現代化的積極意義
二 西方哲學東漸曲折與中國現代化受挫
第三節 後果與教訓
一 嚴重的消極後果
二 教訓何在?
第六章 20世紀西方哲學東漸曲折起落的根源
第一節 哲學研究中的政治化傾向
一 處理哲學與政治關係的重要性
二 理解西方哲學在中國命運的關鍵
三 在“哲學為政治服務”口號下西方哲學的遭遇
四 需要永遠記住
第二節 中西哲學交流中的文化民族主義
一 對幾種文化心態的剖析
二 文化民族主義及其社會歷史根源
三 深刻的歷史啟迪
參考文獻
索引
《20世紀西方哲學東漸史——中國本土文化視野下的西方哲學》
《20世紀西方哲學東漸史》總序
前言
第一章 導論:西方哲學的傳入與中國近現代哲學的回應方式
一 西方哲學來華三部曲
二 中國近現代哲學中的“西方哲學意象原型”
三 稜鏡與透鏡:中國本土文化的視界
四 哲學的分離:“舊瓶新酒”和“新瓶舊酒”的建構原則
五 中國哲學史的“重構”
六 20世紀中國哲學的“本根意識”
第二章 從“化西”到“西化”
一 進化論:西化派的“支援意識”
二 “格義”與“會通”
三 “全盤西化論”的背後
第三章 “以中拒西”說
一 回應西方文化的範式轉換
二 “直覺運用理智”的西方哲學
三 “性智”與“量智”
第四章 以中學攝西學
一 中國文化的主體性
二 接受西方學術的“兩個信條”
三 康德哲學與“智的直覺”
第五章 援西學入中學
一 中國新實在論學派的哲學與文化理念
二 “新理學”視野下的維也納學派
三 形上世界與形下世界
四 “新唯心論”與西方哲學
第六章 西體中用說
一 人類學本體論的建構
二 基督教神學與現代中國
第七章 中西會通說及其批評
一 從“綜合創新論”到人生價值論
二 從“廣義認識論”到“轉識成智論”
三 論中國哲學傳統
四 哲學與“澄明之境”
五 來自新文化保守主義者的批評
第八章 餘論:“價值論”立場的困境及其超越
參考文獻
索引
《20世紀西方哲學東漸史——分析哲學在中國》
《20世紀西方哲學東漸史》總序
導論 中國哲學視野下的分析哲學
第一章 《科學》雜誌:中國科學文化的開路先鋒
一 “中國科學社”的創立和《科學》雜誌的發行
二 “無歸納法則無科學”
三 科學精神:求真
第二章 胡適:科學方法的積極提倡者
一 對實驗主義哲學的系統介紹
二 實證精神:拿證據來
第三章 羅素:分析哲學在中國的播種者
一 羅素在華“五大演講”
二 羅素哲學在中國的影響
第四章 張申府:羅素哲學在中國的熱情宣傳者
一 對羅素哲學思想的研究和介紹
二 解析方法與唯物論的結合
第五章 科玄論戰中的科學派
一 科玄論戰的由來
二 科學方法萬能
第六章 馮友蘭:與維也納學派的對話
一 邏輯是哲學的入門
二 拒斥還是重建形上學
三 分析命題的性質
第七章 洪謙:維也納學派在中國的傳人
一 對維也納學派哲學思想的傳播
二 對馮友蘭《新理學》的批判
第八章 金岳霖:中國分析哲學體系的建構者
一 “分析就是哲學”
二 邏輯哲學論
三 歸納問題的解決方案
四 實在主義的知識論
第九章 張岱年:分析唯物論的代表
一 邏輯解析的方法
二 解析唯物論的創立
第十章 拒斥分析哲學
一 以辯證法批判邏輯分析方法
二 對羅素哲學的批判
第十一章 分析哲學的復甦
參考文獻
索引
後記
《20世紀西方哲學東漸史——進化主義在中國》
《20世紀西方哲學東漸史》總序
前言
導論 西方進化主義及其東漸
一 從古希臘到18世紀
二 達爾文:進化主義的突破及其震撼
三 進化主義的變奏
第一章 進化主義初傳中國及其早期形態
一 進化主義初傳中國
二 早期形態
第二章 中國進化主義與日本的中介作用
一 進化主義在日本
二 日本進化主義對中國的影響
三 日本進化主義著作的翻譯
第三章 在天道與人道之間:中國進化主義的誕生
——嚴復進化主義的複合結構
一 游心進化主義的過程
二 “進化”原理及其普遍性
三 “進化”法則與“人道”世界
四 進化:“個體”、“群體”與“社會有機體”
五 進化或進步信念
六 社會改革合理性的進化尺度
第四章 進化主義與漸進“變法”思想
——康有為和梁啓超的視角_
一 “富強”之道——“變法”、“合群”、“進化”
二 “三世”進化歷史圖式
三 “競爭”、“烏托邦”與“種族論”
四 明證性:作為“公理”的“進化主義”
五 “合群”與“競爭”和“進化”
六 “強權主義”邏輯
七 進步樂觀主義
第五章 進化主義與激進“革命”思想
——以革命派和無政府主義者為中心
一 “進化”與“革命”
二 進化:“競爭”耶?“互助”耶?
三 進化:平等主義烏托邦
四 章太炎的“反進化主義”
第六章 進化主義與“五四”新文化運動
一 “五四”人物、思潮與進化主義
二 作為“五四”激烈反傳統的進化主義
三 進化之“源”及“人”的塑造
結語
參考文獻
索引
文摘
20世紀西方哲學東漸史導論
一 西方哲學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東漸
1976年10月,以江青為首的“四人幫”反革命集團被粉碎了。以這個勝利作為契機,在結束“文化大革命”社會動亂的同時,使我們國家穩步地走上了現代化建設的正確軌道,進入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的歷史時期。
這個歷史大轉變,實在是來之不易。
大家知道,“四人幫”被粉碎了,雖然為中國現代化建設的騰飛掃清了障礙,但是,要真正在這條道路得到迅速發展,卻不是依靠自發力量就可以實現的。因為經過十年動亂,生產力遭到了極其嚴重的破壞,經濟建設瀕臨崩潰的邊緣;由於動亂使社會陷入到了深深的危機之中;人民生活艱難,思想混亂,原先建立起來的信仰動搖了。一句話,現代化建設被人為地打斷了。怎樣將中國社會從這種危機中挽救出來,把它引導到現代化建設的健康道路,便是擺在全國人民面前刻不容緩和具有頭等意義的歷史任務。
完成這個任務的關鍵在哪裡?
經驗證明,現代化事業是必須經過億萬人民民眾長期艱苦奮鬥才能完成的偉大事業。為此,不僅要求現代化的領導者必須付出聰明才智,而且還必須依靠廣大人民民眾,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一 西方哲學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東漸
1976年10月,以江青為首的“四人幫”反革命集團被粉碎了。以這個勝利作為契機,在結束“文化大革命”社會動亂的同時,使我們國家穩步地走上了現代化建設的正確軌道,進入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的歷史時期。
這個歷史大轉變,實在是來之不易。
大家知道,“四人幫”被粉碎了,雖然為中國現代化建設的騰飛掃清了障礙,但是,要真正在這條道路得到迅速發展,卻不是依靠自發力量就可以實現的。因為經過十年動亂,生產力遭到了極其嚴重的破壞,經濟建設瀕臨崩潰的邊緣;由於動亂使社會陷入到了深深的危機之中;人民生活艱難,思想混亂,原先建立起來的信仰動搖了。一句話,現代化建設被人為地打斷了。怎樣將中國社會從這種危機中挽救出來,把它引導到現代化建設的健康道路,便是擺在全國人民面前刻不容緩和具有頭等意義的歷史任務。
完成這個任務的關鍵在哪裡?
經驗證明,現代化事業是必須經過億萬人民民眾長期艱苦奮鬥才能完成的偉大事業。為此,不僅要求現代化的領導者必須付出聰明才智,而且還必須依靠廣大人民民眾,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後記
“分析哲學(科學哲學)在中國”是一個很大的題目。要能夠成功地完成這樣的課題既需要對分析哲學有深入的了解和研究,也需要對分析哲學在中國傳播的過程有詳盡全面的調查和研究。在寫作本書之前,我曾經認真努力地研讀過張申府、胡適、金岳霖、馮友蘭、張岱年和洪謙等哲學家的哲學著作,對於他們的哲學思想自信還算有著比較深入的了解,也曾撰寫過一些研究他們哲學思想的文章。對於西方的分析哲學,我沒有很系統深入地學習和研究過,但羅素的哲學著作,尤其他早期的哲學著作,我花過不少的工夫研讀過,特別是他的《哲學問題》、《我們關於外在世界的知識》、《心的分析》、《物的分析》、《哲學大綱》、《人類的知識》等哲學著作,我有很強烈的興趣,曾多次閱讀過,收穫頗多。摩爾的哲學著作,我雖然沒有系統閱讀過,但他的有些著作我也曾經下過一些工夫研究。至於其他的分析哲學家的哲學思想,我主要是通過哲學史教科書得到些不甚系統的知識。但只要我們仔細認真地考察分析哲學在中國傳播的歷史過程就能很清楚地看到,真正對中國現代哲學中的分析哲學傳播和發展產生過極大影響的哲學家主要是羅素和摩爾等人。在1949年之前,維也納學派的哲學思想也曾對中國的哲學界產生過一定的影響,但其影響是相當有限的。通過對自己已經具有的這兩方面的思想資源的分析,我還是相信自己具有順利完成《分析哲學(科學哲學)在中國》這一課題研究的學術根底,所以我也就愉快地接受了這一課題。
當然,完成這項科研任務也並不是一件輕鬆的事。在一年多的時間裡,除了教學任務及其他的事務性活動外,我的其餘時間幾乎全都花在這一課題之上。我自信自己已盡了最大的努力。但由於自己的學力有限,再加時間匆促,《分析哲學(科學哲學)在中國》一書肯定存在著不少的毛病。有些部分我自己也感到不很滿意,由於按計畫出版日期已經臨近,現在要來修改它們根本是不可能的。希望以後如有可能,自己能夠接著這一課題繼續作下去。也殷切地希望學界同仁批評指正,以便來日作進一步的修正,使其更加完善。
本書的重點是1949年之前的分析哲學在中國傳播和發展的歷史。所以這樣處理,並不是個人的興趣所好,特別重視這一段的歷史。而實在是由於分析哲學在這一歷史時期的傳播和發展中所取得的成就最大,在中國現代的純哲學的建構發展中所發揮的作用最大。中國哲學在20世紀三四十年代能夠建構自己的哲學思想體系是與西方分析哲學在中國的傳播分不開的。金岳霖、馮友蘭、張岱年的哲學思想建構的最基本的方法就是邏輯分析方法,邏輯分析方法在中國現代哲學思想體系的建設中起過巨大的影響,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70年代之後,中國學術界又開始重視分析哲學的研究,為分析哲學在中國的傳播創造了良好的學術環境。但是在這一歷史時期內,我們做的更多的工作是傳播和宣傳,還不可能與西方的分析哲學家進行學術對話,作面對面的交流,並進而藉助於分析哲學的研究成果建立中國新時期的哲學思想體系。所以,本書處理這一時期內分析哲學的傳播和研究的歷史過程時顯得最為單薄,沒有辦法理出一個比較有頭緒的條理。這也只好有待於以後的深入研究了。
本書能夠順利地完成,是與我妻子楊書瀾女士全力以赴的支持和幫助分不開的。她除了自己的工作和辛苦地操持日常生活之外,還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幫我校對書稿,糾正了不少錯誤。在這裡我實在應該向她表示深深的謝意。
本書得到“北京大學創建世界一流大學計畫”經費資助。
當然,完成這項科研任務也並不是一件輕鬆的事。在一年多的時間裡,除了教學任務及其他的事務性活動外,我的其餘時間幾乎全都花在這一課題之上。我自信自己已盡了最大的努力。但由於自己的學力有限,再加時間匆促,《分析哲學(科學哲學)在中國》一書肯定存在著不少的毛病。有些部分我自己也感到不很滿意,由於按計畫出版日期已經臨近,現在要來修改它們根本是不可能的。希望以後如有可能,自己能夠接著這一課題繼續作下去。也殷切地希望學界同仁批評指正,以便來日作進一步的修正,使其更加完善。
本書的重點是1949年之前的分析哲學在中國傳播和發展的歷史。所以這樣處理,並不是個人的興趣所好,特別重視這一段的歷史。而實在是由於分析哲學在這一歷史時期的傳播和發展中所取得的成就最大,在中國現代的純哲學的建構發展中所發揮的作用最大。中國哲學在20世紀三四十年代能夠建構自己的哲學思想體系是與西方分析哲學在中國的傳播分不開的。金岳霖、馮友蘭、張岱年的哲學思想建構的最基本的方法就是邏輯分析方法,邏輯分析方法在中國現代哲學思想體系的建設中起過巨大的影響,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70年代之後,中國學術界又開始重視分析哲學的研究,為分析哲學在中國的傳播創造了良好的學術環境。但是在這一歷史時期內,我們做的更多的工作是傳播和宣傳,還不可能與西方的分析哲學家進行學術對話,作面對面的交流,並進而藉助於分析哲學的研究成果建立中國新時期的哲學思想體系。所以,本書處理這一時期內分析哲學的傳播和研究的歷史過程時顯得最為單薄,沒有辦法理出一個比較有頭緒的條理。這也只好有待於以後的深入研究了。
本書能夠順利地完成,是與我妻子楊書瀾女士全力以赴的支持和幫助分不開的。她除了自己的工作和辛苦地操持日常生活之外,還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幫我校對書稿,糾正了不少錯誤。在這裡我實在應該向她表示深深的謝意。
本書得到“北京大學創建世界一流大學計畫”經費資助。
序言
“中國文庫”主要收選20世紀以來我國出版的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文學藝術創作、科學文化普及等方面的優秀著作和譯著。這些著作和譯著,對我國百餘年來的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的發展產生過重大積極的影響,至今仍具有重要價值,是中國讀者必讀、必備的經典性、工具性名著。文庫選目分為8個類別:哲學社會科學類、史學類、文學類、藝術類、科學技術類、綜合普及類、漢譯學術名著類和漢譯文學名著類。文庫基本上涵蓋了哲學社會科學、文學藝術、科技文化以及知識普及的各個領域,既能比較全面地反映20世紀我國思想文化、科學技術領域的重要成就,又能有重點地體現近百年來中外文化交流的主要成果;既能體現中華民族的創造性,又能體現中華文化的包容性。本書為哲學社會科學類,共四冊,主要論述了20世紀西方哲學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