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中國聲樂發展史》是2017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胡郁青。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世紀中國聲樂發展史
- 作者:胡郁青
-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7年1月1日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010170312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20世紀中國聲樂發展史》主要介紹了我國20世紀時期聲樂史的發展狀況。包括緒言、學堂樂歌的興起與發展、學堂樂歌的代表人物、中國特色音樂創作的*初嘗試、左翼音樂運動與抗日救亡歌詠運動中的音樂、新中國成立後的聲樂發展、20世紀中國音樂教育的沿革及發展、20世紀中國歌唱家和聲樂教育家簡介、20世紀中國歌唱家和聲樂教育家的聲樂理論、20世紀中國主要聲樂文獻簡介以及附錄——20世紀中國代表性歌曲譜例,詳細介紹了我國學堂樂歌、藝術歌曲、民眾歌曲等的代表作及具有代表性的歌唱家和作曲家,內容全面、豐富,可作為高校音樂專業聲樂教材,也可作為廣大聲樂愛好者的參考書。
圖書目錄
引言
第一章 學堂樂歌的興起與發展
第二章 近代音樂創作初始階段
第一節 學堂樂歌的代表人物
第二節 學堂樂歌產生的意義
第三章 中國特色藝術歌曲創作的最初嘗試
第四章 新中國成立後至“文化大革命”前藝術歌曲發展
第一節 由民歌改編的藝術歌曲
第二節 創作歌曲
第三節 為毛澤東詩詞譜曲的藝術歌曲
第四節 “文革”時期及以後的藝術歌曲
一、“文革”時期的藝術歌曲創作
二、“文革”後的藝術歌曲創作
第五章 左翼音樂運動與抗日救亡歌詠運動中的民眾歌曲創作
第一節 民主革命鬥爭時期根據地的歌詠活動
第二節 左翼音樂運動與抗日救亡歌詠運動中的歌曲創作
第三節 聶耳及音樂創作
第四節 冼星海及音樂創作
第五節 國統區與解放區的民主歌詠活動及民眾歌曲創作
第六章 新中國成立後的民眾歌曲創作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風格多樣的民眾歌曲
一、頌歌風格的民眾歌曲
二、進行曲風格的民眾歌曲
三、抒情風格的民眾歌曲
四、民歌風格的民眾歌曲
五、表演唱風格的民眾歌曲
第三節 少年兒童歌曲
一、革命歷史少兒歌曲
二、少兒民歌
三、佇列少兒歌曲
四、抒情少兒歌曲
五、敘事歌曲、表演唱及詼諧少兒歌曲
六、低幼兒童歌曲
七、少兒合唱歌曲
第四節 合唱創作及其發展
一、20世紀合唱的初起及沿革
二、新中國成立至“文革”前合唱歌曲創作
三、“文革”後合唱歌曲創作
(一)單章性的合唱曲
(二)大型合唱套曲
第七章 近現代歌劇的起源及發展
第一節 新民主主義時期的歌劇創作
一、黎錦暉與他的兒童歌舞劇
二、30至40年代的歌劇創作
三、秧歌劇
四、新歌劇
第二節 新中國成立後的歌劇創作
一、新中國成立至“文化大革命”前的歌劇創作
二、新時期的歌劇創作
三、新時期歌劇代表性劇目
第八章 影視歌曲的創作及發展
第一節 電影歌曲創作的沿革及發展
第二節 新中國成立以後的電影歌曲創作
第三節 電視歌曲創作
第九章 流行歌曲的創作及發展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早期代表人物及作品
第三節 新中國成立後流行歌曲發展
第十章 近現代聲樂教育沿革與發展
第一節 新民主主義時期的聲樂教育
第二節 新中國成立後的聲樂教育
第十一章 當代聲樂教育家對聲樂藝術的見解
第一節 趙梅伯的聲樂藝術
一、關於呼吸
二、關於發聲
三、關於共鳴
四、關於聲區和換聲區
五、關於混聲區
六、關於起音
七、關於關閉聲
第二節 喻宜萱的聲樂藝術
一、關於呼吸
二、關於聲區
三、關於起音
四、關於歌唱的基本方法和幾個“保持”
五、關於吐字
六、關於聲樂教學應遵循的基本原則
第三節 沈湘的聲樂藝術
一、關於歌唱的基本要素及其關係
二、關於歌唱的呼吸
三、關於歌唱的發聲
四、關於歌唱的共鳴
五、關於聲區及換聲區
六、關於歌唱的吐字
七、關於音量
第四節 林俊卿的聲樂藝術
一、什麼是“咽音”
二、練習咽音的八個步驟
第五節 周小燕的聲樂藝術
一、關於歌唱樂器的構成及相互關係
二、關於歌唱的呼吸及其類型
三、關於喉頭位置問題
四、關於聲樂教學中元音的選擇問題
五、關於聲區和換聲區的問題
六、關於歌唱的吐字問題
第六節 金鐵霖的聲樂藝術
一、科學性、民族性、藝術性、時代性
二、民族聲樂的教學標準
三、啟發式的感覺教學
四、學習民族聲樂的三個階段
第七節 吳天球的聲樂藝術
一、關於歌唱的呼吸
二、關於歌唱的共鳴
三、關於打開喉嚨
四、關於歌唱時的喉結位置
五、關於歌唱的發聲與吐字
六、關於高聲區母音的變換
第十二章 20世紀中國聲樂教育家、歌唱家
參考文獻
後記
作者簡介
胡郁青,音樂教育家,二級教授,碩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982年畢業於西南師範大學音樂系,主修聲樂,師從王錚錚、陳玄教授。1991年赴中央音樂學院學習,師從李晉瑋教授。現為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國聲樂家協會副主席,四川省教育學會音樂專業委員會理事長,四川省有突出貢獻的優秀專家,四川省教學名師,國家藝術基金評審專家,四川省藝術類高級職務評審專家,川內10餘所大學特聘客座教授,成都大學學術委員、學位委員,美術與影視學院教授委員會主席。長期從事聲樂及音樂理論的教學與研究。獲得由中宣部、教育部、文化部、廣電總局、團中央聯合頒發的“優秀指導教師獎”;所教學生多人在全國及省級的聲樂比賽中獲獎;主講課程“音樂基礎與作品賞析”為四川省省級精品課程;其教學成果獲“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撰寫出版著作與教材20餘部,在《中國音樂》、《音樂創作》、《音樂探索》等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100餘篇。多次受邀赴美國、斯洛維尼亞等國講授《中國音樂》系列專題講座。其事跡收錄於《中國音樂家辭典》、《中國藝術家辭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