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0日

2月30日

歷史上出現過2月30日,這需要從曆法的歷史說起。

其實我們現在使用的曆法是從古羅馬儒略曆演變而來的。到公元前46年的時候,曆法已相當混亂,於是羅馬帝國的統治者儒略·凱撒決定改革曆法,制訂新曆,新制訂的曆法就叫儒略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月30日
  • 性質:日期
  • 出現原因:古羅馬改變曆法
  • 出現:瑞典
歷史由來,相關信息,

歷史由來

凱撒在改曆命令中規定:每隔三年安排一個閏年,也就是說每四年中有一個閏年;平年每年365天,閏年每年366天。當時平年365天的月份安排完全符合我們的思維,即按大月、小月、大月、小月、大月、小月、大月、小月、大月、小月、大月、小月展開,剛好是六個大月和六個小月。當然大月是31天,小月是30天,但經過計算不難發現這樣的12個月共有366天,比實際的365天多出了一天。因此要在某個月中減少一天,可以看出曆法中是在2月份里減少這一天的。

相關信息

公曆當中,2月有28或者29天,儘管如此,2月30日在歷史上並非是一個不存在的日子,曾經幾度出現過有2月30日的日期,但都只在某幾個特定的時期及國家出現。
瑞典(當時包括芬蘭)曾計畫從1700年開始通過取消往後40年的閏日,將曆法從儒略曆改成公曆。因此在瑞典1700年不是閏年,但是與計畫相反的1704年和1708年都是閏年,這使得這個瑞典歷比儒略曆快1天仍比公曆慢10天。麻煩出現在1712年,這一年出現了兩個閏日,使得2月變成了30天。這一天對應的儒略曆的2月29日和公曆的3月11日。瑞典直到1753年最終才將曆法改成了公曆。
1929年,蘇聯決定採用蘇維埃革命曆法,每個月都有30天,剩下的5天或者6天當作假期。從1930年到1931年,每個2月都有30天,但在1932年2月卻又變成了原來的天數。
十三世紀的學者約翰尼斯·德·賽科諾伯斯克(Johannes de Sacrobosco)聲稱在儒略曆中,於前44年至前8年間確有2月30日這個日子。可是後來,先是愷撒拿走了一天放在7月使自己出生的月份有31天,後來奧古斯都大帝為了使自己出生的月份也有31日,又從二月拿走一日放在八月,使之與7月同樣都是31天,就成為了今時今日每個月的日數。不過對於這事,歷史並沒有其他歷史證據,而且它很可能只是一個神話,儘管是一個很古老的神話。
另外由於戶政單位疏失,亦曾有身份檔案誤將出生日期登錄為2月30日的案例,可能為農曆二月三十而引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