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1990年出版的由韓小忙編寫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1989年寧夏文物考古發現與研究概述
- 作者:韓小忙
- 出版時間:1990年
- 刊名:1001-0491 固原師專學報
是1990年出版的由韓小忙編寫的圖書。
是1990年出版的由韓小忙編寫的圖書。...
《寧夏海原南華山地區史前遺存考古調查報告》是一本2022年文物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寧夏回族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海原縣文物管理所。內容簡介 南華山系六盤山西北余脈,位於寧夏海原縣城南4000米。1985~1988年,寧夏回族自治區文物考古...
1989年又發現一具人類頭骨化石。1990年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進行考古發掘,又發現一具頭骨化石。兩具頭骨化石都保存了完整的腦顱和基本完整的面顱,第二具更為完整,根據頭骨特徵,屬於直立人類型,定名為“鄖縣直立人”,簡稱鄖縣人。根...
《寧夏菜園:新石器時代遺址、墓葬發掘報告》是2003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寧夏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國歷史博物館。內容簡介 《寧夏菜園:新石器時代遺址、墓葬發掘報告》是寧夏海原西安鄉菜園村遺址、墓地的發掘報告。菜園遺址群包括了...
大夏尋蹤展廳位於寧夏博物館二樓,展覽集中了西夏故地寧夏回族自治區自建國以來考古發掘的西夏文物精品三百餘件,其中包括從素有“東方金字塔”美譽的西夏王陵出土的鎏金銅牛等國寶級文物和國家一級文物數十件。旨在從西夏文字、西夏鑄造、...
《寧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叢刊20:西夏考古論稿》是2013年11月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牛達生。內容簡介 《寧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叢刊:西夏考古論稿》在編選過程中,作者牛達生對部分稿件進行了修改,同時新增了作者近年的一些研究成果。...
【甲種第十九號】《安陽殷墟頭骨研究》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著 北京 文物出版社 1985年 【甲種第二十號】《科技考古論叢》王振鐸著 北京 文物出版社 1989年 【甲種第二十一號】《中國古代天文文物論...
由於工作與學術成果卓著,多次被海外社團邀請,先後赴緬甸、日本、克羅地亞、馬來西亞、美國以及香港、台灣地區考察訪問、交流講學,宣傳寧夏的古老文化,引進文物與考古的合作交流項目和援助項目,促進寧夏文博事業的對外開放。近十年又撰寫回族...
此外,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集體編著的《新中國的考古收穫》(1961年出版)、《新中國的考古發現和研究》(1984年出版)二書,以及文物編輯委員會彙編的《文物考古工作三十年》(1979年出版)都是對新中國成立以來考古學研究成果的全面...
《考古發掘文物保護技術研究》是2021年哈爾濱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這是一本歷史研究類圖書。本書首先從考古發掘文物保護的含義、目標、意義和原則等方面對考古發掘文物保護進行了概述;其次闡述了考古發掘文物保護的步驟,本書同時探討...
《回首·展望:寧夏固原博物館三十年》是2016年寧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2016年為寧夏固原博物館建館30周年,本書為固博工作人員回顧三十年歷程而作。全書圖文並茂,分概況、組織機構、文博與考古、展覽與交流、探索與研究、...
並且與以往不同,這些重大考古發現,幾乎每次都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強烈關注,產生了較大的社會影響。正是在這種背景下,從1991年開始,國家文物局每年都要舉行一次“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的評選活動,迄今已歷12年。12年來,該項活動一共...
《文物春秋》:1989年創辦。《文物季刊》:1989年創辦。《內蒙古文物考古》:1981年創辦。《北方文物》:1981年創辦。《文物保護與考古科學》:1989年創辦。《福建文博》:1979年創辦。《江西歷史文物》:1979年擴編。《農業考古》:1981...
發掘過程 1926年,北京中國學術協會和瑞典學者組成西北科學考察團,到內蒙古、甘肅、新疆、寧夏等地,進行天文、地理、文物、古蹟、風土、民情等綜合考察,初步了解到居延漢簡的一些情況,在漢代長城居延地段的甲渠侯官的城堡、甲渠第四燧的...
《文物考古與探索發現》是2006年科學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出版的書籍,作者是王善才。內容簡介 《文物考古與探索發現》系作者在文物調查保護和田野考古研究方面包括對一些歷史之謎和自然之謎進行考察及探討的論文選集。《文物考古與探索發現》的...
發掘地點:河南省輝縣市孟莊鎮 發掘單位: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新鄉地區文管會、輝縣市文保所 簡介:遺址面積達25萬平方米,重要發現有仰韶文化遺存、龍山城址、二里頭城址、商代晚期城址等。其中,龍山、二里頭及商代時期三疊層是中原...
在報請國家文物局批准後,寧夏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單位對該墓地進行了發掘。發掘工作持續了兩年。三.古墓形制 從地面觀察,在閩寧村地面調查發現的14座西夏墓均有高低不等的封土,高者達三四米,其中4座有墓園建築,墓葬一般不在墓園的...
羅豐,1962年生,寧夏固原人。歷任固原博物館副館長、寧夏博物館副館長,寧夏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研究員。中國唐史學會理事,中國錢幣學會理事、學術委員會委員。參加、主持了北周田弘墓、固原南郊隋唐墓等重大考古發掘工作,是我國首次科學...
他在寧夏博物館長期從事西夏文物考古工作,參加了包括西夏帝陵發掘在內的一系列重大考古實踐,有很多重要考古項目由他主持,他對寧夏的文物、考古和博物館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峰雲同志還和我有多次合作。一次是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末,寧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