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1937年南京國民政府農地地權立法研究

1927-1937年南京國民政府農地地權立法研究

《1927-1937年南京國民政府農地地權立法研究》是2019年12月當代中國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楊士泰、張志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1927-1937年南京國民政府農地地權立法研究
  • 作者:楊士泰、張志紅
  • 出版社:當代中國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9年12月
  • 頁數:392 頁
  • 定價:89 元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15409818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以1927—1937 年南京國民政府的農地地權立法為主題,全面考察了立法的背景和應然目標、立法的指導思想、立法的過程與淵源、立法的主要內容、立法的施行狀況,綜合對比了該立法與國民黨敗退台灣後的土地改革、共產黨在解放區的土地改革之間的相互關係、相互影響,總結了該立法的特點、缺陷及借鑑意義。作者在本書中力圖以翔實的資料還原歷史真實,在充分分析的基礎上提出有獨到見解的觀點,得出具有規律性的結論和啟示,從而對中國土地制度史研究和中國現實土地問題的解決具有參考價值。

作者簡介

楊士泰:男,1971 年出生,河北省廊坊市人,漢族,廊坊師範學院教授,中國政法大學2008 年法學博士畢業,中國法制史專業。河北省2010 年模範教師,河北省“三三三”人才第三層次人選,主要研究領域為民國法制史、思想政治教育。已出版專著《清末民國地權制度變遷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 年版),參與編寫(統稿人)《中國法制史案例教程》(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2007 年版),發表學術論文30 余篇。
張志紅:女,1971 年出生,河北省阜城縣人,1993 年畢業於河北師範學院政教系,2000 年於北京師範大學獲得法學碩士學位,現任職於廊坊師範學院,從事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工作,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共黨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

圖書目錄

緒 論 | 001
一、問題的緣起 | 001
二、研究現狀 | 004
三、研究目的、方法、資料與路徑 | 016
四、相關概念界定 | 021
五、理論框架 | 023
第一章 立法的背景與目標 | 047
第一節 立法的歷史基礎 | 047
一、中國傳統地權制度概況 | 047
二、清末地權制度的變化 | 049
三、民國北京政府的地權制度變革 | 053
第二節 立法面臨的現實問題 | 057
一、土地私有化與土地資本化 | 057
二、土地所有權集中 | 064
三、土地利用效率低下 | 069
第三節 立法的應然目標與實現條件 | 079
一、立法應達到的目標 | 079
二、實現目標的可能性 | 083
小 結 | 089
第二章 立法的淵源與過程 | 091
第一節 立法體制與農地地權法律淵源 | 091
一、立法體制 | 091
二、法律淵源 | 098
第二節 農地地權主要法律的立法過程 | 109
一、立法院成立前的農地地權立法 | 109
二、《土地法》與《民法》的速成 | 111
三、《土地法施行法》的難產 | 117
四、對《土地法》的修改 | 123
小 結 | 128
第三章 立法的內容 | 130
第一節 農地私權利配置 | 131
一、農地所有權 | 131
二、農地用益物權 | 151
三、農地抵押權 | 166
四、典權 | 174
五、其他權利 | 181
第二節 公權力對私權利的約控 | 189
一、登記主義的採用 | 190
二、對私有農地所有權的約控 | 195
三、對農地使用的公權力干預 | 204
四、稅收與徵收強制 | 212
第三節 農地權利救濟 | 228
一、調解 | 228
二、訴願 | 229
三、公斷或仲裁 | 229
四、土地裁判所裁斷 | 231
五、民事訴訟 | 231
六、行政訴訟 | 232
七、刑事處罰 | 233
小 結 | 234
第四章 立法的特點與影響 | 237
第一節 立法特點 | 237
一、思想、政策、法律:在理想與現實間步步失據 | 237
二、移植與本土化:法律西方化中的艱難取捨 | 254
三、正義與非正義:法律價值在彷徨中失守 | 268
四、過程、形式與結果:多重矛盾的鮮明反差 | 277
第二節 影響地權立法的主要因素 | 291
一、治國思想和理論對農地地權立法的影響 | 292
二、中國農村經濟對農地地權立法的影響 | 301
三、南京國民政府政治生態對農地地權立法的影響 | 305
四、中國文化傳統對農地地權立法的影響 | 313
五、立法者和學者對農地地權立法的影響 | 320
第三節 地權立法的歷史影響與借鑑 | 326
一、對戰後國民政府及台灣地區農地地權立法的影響 | 326
二、對中國共產黨土地改革的影響 | 336
三、對完善我國當前土地制度的借鑑意義 | 347
小 結 | 353
結 論 | 356
一、立法必須有科學的思想理論指導,堅持正確的價值選擇 | 357
二、立法必須符合國情,滿足人民的利益訴求 | 359
三、立法必須有堅強的政治力量,保證其順利進行 | 361
四、立法必須處理好中西法律文明的關係,逐步實現法治化 | 362
五、立法必須處理好公權力與私權利的關係,明確各自邊界 | 363
參考文獻 | 365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