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4年香港鼠疫

1894年香港鼠疫

1894年5至10月,在香港大流行的鼠疫導致2千人以上喪生,成為香港開埠甚至有記錄至今最多人死亡的瘟疫,香港三分之一的人口逃離香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1894年香港鼠疫
  • 外文名:The plague in 1894 in Hong Kong
  • 結果:2000餘人喪生,1/3人口逃離香港
背景,全球大流行,香港衛生政策,

背景

1894年香港鼠疫
香港爆發鼠疫後,香港政府在5月底即向各國求援,要求派出相關專家到港協助。日本的微生物學專家,因發現破傷風菌及結核菌而聞名的北里柴三郎於6月底從日本抵達香港進行研究。與此同時,法國籍的阿歷山大·葉赫森受巴斯德學院之委託,亦於6月底從越南抵港。二人分別從病死者身上分辨出相信是鼠疫的致病細菌,而且接近同時宣報發現。但兩人發現的細菌並不一樣,各自稱對方的發現有錯;之後的一段時間內,到底誰最先發現鼠疫桿菌一直備受爭論。後來北里柴三郎的發現被證明有事實錯誤,因此現時一般以葉赫森為鼠疫病源體的發現人,而這種細菌亦在1967年以葉赫森命名,稱之為Yersinia Pestis。

全球大流行

部份港口在1894年香港爆發鼠疫後已採取措施,以防鼠疫傳入。然而這些措施最終並未能完全防止鼠疫的擴散。事實上,西方醫學在1898年以前對鼠及虱在鼠疫散布所起的作用仍未有充份的了解,最初大部份的防疫措施方法上皆有問題,因而成效不彰。1894年以後,鼠疫在香港幾乎每年皆有出現,成為風土病,直至1926年方才完結。當中在1896年在香港的一次爆發死亡人數達1000人。而亦是在同年,鼠疫在台灣及印度孟買爆發,之後亦成為當地的風土病。1899年埃及、南非、夏威夷、美國舊金山及中國東北先後爆發鼠疫,日本亦有案例。1900年在澳洲及俄羅斯爆發,最終傳及全球除南極洲外所有大洲,一直至1950年代此次全球大流行方才完結。

香港衛生政策

香港衛生政策 自十九世紀中葉起,在英、美等國開始興起國家醫療政策。提高環境衛生及防止疫症,被認為是政府應有的職責之一。在英國統治下的香港,自1870年代起亦有相類似的聲音。在鼠疫爆發前的數年,政府內的衛生官員曾多次提出要求,管制包括華人社區在內的衛生環境,限制屋宇必須乎合一定的衛生條件。然而此類提議未被華人社會所接受。而政府仍然沿用管治印度時的模式,儘量避免激發華人的反對:醫療方面,只由東華三院向華人提供中醫治療;衛生方面,各種管制及措施並不包括華人社區。1894年的鼠疫迫使政府改變其所扮演的角式。在這次鼠疫期間,政府雖受華人所反對,仍決定強制執行衛生法令。以後鼠疫再多次爆發,政府在醫療上的功能逐漸確立:包括執行衛生法例,提供衛生潔淨服務;發展向華人提供的西醫治療,開展衛生教育等等;皆是以1894年的鼠疫爆發為契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