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型魚雷艇是蘇聯在衛國戰爭結束後全新發展的第一種攻擊快艇。大名鼎鼎的“蚊子”級飛彈艇就是從183型魚雷艇上發展起來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183型魚雷艇
- 服役時間:1947年11月30日
- 國家:蘇聯
技術特點,服役事件,
技術特點
183型魚雷艇為65噸木質結構的無斷級滑行艇,該級艇長24.9米,寬6.0米,吃水1.8米,標準排水量57噸,滿載排水量66噸;最大航速45節,續航力450海里/30節,艇員20人。該級艇動力裝置為4台M50型柴油機,四槳四舵。主機總功率4800馬力。武器主要有2具533毫米魚雷發射管,魚雷為53-39型瓦斯熱動力魚雷,其安裝角稍向舷外張。自衛武器有2座50年代初研製的2M-3型雙聯裝25毫米兩用自動炮,前甲板和後甲板各1座。炮彈重0.25千克,初速900米/秒,射程4000米,射高4000米,發射率每分鐘每管250發,布置在中線面偏左,以便艇長在艇首方向有良好視界,後部甲板兩側有多個滾落式深水炸彈投放架,載8枚深水炸彈,配合獵潛艇可以進行攻潛作戰,艇尾有煙幕施放器。在駕駛台後面聳立一個柵桅,可向尾部放倒。裝有“皮頭”對海搜尋雷達,I、J頻段,對海作用距離20千米。
服役事件
值得一提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建國之後曾經引進過183型魚雷艇,引進後的型號為6602型魚雷艇。1955年2月,由蘇聯從1954年起提供全套產品設計圖紙資料,分批提供艇體半成品和器材設備,並派遣專家來華指導建成的第一艘魚雷艇開工,同年12月建成。從1955年2月到1959年5月,蕪湖造船廠共建造了51艘“轉讓製造”的魚雷艇。在第一批20餘艘魚雷艇使用國外進口材料、設備製造完工以後,艇體木材向國外訂貨遇到了困難,如不及時設法改用國產木材,必然影響後續艇的製造進度,儘管中國境內森林資源較豐富,然而,要從中選出合格木材並非易事。用於製造魚雷艇艇體的木材不僅要選用特定的產地生長的特定的樹種(落地松),而且選用的每一根木材還要區分根、桿、梢等不同部位及各部位向陽背陽狀況。用材選定後還要做扭應力、抗壓力等各種技術性能的檢驗。因為稍不合格,製造出的艇體的強度就會降低,耐海水腐蝕性能就會下降,艇只行駛速度就會減慢。艇體建造過程中,對木材加工過程的要求也比較嚴格,特別是木材膠合技術,當時在中國還是一門嶄新的技術。工人們對此較陌生,經過工廠工程技術人員和駐廠軍事代表的精心研究、反覆實驗,終於解決了一個個難題,用進口半成品裝配建造第一批艇後,從第二批艇開始即用進口木材由船廠自行加工膠合建造。從1957年製造的第25號艇開始,用國產木材取代了進口木材。
1958年初,用國產木材製造的第一艘魚雷艇進行試驗,各項性能均達到要求。在此期間,我國科技人員還自製了多項艇用器材設備。到1959年,除主機、火炮等少、數項目因仍在試製過程中尚需進口外,其餘基本上均能用國產材料設備建造。
1958年初,用國產木材製造的第一艘魚雷艇進行試驗,各項性能均達到要求。在此期間,我國科技人員還自製了多項艇用器材設備。到1959年,除主機、火炮等少、數項目因仍在試製過程中尚需進口外,其餘基本上均能用國產材料設備建造。
6602型轉讓製造魚雷艇是中國第一代戰鬥快艇,它的研製建造培養了中國第一代快艇研究、設計和建造人員。在此基礎上,我國專門建立了快艇研究設計機構,擴建和新建了能生產快艇及艇用設備的工廠。
廣州造船廠於1955年8月開始建造“02”型魚雷快艇。“02”型魚雷快艇,為蘇聯援華轉讓技術,是大型木質魚雷快艇,艇上裝載魚雷、對空、艦兩用之“25”機關炮,最大航速43節以上。自1955年開始,至1957年第一季度,共裝配“02”型快艇12艘。“02”型快艇的建造,是在蘇聯專家直接指導下進行的,全部建艇器材皆由蘇聯供應,全部建造圖紙及工藝檔案皆採用蘇聯設計技術。首艇於1955年8月開工生產,同年12月31日建造完工。
廣州造船廠於1955年8月開始建造“02”型魚雷快艇。“02”型魚雷快艇,為蘇聯援華轉讓技術,是大型木質魚雷快艇,艇上裝載魚雷、對空、艦兩用之“25”機關炮,最大航速43節以上。自1955年開始,至1957年第一季度,共裝配“02”型快艇12艘。“02”型快艇的建造,是在蘇聯專家直接指導下進行的,全部建艇器材皆由蘇聯供應,全部建造圖紙及工藝檔案皆採用蘇聯設計技術。首艇於1955年8月開工生產,同年12月31日建造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