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集大型文獻電視紀錄片《忠誠》,緊緊圍繞堅持黨對軍隊絕對領導這條紅線,以豐富翔實的史料,深刻睿智的思想,精心雕琢的藝術手法,喜聞樂見的影視表現形式,全面回顧了人民軍隊從無到有、由弱到強、從勝利走向勝利的光輝歷程,熱情謳歌了黨領導人民軍隊建立的豐功偉績,形象展現了人民軍隊永遠忠誠於黨的堅定信念。全片立意高遠、主題鮮明,史論結合、情景交融,具有很強的理論說服力和藝術感染力,是一部弘揚主旋律的精品力作,是進行黨史、軍史和革命傳統教育的生動教材。這次《忠誠》解說詞結集出版,是獻給建黨90周年的一個很好禮物,對於弘揚我黨我軍優良傳統、不斷強化軍魂意識,必將是有力的推動。 《忠誠》的作者是肖裕聲、符林國。
基本介紹
- 書名:18集同名文獻電視紀錄片解說:忠誠
- 出版社:軍事科學出版社
- 頁數:248頁
- 開本:16
- 定價:25.00
- 作者:肖裕聲
- 出版日期:2012年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802373105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忠誠於黨、熱愛人民、報效國家、獻身使命、崇尚榮譽”,是胡主席提出的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而“忠誠於黨”,自覺堅持黨對軍隊絕對領導,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堅決聽黨指揮,是黨和人民對人民軍隊的最高政治要求,也是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的根本和靈魂。
這本《忠誠》解說詞結集是獻給建黨90周年的一個很好禮物,對於弘揚我黨我軍優良傳統、不斷強化軍魂意識,必將是有力的推動。
這本《忠誠》解說詞結集是獻給建黨90周年的一個很好禮物,對於弘揚我黨我軍優良傳統、不斷強化軍魂意識,必將是有力的推動。
作者簡介
肖裕聲
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少將。
長期從事黨、國家、軍隊政策理論研究和決策諮詢。創新性的理論成果主要存《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人民軍隊建設的歷史性跨越》、《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以來國防和軍隊建設的理論與實踐》、《黨的十六大以來國防和軍隊建設》、《中國共產黨對世界新軍事變革的研究與借鑑》等。出版的專著主要有《毛澤東政治工作思想概述》、《中國共產黨軍事史論》等。主編《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二版)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史》、《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第二版)世界戰爭史》。
承擔軍委總部、中央黨校、國家部委、省市黨委的理論學習講座和中央電視台、八一電影製片廠、省市電視台專題片軍史顧問及欄目主講人。
軍事學博士,大校軍銜,總後司令部副軍職專職幹部。貴州印江人,1981年入伍。歷任戰士、學員、排長、幹事、政治指導員、股長、副營長、政治教導員、團政治處主任、副政委、政委、正團職秘書、司辦副主任、正師職秘書、副軍職專職幹部。
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少將。
長期從事黨、國家、軍隊政策理論研究和決策諮詢。創新性的理論成果主要存《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人民軍隊建設的歷史性跨越》、《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以來國防和軍隊建設的理論與實踐》、《黨的十六大以來國防和軍隊建設》、《中國共產黨對世界新軍事變革的研究與借鑑》等。出版的專著主要有《毛澤東政治工作思想概述》、《中國共產黨軍事史論》等。主編《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二版)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史》、《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第二版)世界戰爭史》。
承擔軍委總部、中央黨校、國家部委、省市黨委的理論學習講座和中央電視台、八一電影製片廠、省市電視台專題片軍史顧問及欄目主講人。
軍事學博士,大校軍銜,總後司令部副軍職專職幹部。貴州印江人,1981年入伍。歷任戰士、學員、排長、幹事、政治指導員、股長、副營長、政治教導員、團政治處主任、副政委、政委、正團職秘書、司辦副主任、正師職秘書、副軍職專職幹部。
圖書目錄
一 血浴軍旗
二 建軍之本
三 信念之光
四 紅心永恆
五 制勝之道
六 砥礪成鋒
七 新式整軍
八 戰鬥堡壘
九 最可愛的人
十 生命線
十一 弘揚傳統
十二 礪劍國防
十三 服從大局
十四 “三化”建設
十五 迎接挑戰
十六 永鑄軍魂
十七 新的使命
十八 科學發展
二 建軍之本
三 信念之光
四 紅心永恆
五 制勝之道
六 砥礪成鋒
七 新式整軍
八 戰鬥堡壘
九 最可愛的人
十 生命線
十一 弘揚傳統
十二 礪劍國防
十三 服從大局
十四 “三化”建設
十五 迎接挑戰
十六 永鑄軍魂
十七 新的使命
十八 科學發展
文摘
這支由中國共產黨人初創的武裝力量,最大的特點是,有共產黨的領導,有黨的組織,有共產黨員的模範帶頭,官兵懂得為革命而戰,勇於犧牲,軍紀嚴明,訓練有素,表現出非同尋常的戰鬥力。
曾任葉挺部連政治指導員的蕭克將軍對這支部隊讚譽不止,他回憶說:“葉挺就說了,‘共產黨員打仗就要勇敢,應該勇敢向前啊’。”
1926年6月,廣州國民政府出兵北伐,葉挺獨立團作為北伐軍先遣隊馳騁兩湖主戰場。他們首戰碌田,長驅泗汾、醴陵、平江,血戰汀泗橋、賀勝橋,所向披靡,令敵軍聞風喪膽。
當葉挺獨立團主力進抵武昌城下,又上演了極其悲壯的一幕。攻城前,獨立團第1營由營長共產黨員曹淵帶頭,全體參加敢死隊。大家寫下為革命犧牲的遺書。攻城命令一下,共產黨員高呼“革命萬歲”的口號,在營長曹淵率領下,利用夜幕掩護,涉過護城河,衝到城腳,以雲梯爬城。守敵拚死抵抗,戰況非常慘烈。20分鐘內,爬城官兵全部陣亡,曹淵壯烈犧牲,全營僅剩10餘人,但他們依然頑強地把軍旗插上了城頭。葉挺獨立團及所屬的第四軍因戰功顯赫被譽為“鐵軍”。
葉挺獨立團的英勇作戰,展示了中國共產黨人改造舊軍隊、組織革命軍隊的成效。實際上,除了葉挺獨立團,黨掌握的部隊還有盧德銘警衛團以及北方的許權中旅、謝子長部等。這是中國共產黨早期軍事工作的重要實踐。
這時,共產黨人本來應該而且有可能直接掌握更多的軍隊和一部分政權,以便應付可能發生的突然事變。可是,年幼的共產黨人,特別是黨的主要領導人對中國革命的特點和規律還缺乏深刻的了解,對黨獨立領導和掌握軍隊,開展武裝鬥爭的極端重要性、緊迫性還缺乏必要的認識,致使北伐軍的軍事指揮權絕大部分還掌握在國民黨新軍閥的手中。
1927年春夏,蔣介石、汪精衛先後發動了“四一二”、“七一五”反革命政變。昔日的盟友成了凶相畢露的劊子手,千千萬萬的共產黨人和革命民眾倒在血泊之中。
中國大地黑雲翻騰,一片血雨腥風,轟轟烈烈的大革命就這樣失敗了。
血的教訓擦亮了人們的眼睛。它表明:沒有革命的武裝就無法對付武裝的反革命。正如毛澤東後來所說,中國共產黨和革命人民是被國民黨反動派“逼上梁山”的。
在這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中國共產黨人從血泊中站起來,揩乾身上的血跡,掩埋好同伴的屍首,以大無畏的英雄氣概和堅定的革命信仰,繼續戰鬥。
中國共產黨人的抗爭,是一面旗幟,是一個宣言。在許多人離開革命隊伍時,一些堅定的革命者卻冒著殺頭的危險加入中國共產黨。時任國民黨長沙市黨部工農部部長的徐特立就是在此時加人了中國共產黨,以實際行動體現了對革命理想的堅定信念。
1927年7月中旬,中共中央在漢口召開臨時政治局會議,確定黨“最重要的任務之一”,是“創造新的革命軍隊,建立工農的革命軍”,同時決定將黨所掌握和影響的部隊向南昌集中,準備武裝起義。 組織武裝起義,建立工農革命軍,中國共產黨開始了創建人民軍隊的偉大曆程。
黨痛定思痛,從組織南昌起義開始,就把掌握軍隊領導權放在首要位置。
中共中央決定,成立以周恩來為書記,包括彭湃、李立三、惲代英、譚平山(後參加)在內的中共前敵委員會,作為黨領導起義部隊及其工作的最高機關。明確規定“黨的作用高於一切”,指出“黨的組織是一切組織的根源”,確立了黨在起義中的領導地位。
黨對南昌起義的組織領導工作非常嚴密。蕭克將軍回憶說:“當時的共產黨是秘密的,不公開的。葉挺下個命令來,要起義,誰也不敢違抗,哪個敢違抗就打死他!前一天下午,吃了晚飯,我們共產黨員的團參謀長、營長,帶著我們到處跑,跑什麼呢?看地形。帶著誰跑呢?主要是帶著當時的幹部,具體說,就是當時的共產黨員軍官。我是共產黨員,他們叫我一起去看地形。當時,黨員相互交換意見,說上面有準備,今晚上就起義,才公開向部隊宣布。”
黨還積極地爭取國民革命軍中的高級將領參加武裝起義。周恩來、譚平山先後向國民革命軍第20軍軍長賀龍,講述共產黨的主張和決定。賀龍當時尚未加入中國共產黨,但他以一顆憂國憂民之心,明確表示:“我決心跟共產黨走!”並率領第20軍1萬餘人參加起義,使參加南昌起義的兵力增加了一倍。
1927年8月1日凌晨2時,清脆的槍聲在寂靜的夜空中驟然響起,2萬多名頸扎紅領帶、左臂扎白毛巾的起義部隊在周恩來為書記的中共前敵委員會和賀龍、葉挺、朱德、劉伯承領導下,對城內反動武裝發起了進攻。經過近5個小時的激戰,全殲守敵,完全占領了南昌城。
南昌起義,打響了中國共產黨武裝反抗國民黨統治的第一槍。它如一聲春雷,使中國人民在黑暗中看到了高高舉起的火炬。
“南昌起義誕新軍,喜慶工農始有兵”。光輝的8月1日,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紀念日。這支軍隊不是孫中山藉助的封建武裝,也不是吳佩孚手中的軍閥部隊,更不是蔣介石集團的新軍閥,而是由中國共產黨創建和指揮的,以馬克思主義理論指導的新型人民軍隊。
南昌起義爆發後的第6天,中共中央在武漢三鎮舊租界一幢不起眼的西式銀灰色小樓秘密召開緊急會議,這就是著名的“八一匕會議”。P7-9
曾任葉挺部連政治指導員的蕭克將軍對這支部隊讚譽不止,他回憶說:“葉挺就說了,‘共產黨員打仗就要勇敢,應該勇敢向前啊’。”
1926年6月,廣州國民政府出兵北伐,葉挺獨立團作為北伐軍先遣隊馳騁兩湖主戰場。他們首戰碌田,長驅泗汾、醴陵、平江,血戰汀泗橋、賀勝橋,所向披靡,令敵軍聞風喪膽。
當葉挺獨立團主力進抵武昌城下,又上演了極其悲壯的一幕。攻城前,獨立團第1營由營長共產黨員曹淵帶頭,全體參加敢死隊。大家寫下為革命犧牲的遺書。攻城命令一下,共產黨員高呼“革命萬歲”的口號,在營長曹淵率領下,利用夜幕掩護,涉過護城河,衝到城腳,以雲梯爬城。守敵拚死抵抗,戰況非常慘烈。20分鐘內,爬城官兵全部陣亡,曹淵壯烈犧牲,全營僅剩10餘人,但他們依然頑強地把軍旗插上了城頭。葉挺獨立團及所屬的第四軍因戰功顯赫被譽為“鐵軍”。
葉挺獨立團的英勇作戰,展示了中國共產黨人改造舊軍隊、組織革命軍隊的成效。實際上,除了葉挺獨立團,黨掌握的部隊還有盧德銘警衛團以及北方的許權中旅、謝子長部等。這是中國共產黨早期軍事工作的重要實踐。
這時,共產黨人本來應該而且有可能直接掌握更多的軍隊和一部分政權,以便應付可能發生的突然事變。可是,年幼的共產黨人,特別是黨的主要領導人對中國革命的特點和規律還缺乏深刻的了解,對黨獨立領導和掌握軍隊,開展武裝鬥爭的極端重要性、緊迫性還缺乏必要的認識,致使北伐軍的軍事指揮權絕大部分還掌握在國民黨新軍閥的手中。
1927年春夏,蔣介石、汪精衛先後發動了“四一二”、“七一五”反革命政變。昔日的盟友成了凶相畢露的劊子手,千千萬萬的共產黨人和革命民眾倒在血泊之中。
中國大地黑雲翻騰,一片血雨腥風,轟轟烈烈的大革命就這樣失敗了。
血的教訓擦亮了人們的眼睛。它表明:沒有革命的武裝就無法對付武裝的反革命。正如毛澤東後來所說,中國共產黨和革命人民是被國民黨反動派“逼上梁山”的。
在這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中國共產黨人從血泊中站起來,揩乾身上的血跡,掩埋好同伴的屍首,以大無畏的英雄氣概和堅定的革命信仰,繼續戰鬥。
中國共產黨人的抗爭,是一面旗幟,是一個宣言。在許多人離開革命隊伍時,一些堅定的革命者卻冒著殺頭的危險加入中國共產黨。時任國民黨長沙市黨部工農部部長的徐特立就是在此時加人了中國共產黨,以實際行動體現了對革命理想的堅定信念。
1927年7月中旬,中共中央在漢口召開臨時政治局會議,確定黨“最重要的任務之一”,是“創造新的革命軍隊,建立工農的革命軍”,同時決定將黨所掌握和影響的部隊向南昌集中,準備武裝起義。 組織武裝起義,建立工農革命軍,中國共產黨開始了創建人民軍隊的偉大曆程。
黨痛定思痛,從組織南昌起義開始,就把掌握軍隊領導權放在首要位置。
中共中央決定,成立以周恩來為書記,包括彭湃、李立三、惲代英、譚平山(後參加)在內的中共前敵委員會,作為黨領導起義部隊及其工作的最高機關。明確規定“黨的作用高於一切”,指出“黨的組織是一切組織的根源”,確立了黨在起義中的領導地位。
黨對南昌起義的組織領導工作非常嚴密。蕭克將軍回憶說:“當時的共產黨是秘密的,不公開的。葉挺下個命令來,要起義,誰也不敢違抗,哪個敢違抗就打死他!前一天下午,吃了晚飯,我們共產黨員的團參謀長、營長,帶著我們到處跑,跑什麼呢?看地形。帶著誰跑呢?主要是帶著當時的幹部,具體說,就是當時的共產黨員軍官。我是共產黨員,他們叫我一起去看地形。當時,黨員相互交換意見,說上面有準備,今晚上就起義,才公開向部隊宣布。”
黨還積極地爭取國民革命軍中的高級將領參加武裝起義。周恩來、譚平山先後向國民革命軍第20軍軍長賀龍,講述共產黨的主張和決定。賀龍當時尚未加入中國共產黨,但他以一顆憂國憂民之心,明確表示:“我決心跟共產黨走!”並率領第20軍1萬餘人參加起義,使參加南昌起義的兵力增加了一倍。
1927年8月1日凌晨2時,清脆的槍聲在寂靜的夜空中驟然響起,2萬多名頸扎紅領帶、左臂扎白毛巾的起義部隊在周恩來為書記的中共前敵委員會和賀龍、葉挺、朱德、劉伯承領導下,對城內反動武裝發起了進攻。經過近5個小時的激戰,全殲守敵,完全占領了南昌城。
南昌起義,打響了中國共產黨武裝反抗國民黨統治的第一槍。它如一聲春雷,使中國人民在黑暗中看到了高高舉起的火炬。
“南昌起義誕新軍,喜慶工農始有兵”。光輝的8月1日,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紀念日。這支軍隊不是孫中山藉助的封建武裝,也不是吳佩孚手中的軍閥部隊,更不是蔣介石集團的新軍閥,而是由中國共產黨創建和指揮的,以馬克思主義理論指導的新型人民軍隊。
南昌起義爆發後的第6天,中共中央在武漢三鎮舊租界一幢不起眼的西式銀灰色小樓秘密召開緊急會議,這就是著名的“八一匕會議”。P7-9
序言
“忠誠於黨、熱愛人民、報效國家、獻身使命、崇尚榮譽”,是胡主席提出的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而“忠誠於黨”,自覺堅持黨對軍隊絕對領導,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堅決聽黨指揮,是黨和人民對人民軍隊的最高政治要求,也是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的根本和靈魂。
中國人民解放軍是中國共產黨締造、領導和指揮的人民軍隊。早在初創時期,就明確規定人民軍隊是執行黨的政治任務的武裝集團這一根本政治屬性,確立了黨指揮槍這一根本建軍原則。通過在軍隊中建立黨的各級組織和開展革命的政治工作,確保我軍始終堅持以黨的旗幟為旗幟,以黨的意志為意志,以黨的方向為方向,實現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在黨的正確領導和指揮下,我軍不斷發展壯大,贏得了偉大的光榮與輝煌。我軍的歷史,就是堅定不移地聽黨話、跟黨走、忠誠於黨、為黨的事業不懈奮鬥的歷史。戰爭年代,人民軍隊在黨的指揮下,為奪取全國政權英勇奮鬥,無數先烈靠著對黨的赤膽忠誠,前赴後繼、一往無前,譜寫了一曲曲感天動地的英雄壯歌。張思德、董存瑞、邱少雲、黃繼光等許多英雄模範,他們的生命在忠誠於黨的事業中煥發出絢麗光彩,成為激勵後人的楷模。和平時期,我軍認真履行黨和人民賦予的神聖使命,保家衛國、搶險救災、支援國家建設,廣大官兵用熱血、奉獻和服從踐行了忠誠於黨的要求,雷鋒、蘇寧、李向群、楊業功、華益慰、丁曉兵、方永剛、李中華等,他們把理想寫在軍旗上,把汗水灑在崗位上,綻放出人生永恆的價值,成為當代軍人的傑出代表。正是有了人民軍隊忠誠於黨的堅定信念,正是有了一代又一代官兵對黨的無限忠誠,我軍才能直面強敵而不退縮,艱難奮戰而不潰散,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
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在黨領導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中,忠誠於黨是我軍永遠不變的軍魂。忠誠於黨,就是要堅持不懈地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始終保持理論上的清醒和政治上的堅定,不斷增強對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堅定信念、對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堅定信心、對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領導的堅定信賴,切實打牢忠誠於黨的思想政治基礎。忠誠於黨,就是要在思想上、政治上和行動上自覺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忠誠黨的意志和主張、忠誠黨領導軍隊的根本原則和制度、忠誠執行黨的決策指示,堅決抵制“軍隊非黨化、非政治化”和“軍隊國家化”等錯誤傾向,堅決聽從黨中央、中央軍委和胡主席的指揮。忠誠於黨,就是要立足本職崗位,認真履行使命職責,以改革創新精神推進部隊建設科學發展,大力加強思想政治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制度建設和反腐倡廉建設,不斷增強各級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鬥力。忠誠於黨,就是要認真貫徹新時期軍事戰略方針,加快中國特色軍事變革,繼續深入推進軍事鬥爭準備,加強核心軍事能力建設,不斷提高我軍應對多種安全威脅、完成多樣化軍事任務的能力,把忠誠於黨的堅定信念轉化為履行使命的實際行動,確保關鍵時候拉得出、沖得上、打得贏,無往而不勝,始終做到不負重託,不辱使命,讓黨放心、讓人民放心!
中國人民解放軍是中國共產黨締造、領導和指揮的人民軍隊。早在初創時期,就明確規定人民軍隊是執行黨的政治任務的武裝集團這一根本政治屬性,確立了黨指揮槍這一根本建軍原則。通過在軍隊中建立黨的各級組織和開展革命的政治工作,確保我軍始終堅持以黨的旗幟為旗幟,以黨的意志為意志,以黨的方向為方向,實現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在黨的正確領導和指揮下,我軍不斷發展壯大,贏得了偉大的光榮與輝煌。我軍的歷史,就是堅定不移地聽黨話、跟黨走、忠誠於黨、為黨的事業不懈奮鬥的歷史。戰爭年代,人民軍隊在黨的指揮下,為奪取全國政權英勇奮鬥,無數先烈靠著對黨的赤膽忠誠,前赴後繼、一往無前,譜寫了一曲曲感天動地的英雄壯歌。張思德、董存瑞、邱少雲、黃繼光等許多英雄模範,他們的生命在忠誠於黨的事業中煥發出絢麗光彩,成為激勵後人的楷模。和平時期,我軍認真履行黨和人民賦予的神聖使命,保家衛國、搶險救災、支援國家建設,廣大官兵用熱血、奉獻和服從踐行了忠誠於黨的要求,雷鋒、蘇寧、李向群、楊業功、華益慰、丁曉兵、方永剛、李中華等,他們把理想寫在軍旗上,把汗水灑在崗位上,綻放出人生永恆的價值,成為當代軍人的傑出代表。正是有了人民軍隊忠誠於黨的堅定信念,正是有了一代又一代官兵對黨的無限忠誠,我軍才能直面強敵而不退縮,艱難奮戰而不潰散,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
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在黨領導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中,忠誠於黨是我軍永遠不變的軍魂。忠誠於黨,就是要堅持不懈地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始終保持理論上的清醒和政治上的堅定,不斷增強對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堅定信念、對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堅定信心、對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領導的堅定信賴,切實打牢忠誠於黨的思想政治基礎。忠誠於黨,就是要在思想上、政治上和行動上自覺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忠誠黨的意志和主張、忠誠黨領導軍隊的根本原則和制度、忠誠執行黨的決策指示,堅決抵制“軍隊非黨化、非政治化”和“軍隊國家化”等錯誤傾向,堅決聽從黨中央、中央軍委和胡主席的指揮。忠誠於黨,就是要立足本職崗位,認真履行使命職責,以改革創新精神推進部隊建設科學發展,大力加強思想政治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制度建設和反腐倡廉建設,不斷增強各級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鬥力。忠誠於黨,就是要認真貫徹新時期軍事戰略方針,加快中國特色軍事變革,繼續深入推進軍事鬥爭準備,加強核心軍事能力建設,不斷提高我軍應對多種安全威脅、完成多樣化軍事任務的能力,把忠誠於黨的堅定信念轉化為履行使命的實際行動,確保關鍵時候拉得出、沖得上、打得贏,無往而不勝,始終做到不負重託,不辱使命,讓黨放心、讓人民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