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5B雷達傘靶

1015B傘靶是中國南京航空學院(簡稱:南航)以蘇制ДМ-2為基礎研究改制的高空傘靶。

研發經過,技術指標,

研發經過

ДМ-2傘靶非常笨重,性能低,使用維護不便,用圖-4母機帶到7000~8000米高空投放,等母機離開靶場後,高度也只剩下5000米,根本不能滿足當時部隊武器訓練和發展中武器試驗的需求,因此,國家迫切希望研究改進能拿到15000米以上高空供空空、地空武器發射訓練的雷達傘靶。
1966年夏天,國防工辦和國防科委聯合發文要求三機部組織力量研究改進ДМ-2傘靶,以滿足空軍特種部隊射擊訓練和基地試驗使用。1966年9月7日,由三機部六院主持在北京召開座談會,分析原傘靶的性能,對設計新傘靶的可能性進行了研究。
1966年10月15日,國防科委正式下達研製新傘靶的任務,根據下達任務的日期,傘靶定名為1015。由六院負責抓總,組織南航、172廠、513廠和672廠共同研製。具體分工為南航和172廠負責傘靶殼體和反射器的設計、生產,513廠設計生產傘靶的降落傘系統,672廠設計生產傘靶的曳光管系統。

技術指標

南航經過調研,提出了1015傘靶的總體設計方案,其技術指標為:
(1)使用高度在15000米以上;
(2)在15000米以上傘靶主傘系統的下降速度不大於12米/秒;
(3)傘靶曳光管亮度為200萬國際燭光,工作時間不少於5分鐘;
(4)傘靶反射器的雷達波反射量相當於轟-5飛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