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個人眼中的中國十年·行走

100個人眼中的中國十年·行走

本書選擇100來個普通中國人,藉助新聞特寫的體裁樣式,致力於呈現100箇中國人近十年的生命故事和命運遭際。在人物命運的深層結構,是中國十年的巨大轉型和變遷。本書勾勒出一個有關中國十年的基本圖景,有助於人們了解並把握這十年中國的變化。

基本介紹

  • 書名:100個人眼中的中國十年·行走
  • 作者:劉濤
  • ISBN:9787802579576
  • 類別圖書>文學>紀實文學
  • 定價:48.00元
  • 出版社經濟日報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6年06月01日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 印次:1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 錄,前 言,其他,

內容簡介

本書選擇100來個普通中國人,藉助新聞特寫的體裁樣式,致力於呈現100箇中國人近十年的生命故事和命運遭際。在人物命運的深層結構,是中國十年的巨大轉型和變遷。本書勾勒出一個有關中國十年的基本圖景,有助於人們了解並把握這十年中國的變化。

作者簡介

劉濤,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暨南大學環境傳播研究中心主任,《暨南學報》(CSSCI)新聞傳播學欄目主持。主要研究領域為環境傳播、視覺修辭、媒介文化。主持國家/省部級課題6項,獨立發表SSCI/CSSCI論文30餘篇,獨著《環境傳播:話語、修辭與政治》獲教育部第七屆高校科研成果獎(人文社科)二等獎,廣東省哲學社科成果獎一等獎。曾任央視《新聞調查》策劃/編導(2005-2007),作品獲中國廣播影視大獎專題一等獎。目前兼任《中國教育報》簽約評論員,開設評論專欄,作品獲中國新聞獎一等獎、三等獎。

目 錄

................................................................. 3
十年·愛........................................................... 6
我愛的人恰好是女生而已.......................................... 6
60年:你和我的鑽石愛情......................................... 11
十年征途:我想走平凡之路....................................... 15
搖滾十年,那種感覺是熱愛....................................... 20
越努力,越幸運................................................. 25
從頭發現....................................................... 31
讓觀眾看到他們想看的片子....................................... 35
阮仕林:用光影講述故事......................................... 40
行勝於言,醫者仁心不言老....................................... 43
在暮色蒼茫中加緊腳步........................................... 47
基層工作就像“慢火煲靚湯”..................................... 51
十年·創.......................................................... 54
大學生“包子王”是如何煉成的...................................... 54
張化群的三個選擇............................................... 59
創一番天地,順一遭潮流......................................... 64
一個人的油餅................................................... 69
我是馬雲背後的男人............................................. 73
生意人——贏得下,輸得起....................................... 78
十年·夢.......................................................... 82
欒羽:一個行走詩人的無力與夢想................................. 82
一路狂熱 一路抉擇.............................................. 87
我在冰封的深海................................................. 92
生在潮汕邊緣的書生............................................. 96
時代騎士:陳秋實.............................................. 104
歲月長河中的留學潮............................................ 107
姚鈞Fox:為夢想變身超人...................................... 111
中日韓間的自由行者............................................ 114
彭帥:十年後我依然熱愛網球.................................... 118
重生.......................................................... 122
攝影,是個動心的過程.......................................... 127
小腳板走天涯.................................................. 132
十年·漂......................................................... 136
寫在歌里的生活................................................ 136
“港漂”情侶:相戀第十年...................................... 141
鄉關何處...................................................... 145
漫漫十年路.................................................... 149
嘿,老潘!.................................................... 155
十年·尋......................................................... 162
20年,尋找生命中“最親愛的”................................. 162
忽視,無法承受的重量.......................................... 167
真正的“戲痴”,民間傳奇....................................... 172
區志航:用“裸而不露”的方式記錄中國歷史...................... 176
心臟會比悲傷大................................................ 180
嘛薩卡:尋找“有趣”.......................................... 184
十年·變......................................................... 189
十年,換了人間................................................ 189
行走在消逝中.................................................. 193
一位女心理師的自述............................................ 201
張繼娥老人的冬至日............................................ 206
看不見的光陰.................................................. 211
一個拆遷戶老人的生活變遷...................................... 216
不應被遺忘的黑色大衣.......................................... 220
希望不滅:從“糧站站長”到“全職爺爺”........................ 224
告別去往祠堂的那條舊路........................................ 229
下崗.......................................................... 234

前 言

十四年里,他帶著“智障兒子”碾轉於醫院、寺廟、學校。他始終弄不懂一個農民能夠做出什麼壞事會如此“報應”到孩子身上。
一個女人,幾十條狗,辭掉媒體工作的王國英在保護流浪狗的道路上或許不會放棄,卻走得異常艱難。她渴望公正有效養犬機制的建立。
一個平凡的修鞋匠,40年前的製鞋廠主任,為了尊嚴考上大學卻又毅然辭職,放棄高薪安心照顧妻兒,而如今,他依然期許,自己是最棒的。
在一個盛行講故事的年代,最有誠意的故事豈能迴避人本身。中國的故事即為中國人的故事。中國的十年,也就是中國人的十年。每個人都是社會洪流中的一個個微觀個體,但是對於自己而言,卻又是完整的世界。當然,他們的幸與不幸,既是自己的,也是社會的。穿越體制、社會、轉型、法理、人文這些抽象的符號體系,後面站立的是一個個真實的人。
2014年,我從西北師範大學調入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開設《新聞采寫》《新聞評論》等業務課程。教學過程中,我開始思考一個問題:大眾媒介所呈現的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世界?儘管大眾媒介對普通人給予了足夠的關注,但是這些人物的“出場”大都依附於特定的新聞“由頭”:他們或者是作為新聞“由頭”直接出現,或者是被其他新聞“由頭”帶入其中。但是,生活哪來那么多的“由頭”,那些沒有“由頭”的人物和故事又是什麼模樣?
真實是新聞的生命,但從來都不是新聞選擇的生命。那些普通的人,如果不依託於轟動性、戲劇性的、消費性的新聞事件,他們往往很難進入媒體視野。生活的邏輯從來都是連續的,所謂的“由頭”只不過是一種假想的存在物,或者說是媒體自己的“意識形態”。媒體的眼光從來都是挑剔的,它們選擇的僅僅是少數中的少數,而那些沒有被媒體選擇的人物,其實是最接近現實邏輯的一個群體形態。帶著這些思考,我嘗試去打撈並記錄那些沒有“由頭”的人和事。
我堅信,相較於我們時代各種變著花樣的宏大敘事或奇觀敘事,中國的十年,有理由存在一種替代性的記錄方式。
於是,我開始嘗試努力去尋找他們的故事,為過去的十年留下一些關於過去的畫面。利用《新聞采寫》《新聞評論》教學機會,我和學生一起捲入了這場在我看來非常有意義的一次行走與記錄之旅。在前後兩年的採訪與寫作實踐中,我們完成了一百多篇人物特稿。在隨後的遴選和校對環節,研究生張玉付出了巨大努力。我們優中選優,最終以“記錄篇”和“行走篇”集結出版。
上冊題為《記錄》。記錄的方式有很多種,有人執著於文字,有人偏好影像;有人記錄著喜悅,有人記錄著傷悲;有人記錄下內心的彷徨,也有人在彷徨之後記錄了新的人生。《記錄》包括“記錄疼痛”“喧囂之外”“生生不息”“漫步陽光”“來時的路”“不安的心”和“萬家燈火”七個專題。
我們記錄這個社會的疼痛。照顧患漸凍症丈夫14年的王莉靜,20年家暴生活中的女人和孩子,沒有慈善捐助、沒有疾病基金的肌肉萎縮症患者……他們堅強,樂觀努力過好自己的人生,卻也脆弱,敏感,渴望社會的關愛。也許我們能做的很少,但文字的力量正在於,讓無力者有力,讓悲觀者前行。
我們記錄著喧囂之外的維權者,也記錄那些用執著和愛踐行著那些裹挾在歷史深處、流淌在祖輩心中的血脈的繼承者。我們記錄著公益所帶來的溫暖力量,也記錄著那些“不忘初心”的堅守者。
我們記錄安逸生活里那顆躁動的不安的心。十年搖滾、十年記者、卻毅然從頭開始的獨立攝影師;十年里第一次重回故里卻再也不想離去的遊子;秉持對生命最基本尊重的大男孩和他的入殮師生涯;一半情懷,一半生意的大學生以及他的情趣用品店。
一個城市的疼痛帶著一代人難以磨滅的印記。一個討厭農村的畜牧專業畢業的女孩,在諾大的城市,跟丈夫靠撿廢品在潮濕滴水的爛尾大樓里住了19年並養育了3個子女,無法在大城市立足卻又不想回到老家。孩子們不解:“我是珠海人,憑什麼回四川去!”
下冊題為《行走》。行走即為路途的變遷也為心靈的延展。在行走中慢慢體悟生命中的故事。《行走》包括“愛”“創”“夢”“漂”“尋”“變”六個專題,這更近乎是一種心靈的追本溯源。
我們在行走中體悟愛的偉大。唐家古鎮青石板街的“因為愛”咖啡館,60年鑽石金婚、攜手一生的夫妻,醫者仁心,搖滾十年,在暮色蒼茫中加緊趕路的老者……所有的一切都源於心底的那份愛和堅持。記錄愛,便是記錄此刻的感動。經歷了所有的苦難、痛苦、不甘、委屈,他們卻仍然帶著最大的虔誠去過好生活。
在行走中感受著成敗一線之間破釜沉舟的突破和超越,感受著夢想的虛幻縹緲和蠢蠢欲動。我們感受著無根無源卻又不捨得逃離的異鄉,也感受著迷惑中的反思,反思里的尋找和尋找中逐漸明晰的未來。
在行走中記錄著那些值得我們感動的人。贏得下輸得起的生意人,在時代的潮流中起起落落、浮浮沉沉;行走詩人的無力與夢想;三次高考仍舊不願放棄的小小少年;漫漫十年,鄉關何處的漂泊遊子;20年一路漂泊一路打工,只為尋找7個月大時不小心弄丟孩子的母親。
“變”是發展,是運動,是點滴中逐漸累積的“質”的飛躍。十年前的廣州火車站對很多人來說,是一個“城市的毒瘤”,因為那裡藏著太多的“癮君子”。一個初入職場的打工仔,帶著相機和悲憫之心,混入其中,記錄了所有驚心動魄的一切。他說,這些掙扎在生活邊緣的人其實跟我們一樣,他們才是最苦命的人。
張棗在《鏡中》裡面寫道,“想起一生中後悔的事情,梅花就會落滿南山”。有人說寫這首詩的人一定是一棵梅樹,梅心顫抖,花瓣就撒了一地。一個人在回憶自己的過去時,也會留下簌簌的帶著芬芳的花瓣吧。張棗詩里的南山在重慶,寫在梅花時節。而今南山上梅花年年依舊,世上卻再無張棗。生命之離開,連聲音也沒有。
中國十年,亦或是如此吧。
劉濤
2016年5月於暨南園

其他

本書作者還創作了姐妹讀本:《100個人眼中的中國10年·記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