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萬亞歐地質圖》是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為主要研究單位,李廷棟、耿樹方、嚴克明、範本賢、陳炳蔚、李光岑、劉淑文、劇遠景、趙越、任留東為主要完成人的科研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1:500萬亞歐地質圖
- 依託單位: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
- 完成人:李廷棟、耿樹方、嚴克明、範本賢、陳炳蔚、李光岑、劉淑文、劇遠景、趙越、任留東
- 類別:科研項目
基礎信息,項目摘要,
基礎信息
獲獎序號 | 20030008 | ||
項目名稱 | 1:500萬亞歐地質圖 | ||
主要完成單位 |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 | ||
主要完成人 | 李廷棟、耿樹方、嚴克明、範本賢、陳炳蔚、李光岑、劉淑文、劇遠景、趙越、任留東 | ||
獲獎證書編號 | KJ2003-2-5 | ||
獎種 | 國土資源科學技術獎 | ||
等級 | 二等 |
項目摘要
一、立項背景: 1:500萬《亞歐地質圖》是原地質礦產部為迎接第30屆國際地質大會在北京召開,於1992年下達給原地礦部地質研究所編制的重要圖件之一。這是中國首次編制的包括整個亞洲和歐洲大陸的1:500萬大型地質圖件,將兩大洲聯合在一起編制統一的1:500萬比例尺地質圖,在國際上尚屬首次。 地質圖件是地質工作成果的主要表現形式之一,是體現一個國家地質研究程度和地質科學技術水平的重要標誌,也是開展地質科學技術國際合作交流的一個主要領域。因此,世界各國和國際地學組織歷來都十分重視地質編圖工作。 亞歐大陸總面積5416萬km2,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塊大陸,地質構造及岩石圈結構複雜,礦產資源豐富,有許多世界其他大陸罕見或絕無僅有的地質現象。因此,研究和闡明亞歐大陸地質構造特徵和演化過程,對於了解全球地質特徵,解決全球構造中一些關鍵地質科學問題;對科學地進行礦產資源及地質環境評價等,都具有重要意義。 1975年我國曾編制出版1:500萬亞洲地質圖,在國內外地質界得到廣泛套用和高度評價,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影響。這次編制亞歐地質圖的主要目的:一是從更廣闊的範圍研究區域地質的時空演化特徵和規律,以期更深刻地認識中國地質的特點;二是貫徹我國改革開放和利用“兩種資源、兩個市場”的戰略方針,為有關部門分析亞歐大陸、特別是周邊各國地質狀況提供基礎地質資料;三是通過編圖展示我國地質科學技術和地質製圖水平,為促進地質科學發展和地質科學交流做出貢獻。 二、主要科學技術內容: 本項成果包括1:500萬亞歐地質圖和說明書。圖件為9個全開圖幅拼接的大型掛圖,內圖廓寬2.6m,高2.15m。編圖使用的資料較新,除西、北歐、中東、馬來西亞等地使用1980—1990年資料外,其餘約80%面積地區使用了1990—1994年出版的地質圖件。 1,地理底圖編繪內容:亞歐大陸西起西經25?,依逆時針方向,東至東經170?附近,南起南緯10?,北至北極周圍,包括93個國家和地區,約占全球陸地面積的36.2%。迄今尚未編制出版過同比例尺的亞歐地圖。因此亞歐地質圖的地理底圖是在廣泛收集亞歐各國、各地區資料基礎上,自行編制的。 為了保證製圖的數學精度,採取等面積斜方位投影,投影中心為東經85?、北緯40?,大致在中國的塔里木盆地,故中國及中亞地區變形角度很小,最大2?左右。中央經線為東經85?,全圖以此線為對稱軸,經緯網東西對稱,保證了製圖區域基本居中。 在成圖技術上,亞歐地質圖採用了常規製圖與計算機成圖相結合的方法。 地理底圖編繪的主要地理要素為水系、居民地、道路、山脈註記等。陸地水系的河流、湖泊註記分四級表示,並區別鹹水湖、淡水湖;海洋深淺用等深線分層設色示之;居民地以人口數量為主兼顧行政級別分三級表示,分為重要居民地、主要居民地、其它居民地均為一般城鎮。交通網只表示主要鐵路,缺少鐵路地區,表示了主幹公路;山脈分四級註記;境界線只表示了洲界。 2,地質內容編繪及精度:為保證圖件質量,做到豐富的科學內容與優美的表現形式有機結合,根據國際統一標準,結合亞歐大陸地質實際,採用了適宜的編繪方法和精度要求。 地質要素的標繪,總體要求是符合1:500萬比例尺的要求,以清晰反映各地區地質特徵和構造形態特徵為原則,使地質體的標繪疏密適中,繁簡適度。 全圖地層表示精度以劃分到“統”為主,難以表示到“統”的地區,則跨統或劃分到“系”甚至跨系。 火成岩分為火山岩和侵入岩兩大類:上新世以前火山岩按“火山岩地層”處理;上新世以來的火山岩則按岩性(酸性、中性、基性、鹼性)、時代分別以不同符號示之。侵入岩則按岩性劃分為酸性、中性、基性,超基性、鹼性五大類,分別以?、?、?、?、?表示,並以數字表示構造—岩漿旋迴(期次)。 斷層以反映各地區斷裂系統特徵為原則。對1:500萬地質圖上長度小於1cm或在同一地層或岩體中的斷層,均捨去。 作為洲際性圖件,地層對比與地質代號使用基本上採用了1990年出版的《國際地層時代對比表》的方案。 3,圖面結構格局:為便於對外交流,擴大使用範圍,提高社會效益,本圖分中、英文兩種文字出版。圖例及說明力求清晰詳盡。 色標是體現地質圖地質結構及具體特徵的主要因素,基本採用國際通用的色標,並結合亞歐大陸地質特點的實際,保證了色標既清晰區分出不同時代、不同類型地質要素,反映亞歐大陸及各地區地質構造總體特徵;又保證了全圖色調勻稱協調、美觀。 4,說明書的主要內容:說明書在介紹任務來源、編圖目的、編圖指導思想和技術方法等基礎上,論述了地理底圖及地質圖編制過程、工藝流程、技術及精度要求以及各地理要素地質要素簡化、取捨、避讓的原則和方法,並以較大篇幅概要介紹了亞歐大陸構造格架和區域地質基本特徵。 首先把亞歐大陸劃分為7個地塊區和6條巨型構造活動帶,並分別簡述了它們的主要地質特徵。7個地塊區為:東歐地塊、西伯利亞地塊、塔里木地塊、中朝地塊、阿拉伯地塊、印度地塊及揚子地塊。6條巨型構造活動帶為:北極構造活動帶、西歐構造活動帶、烏拉爾—蒙古構造活動帶、高加索—崑崙—秦嶺構造活動帶、特提斯—喜馬拉雅構造活動帶及環太平洋構造活動帶。 三、主要研究成果: 1,1:500萬《亞歐地質圖》及說明書(中文) 2,1:500萬《亞歐地質圖》及說明書(英文) 四,與國內外同類研究成果對比: 20世紀60年代,前蘇聯編制出版過1:600萬歐亞地質圖,以後至今未再編制出版過其他比例尺的亞歐大陸地質圖。因此,我國是首次編制的這張1:500萬亞歐大陸地質圖,也是世界上第一張1:500萬比例尺的亞歐大陸地質圖。 本圖具有以下創新點: 1,亞歐大陸地域遼闊,地質構造十分複雜,各地區變化很大,研究程度頗多差異。通過綜合研究、對比,統一划分標準,編制出整個亞歐大陸地質圖,這本身就是一項創新工程。 2,地質內容編繪上的創新,主要表現在套用先進的地質理論和技術方法,統一了不同構造屬性地區地層、岩漿岩、構造的劃分對比標準;儘可能反映與板塊構造、前寒武紀地質有關的地質要素,標繪出蛇綠混雜岩帶、縫合帶等;並以不同符號標繪出冰川、冰帽、雪被、火山口、金伯利岩等,擴大了地質信息量。 3,在地理底圖上的創新,主要是選擇了符合亞歐大陸實際的數學基礎和製圖方案,使編出的地理底圖數學精度高,投影變形小,製圖區域位置適中,地理要素選取、歸併、分級合理,各項技術指標均達到高水平。 國土資源部信息中心在“查新報告”中指出:“在《1:500萬亞歐地質圖》上,前寒武紀地層表示到“系”或“岩群”,古生界地層表示到“統”,中新生界表示到“統”和“組”;火成岩(主要是侵入岩)表示到“期”(相當於地層的“系”)和“次”(相當於地層的“統”);斷層表示在圖上的長度約1cm(相當於實地長度約50km)。另外在圖面上表示了蛇綠混雜岩、金伯利岩等。如此大面積、高精度、高標準的1:500萬亞歐地質圖,在國內外文獻中未見報導,尚屬首次。” 由於本圖具有以上優點和創新點,因此曾獲1999年“全國優秀科技圖書獎”暨“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999年第四屆國家圖書獎提名獎;被科技部列為“2000年度中國十大基礎研究新聞候選項目”之一。 五、成果套用、取得的效益和推動科技進步的意義等情況 本圖於1997年出版,據不完全統計,通過不同形式、不同渠道,國內贈送或交換的政府部門、科研單位、高等院校、圖書館等,有30多個單位;港、台地區有10餘個單位;國外有20多個單位。 本圖對政府有關部門主要用作規劃、計畫和管理工作之參考。例如國家基金委在制訂“十五”優先資助領域和考慮學科布局與分析周邊國家地質問題時,該圖發揮了重要作用。 科研部門及科研人員主要套用此圖作為從巨觀上分析、思考科學問題之參考。例如,史丹福大學的Stephan Graham juhn G.等來函所稱:由於此圖“可掛放在牆上的特點,個人和研究單位十分讚賞它”,可以“引發人們認真思考亞歐大陸演化的機制”,會使科學家“在今後數年內產生許多創造性的想法”。法國雷恩大學江博明(Bor-ming jahn)教授在“Episodes”上發表書評指出:本圖和1975年出版的亞洲地質圖一樣,“是我研究工作使用的最有用的地圖”而且本圖延至歐洲,跨越國界“比起單個國家的地質圖有很大的優越性。 教學部門主要用以進行區域地質、構造地質教學以及科學研究的參考。吉林大學地球科學學院指出:“該圖在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學中,開闊了學生的視野,通過讀圖加深了學生及青年教師對中國與亞歐大地構造演化區域背景的理解。” 作為洲際性小比例尺大型地質掛圖,幾年來已經和將繼續對國家進行資源環境方面的建設規劃和跨國家、跨地區工程設計的地質條件分析發揮作用;特別是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入,在實施“利用兩種資源、開闢兩個市場”方針中,對於分析研究世界各國、特別是周邊國家地質礦產條件可以發揮主要作用。同時可以為科研、教學部門開展區域地質、世界地質、構造地質科研、教學,進行地質科學知識普及,以及開展國際地質科學合作和交流等,提供了實際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