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萬泰安、新泰幅區域地質調查報告》是由山東省地礦局區調隊擔任主要完成單位,王世進、張增奇、梁邦啟、楊恩秀、胡樹庭擔任主要完成人的科研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1:20萬泰安、新泰幅區域地質調查報告
- 主要完成單位:山東省地礦局區調隊
- 主要完成人:王世進、張增奇、梁邦啟、楊恩秀、胡樹庭
- 等級:二等
- 獲獎序號:19950021
- 獲獎證書編號:KC-95-2-2
- 獎種:勘查
《1:20萬泰安、新泰幅區域地質調查報告》是由山東省地礦局區調隊擔任主要完成單位,王世進、張增奇、梁邦啟、楊恩秀、胡樹庭擔任主要完成人的科研項目。
《1:20萬泰安、新泰幅區域地質調查報告》是由山東省地礦局區調隊擔任主要完成單位,王世進、張增奇、梁邦啟、楊恩秀、胡樹庭擔任主要完成人的科研項目。項目摘要測區面積 13339平方公里,其中高級變質岩區占總面積的近2/3,...
1986-1990年,山東區調隊王世進等進行1∶20萬泰安、新泰幅修測。同期,地科院徐惠芬、山東地質一大隊董一傑等人對山東魯西太古宙綠岩帶和魯西太古代地層等進行專題研究,系統總結了泰山岩群的分布、層序、變質作用的特點,並出版專著。1989-1990年,山東礦業學院呂朋菊教授等對泰山周圍重力滑動構造進行專題研究,發表了...
曾任山東省地質科學院副總工程師, 北京中地調國際礦業投資有限公司總工程師,祥光集團礦業有限公司副總裁、祥光尚比亞礦業公司總經理、尚比亞東華礦產勘查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兼總工程師等職務。1、參加了1:20萬萊陽、濰坊幅區域地質調查工作,提交了勘查報告, 獲地礦部勘查二等獎。2、主持完成了1:5萬新汶幅區調報告...
王竹泉從畢業到30年代,對華北、東北、華東等地做了大量野外調查和室內研究工作。先後發表了40多篇調查報告和論文。榮譽表彰 1957年被選聘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社會任職 1916年-1921年,任農商部地質調查所調查員 1922年-1929年,任農商部地質調查所技師 1931年-1946年,任實業部地質調查所技正 1932年-...
工作區位於魯西中部,地質構造複雜,項目組在工作中率先使用新理新方法,解決了測區已有的諸多地質礦產問題。 本報告分幅說明書圖文並茂、內容豐富、論述有據,圖件結構合理,富有新意,增加了信息量,動態感和可讀性。圖幅出版後,已提供地勘、科研、教學單位使用,如新泰電廠的選址、工程勘查部署都使用了該成果。另外...
地質介紹 泰山岩群層型剖面共4條,分別位於:新泰市岳莊鄉孟家屯村(117°34′44″,35°46′30″)、新泰市舊關鄉雁翎關村(117°34′,36°04′)、新泰市翟鎮東官村(117°36′04″,36°0125)、泰安市角峪鎮西南峪村(117°26′,36°27′)。 命名 李希霍芬(F.V.Richthofen)經粗略地質調查,1872...
王偉德,男,漢族,1968年10月生,山東煙臺人,大學本科學歷, 2004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地質調查與資源勘查工程技術套用研究員。1992年7月從長春地質學院畢業,同年參加工作,至1998年10月主要從事區域地質調查主要完成了1:5萬臨沂等四幅區域地質調查、1:5萬蒙陰新泰兩幅區域地質調查;1998年10月至2007年以後...
1986-1990年,山東區調隊王世進等進行1∶20萬泰安、新泰幅修測。同期,地科院徐惠芬、山東地質一大隊董一傑等人對山東魯西太古宙綠岩帶和魯西太古代地層等進行專題研究,系統總結了泰山岩群的分布、層序、變質作用的特點,並出版專著。1987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把泰山列為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泰山的地位和影響發生了歷史...
1961年北京地質學院《山東省1/20萬綜合區域地質測量報告》認為,大體上呈“放射狀”或“同心圓狀”展布的斷裂與魯中隆斷區新生代隆起運動有密不可分的成因聯繫,它們由隆起運動的引張力所形成。樂光禹《山東山字型構造體系的厘定及其意義》認為,魯中地區一系列北西向弧型斷裂所包括的諸斷裂,均屬於蓋層山字型...
程裕淇.太行山中北段早前寒武紀地質和深熔作用對地殼岩石的改造[M].地質出版社,2004.學術交流 科研獎勵 人才培養 編著教材 1957年,程裕淇任地質部地質礦產研究所變質岩與前寒武紀地質研究室主任。在區域地質調查和找礦勘探中很多地質人員水平低、底子薄,程裕淇約同沈其韓、劉國惠、王澤九一起來寫一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