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初子午線(0度經線)

本初子午線

0度經線一般指本詞條

在地球儀上,連線南北兩極的線叫經線或子午線。經線指示南北方向,所有的經線長度相等,經線標註的度數就是經度。國際上將通過英國倫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那條經線稱為0°經線,也叫本初子午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本初子午線
  • 外文名:prime meridian;time meridian
  • 別名:0°經線、首子午線、零子午線
  • 確定時間:1884年10月13日
  • 具體地址:英國倫敦格林尼治皇家天文台舊址
  • 主要作用:計算全球時間和地球經度
地理位置,地理定義,地理歷史,定點原因,地址變更,大事記,名稱由來,作用,

地理位置

因為當時不像緯度起點(即赤道)可以由地球自轉軸決定,理論上任何一條經線都可以被定為本初子午線,故此在歷史上曾對此線有不同定位。1851年御用天文學家艾里 (Sir George Airy)在格林威治天文台設定中星儀,並以此確定格林威治子午線。因為當時超過三分之二的船隻已使用該線為參考子午線,在1884年於美國華盛頓特區舉行的國際本初子午線大會上正式定之為經度的起點。來自25個國家共41位代表參與了會議,法國代表在投票時棄權,在1911年之前法國仍以巴黎子午線作為經度起點。
從北極開始,本初子午線經過英國、法國、西班牙、阿爾及利亞馬里布吉納法索、多哥和加納共8個國家,然後直至南極。超過三分之二的船隻已使用該線為參考子午線。
除了定義經度,格林尼治子午線亦曾被用作時間的標準。理論上來說,格林尼治標準時間的正午是指當太陽橫穿格林尼治子午線時的時間。然而因為地球自轉速度並不規則,標準時間已由協調世界時取代。

地理定義

地球上計量經度的起始經線。又稱零子午線。從本初子午線起 ,分別向東和向西計量地理經度,從 0°到 180°。1884年在華盛頓舉行的國際子午線會議決定,採用通過英國倫敦格林尼治(格林威治)皇家天文台(舊址)埃里中星儀的子午線作為時間和經度計量的標準參考子午線,稱為本初子午線。1957年後格林尼治天文台遷移台址,國際時間局利用若干天文台在赤道上定義了平均天文台經度原點,它由這些天文台的經度採用值和測時資料歸算而得。1968年起把通過國際習用原點和平均天文台經度原點的子午線作為本初子午線。各種新技術確定的地球坐標系的經度零點都儘量與本初子午線一致,但往往有不到1〞的零點差別。
格林威治天文台的本初子午線格林威治天文台的本初子午線
本初子午線是地球上的零度經線,它是為了確定地球經度和全球時刻而採用的標準參考子午線,它不像緯線有自然起點——赤道。
19世紀以前,許多國家採用通過大西洋加那利群島耶羅島的子午線。那條子午線相當於今天的西經17°39′46〞經線。19世紀上半葉,很多國家又以通過本國主要天文台的子午線為本初子午線。這樣一來,在世界上就同時存在幾條本初子午線,給後來的航海及大地測量帶來了諸多不便。於是1884年10月13日,在華盛頓召開的國際天文學家代表會議決定,以經過英國倫敦東南格林尼治的經線為本初子午線,作為計算地理的起點和世界標準“時區”的起點。後來這一天便定為國際標準時間日。經度值自本初子午線開始,分別向東、西計量,各自0°-180°或各自0-12時。本初子午線以東為東經,以西為西經,全球經度測量均以本初子午線與赤道的交點E點作為經度原點。1957年後,格林尼治天文台遷移台址,國際上改用若干個長期穩定性好的天文台來保持經度原點,由這些天文台原來的經度採用值反求各自的經度原點。再由這些經度原點的平均值和E點的差值來決定和保持作為全球經度原點的有點。

地理歷史

定點原因

格林尼治天文台(Greenwich Observatory)
世界著名的格林尼治天文台建於1675年。當時,英國的航海事業發展很快。為了解決在海上測定經度的需要,英國當局決定在倫敦東南郊距市中心約20多千米,泰晤士河畔的皇家格林尼治花園中建立天文台。1835年以後,格林尼治天文台在傑出的天文學家埃里的領導下,得到擴充並更新了設備。他首創利用“子午環”測定格林尼治平太陽時。該台成為當時世界上測時手段較先進的天文台。隨著世界航海事業的發展,許多國家先後建立天文台來測定地方時。國際上為了協調時間的計量和確定地理經度,1884年在華盛頓召開國際經度會議。會議決定以通過當時格林尼治天文台埃里中星儀所在的經線,作為全球時間和經度計量的標準參考經線,稱為0°經線或本初子午線。此後,不僅各國出版的地圖以這條線作為地理經度的起點,而且也都以格林尼治天文台作為“世界時區”的起點,用格林尼治的計時儀器來校準時間。
天文台的本初子午線標誌天文台的本初子午線標誌

地址變更

倫敦市已發展成為世界著名的工業城市。戰後,格林尼治地區人口劇增,工廠增加,空氣污染日趨嚴重,尤其是夜間燈光的干擾,對星空觀測極為不利。這樣就迫使天文台於1948年遷往英國東南沿海的蘇塞克斯郡的赫斯特蒙蘇堡。這裡環境優美,空氣清新,觀測條件好。遷到新址後的天文台仍叫英國皇家格林尼治天文台。但是,格林尼治天文台並不在0°經線上,地球上的0°經線通過的仍是格林尼治天文台舊址。

大事記

第一屆國際地理學會議
1871年第一屆國際地理學會議在比利時安特衛普召開,會議作出決議:“各國的海圖要統一採用格林尼治子午線為零度經線,並在15年內付諸實施。”
第七屆國際大地測量會議
1883年10月在羅馬召開第7屆國際大地測量會議,會議決議:“本初子午線必須是通過一級天文台的子午線,考慮到有90%的從事海外貿易的航海者已經以格林尼治子午線為基準來計算船的位置(經度)這一實際情況,各國政府應採用格林尼治子午線作為本初子午線。”關於時間問題,會議認為:在國際交往中應採用統一的世界時,這將會帶來很大的方便。
國際子午線會議
1881年10月1日,國際子午線會議在美國華盛頓召開。最後大會通過了七個決議案,其中三個:
決議案之二:出席會議的各國政府應採用通過格林尼治天文台子午環中心的子午線作為本初子午線。
決議案之四:提倡採用世界時,根據需要也可以使用地方時標準時
決議案之五:世界日以本初子午線的零時為起點,民用日也從子夜零時開始。
至此,本初子午線、世界時等最終得以確立,並得到大多數國家的承認。

名稱由來

中文名稱:本初子午線
本初子午線的位置本初子午線的位置
英文名稱:prime meridian
0°經線,是計算東西經度的起點。1884年國際會議決定用通過英國格林威治(Greenwich)天文台原址子午儀中心的經線為本初子午線。1957年後,格林尼治天文台遷移台址。1968年國際上以國際協定原點(CIO:Conventional international origin)作為地極原點,經度起點實際上不變。
本初子午線又稱“首子午線”或“零子午線”,本初子午線的制定和使用是經過變化而來的。
得名來源:古人以“子”為正北,以“午”為正南(如故宮的午門的得名),故地理上的經線在我國又稱為子午線,零度經線則為本初子午線。

作用

格林尼治天文台舊址後來成為英國航海部和全國海洋博物館天文站。裡面陳列著早期使用的天文儀器,尤其是子午館裡鑲嵌在地面上的銅線———0°經線,吸引著世界各地的參觀者。到這裡的遊人都喜歡雙腳跨在0°經線的兩側攝影留念,象徵著自己同時腳踏東經和西經兩種經度。
一九五零年皇家天文台遷往新址後,該天文台劃歸國家海洋博物館,設有天文站、天文儀器館等,主要供展覽用。展出的天文歷史資料中有早期的天文望遠鏡、各國早期設計的時鐘、地球儀渾天儀(其中不少是當時中國的製品,和很多天象發現的經過(如哈雷彗星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