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開東南)廣州國際移民區的社會空間景觀

(城開東南)廣州國際移民區的社會空間景觀

書籍信息,內容簡介,編輯推薦,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書籍信息

作者:李志剛等(編著)
出版社:東南大學出版社
圖書書號: 978-7-5641-6778-3
出版日期:2016年10月
開本:16
版次:1/1
印張:16.5
字數:342千
上架時間:2017-02-06
圖書點擊數:121
價格:¥49元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本全面展現當代廣州國際移民區社會空間景觀的科學專著,通過採用城市學、地理學、社會學、經濟學、人類學、語言學等領域的多種研究方法,對珠三角地區的全球化地方回響和政府管治以及其間出現的中非社區互動與關聯等各方面問題進行了全面解析,系統呈現了廣州國際移民區豐富多彩的社會空間景觀。本書可作為城市地理學、城鄉規劃學、出入境管理、社會學、人類學等領域的科技工作者、管理者的參考讀物。

編輯推薦

小北路對於處於全球化下的中國,就如開弦弓村之於鄉土中國,提供了典型樣本。本書是對廣州非洲人聚居區的集大成式的論著。無論權威或新銳作者,均提出了頗具張力的洞見,系統地闡述了近年在中國興起和發展的族裔居住-經濟區,破析其空間機制,提出政策建議。本書兼具學術價值及實用意義。
——吳縛龍 (倫敦大學學院巴特萊特規劃教授)
這是一本從廣州小北路非洲人區嶄新視角研究中國城市社會空間的新著,展現了中國城市國際社區的湧現帶來的新動力、新景觀和新問題,是解讀當代中國城市發展的新“里程碑”。
——顧朝林(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教授)
中國城市正在從“地域城市”轉向“移民城市”,移民問題尤其是國際移民值得重視和關注。本書直入主題,以豐富生動的案例呈現了廣州小北路非洲族裔區近年的演進,反映了國內外學界的最新研究成果。在中非關係越來越密切的背景下,本書可謂恰逢其時,對城市學、社會學、人類學、外交政策等相關專業人員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周大鳴(中山大學社會學與人類學學院教授)

作者簡介

李志剛,男,1976年生,湖北天門人,中共黨員。武漢大學城市設計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城市規劃學會理事,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城鄉治理與政策研究學術委員會副秘書長,湖北省城鄉規劃學會副理事長。Urban China Resaerch Network國際委員,Urban Studies中國編輯。曾任中國地理學會青工委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為城市社會地理與城市規劃。在國內外城市地理、城市研究、城市規劃領域發表文章110餘篇,出版中文專著1部。曾獲中國城市規劃學會首屆青年規劃科技獎、中國地理學會青年地理科技獎等。

圖書目錄

總序
前言
上篇 非洲移民的社會、經濟、貿易、網路
1 全球化、跨國商貿主義與中國的非裔社會空間生產
1.1引言
1.2“跨國商貿主義”下的城市新社會空間生產
1.3研究設計
1.4研究發現
1.5結論
2龍潭虎穴之境:廣州非洲商人的江湖
2.1引言
2.2對非洲移民進行界定
2.3研究方法和研究內容
2.4研究發現
2.5結論
3中國廣州非洲商人的路徑、收益及原因
3.1引言
3.2理論解析:自下而上的全球化
3.3他們是誰?他們來自哪裡?
3.4市場
3.5中國的非洲企業家精神
3.6結論
中篇 中國珠三角的地方回響與移民管治
4廣州的非洲人和中國人之間的地緣政治分析
4.1引言
4.2“中國在非洲”文獻中的非洲移民
4.3理論批判
4.4文獻評述
4.5研究方法
4.6“朱古力城”
4.7機遇、心理與道德
4.8結論
5“朱古力城”的地理意象與日常生活
5.1引言
5.2內生的種族思想
5.3種族還是階級?
5.4種族主義與物質生活
5.5性別、意識形態與宗教
5.6在混亂之地淘金
5.7黑人、“三非”和違法
6廣州非洲城的草根多語主義:國家在全球化中扮演的角色
6.1引言
6.2研究背景
6.3草根多語主義與同時性
6.4民族志研究和主觀性
6.5非洲城裡的草根多語主義
6.6草根多語主義、國家和全球化
7奈及利亞人在中國:第二次固定
7.1引言
7.2流動性和固定性
7.3研究方法
7.4奈及利亞人在廣州
7.5奈及利亞的固定性與入境中國
7.6第二次固定
7.7逃離第二次固定性狀態
7.8結論
8全球化、國家、城市與國際移民:廣佛地區的非洲移民
8.1引言
8.2 1949年以來中國出入境管制體系的演變
8.3中國和珠江三角洲的發展
8.4廣州和佛山的非洲移民
8.5定居佛山的非洲移民
8.6全球變化背景下非洲移民和國家發展
8.7結論
9廣州非洲人消費文化的“污名化”
9.1引言
9.2非洲籍人士在穗“被污名化”的符號維度
9.3對於消費問題污名符號的回應
9.4基於材料的分析與思考
9.5結論
10困境之民:中國“新移民法”影響下的廣州非洲人
10.1引言
10.2國家、法律和流動性
10.3研究方法
10.4“新移民法”對非洲人的影響
10.5非洲人成為困境之民的深層原因
10.6結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