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鶴人物鏡,宋代文物,高15厘米,寬4.2厘米,厚0.5厘米;重437克。 鏡為鐘形,邊緣飾卷草紋,上一鈕環繞流雲紋,正中有一方框,內有反書:“潭州官場造”。這類銅鏡又叫龜咽鶴息氣功紋鏡,紋飾基本內容為一搖頭伸頸作吐氣狀的龜,飛翔的仙鶴,以及一直立拱手正在練氣功的道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龜鶴人物鏡
- 厚:0.5厘米
- 高:15厘米
- 寬:4.2厘米
龜鶴人物鏡的簡介,龜鶴人物鏡的由來,
龜鶴人物鏡的簡介
潭州是大部分湖南地區以及部分湖北地區在古代的稱呼,地域包括今長沙、湘潭、株洲、岳陽南、益陽、婁底等地。潭州作為城市名,也是長沙(當時的府治)的古稱。“官場造”所指的“官場”則應是官府控制的手工業作坊。
龜鶴人物鏡的由來
長沙地區在宋代生產銅鏡並不稀奇,從目前發現的銅鏡看,早在戰國時期,這裡的銅鏡工業相當發達,目前所見戰國銅鏡,以長沙地區發現最多。經歷漢唐,銅鏡一直是這裡的重要物品。五代馬殷在長沙建楚國,湖南省博物館收藏的銅鏡中有馬殷兒子馬希范的銅鏡。所以長沙地區從戰國時期開始,一直是重要的鑄鏡工藝基地。
值得注意,這類潭州鏡的紋飾中一道士模樣的人物置身於叢林中,其旁有象徵長壽的靈龜、仙鶴,仰望空中的日、月,似在呼吸作吐故納新狀。這與《遵生八箋》中的氣功術式“服月精法”, 以及“服日月光芒法”有相似之處,屬於道士修煉生活的反映。湖南也在這一時期道教興盛。清人李鳳枝在《重修岳廟記》中說:“其增飾崇麗,則盛於宋祥符。”“祥符”即大中祥符,是宋真宗時的年號(1008—1016年)。大中祥符四年(公元1011年),宋真宗趙恆封崇五嶽,加封南嶽司天王為“南嶽司天昭聖帝”。南宋以後,由於北方土地喪失,五嶽僅存南嶽,南嶽作為朝廷“祈福道場”,更得到了統治者和文人名士的關注。南嶽在宋代的興盛,無疑推動了湖南地區這類宗教題材的銅鏡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