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ān zhě
龕山與赭山的並稱。在浙江省蕭山市東北。古時兩山夾江對峙。現均處錢塘江南岸。
龕赭,漢語詞語,拼音是kān zhě,意思是龕山與赭山的並稱。解釋龕山與赭山的並稱。在浙江省蕭山市東北。古時兩山夾江對峙。現均處錢塘江南岸。1出處宋·周弼《吳山仁王寺》詩:“甌閩散驛緣江島,龕赭收潮入海門。”元·楊維楨《...
龕赭:龕山在浙江蕭山縣東,形如龕,故名,古時與赭山隔著錢塘江相對峙,後江流北移,兩山之間已成陸地。《西溪從話》:“夾岸有山,南曰龕,北曰赭。二山相對,謂之海門。” 劉禹錫有一首《浪淘沙》:“八月濤聲吼地來,頭高數丈觸山回。須臾卻入海門去,捲起沙堆似雪堆。 ”唐穆宗長慶二年至四年(公元...
[2]龕赭:兩個山名。……[3]毃pēn):口噴射東西。[4]翛(xiāo):雜亂瀰漫的情形。[5]鮂(qiū):烏賊。鰼(xí):泥鰍。鰹(jiān)魾(pī)[6]黑水洋:黃海之東經123度以東。[7]舶:船。[8]泝(sù)溯(sù):逆流而上的意思。[9]羅剎江:浙江。因風浪險惡,故又名羅剎。[10]膠:粘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