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鐘璐,字寶生,男,出生於1822年,江蘇常熟塘橋鎮人(塘橋鎮原屬常熟,現屬張家港。道光二十七年一甲三名進士,授編修,擢庶子,遷侍講學士,署祭酒,授光祿寺卿,擢內閣學士,歷戶、兵、吏諸部。同治九年,擢左都御史,署工部尚書。十年,授刑部尚書。丁母憂,歸。光緒二年,卒,諡文恪。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龐鐘璐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塘橋鎮
- 性別:男
個人簡介,清史稿記載,
個人簡介
(1822—1876)字蘊山,號寶生,乳名文龍,塘橋鎮人(塘橋鎮原屬常熟,現屬張家港)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進士,殿試卷進呈御覽時,排為第八。皇帝看過後,改排為一甲第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編修。鹹豐二年(1852年),大考列入一等,升庶子,後又提升為侍講學士,署理國子監祭酒,轉侍讀學士,升光祿寺卿,遷官內閣學士。官曆內閣學士,禮、工、吏、戶、兵諸部侍郎至左都御史、刑部尚書。後父喪,歸里守孝。鹹豐十年,任江南督辦團練大臣,設局勸捐,集勇辦團,組織地方武裝,與太平軍作戰數十次。農曆七月,太平軍攻塘橋,克常熟,龐鐘璐被迫退至上海。他募勇千人,在新涇、大場、華漕等地襲擊太平軍。同治元年(1862年),接應李鴻章至上海鎮壓太平軍後,遵旨回京供職,先後署工部侍郎,補禮部侍郎,典湖南鄉試,督順天學政,調戶部侍郎,署兵部侍郎,調吏部侍郎,升都察院左都御史,署工部尚書,升刑部尚書。請準失守地方官以罰款免治罪,蠲免被兵地方錢糧,皆得準行。同治六年(1867)疏陳荒政十事,督辦京師五城團防。對國事有很多建議,但奏稿留存很少。他主持科舉考試,選拔人才,深為眾人所推崇。光緒二年二年(1876年)農曆閏五月初六日,卒。
其家為藏書世家,曾祖龐泓,字復初,號玉泉,喜藏書,著有《輯翠山房稿》。祖父龐鵬舉,字南池,亦好藏書,構建有“步雲樓”藏書處,插架逾萬卷;父龐清標,字伯軒,復益購數千卷。並編纂有《步雲樓書目》,今存佚待考。他為官之餘,收藏圖籍為己任,特嗜元刊宋板書,其“銅鼓齋”藏書在常熟知名,數達萬卷之餘。因與著名藏書家翁同龢是同鄉,兩人相往甚密。多次與翁同龢同到廠肆買書,為了購書,翁同龢曾夜見龐寶生,談論高麗請雪冤辯誣表文,大發感慨稱:中國書籍不得售與外藩,關津均應搜尋,近東國陪臣每歲來京,率捆載五車,無人過問,此將長傲啟羞之漸也。藏書印有“海虞龐氏收藏圖書”等,所藏之書散於鹹豐兵燹。著《文廟祀典考》、《讀均軒詩賦稿》等等。
清史稿記載
龐锺璐,字寶生,江蘇常熟人。道光二十七年一甲三名進士,授編修。鹹豐二年,大考一等,擢庶子,遷侍講學士,署祭酒。明年,授光祿寺卿。八年,擢內閣學士,署工部侍郎,以父憂歸。十年,江南大營潰,蘇、常淪陷,督團勇防禦。上命锺璐陳奏軍事,锺璐疏言:“常、昭三面皆賊,惟恃民團抵禦。器械不精,紀律不明,若大兵不速至,恐裹脅愈多,愈難措手。請飭督臣曾國藩迅由祁門統師南下,常、昭庫款無存,惟賴捐輸充餉,軍需浩穰,捐戶搜括無遺。並請飭督臣於就近完善之區,籌貲接濟。”又奏:“江北惟通州最完善,與常、昭有唇齒之依。在籍布政使徐宗乾廉能素著,請飭令督辦通、泰一路捐輸,並會籌常、昭防剿。”從之。
尋命督辦江南團練。賊由江陰東竄,逼常熟,锺璐率團勇數戰,亡其精銳,奏請江北諸軍速援。上以水陸各軍勢難兼顧,溫詔慰勉。八月,賊陷常熟,锺璐奏自劾,並請飭荊州將軍都興阿統楚師兼程進駐通州防北竄,上責令規復。锺璐自崇明赴上海,設局勸捐,集團守御。薦上海知縣劉郇膏循聲卓著,為江南州縣之冠,報聞。又以軍需餉急,奏請令失守地方官罰鍰免治罪,諭有“捐輸巨款、募勇殺賊、隨官兵克復城池者,得據實聲明請旨”。尋奏言:“賊所脅之眾數百萬人,何一非皇上赤子?若非設法解散,窮無所歸,必鋌而走險。請明降諭旨,予以自新,釋兵歸降者勿殺,薙髮投順者勿殺。又陷賊州縣,多設立偽官,迫索錢米,以減輕田賦,搖動人心。歷來被兵州縣,錢糧均奉恩旨蠲免。此次蘇省被賊,戶口散亡,收復之後,無從徵收,不如施恩於未復之先,使愚民不為所惑。”詔如所請。
十一年春,賊自平湖、乍浦窺金山,锺璐督團勇進擊,斬馘甚眾。新埭賊擾大泖港,楓涇賊窺角鉤灣,復會官兵破之。是年冬,以蘇、常淪陷,吳民待援,有逾饑渴,復疏請敕曾國藩分兵急取蘇、常。與江蘇諸士紳貽書國藩,言:“上海餉源重地,請以奇兵萬人,一勇將統之,倍道而來,可當十萬之用。”國藩乃遣李鴻章率師浮江而東。俄、法兩國請助兵討寇,锺璐奏言:“中國平內亂,原無待藉手外人,而值賊勢蔓延,兵力單薄,不能不為從權之計。惟外人助攻,為通商而起,必先自有把握,方裨大局。”諭江蘇巡撫薛煥妥籌酌行。
尋裁各省團練大臣,召還京,再授內閣學士。同治元年,遷禮部侍郎,迭署工、吏諸部,督順天學政。四年,呈所纂《文廟祀典考》。六年夏,畿輔亢旱,疏陳荒政十事,下部議行。命偕大學士賈楨等督五城團防,歷戶、兵、吏諸部。九年,擢左都御史,署工部尚書。十年,授刑部尚書。丁母憂,歸。光緒二年,卒,諡文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