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鱗木屬(學名:Polylepis Ruiz & Pav.):木蘭綱、薔薇科下的一個屬,是一個由42種公認的灌木和樹種組成的屬,“龍鱗”指該屬的樹皮呈片狀剝落。它們的形狀通常呈多節狀,但在某些地區,有些樹木高15-20米,樹幹粗2米。葉子是常綠的,有茂密的小葉子,並且經常有大量枯枝從樹冠垂下來。
該屬的群體樹種在薔薇科中是獨一無二的,因為它們主要通過風授粉。是熱帶安第斯山脈中高海拔地區的特有種,生長在海拔約3700-4600米之間,在某些地方,它們可以覆蓋整個高海拔斜坡。該屬的原產地是委內瑞拉至南美洲西部和阿根廷北部。
基本介紹
植物學史,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生長習性,下級分類,保護現狀,
植物學史
"Polylepis"(龍鱗木屬)這個名字源自希臘語單詞"poly"(許多)加上"letis"(層),指的是該屬所有物種所共有的開裂的多層樹皮。樹皮厚而粗糙,層密,可以抵禦低溫。一些龍鱗木屬物種在海拔超過5000米的草叢和灌木叢中形成遠高於正常林線的林地;這使得龍鱗木屬似乎是世界上自然存在的最高的樹木被子植物屬。
從生態學角度看,龍鱗木屬植物很獨特,因為它們擁有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木本植物——革葉龍鱗木(Polylepis tomentella)的林地,生長於玻利維亞海拔5000米以上。已知僅有澳洲龍鱗木(Polylepis australis)和派塔龍鱗木(Polylepis pauta)已進行栽培。來自厄瓜多和秘魯的龍鱗木屬產品已在英國商業化銷售。柔毛龍鱗木(Polylepis tomentella)是另一種值得關注的高海拔物種(Gardner & Knees 2004年),它的樹皮也具有極好的去角質作用。
形態特徵
龍鱗木屬是落葉或常綠喬木或灌木,具有深而多層的紅色樹皮。葉子互生,呈羽狀復生,有1-9對小葉。小葉有完整的、外旋的、圓齒狀或鋸齒狀的邊緣,下面通常有毛。托葉融合在小枝周圍,形成鞘。花序直立或下垂,有1-60朵花。花為雌雄同體,直徑0.4-1厘米,有3-4個萼片,無花瓣,有6-36個雄蕊。果實是瘦果,有刺、翅膀或其他突起。龍鱗木屬植物顯示出具有融合的托葉鞘、微紅色、剝落的樹皮和腋生、有些花序具有下垂的傾向的特徵。
每片葉子都有一對托葉,融合在樹枝周圍形成鞘。由於托葉鞘的重疊,葉子的擁擠導致了堆疊的、倒置的圓錐體的圖案。葉柄兩側的鞘頂部通常有突起或刺。龍鱗木屬的所有物種都具有複葉、奇數羽狀葉子,但小葉對的數量在物種內部和物種之間有所不同。小葉的排列和最大對小葉距末端小葉的位置決定了葉子的形狀。具有一對小葉的物種的葉子輪廓通常是菱形的。根據最大對的位置,在具有超過一對小葉的類群中,葉子可以是凸形的或閉孔的。
龍鱗木屬所有物種的葉子都是建立在背腹細胞排列的基礎上,表皮和柵欄層位於近軸表面,海綿組織位於遠軸表面。
生長環境
龍鱗木屬樹種僅限於南美熱帶高地安第斯山脈,其中最豐富的龍鱗木屬分布範圍是從委內瑞拉北部到智利北部和鄰近的阿根廷。一組已知的熱帶龍鱗木屬種群分布在阿根廷西北部的山區。該物種大多數在3500-5000米的高海拔地區生長最好。然而,在海拔低至1800米的地方也有物種出現。這些低海拔物種與山地森林混合,這表明該屬的成分可能在中新世或更早時期就存在於南美洲西部。生活在如此海拔高度的樹種極為罕見,這使得龍鱗木屬成為與喜馬拉雅山脈的針葉樹並列的最高的自然樹種之一。龍鱗木(Polylepis racemosa)生長在雲林上方陡峭的岩石斜坡上,呈灌木狀。褐龍鱗木(Polylepis tarapacana)是一種海拔高達4,800米的物種;是世界上樹木生長的最高海拔之一。
分布範圍
原產地:阿根廷東北部和西北部、玻利維亞、智利北部、哥倫比亞、厄瓜多、秘魯和委內瑞拉。
生長習性
龍鱗木屬的樹皮由多層薄的、深紅色的剝落片組成。在某些情況下,層狀樹皮的厚度可能超過2.5 厘米。大多數較大的樹枝都有類似的碎樹皮。樹皮可以隔離夜間霜凍和白天強烈的輻射。龍鱗木屬的厚樹皮還具有防火的重要功能。它最初被認為是針對附生苔蘚的一種保護措施,附生苔蘚的厚塊可能會通過增加樹枝的重量並為攻擊樹木的真菌提供合適的環境來損害樹木。
龍鱗木屬的樹往往具有扭曲、彎曲的莖和枝,並具有重複的叢軸分枝。扭曲的生長通常與多風、寒冷或乾旱的棲息地有關。葉子通常沿著樹枝尖端擁擠,通常位於長而裸露的樹枝段的末端。
下級分類
序號 | 學名 | 備註 |
1 | Polylepis acomayensis T.Boza & M.Kessler | |
2 | Polylepis albicans Pilg. | |
3 | Polylepis argentea T.Boza & H.R.Quispe | |
4 | Polylepis australis Bitter | |
5 | Polylepis besseri Hieron. | 易危(VU) (同義詞 Polylepis rugulosa Bitter) |
6 | Polylepis canoi W.Mend. | |
7 | Polylepis crista-galli Bitter | 易危(VU) |
8 | Polylepis fjeldsaoi T.Boza & M.Kessler | |
9 | Polylepis frontinensis T.Boza & M.Kessler | |
10 | Polylepis hieronymi Pilg. | 易危(VU) |
11 | Polylepis humboldtii T.Boza, Romol. & M.Kessler | |
12 | Polylepis incana Kunth | 易危(VU) |
13 | Polylepis incanoides (M.Kessler) T.Boza & M.Kessler | |
14 | Polylepis incarum (Bitter) M.Kessler & Schmidt-Leb. | |
15 | Polylepis lanata (Kuntze) M.Kessler & Schmidt-Leb. | |
16 | Polylepis lanuginosa Kunth | 易危(VU) |
17 | Polylepis longipilosa T.Boza, Romol. & M.Kessler | |
18 | Polylepis loxensis T.Boza, Romol. & M.Kessler | |
19 | Polylepis microphylla (Wedd.) Bitter | 易危(VU) |
20 | Polylepis multijuga Pilg. | 易危(VU) |
21 | Polylepis nana (M.Kessler) T.Boza & M.Kessler | |
22 | Polylepis neglecta M.Kessler | 易危(VU) |
23 | Polylepis occidentalis T.Boza & M.Kessler | |
24 | Polylepis ochreata (Wedd.) Bitter | |
25 | Polylepis pacensis M.Kessler & Schmidt-Leb. | |
26 | Polylepis pauta Hieron. | 易危(VU) |
27 | Polylepis pepei B.B.Simpson | 易危(VU) |
28 | Polylepis pilosissima T.Boza & M.Kessler | |
29 | Polylepis quadrijuga Bitter | |
30 | Polylepis racemosa Ruiz & Pav. | 易危(VU) |
31 | Polylepis reticulata Hieron. | 易危(VU) |
32 | Polylepis rodolfo-vasquezii L.Valenz. & Villalba | |
33 | Polylepis sacra T.Boza & M.Kessler | |
34 | Polylepis sericea Wedd. | |
35 | Polylepis serrata Pilg. | |
36 | Polylepis simpsoniae T.Boza & M.Kessler | |
37 | Polylepis subsericans J.F.Macbr. | 易危(VU) |
38 | Polylepis subtusalbida (Bitter) M.Kessler & Schmidt-Leb. | |
39 | Polylepis tarapacana Phil. | 近危(NT) |
40 | Polylepis tomentella Wedd. | |
41 | Polylepis triacontandra Bitter | |
42 | Polylepis weberbaueri Pilg. | 易危(VU) |
保護現狀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16年ver3.1:
易危(VU)——14種;近危(NT)——1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