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首渠(西漢龍首渠)

龍首渠(西漢龍首渠)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龍首渠位於陝西省,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條地下水渠,是一引洛渠道,在開發洛河水利的歷史上是首創工程,它是今洛惠渠的前身。建於西漢武帝年間。從今陝西澄城縣狀頭村引洛水灌溉今陝西蒲城、大荔一帶田地。渠道要經過商顏山。這裡土質疏鬆,渠岸易於崩毀,不能採用一般的施工方法。漢族勞動人民發明了井渠法,使龍首渠從地下穿過七里寬的商顏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龍首渠
  • 陝西省:陝西省
  • 分類:地下水渠
  • 方法:井渠法
  • 意義: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條地下水渠
簡介,初建,再建,歷史,歷史地位,龍首渠遺址,考古發現,龍首渠的由來,

簡介

龍首渠大約是在武帝狩到鼎年間(公前120- 公前111年)根據莊熊羆的建議而修建的。這是開發洛河水利的首次工程,徵調了1萬多民工,挖通起自征縣(今澄城縣)終到臨晉(今大荔縣)的渠道。據說渠成後,重泉(今蒲城縣東南)以東的1萬多頃鹽鹼地得到灌溉,每畝能收10石糧。

初建

大約在漢武帝元朔到元狩年間(公元前一二八至一一七年)。有一個叫莊熊羆(註:《漢書·溝洫志》作“嚴熊”,因避漢明帝劉莊的名諱,改莊為嚴。又省去“羆”字。)的人,他向皇帝上書,建議開渠引洛水灌田。他說臨晉(今大荔縣)的百姓願意開挖——條引洛水的渠道以灌溉重泉(今蒲城縣東南)以東的土地。如果渠道修成了,就可以使一萬多頃的鹽鹼地得以灌溉,收到畝產十石的效益。武帝採納了這一建議,徵調了一萬多人開渠[註:《史記·河渠書》,《漢書·溝洫志》。]。引洛水灌溉臨晉平原,就必須在臨晉上游的征縣(今澄城縣)境內開渠。可是在臨晉與征縣間卻橫亘著一座東西狹長的商顏山(即今鐵鐮山)。渠道穿越商顏山,給施工帶來了新的困難。 最初渠道穿山曾採用明挖的辦法,但由於山高四十餘丈,均為黃土覆蓋,開挖深渠容易塌方,於是改用井渠施工法。《史記·河渠書》記載當時井渠施工法的技術要領是:“鑿井,深者四十餘丈。往往為井,井下相通行水,水頹以絕商顏,東至山嶺十餘裡間。井渠之生自此始。”開創了後代隧洞豎井施工法的先河。在洛惠渠擴建施工時,曾發現在總乾渠五號洞附近有許多交叉放置的漢柏,大約是當年施工的遺存。井渠施工法的工程布置大致如圖3-5所示。渠道要穿越十餘里的商顏山,如果只從兩端相向開挖,施工面較少、洞內通風、照明也有困難。若在渠線中途多打幾個豎井,這樣既可增加施工工作面,又能加快施工進度,同時也改善了洞內通風和採光的條件。井渠法無疑是隧洞施工方法的一個新創。同時,龍首渠的施工還表現了測量技術的高水平,它在兩端不通視的情況下,準確地確定渠線方位和豎井位置,這也是難能可貴的。在施工中掘出恐龍化石,因而渠道叫作龍首渠。
經十餘年的施工,龍首渠建成,可惜並未實現原定的構想。失敗的原因可能是由於當時井渠未加襯砌,井渠通水後,黃土遇水坍塌,因而導致工程的失敗。

再建

北周保定二年,(公元五六二年)又曾在今大荔開龍首渠以利灌溉[註:《周書·武帝紀上》]。至唐代,著名水利家姜師度在這廣帶重新興建灌溉工程,“於朝邑、河西二縣界,就古通靈陂,擇地引洛水及堰黃河灌之,以種稻田,凡兩千餘頃,內置屯十餘所,收穫萬計。”[註:《舊唐書·姜師度傳》]姜師度不僅引洛,而且引黃河水灌溉,效益更加顯著。此後引洛灌溉相沿不斷,解放後洛惠渠進一步擴展,灌溉面積增長至六十餘萬畝。
此外,漢代在山西省汾水下游,也有開渠之舉。大約在開龍首渠時,河東太守番繫著眼於解決漕運的困難,建議開發今山西省西南一帶荒瘠土地,措施是:一方面引汾水灌溉皮氏(今山西省河津縣西),和汾陰(今榮河縣北)的田地,同時也引黃河水灌溉汾陰、蒲坂(今永濟縣)的田地。他估計渠道修成後黃河可灌田五千頃,得谷二百萬石以上。這些穀物可從渭水運往長安,從而避開了三門峽的危險。他的建議得到了漢武帝的批准,當時徵發了數萬人動工開渠。可是渠道建成後運用了不多幾年,黃河主溜擺離渠口,渠道無法引水,這一帶田地因而又形荒廢。不過番系的建議仍不失其價值,日後解決了引水口的技術問題,這一帶灌溉事業重又發展起來,其是利用山溪洪水淤灌,更是本地水利的一個特色。

歷史

漢武帝時期,關中農田水利工程發展很快,在中國名列前茅。當時,曾設專官管理關中水利。哀帝時任命息夫躬“持節行護三輔都水”[註:《漢書·息夫躬傳》]。司馬遷評價當時關中在中國的經濟比重時曾說:“關中之地於天下三分之一,而人眾不過什三,然量其富,什居其六。”[註:《史記·貨殖列傳》]在以農業為主要經濟部門的社會裡,關中經濟的高度發展與農田水利建設是有直接關係的。不過,關中水利的發展並不是一帆風順的,在東晉南北朝戰亂中,雖曾有施工,但《水經注》所記的鄭白渠各乾渠已全部斷水。至唐代,重又恢復,不僅設有關中諸渠“渠堰使”註:唐貞元十六年(公元八零零年)“使徐班兼白渠,漕渠及升原,成國等渠堰使”《唐會要·疏鑿利人》。而且各支渠上的斗門,也設有“斗門長”,專司灌溉用水的分配[註:《唐六典》卷二十三。管理制度也較為周密,但在豪強兼併下,鄭白渠灌溉面積日漸縮小。由此可見,社會政治對於水利的影響較對其他技術方面更為直接。

歷史地位

龍首渠的建成,使4萬餘公頃的鹽鹼地得到灌溉,並使其變成“畝產十石(音但dan,容量單位,1石等於10斗)”的上等田,產量增加了10倍多。這段穿過商顏山的地下渠道長達5公里多,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條地下渠,在世界水利史上也是一個偉大的創造。井渠法在當時就通過絲綢之路傳到了西域,直到今天,新疆人民在沙漠地區仍然用這種井渠結合的辦法修建灌溉渠道,叫作“坎兒井”。中亞和西南亞的乾旱地帶也用這種辦法灌溉農田。西漢龍首渠的井渠法是中國古代漢族勞動人民高度智慧的結晶,它為世界水利事業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龍首渠遺址

龍首渠興修之後,沒有延續下來,因時過境遷,留下的遺址據一些專家調查,主要有鐵鐮山人工渠槽,遺址位於今西安韓城鐵路遠志山村鐵路線北側。陽泉溝深挖方渠段,位於陽泉溝口向上至洛惠渠4號隧洞下口。洛惠渠修5號隧洞時,採用了漢龍首渠創始的“井渠”施工法,即在洞線的山坡上,每隔300米打一眼豎井。1944年4月,興建洛惠渠時,在5號洞隧洞13、16、18號工作井處,挖出松柏木板及人字支架等,經考證為西漢時龍首渠遺蹟,在今大荔縣城西北13.5公里義井村村北。

考古發現

在龍首渠遺蹟重點調查的一段於2600米間發現豎井7個,相鄰井的間距為11米、160米、224米,井口直徑1. 24米一1. 26米不等,已探明的井的深度27. 80米,深及黃沙土層,井內發現漢代常見的繩紋板瓦、筒瓦及陶罐、瓮、盆、釜等殘片。調查報告沒有提及地下暗渠的結構情況,也未發現後來北周重加開浚時留下的痕跡。
1944年鑿洛惠渠五號隧洞時,曾在八號豎井以北,十八、十六、十三號豎井的工作井中發現有西漢時期的柏木板和柏木作成的支撐框架。木頭材質堅硬,長2米,均呈“人”字形交叉排列,顯系渠洞的支護材料。

龍首渠的由來

陝西古代引北洛水的灌溉工程,洛惠渠的前身。位於今蒲城大荔一帶,創建於漢武帝元狩三年至元鼎六年(公元前120-前111)。當時徵調1萬多人開渠,乾渠自征縣(今澄城縣南)引洛水,向南至臨晉境,再回注洛水,灌溉1萬多頃鹽鹼地。施工中最艱巨的一段穿越商顏山。商顏山高40餘丈,明挖時渠岸易崩坍,於是改用隧洞。隧洞全長10多里,為了增加施工工作面 和滿足若干豎井。這種隧道稱井渠。由於施工時挖出了龍骨(化石),渠道遂 命名為龍首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