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白渠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一項偉大工程。關中地區的大型引涇灌區,秦代(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鄭國渠和漢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白渠的合稱,近代...
白渠建於漢武帝太始二年(公元前95年),因為是趙中大夫白公的建議,因人而名,故名白渠。這是繼鄭國渠之後又一條引涇水的重要工程。它首起谷口,尾入櫟陽,...
當時任靖國軍總司令和第四路軍司令的于右任、胡景翼兩人,籌款撥付陝西省水利局,敦促成立渭北水利工程局,以圖恢復鄭白渠。郭一方面組織人員測量吊兒嘴地形,一方面邀...
鄭國渠是採納韓國水利家鄭國的建議開鑿的,為我國古代最大的一條灌溉渠道。鄭國渠自秦國開鑿以來,歷經各個王朝的建設,先後有白渠、鄭白渠、豐利渠、王御使渠、...
雖非鄭白渠16,每歲望東京17。天鑒倘不孤18,來茲驗微誠19。[1] 白石岩下逕行田注釋譯文 編輯 白石岩下逕行田詞句注釋 白石岩:即白石山,在永嘉郡樂城縣(...
白公,生卒年月不詳。西漢趙中大夫。因提議在關中地區修建“白公渠”(“鄭白渠”、“白渠”)而名垂青史。...
唐武德元年 將縣治從古櫟陽遷走以後,隨著鄭白渠的廢棄,戰亂使得古櫟陽失去了昔日的繁華。北宋時宋敏求所著《長安志》雲:“又有古城在縣北,東西五里,南北三里...
在陝任內, 體察民情, 更易苛例、設書局, 興義學, 教民種桑養蠶紡織, 疏浚鄭白渠, 有政聲。1879年任浙江巡撫、改定稅厘、修理海塘、整頓武備, 皆有治績...
鄭國渠與白公渠同引涇水,灌區連成一片,統稱鄭白渠。漢以後到明清,歷代都有改修,大抵皆以堰口毀壞而上移之,鑿石成渠,屢易其名。到清乾隆二年(1737),因涇...
其首段渠線較直,至涇陽縣船頭村西北處,與鄭國渠故道相匯。因鄭國渠和白渠自交匯點以後,一直為固定兩千年之古渠,故習稱為“鄭白渠”。鄭白二渠至橋底鎮寨子...
沿著鄭國渠首上行,在一片高低不平的莊稼地上尋覓的渠首遺蹟,那些台田上,河床畔面目全非的豁口,殘渠,土嶺就是歷代渠首。西漢增建新渠,稱為鄭白渠;唐代鄭白渠...
春秋戰國時代曾修建過多處大型自流灌溉工程,著名的有引漳十二渠、都江堰、鄭國渠(見鄭白渠)等。在此期間也已經使用秸槔提水灌溉。當時人們已認識到農田水利的重要...
涇惠渠首進水閘以下至今王橋鎮上然村西北5平方公里範圍內,沿涇河自下而上,遺存有我國戰國世代秦鄭國渠、漢代白公渠、前秦苻堅渠、唐代鄭白渠、宋代豐利渠、小...
歷代引涇渠口遺址 涇惠渠首進水閘以下至今王橋鎮上然村西北5平方公里範圍內,沿涇河自下而上,遺存有我國戰國世代秦鄭國渠、漢代白公渠、前秦苻堅渠、唐代鄭白渠、...
如唐高宗永徽六年(655年),因富商大賈競造碾磑,鄭白渠的灌溉面積已經從四萬餘頃下降到一萬餘頃。隋文帝常帶領百官趨食洛陽,隋煬帝為此遷都洛陽,更狼狽的是,...
春秋戰國時代曾修建過多處大型自流灌溉工程,著名的有引漳十二渠、都江堰、鄭國渠(見鄭白渠)等。在此期間也已經使用秸槔提水灌溉。當時人們已認識到農田水利的重要...
琦上其功。又議復鄭白渠,得召對,旋以微罪罷。官至殿中丞,卒於家,年七十二。可輕財樂義,急人之急,憂人之憂。與田顏為友。顏病重,千里求醫,未歸而顏...
本書以史為綱,首先介紹了秦代始建的鄭國渠,由於涇河不斷下切,後代多次將引水口上移,繼建了漢代白渠、唐代鄭白渠、宋代豐利渠、明代廣惠渠等,全書系統記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