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靈寺廟會是古老的地方民俗及民間宗教文化活動。 龍靈寺的前身是“五聖宮”。解放前,龍樹鎮場鎮戲樓壩有棵大黃桷樹,其形狀像龍形,其樹極像龍體,其樹頭像龍首,“龍樹”因而得名。作為一種地方民間信仰和民俗文化活動,具有其獨特的影響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龍靈寺廟會
- 建築面積:300多平方米
- 類型:民俗及民間宗教文化活動
簡介,特色,
簡介
龍靈寺的前身是“五聖宮”。解放前,龍樹鎮場鎮戲樓壩有棵大黃桷樹,其形狀像龍形,其樹極像龍體,其樹頭像龍首,“龍樹”因而得名。樹幹有座古廟叫“五聖宮”,據有關資料記載,“五聖宮”始建於康熙四年,即公元一六六五年,至今已有三百多年歷史,其建築面積300多平方米,建築雄偉壯觀,常年有和尚在廟內活動,香火十分旺盛。這座凝聚著幾百年龍樹人民智慧和佛教文化結晶的古剎,於一九五一年被毀。一九九三年,在一批離退休老幹部和有識之士的帶領下,在龍樹鄉人民政府和廣大信眾的支持下,將“五聖宮”遷址王家埡風景區,並更名為“龍靈寺”,同時恢復了“四佛聖會”和“釋迦牟尼得道紀念會”即“臘八會”。
龍靈寺現有大佛殿、觀音殿、靈祖殿、藥王殿、文昌殿、財神殿等大殿,有戲樓、涼亭、茶園、會議廳、飯堂、廚房、廁所等附屬設施。建築總面積達2200多平方米,使龍靈寺具有了念佛、誦經、拜禪、旅遊觀賞、娛樂休閒、集會、餐飲、唱戲、文藝表演、電影、錄像放映等多種功能。龍靈寺佛光勝景氣勢雄偉,氣度非凡,寺內結構合理,布局別具匠心,千年古柏青春煥發,武引渡槽橫跨埡口,亭台樓閣氣宇軒昂,使龍的故鄉璀璨耀眼。充分顯示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非凡智慧。
龍靈寺每年有兩次廟會,第一次是農曆六月十八至二十四,歷時七天的“四佛聖會”。第二次是農曆臘月初七至初九的“釋迦牟尼得道紀念會”即“臘八會”。在兩會之間,廟內主要開展誦經拜禪、燒香燃蠟、放鞭炮、祈禱、許願還願、進貢、寫功德等活動,廟外則舉行唱戲、放電影錄像,表演民間藝術,喝茶聊天,打牌娛樂等活動。到了吃飯時間,凡是定了10元以上“功德”的人就可去吃齋飯。人們認為吃了齋飯,會得到神靈庇護,在未來日子裡身體好,百病不生。所以在六月十九和臘月初八高峰期間,一天可開一百四十多桌齋飯。表達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一種辟邪除災、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
特色
總之,龍靈寺神靈顯得很遠,信眾很廣,歷史悠久,影響很大,活動內容豐富,是旅遊、社交、休閒、娛樂、祈福消災、念佛誦經的好地方。